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一词于水产养殖而言再平常不过,就目前的传统养殖模式而言,仍然是以杀虫、消毒为主,可能刚开始收效甚好,但随着杀虫次数增多,虫的抗药性增强,虫一年比一年的难杀!这种以杀虫为主的传统养殖模式,似乎已经进入了死胡同。但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和水产从业者,已经认识到杀虫消毒模式的危害,逐渐通过改善水质、底质环境,提高养殖鱼类抗病力,来达到防虫、抗虫的目的。
现在都在提畅“生态养殖”,主要是通过改善水质环境,达到防虫、防病的目的,但并不是绝对不“杀虫”。如果前期没控制好,虫达到相当大的数量,还是要杀,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我们要知道杀虫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杀虫是为了减少寄生虫的数量,降低寄生虫对鱼的负面影响,只要鱼的摄食和状态恢复了,就没必要再过多关注寄生虫了,只需要通过调水质、强体质,寄生虫问题不攻自破。这样杀虫次数减少了,杀虫药物用的也少了,抗药性也就不是那么严重了,这才是生态养殖的意义。
杀虫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杀鱼体寄生虫的同时,也杀死了水体中的浮游动物,特别是“轮虫”。“轮虫”是池塘生态系统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解决有机质污染的主力军!轮虫的生态位与水中的纤毛虫差不多(纤毛虫多数在水中游离生活,又可寄生或附着在鱼的体表和鳃部),都可滤食有机质和小型藻类。轮虫一死,小型藻类失去轮虫和纤毛虫的滤食,而大量繁殖,有机质大量积累,寄生虫还会卷土重来,而且来势更加凶猛,这就是越杀越多的原因,是一个恶性循环。
有的养殖品种,对杀虫药物十分敏感,用药后直接受到刺激,加重病情,死亡增加,有时诱发病毒病。这种因为杀虫应激,体质下降而发病的例子屡见不鲜。
鱼体上的寄生虫,不管是车轮虫、斜管虫、小瓜虫(纤毛虫类),还是绦虫、线虫、指环虫(蠕虫类),都是水质环境变脏、变差的产物。常言说的好“水不脏不生虫”,“寄生虫”也是池塘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环境适合其生存,有它合适的生态位后才会出现。
在自然水体中(江河湖海),捕抓到的每条鱼都能检查到寄生虫,但从未听说哪个自然水体中,因为寄生虫而大量死鱼的。而养殖池塘环境就截然不同了,每年随着养殖的进行,饲料投喂增多和积累,造成粪便残饵大量积累,或施肥数量的增多,整个养殖环境从水体到底质有机污物增多,这些是各种寄生虫的最爱,也是其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水体也需要这些虫的出现,来解决本身有机质过多的矛盾,说到底也是食物链、生物链的一部分,是水体整个生态系统发展的需要,也可以说是池塘有机污染的必然产物。
我们对池塘的管理,就是养殖目的向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也就是既高产,又不发生疾病。通过调水(保持水体适宜的浮游生物、菌类的数量和种类,利用有机质,改善水质)、改底(氧化有机质,减少其分解耗氧,把有机污物变成生物能利用的肥料),从而达到池塘生态系统的正常演替。调水、改底的同时,分解利用了有机质,变废为宝,有机质少了,同时寄生虫失去了生长条件,虫自然就少了。
这是池塘养殖控制寄生虫最根本的手段,只靠杀虫是不行的,杀光了这批虫,下一批虫还会接着繁殖起来。因为池塘有它生存的条件,池塘有机污物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从这一点来讲,寄生虫也是养出来的!
说了这么多,其中就是阐述一个观点“寄生虫是杀不绝的,它是池塘环境恶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再举一个生动的例子:一个无家可归的乞丐,居无定所,整年就那么一套衣服,一年也不洗一次,出汗把衣服湿透了,就靠体温自然烘干,从里到外黑乎乎油光铮亮,一年没有一次洗澡的机会,结果会怎么样?结果就是每天抓不完的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