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日本研究书讯|第14期

文摘   时事   2023-11-01 10:26   上海  


国际日本研究书讯|第14期


历史学

武士百科:日本精英武士阶层概览

Constantine Nomikos Vaporis

The Samurai Encyclopedia: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Japan’s Elite Warrior Class

Tuttle Publishing, 2022

      几个世纪以来,武士在日本社会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本书是第一部全面介绍这些神秘武士的百科全书,充分展示了其引人入胜的历史和文化。本书初版于2019年,这一版本作了扩充和修订,配有70余张新的彩色照片,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最吸引人的武士资料合集。

      按字母顺序排列,全书共包含171 项条目和短文,内容详尽、主题多样,例如涉及以下内容:(1)武士武器与盔甲,包括令人胆战的武士刀;(2)日本历史上的著名武士,如最伟大的剑术家宫本武藏、德川幕府的创始人德川家康、日本的统一者以及16 世纪臭名昭著的基督徒迫害者丰臣秀吉等;(3)日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关原之战,以及导致幕府覆灭、皇权复辟的戊辰战争;(4)武士道——关于武士精神和荣誉的传统准则。

      精于武士研究的著名历史学家亚历山大·贝内特(Alexander Bennett)为本书撰写了新的导论,贡献了对武士生活及其哲学的专业见解。全书增添了内容丰富的边栏,提供了延伸阅读的书目建议,附有精选的大量第一手文献,并包含超过125张插图。

     作者康斯坦丁·诺米科斯·瓦波里斯(Constantine Nomikos Vaporis)是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的历史学教授。他于1987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东亚研究的博士学位,其研究聚焦日本史和东亚史。曾出版《幕府时代的声音:日本德川幕府日常生活实录(1603-1868)》(Voices of the Shogun’s Age: Contemporary Accounts of Daily Life in Tokugawa Japan, 1603-1868, Westview Press, 2013)、《参勤交代:武士、江户兵役与近世日本文化》(Tour of Duty: Samurai, Military Service in Edo and the Culture of Early Modern Japan,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8)、《打破障碍:近世日本的旅行与国家》(Breaking Barriers: Travel and the State in Early Modern Japan, Harvard University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1994)等大量作品。

      全书共544页。

(编译:贺平)



历史学/宗教研究

前近代日本的灌顶礼仪:王权、宗教、艺术中的权力与正统

Fabio Rambelli and Or Porath eds.

Rituals of Initiation and Consecration in Premodern Japan: Power and Legitimacy in Kingship, Religion, and the Arts

De Gruyter, 2022

      在前近代的日本,在各种场合,权力和知识的正统化都受制于源自佛教的“灌顶”礼仪。本书是首部全面探讨这些礼仪的著作,分析了与之相关的多种形式和各个侧面,并将其置于与其他亚洲国家相关的背景之中。

      书中的各个章节遵循多学科的路径,首先介绍了这些礼仪在古代波斯和印度的起源、在中国及其西藏地区的发展,进而深入讨论了它们在中世日本的转变。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全书从不同视角审视了灌顶礼仪:皇室礼仪、佛教寺院礼仪、民间宗教形式(修验道山崇拜、神道教传统等)、涉及性实践的变身礼仪、表演艺术等。经由此,全书梳理了上述发展的历史,描述了礼仪的现实场景,也基于尚未受到充分重视的原始材料为相关宗教和知识争论提供了参考借鉴。迄今为止,或许还未有一部著作如此深入而广泛地呈现灌顶礼仪的丰富案例。

      无论是对佛教研究、日本宗教、日本文化史感兴趣的读者,还是有志于探究宗教教义、礼仪、正统化与表演之间交叉关系的读者,均能从阅读本书中受益。

    两位主编中,法比奥·兰贝利(Fabio Rambelli)是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他于1992年在威尼斯大学获得东亚研究的博士学位,其研究领域涉及日本宗教史和文化史,特别是密教传统与神道历史。曾出版《禅宗无政府主义:内山愚童的平等主义佛法》(Zen Anarchism: The Egalitarian Dharma of Uchiyama Gudō,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 2013)、《佛教符号学理论》(A Buddhist Theory of Semiotics, Bloomsbury, 2013)、《佛教的物质性:日本佛教中物的文化史》(Buddhist Materiality: A Cultural History of Objects in Japanese Buddhis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等,并编辑和合著大量其他作品。

