专家观点合集(分论坛五、六)| 第七届“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

财富   2024-12-24 18:40   北京  

编者按:2024年12月14日至15日,第七届“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暨“百所经院人才招聘会”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06所院校的36位校长和229位院长出席论坛。论坛由开幕式、第二届“孙尚清发展知识研究与交流奖”颁奖仪式、荣誉教授授予仪式、国际参会嘉宾代表致辞、捐赠仪式、圆桌论坛、平行分论坛、百所经院人才招聘会、中国经济学博士生论坛等环节组成。12月15日上午,本次论坛设置的九个平行分论坛同时展开。


分论坛五: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2024年12月15日上午,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之分论坛五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307会议室举行。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曹明星和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春敏担任论坛召集人和主持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主任陈凯和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石菊担任联系人。本场分论坛参与讨论的嘉宾有: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郭冬梅,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春玲,无锡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刘军,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吕雁琴,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吴丰华,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谢锐,广西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杨璞,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丁凯。


本场分论坛的议题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与会嘉宾结合所在学院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和创新探索等方面的经验,围绕经济学科发展,就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朝着建成新时代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扎实迈进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与会嘉宾对师资建设、学术“囚徒困境”、学生就业和经济学科发展等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就如何培养适应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时代需求的经济学科人才分享了独到见解。



首先,与会嘉宾一致认同师资建设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的关键作用。他们指出,当前尽管数字经济等创新学科产业需求高、发展空间大,但其课程设计仍处于探索阶段,师资配套方面仍有不足。嘉宾们通过分享各自学院的实例,探讨了跨学院合作、人才招聘、教师激励、课堂创新、产学合作等路径的可行性,以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讨论高校科研和教学人员的考核管理时,嘉宾分享了各自学院的揽才政策和人才管理经验,他们认为应结合区域和产业需求,推进管理机制体制改革,鼓励科研和教学人员提升科研创新与教学育人的质量。同时,多位嘉宾也就学术“囚徒困境”、非升即走、“不发表就出局”等高校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指出要制定更科学、更符合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人才评价和考核标准。


在经济学科创新发展方面,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应持续推动教学与教研改革,以响应时代需求。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不少高校的经济学科正积极探索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理工科专业共建学科、培养人才。另一方面,不同区域和禀赋的院校应结合自身学科、区域和资源优势,做好经济学科的人文优势传承,拓宽研究视野,开展因地制宜的国别研究和跨区域研究,从而寻找经济学科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


立德树人是建设教育强国这项复杂系统工程的根本任务。师资建设、学科改革和教研创新都需要落脚于学生培养,要帮助学生构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知识体系,并通过综合性教育改革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各类人才。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会嘉宾深感推动教育综合改革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复杂性。他们从提高师资建设、创新管理机制体制、推动教学内容改革、重视学生培养等不同视角,发表了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路径的见解。论坛现场气氛热烈,嘉宾们结合所在院校的特色创新方案积极发言,对许多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并为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探索可行的方案。

分论坛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2024年12月15日上午,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之分论坛六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403会议室举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唐宜红担任论坛召集人和主持人,北京大学中国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明和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涛担任联系人。参与本场分论坛讨论的嘉宾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系主任陈思翀,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丁一兵,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数字经济现代产业学院院长刘文革,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曲越,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谢卫红。


本场分论坛的议题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了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以及如何通过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动国家战略实施。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是一个综合的协同工程,涉及金融、教育和文化等多个领域。他们强调,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学术界和教育界。因此,学术界和教育界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为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助力和支持。


嘉宾们提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首先,科技创新不能仅仅用数量去衡量,必须同时考虑到创新的质量、领域和价值,以真正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其次,高校教师的知识产权界定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将严重影响科技创新体制的有效性。此外,高校与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合作中面临诸多困境,国企因绩效考核对科技创新有所顾虑,而中小企业和民企与高校的合作模式尚不明确,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为解决上述问题,嘉宾们提出了一系列思考和解决方案。他们认为,高等教育机构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培养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做出创新性成就的人才。推动产教融合,培养符合新兴产业需求的人才,是实现高水平创新的关键。同时,无论是市场导向还是新型举国体制,配套的制度保障都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核心。此外,需要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大规模应用示范。整治内卷式竞争,创造更好的创新生态,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面对技术和国际竞争的快速变化,国有企业需要进行系统化改革,采用市场化机制选拔科技型职业经理人,实施股权激励,以推动创新。政府应减少粗放型投资,聚焦高科技领域的精准引导。


综上,与会嘉宾们达成共识,认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推动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正视改革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通过各个领域不同单位的协同发展,完善制度、培养人才、推动产教融合才能真正实现深化科技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本场分论坛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多角度的思考和建议,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供稿单位: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

供稿人:胡瑶琳、贺冠雄

美编:初夏

责编:闫昱、胡瑶琳、雨禾、度量、雨田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1902京师大学堂商学科 ·1912国立北京大学经济学门 ·1919经济学系 ·1985经济学院。学院以\x26quot;经世济民\x26quot;为己任,百余年历史,大师如林,贡献卓著。北大经院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国家决策部门的重要智库、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