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尾鮰专题 | 想要解决开春死鱼,做好“越冬保命”才是良方!

学术   三农   2024-11-28 17:30   山东  
关注【水产家】 免费领取养殖手册

鱼在越冬期,经过长时间饥饿,往往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机能降低,会让鱼类受到细菌、病毒等其它病原的继发性感染,遇见异常气候就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这其中就以斑点叉尾鮰开春病害最为典型。

总结叉尾鮰早春发病特点

1、发病急

这种情况表现为:昨天还在正常吃料,今天突然发现不吃料了,并伴有零星死亡,并且接下来3-5天出现死亡高峰,10天内可能全军覆没;

这一情况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主要原因在于当鱼出现零星死亡时,多数没有足够重视,总觉得上万斤鱼存塘,死鱼两三条,属于正常现象,就不会过多的干预,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发现死鱼量攀升再治疗非常困难。

2、发病率高

从往年的反馈来看,三四月份斑点叉尾鮰发病率,占全年发病数量的60%以上,如此高的发病率,导致的防控压力大,防治效果低于预期。

3、死亡率高

早春发病,死鱼都较多,处理得当还好,若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能有两三成损失,更有甚者全军覆没。

4、多为细菌感染,症状表现多样化

早春,叉尾鮰最易发生烂鳃、腹水、肠炎(套肠)、出血等,而且发病症状也不是单一的,多为以上症状“随机组合”,多数会混合水霉感染。虽然常有水霉发生,但多是细菌感染之后,继发感染水霉。

早春发病的根本原因

1、秋冬季节不注意水质和底质,导致越冬期间水质一直较差;

2、冬季停料时间长,鱼体体质下降;

3、水温低,鱼体损伤,微小的伤口持续存在并进一步扩大,在水温升高,细菌繁殖加快时,出现的爆发性死鱼;

4、越冬前,未做好病原杀灭工作;

5、越冬前,疏于保健。

总结起来,就是环境控制和增强鱼体体质,这两方面没有落实到位。

越冬管理是早春疾病防控的重中之重

1、水质管控

(1)藻相不平衡:应及时补充藻源及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多补充碳源,将水色调至淡绿或者茶色为最佳。

(2)氨氮、亚盐超标:建议先解毒再补菌,先降亚盐,最后处理氨氮,可用乳酸、芽孢、光合分开泼,加上红糖。

2、稳定底质

建议在最低水温20℃以上时,7-10天一次,当最低水温下降到20℃以下时,10天一次。底泥较厚(超过30厘米)的池塘,建议每月再多加一次改底次数。

3、严格控料

最低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才能正常投喂,建议投饵率为:成鱼不超过2%(以1.5-1.8%为宜),苗种不超过3%(以2.5%为宜)。

当水温下降至20℃以下时,应随着水温下降,逐渐减少投料量,除非水温降至10℃以下,否则不能停食。越冬期间投料标准为鱼不空肠,保证肠道内随时都有食物;

4、强肝增免

健康的肝脏眼观红润有光泽,无肿大增生的情况,建议拌料时使用胆汁酸+幸福100,每天喂一餐,助力肝功能恢复和提升,修复肠道,提高免疫力。

想要解决开春死鱼问题,做好“越冬保命”才是良方,针对斑点叉尾鮰在越冬前、中、后期的水质调节、增强体质、提高抗应激能力,来降低开春死亡率是很有必要的。

专注水产养殖病害防控
长按二维码联系我们
微信/电话:15562589050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咨询!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水产家
水产人,就看水产家!专注水产绿色、健康、高产养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