      奥尔·波拉斯(Or Porath)时任莱顿大学讲师,现为特拉维夫大学助理教授。他于2019年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兴趣涉及东亚宗教、性别史与性史、语言学等。

      全书共19章、530页。

(编译:贺平)



历史学/国际关系

明治维新:作为全球国家的日本

Robert Hellyer and Harald Fuess eds. 

The Meiji Restoration: Japan as a Global N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0

      在世界历史上,1868年的明治维新可谓革命性的分水岭,堪称与美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齐名。本书中,多位顶尖历史学家以全新的方式运用全球史的路径,为考察明治维新及其后现代日本民族国家的创建,提供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等诸领域的新视角。作者将元历史和微观历史无缝结合,研究了日本国家和日本人民如何因应19世纪初的全球发展趋势。书中探讨了19世纪60年代接二连三的内部军事冲突以及 1868年后的和解进程。全书的最后讨论了随着日本在诸多方面成为一个全球国家,新的政治、文化和外交机制如何得以创建。

      本书的突出特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汇集了来自北美、欧洲和日本的 12位历史学家的前沿研究;第二,揭示了全球背景如何影响到日本的各个机制和个人因应和经历明治维新的不同方式;第三,探究了那些明治维新后创建的新机制背后所蕴含的全球背景。

     各章的12位撰稿者包括:罗伯特·赫利尔(Robert Hellyer)、哈拉尔德·福斯(Harald Fuess)、马克·梅茨勒(Mark Metzler)、诺尔·威尔逊(Noell H. Wilson)、西蒙·帕特纳(Simon Partner)、马伦·埃勒斯(Maren Ehlers)、布莱恩·普拉特(Brian Platt)、保谷徹、史蒂文·艾文斯(Steven Ivings)、马克·拉维纳(Mark Ravina)、约翰·布林(John Breen)、高木博志。

      两位主编中,罗伯特·赫利尔是维克森林大学(Wake Forest University)的历史学副教授。他于2001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其研究关注日本史、东亚史、世界经济史,尤其是17至19世纪日本的对外关系。曾出版《加糖加奶:美国人杯中的日本绿茶》(Green with Milk and Sugar: When Japan Filled America’s Tea Cup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21)(参见书讯第7期)、《决定性融入:日本与全球背景(1640-1868)》(Defining Engagement: Japan and Global Contexts, 1640-1868,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9)等作品。

      哈拉尔德·福斯是海德堡大学海德堡跨文化研究中心的历史学教授。他于1995年在哈佛大学获得日本史博士学位,其研究意在探究在漫长的19世纪中,西方的产业资本主义和商业资本主义对东亚经济和文化如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曾出版《日式离婚:家庭、性别与国家》(Divorce in Japan: Family, Gender and the Stat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主编《日本帝国与其战后遗产》(The Japanese Empire and Its Postwar Legacy, Iudicium, 1998)等大量作品。

      全书共12章、298页。

(编译:贺平)



历史学

小梅的世界:明治维新前后武家妇女的漫漫人生

Simon Partner

Koume’s World: The Life and Work of a Samurai Woman Before and After the Meiji Resto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23

      川合小梅(1804-1889)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和画家,也是县厅所在地和歌山一个下层武士家庭的妻子、母亲和祖母。她亲眼目睹了明治维新之前的一系列关键事件以及随后发生的诸多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1837年的大饥馑、1854年的大地震、1859年的霍乱流行以及19世纪60年代武士出征投身内战。在五十多年的时间中,她一直用日记记录家中的日常生活——膳食与开支、访客与天气、小镇八卦、大事要闻,事无巨细。

