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只关注水霉你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近几年“丝囊霉菌”一直是低温期的常见鱼病,特别对生鱼、加州鲈危害极大,发病后常见大量“烂身”现象,且传染性很强,严重感染时可造成全塘鱼死亡。
丝囊霉菌病发病水温一般为15-26℃,水霉病发病水温为5-26℃,两者发病水温有高度重叠,且均属于真菌,均有外菌丝、内菌丝,临床症状容易混淆,造成误判。要提高判断准确性,以下4点是必须关注的:
1、根据鱼体感染部位和在水体中的症状判断
(1)发病鱼都有在水中上浮、停滞的症状,在水体中观察,丝囊霉菌感染与水霉感染,均可见感染部位寄生外菌丝。但感染丝囊霉菌位置干净且菌丝较短,而感染水霉位置,则黏污发脏,且菌丝多长。
(2)丝囊霉菌感染的体表区域比较小,水霉感染的体表区域则相对大。
2、根据感染部位的病理特征判断
(1)肉眼观察,丝囊霉菌纵向寄生传染,感染位置肌肉明显肿胀,而水霉在鱼体表横向蔓延传染,感染位置不肿胀,感染面积越来越大。
(2)丝囊霉菌侵袭力强劲,常可导致鱼体头颅、口腔、鳃盖、鳍条等感染部位骨骼溃烂或损伤,甚至从体表往肌肉及内脏深处寄生,而水霉相对侵袭力弱,多寄生于鱼体体表。
3、根据外菌丝形态结构进行判断
显微镜下观察,丝囊霉菌菌丝细长,弯曲多,较柔软;而水霉菌丝粗壮,弯曲少,较刚硬,且常可见黑色孢子囊。
4、根据死亡率及发病周期判断
丝囊霉菌主要表现在鱼与鱼之间、塘与塘之间传染率高,传染速度快,加水、换水、漏水均可交叉传染,发病后死亡率高,几乎无药可治,用消毒剂等药物刺激后,往往死亡量增加;而水霉则体现在体表损伤后的感染,传染率较低,一般外用消毒剂就有一定治疗效果。
1、鱼体表损伤,如低温冻伤、刮鱼、寄生虫等造成表皮损伤,细菌、病毒感染造成出血性伤口等,均易继发感染丝囊霉菌。
2、体质差抵抗力弱,特别是养殖密度大,冬季长时间停料的鱼塘,鱼抗病力差。
3、水质、底质恶化的池塘,尤其是塘底有机质严重积累,水质指标长期超标的池塘,鱼更易发病。
4、水瘦、水清、水浅、增氧能力差的池塘,水体保温性差、水体不稳定、鱼体质弱,也容易发病。
丝囊霉菌感染现无有效治疗药物,且容易与细菌、水霉、病毒混合感染,互相影响,加重病情,更加大治疗难度。冬季做好预防管理,才是防控丝囊霉菌感染的关键:
1、防止各种损伤,切勿带病入冬。越冬前应提前抛网检查鱼体,尽快处理鱼体损伤,依据不同病因处理相应问题(如锚头鳋、三代虫等);低温期切勿刮鱼过塘、加水换水等强应激操作,避免以此造成的“脱黏”或“鱼体摩擦损伤”。
2、深水过冬、肥水过冬,提高水体保温功能。入冬前提前加深水位至3米以上,入冬前应前及时肥水(氨基酸肥、磷酸二氢钾),并适当补充藻种,保持水体肥度。
3、增强鱼体体质,越冬期也不建议完全停料。水温下降至15℃时,根据天气每天投喂1-2餐,投喂标准是50%-70%的鱼离开料台为宜。投喂时,建议正常拌喂保健产品,胆汁酸、多维、丁酸梭菌等,提高鱼体体质。
4、优化水质底质。冬季应坚持7天改底一次(高铁酸钾、过硫酸氢钾),并保持增氧力度,注意晴天午后开1-2小时增氧机,保持水质稳定,同时减少水体有机质及毒害物质,改善环境,减少发病。
丝囊霉菌传染快,感染后期难以处理,但如果发现及时,在早期采取一定措施还是可以治愈。具体防治方案,可联系微信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