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出现“烂身”,还在考虑是诺卡感染?其实这种“虫”,也应引起重视!

学术   三农   2024-11-11 17:03   山东  
关注【水产家】 免费领取养殖手册

近期,随着气温下降,一些体表红点的加州鲈病鱼,开始越来越多。经过镜检,观察不到静止、分枝、长杆状的菌丝,排除是诺卡氏菌感染,还有一种病因容易在此阶段发病,那就是“锚头鳋(钉虫)”。



钉虫感染和诺卡氏菌感染的区别


由钉虫感染引起的体表破损,一般伤口较小且呈鲜红色,但也偶见继发感染细菌而出现较大面积溃烂。

钉虫型烂身与诺卡氏菌型烂身极为相似,区别在于,钉虫型烂身的病鱼鳃丝、肌肉、内脏等处无白色结节,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诺卡氏菌菌丝。



钉虫的生活史和感染特征


钉虫的生活史分为休眠卵、无节幼体、桡足幼体、成虫等四个时期,其中,成虫也可分为童虫、壮虫、老虫时期,钉虫的童虫阶段体如发丝且较透明,不易发现,而老虫期从鱼体脱落后,伤口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愈合且可能继发感染细菌而出现溃烂。

钉虫感染早期,加州鲈躁动不安,易“炸群”,但体表无明显病症,虫体不易发现;钉虫感染中期,虫体变壮,清晰可见,但病灶处往往无红点;钉虫感染后期,钉虫叮咬处轻微发红,部分因继发感染细菌而呈鲜红色,病灶不仅出现在头部、躯干等位置,也出现在鳍条上;根据病鱼案例看,单纯由钉虫感染导致加州鲈死亡的情况极少,且一般死亡量不大。



锚头鳋的杀灭治疗难度


锚头鳋顽固难杀,是因锚头鳋“锚头”插入鱼的鳞片内,受到“保护”和虫体是几丁质构成,这是难于治杀之因所在。用于治疗和控制锚头鳋病的药物主要是敌百虫之类的杀虫药,但是,杀虫药物只能杀死尚处于自由生活阶段的锚头鳋幼虫,而不能杀死已经寄生在鱼体上的成虫。

因此,针对锚头鳋生活史的薄弱环节用药方能有效,其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易于被药物杀灭的寄生虫个体发育阶段),无疑就是处于自由生活阶段的无节幼体或桡足幼体。由于一般的杀虫药仅对钉虫的无节幼体、桡足幼体有效,在发病后往往需杀虫2-3次方可有效驱除,此外,为防止继发感染细菌而烂身,还应适当进行水体消毒。

最后,关于锚头鳋的防治,可以采用生态的方法,比如套养黄骨鱼,比如多改底、培育水体浮游生物(水质清瘦的塘锚头鳋多发),浮游动物(枝角类、桡足类)可以吃掉锚头蚤的虫卵、无节幼体,浮游动物多了,锚头蚤自然就减少了,这最安全、经济实惠了。

专注水产养殖病害防控
长按二维码联系我们
微信/电话:15562589050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咨询!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水产家
水产人,就看水产家!专注水产绿色、健康、高产养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