      借由小梅的双眼和文字,作者在本书中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窗,使我们得以了解日本在变革性的19世纪期内最具戏剧性的一些时期所经历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书中生动地记叙了德川与明治交替时期一个武士家庭的日常活动、社会交往、信息网络、文化生产与家庭经济。作者的叙述毫分缕析,描绘了一位女性艺术家和家事操持者充满活力的劳作生活,同时也从区域的视角展示了明治维新前后的剧变。本书对19 世纪日本的性别、经济和社会进行了叹为观止的微观历史研究,令人信服地讲述了一位女性如何既度过平凡的日常生活,又经历剧烈的社会变革。

      作者西蒙·帕特纳(Simon Partner)是杜克大学历史学教授。他于199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聚焦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的日本史,尤其关注消费市场的增长、技术和社会变革、日本的农村社会。曾出版《商人物语:横滨与日本的转变》(The Merchant’s Tale: Yokoham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Japa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7)、《相原村村长:一位日本村民及其社区》(The Mayor of Aihara: A Japanese Villager and His Community, 1865-192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9)、《日本组装:电器产品与日本消费者的生成》(Assembled in Japan: Electrical Goods and the Making of the Japanese Consum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0)等多部作品。

     全书共7章、312页。

(编译:贺平)



历史学/文化研究

日本向鲁汶大学的图书捐赠: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文化认同与现代性

Jan Schmidt, Willy Vande Walle and Eline Mennens eds.

Japan’s Book Donation to the University of Louvain: Japanese Cultural Identity and Modernity in the 1920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22

      20世纪20年代日本向鲁汶大学捐赠了3000多部、近14000册图书,这对于我们了解近乎已经被遗忘的日本前现代文化和知识,可谓一枚不可多得的时间胶囊。本书涉及对这一捐赠历史的概述,辅以精美插图。借此,读者得以深入了解充满活力的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及其政治、社会和流行文化。书中还包括对精心挑选的100本前现代日本书籍的详细描述。

      本书既有多篇新颖的学术论文,也包含大量令人惊叹的高质量复制品,例如多幅20年代极具视觉吸引力的商业和政治海报。这些海报代表了日本当时的进步和冲突,无论是其帝国主义野心,还是有志于国际合作的期待,皆跃然纸上。

      本书的三位主编中,扬•施密特(Jan Schmidt)是鲁汶大学日本研究系副教授、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其研究聚焦政治史和媒体史。曾出版《战后即战前:日本对一战的媒介经验与战后话语(1914-1919)》(Nach dem Krieg ist vor dem Krieg: Medialisierte Erfahrungen des Ersten Weltkriegs und Nachkriegsdiskurse in Japan (1914-1919), Campus, 2021)(参见书讯第9期),编著《全球视野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非洲、东亚、拉美和伊比利亚的调停者》(The Global First World War: African, East Asian, Latin American and Iberian Mediators, Routledge, 202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东亚维度:全球纠葛与日本、中国和朝鲜(1914-1919)》(The East Asian Dimension of the First World War: Global Entanglements and Japan, China and Korea, 1914-1919, Campus, 2020)等。

      威利·范德·瓦勒(Willy Vande Walle)是鲁汶大学、鲁汶天主教大学日本研究荣休教授。他于1976年在根特大学获得东方语言学博士学位,于2000年荣获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颁发的“国际交流奖励奖”,于2016年荣获第25届“山片蟠桃奖”。曾出版《俳句:从戏谑到实验》(Haiku: Van Scherts Tot Experiment,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03)等大量作品。

      埃琳·门南斯(Eline Mennens)曾是鲁汶大学日本研究小组的研究助理,获得日本近代史方向的硕士学位。

      全书共8部分、296页。

(编译:贺平)



历史学/艺术研究

钢铁之躯:近现代日本公共铜像的图像学

Sven Saaler

Men in Metal: A Topography of Public Bronze Statuary in Modern Japan

Brill, 2020

      在这一开创性的研究中,作者考察了作为历史记忆中心场所的日本公共雕像,时间跨度从其起步阶段的明治时期开始,直至21世纪。作者展示了现代日本民族国家的精英如何通过构建民族英雄的肖像学,以服务于自身向大众灌输民族思想(甚或民族主义思想)的议程。作者利用了大量迄今为止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原始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了数据驱动的定量分析和深入的案例研究,以识别在这一公共空间中有哪些类型和历史人物处于核心位置。书中还探讨了这种记忆政治可视化形式背后的施动者,并介绍了围绕现代日本雕像建造的种种史学争议

