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鱼类非常重要的内脏器官,除了参与体内代谢、排泄、解毒等过程外,还分泌胆汁,参与消化吸收。但现阶段,影响肝脏健康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养殖中后期,为了能够尽早上市,投饵量不断加大,肝脏负担加重,肝脏容易受损,饵料系数升高。因此,护理好鱼类“肝脏”是减少病害、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
1、水质问题
氨氮、亚硝酸盐过高,会让生鱼处于慢性中毒状态,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在与肝细胞接触时,被转化为对肝脏有毒亚硝胺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可以分解细胞,并导致肝脏细胞死亡。
斑点叉尾鮰亚盐中毒,肝脏发黑
2、营养问题
鱼类生长除了需要蛋白质和脂肪外,还需要大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不均衡或营养不足,会导致发育不良。饲料高温膨化过程中,营养物质易分解破坏,营养失衡。
另外,饲料高糖高脂、热量高、难消化,大量投喂损伤肝脏,特别是肉食性鱼类(生鱼、加州鲈、饲料鳜),天生对饲料当中的高糖高脂不耐受,易导致血糖升高,高血糖状态加剧了肝脏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3、细菌病毒感染
细菌病毒长期潜伏于水体中,无法彻底消灭,鱼类肝脏受损后,继发细菌感染,加重肝脏损伤病变,形成恶性循环。
4、滥用药物
很多养殖池塘平时缺乏调水和护肝,为了预防鱼病的发生,定期拌喂大量抗生素防病。与此同时,未及时做好护肝、解药残,虽短期内控制鱼病发生,但对鱼的肝脏损伤很大,后期发病难以处理。
控料、调水、内服是保护肝脏健康的三大技术,控料、调水相信各位都有自己的见解,但内服产品市面上可谓是五花八门,各种饲料添加剂、中药提取物琳琅满目,不妨会让人挑花眼,但重点要选对,还要会用。
1、中草药类
选择中药类保肝产品,首先要考虑产品的粉碎细度,越细的产品越适宜内服,易消化且浪费少,其次再看具体成分。因为,鱼类的肠道比较短,且结构简单,粉碎细度越细,中药与肠粘膜的接触面积越大,更易被肠道吸收,从而大大提高鱼类的利用率。
另外,一般的治疗型中药不适用于常规保健,如三黄散、五黄散、板黄散等,这类产品用量难把握,且起清热解毒的作用,特别是在低温期用,更容易造成肝脏负担。
2、酶制剂
水产酶制剂,其实就是一种生物催化酶,鱼类细胞的所有代谢过程,几乎都需要“酶”的催化,所以酶制剂类的保肝产品,主要起到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并加速鱼体代谢。比如水产发酵料中,含有多种促进消化的“酶”,包括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这些酶能够帮助鱼类消化、吸收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促进生长发育。
总的来说,酶制剂保肝产品,主要起到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功能比较单一,但目前造成鱼类肝脏损伤因素较多,当面对重金属、抗生素残留、细菌毒素等复杂的肝脏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3、维生素
维生素是鱼类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其中,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对鱼类肝脏发育有一定影响。当鱼类缺乏维生素E时,会出现脂肪肝;缺乏维生素K,则肝脏会出现萎缩。缺乏维生素D时,会出现代谢紊乱。而目前特种水产饲料,主要是高温膨化工艺,饲料生产过程中维生素遇热被破坏,造成水产饲料中维生素缺乏,造成各种肝脏问题。
维生素类的产品主要有维生素C、维生素K3、复合维生素、电解质多维等。但维生素类保肝产品,更多只是当作营养的补充剂,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定期少量补充为好,长期过量使用,容易在肝脏内蓄积,造成肝毒性。
4、胆汁酸
胆汁酸是胆汁的重要成分,研究发现胆汁酸可以促进脂肪代谢,减少脂类物质在肝脏的沉积,减轻肝脏负担;同时,胆汁酸主要存在于肠肝循环系统中,并可促进胆汁分泌,从而促进毒素排泄,起到保肝利胆的作用;另外,胆汁酸可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肝损伤,使受损肝脏恢复健康。
其中胆汁酸三大核心成分:
鹅去氧胆酸:针对解决花肝、白肝、脂肪肝,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肝损伤。
猪去氧胆酸:主要能够促进油脂的消化吸收,促进鱼体消化代谢;
猪胆酸:调节胰岛素恢复,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控制加州鲈、饲料鳜的高血糖问题)。
胆汁酸没有任何的配伍禁忌,全面解决肝脏问题,可以配合清热解毒中药、酶制剂、维生素类使用,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这是在养殖中得到普遍认可的保肝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