      作者斯文·萨勒(Sven Saaler)是上智大学国际教养学部教授,兼任全球研究研究科教授。他于1999年在波恩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领域众多,主要涉及日本的历史记忆;泛亚洲主义的跨国意识形态和现代东亚地区主义的各个侧面;日德关系等。曾出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德科技关系》(Japanisch-Deutsche Wissenschaftsbeziehungen nach dem Zweiten Weltkrieg, OAG-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Natur- und Völkerkunde Ostasiens, 2014)、《政治、记忆与舆论:历史教科书之争与日本社会》(Politics, Memory and Public Opinion: The History Textbook Controversy and Japanese Society, IUDICIUM Verlag GmbH, 2005)、《民主与军国主义之间:大正时代政治变迁中的日本帝国军队(1912−1926)》(Zwischen Demokratie und Militarismus: Japans Kaiserliche Armee in der Politik der Taishô-Zeit, 1912−1926, Bier’sche Verlagsanstalt, 2000)等,并编著和合著大量其他作品。

      全书共12章、356页。

(编译:贺平)



历史学/媒体研究

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杂志时代与大众:《摩登日本》与“摩登”系杂志

장유리

1930년대 일본, 잡지의 시대와 대중:『모던 일본』과 '모던'계 잡지

역락, 2023

      “国民”是解读日本近代的重要关键词之一。在战争中,最让日本的敌手费解而又恐惧的,并非其强大的军队或武器,而是其盲目的“国民”:为了国家和天皇,他们甚至能够发动“神风特攻队”式的自杀式攻击。

      本书认为,大众走向如此极端的变化,其原动力在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大众文化。本书试图考察当时引领日本大众文化的那些杂志将大众带向了何方,以及它们又是如何引导大众的。在本书中,《摩登日本》(モダン日本)和类似的“摩登”系杂志是指象征着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至30年代初日本流行大众文化、以摩登文化为中心主题的一系列杂志。“摩登”系杂志虽然风靡一时,但对其的研究却相当稀缺。这是因为“摩登”系杂志具有强烈的娱乐消费和大众杂志的属性,其资料价值并不被认可,加之大部分“摩登”系杂志出版规模小,因此保留下来的资料也较少。

      但是,从“摩登”系杂志中可以明确看到引领近代文化的杂志媒体对当时近代大众集团粉墨登场的影响,它们对于考察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大众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书以“摩登”系杂志特别是《摩登日本》为中心,通过展示曾经流行一时的摩登实体及其对大众的影响,揭示了至今为止尚未浮出水面的日本近代大众文化的另一面。

      作者张有丽(장유리,音译)是庆北大学人文学院日本语言文学学科助理教授、庆北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名古屋大学文学博士。主要从都市、媒体、性别、殖民地等多重视角研究近代大众文化,特别是东亚近代文化。编著出版《有女人的风景》(『여인이 있는 풍경』, 소명출판, 2022)等作品。

      全书共6章、192页。

(编译:俞佳儒)



文学/历史学

文学的来世:中日韩现代文学的跨国起源

Satoru Hashimoto

Afterlives of Letters: The Transnational Origins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a, Japan, and Kore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23

      当东亚在19世纪向世界打开大门时,中国、日本和朝鲜的知识分子由于该地区长达数百年的文化交流而拥有共同的文学理念。而随着现代化进程重创传统的文化规范,他们开始面向新时代,大胆地创造起新文学。

      本书充分利用包括古典和白话形式在内的各种中文、日文和韩文文本,提供了一种在跨区域背景下理解现代文学起源的新方法。作者认为,一些作家试图在现代化导致的文化转型中重建现在与过去的历史关系,而东亚现代文学的产生正是借助了这一努力。全书审视了这些作家怎样以时代错置的方式与过去的文化交流接触——这些文化往往被认为是过时的或与新的价值体系背道而驰——由此显示,在现代文学兴起的背后,这一跨国的进程亦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书对东亚现代文学的起源进行了跨文化挖掘,表现出令人称道的语言涉猎,具有开创性意义。它连接起亚洲研究与比较文学等不同领域,也重新绘制了世界文学的版图。

      作者桥本悟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比较思想与文学系助理教授。他于2014年在哈佛大学获得东亚语言与文明专业博士学位,在东京大学分别获得法国文学和文化的本科和硕士学位,其研究领域涉及比较文学、美学、东亚和欧洲传统思想等。本书是他的第一部专著。

      全书共6章、432页。

(编译:贺平)



历史学/传记

局外人:小泉八云生平

Steve Kemme

The Outsider: The Life and Work of Lafcadio Hearn

Tuttle Publishing, 2023

      拉夫卡迪奥·赫恩(Lafcadio Hearn,小泉八云)出生于希腊,童年时遭弃养,一生颠沛流离。他环游世界,最终成为著名作家,但终觉是个局外人,在都柏林、伦敦、辛辛那提、新奥尔良和讲法语的马提尼克岛,皆如此。对他来说,这些地方都未曾带来家的感觉。

      赫恩在美国的生活跌宕起伏。在辛辛那提,他成为该市最著名的犯罪记者,但在与一名黑人女性结婚后遭到解雇。他悲愤交加,搬到了新奥尔良,在那里他倡导法国克里奥尔文化和加勒比文化,并将这座城市塑造成巫术和放荡之地的形象(许多美国人至今亦怀有如此印象)。

      在历史变革之际,赫恩抵达日本。虽作为记者被派往那里,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孤身一人,还丢了饭碗。他定居在偏远的松江小镇,坚信日本将为他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写作材料——也许足以让他受益终生。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赫恩出版了15本书。这些著作受到马克·吐温、威廉·巴特勒·叶芝、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查理·卓别林等人的交口称赞,使他成为研究日本和日本文化的顶尖作家。

      本书探索了赫恩令人着迷的人生旅程以及塑造他非凡故事的一系列事件——既有巅峰,亦有低谷,其中包括:

     坎坷的童年,移民到美国,没有工作,身无分文;

      在辛辛那提和新奥尔良的职业生涯,作为报社记者和散文家,颇受欢迎;

      在日本的生活,皈依佛教,迎娶武士之女,并取了日本人的名字——小泉八云;

      作为作家而享誉世界,尤其因那些描写鬼魂、恶魔、怪物和日本民间传说中超自然世界的作品而声名远扬。

      本书包括赫恩的曾孙、松江小泉八云纪念馆馆长小泉文(Bon Koizumi)所作的序言,以及30张描绘赫恩精彩一生中关键人物和地点的图片。

      作者史蒂夫·凯米(Steve Kemme)是美国拉夫卡迪奥·赫恩协会 (Lafcadio Hearn Society) 的主席,也是赫恩生平和著作方面的权威专家。他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曾长期作为《辛辛那提问询报》(Cincinnati Enquirer)记者,并担任辛辛那提大学、北肯塔基大学、俄亥俄州迈阿密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

      全书共11章、272页。

(编译:贺平)



法学/国际关系

武装力量的海外使用:日本的法律框架

Ruth Effinowicz

The Use of Armed Forces Abroad: The Legal Framework of Japan

Nomos, 202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国宪法的“和平条款”与其作战部队的政治期望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其关于国防和国家安全的法律也一直受制于此。其结果是,日本为自卫队活动制定了一个由各种法定指针组成的复杂网络。本书深入分析了这些法律规定,重点关注其受到特别严格监管的海外部署问题。基于对法律框架及其现实实践的全面而系统的介绍,本书对日本的国防和安全法做出了批判性分析,尤其强调其可预见性和问责制的标准。

      作者露丝·埃菲诺维奇(Ruth Effinowicz)是马克斯·普朗克比较法和国际私法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Private Law)日本研究中心(Centre of Expertise on Japan)主任、高级研究员。她在科隆大学国际和平和安全法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Law)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领域涉及日本法律体系、比较法、国际公法等。本书是她的第一部专著。

      全书共446页。

(编译:贺平)



经济学/历史学

繁荣与萧条:全球金融泡沫史

William Quinn and John D. Turner

Boom and Bust: A Global History of Financial Bubbl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0

      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为何有时会经历惊人的繁荣,有时又紧接着大规模的萧条?为什么这种情况发生得越来越频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书的两位作者带领我们踏上一段引人入胜的旅程,回顾金融泡沫的历史,置身于1720年的巴黎和伦敦、19世纪20年代的拉丁美洲、19世纪80年代的墨尔本、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20世纪80年代的东京、20世纪90年代的硅谷,以及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上海。由此,我们得以理解泡沫为何发生,为什么有些泡沫会带来灾难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后果,而另一些泡沫实际上却使社会受益。全书揭示,当投资者和投机者对新技术或新的政治倡议做出反应时,泡沫就已迸发。这表明,我们预测未来泡沫的能力最终取决于我们能否预测到这些泡沫迸发的火花。

      整体而言,本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从1720年的南海泡沫到次贷危机再到中国的股市崩盘,跨越了三百年的泡沫历程;第二,为投资者和各国政府提供了可以用来预测和解决泡沫的切实方法;第三,表明并非所有泡沫都会对经济造成破坏,有些泡沫实际上有可能使社会受益。

      本书被《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评为2020年度最佳经济学著作。

      两位作者中,威廉·奎因(William Quinn)是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金融学讲师。他于2016年在该校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市场操纵、股票市场,尤其是泡沫。

      约翰·特纳(John D. Turner)是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金融学和金融史教授。他于1998年在该校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聚焦银行业、银行业危机、泡沫和金融市场的长期演变和发展。曾出版《危机中的银行业:1800年至今英国银行业稳定性的兴衰》(Banking in Crisis: The Rise and Fall of British Banking Stability, 1800 to the Pres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等著作。

      全书共12章、296页。

(编译:贺平)



经济学/国际关系

互联的世界:全球电子产业与东亚的生产网络

Henry Wai-Chung Yeung

Interconnected Worlds: Global Electronics and Production Networks in East As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2

      全球电子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创新驱动力最强、技术最为密集的行业之一。从半导体到终端产品,复杂的跨国生产和价值创造活动已将全球不同的区域和国别经济整合到全球电子产业的“互联世界”中。本书认为,我们当前所处的互联世界的时代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电子产品的生产从美国、西欧和日本的数家龙头企业主导的体系转向以东亚为中心的、日益全球化和跨区域的电子产品制造。到了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生产网络复杂性的协同演化(co-evolution)进一步改变了全球电子产业,在此过程中,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龙头企业将东亚整合到全球电子产品生产的互联世界中。

      本书基于电子产业研究的既有文献、海关数据等新的实证材料、广泛的个人访谈,通过“网络”方法,探讨了以东亚为中心的全球化电子产品生产在不同国别经济体和次国家地区的协同演化。通过对截至2021年数据的全面梳理,作者分析了全球生产网络的地理配置(“地点”)、组织策略(“方式”)和因果驱动(“原因”),为全球电子产业和其他全球化行业的动态转型设定了一个绝佳的分析样板。如今,网络理论在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本书无论对学术研究还是政策研究都不失为重要资源,为网络理论提供了既具有学理概念、又不乏经验驱动的坚实基础。

      作者杨伟忠(Henry Wai-chung Yeung)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杰出教授、全球生产网络中心(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Centre)联席主任。他于1995年在曼彻斯特大学地理系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关注跨国公司地理、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价值链、全球经济中的东亚企业和发展型国家及相关理论。曾专版《战略耦合:全球新经济中的东亚产业转型》(Strategic Coupling: East Asian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New Global Econom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16)、《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资本主义:迈向混合型资本主义》(Chinese Capitalism in a Global Era: Towards Hybrid Capitalism, Routledge, 2004)、《东亚企业的企业家精神与国际化进程: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Asian Firms: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Edward Elgar, 2002)、《跨国公司与商业网络:东盟地区的香港企业》(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Business Networks: Hong Kong Firms in the ASEAN Region, Routledge, 1998)等专著,并合著和编辑大量其他作品。

      全书共7章、480页。

(编译:贺平)



经济学

银行业改革:中国是否正在追随日本的脚步?

M. Kabir Hassan and Mohammad Dulal Miah 

Banking Sector Reforms: Is China Following Japan’s Footstep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2

      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两位数增长。然而近来,其增速已大大放缓。这一增速较低的时期被中国的政策制定者称为“新常态”,对此,不少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颇感兴趣。在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学者们难免会预测中国是否难逃日本的覆辙。日本的银行业改革与其实体经济不相适应,导致了前所未有的金融灾难。与之类似,中国的银行业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之间也存在着不对称。这就引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中国是否会步日本的后尘?本书深入研究了中国的银行业改革,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其结论是,短期内,中国不会面临金融混乱,但需要进一步的银行业改革以避免潜在的危机。

       两位合著者中,穆罕默德·卡比尔·哈桑(Mohammad Kabir Hassan)是新奥尔良大学教授。他在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涉及金融机构与市场、新兴市场与金融发展、国际金融等。

穆罕默德·杜拉尔·米亚(Mohammad Dulal Miah)是阿曼尼兹瓦大学(University of Nizwa)副教授。他于2009年在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获得发展经济学博士学位。其研究兴趣涉及产权、经济发展、租金经济学和正义寻求、比较金融体系、公司治理等。

      全书共6章、75页。

(编译:贺平)



政治学/国际关系/历史学/经济学

国家、市场与对外援助

Simone Dietrich

States, Markets, and Foreign Ai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1

      为何有些援助国政府通过受援国政府开展国际发展援助,而另一些则绕过当地政府?本书作者将政治经济学、公共行政学与历史制度主义的学术成果合而为一,提出一个核心观点:即便面临类似的国际情形或受援国状况,各个援助国的官僚机构也会对援助国与受援国的互动关系起到了重要的塑造作用。援助国往往利用各种不同的机制约束,这些约束既能够授权、赋能某些援助交付策略(aid delivery tactics),并为其提供合法性,也能够将另一些援助交付策略排除在外。本书对援助者的决策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阐明了以新自由主义理念组织起来的公共部门如何绕过受援国政府提供援助,而更传统的、以公共部门为导向的机构则在援助交付时与受援国政府开展合作,与其保持密切关系。本书展示,关于国家与市场的各种内在理念和实践,以怎样的方式影响了援助国对其对外援助目标的判断和设定,又如何影响了其对国际发展目标的认知和政策。对于援助有效性和援助者协调的学术争论,以及在更宽泛意义上,对于外交政策研究,本书的研究都不无启示。

      日本是该书比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国别案例。

      整体而言,本书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第一,对于交付策略这一对外援助决策研究中常常被忽视的重要特征做出了解释;第二,通过在理念与制度之间建立起学理性联系,揭示了对外援助决策背后的意识形态根源;第三,为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也为有关援助国协调和国际发展规范的辩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书荣获2021年度美国政治学会(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国际合作分会的并列最佳著作奖。

      作者西蒙娜·迪特里希(Simone Dietrich)是日内瓦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系副教授。她于2011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其研究领域涉及国际政治经济学、比较政治经济学、民主化、发展等。本书是她的第一部专著。

      全书共7章、250页。

(编译:贺平)

 



法学/经济学

封闭型公司的股东保护:股东退出的理论、实践与应用

Alan K Koh

Shareholder Protection in Close Corporations: Theory,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hareholder Withdrawa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2

      封闭型公司(close corporation)是一种中小企业常见的法律形式,对于各个主要经济体的私营部门而言都至关重要。然而,与“上市”公司不同的是,封闭型公司中的少数股东,其退出选择有限,并且在与多数股东或控股股东发生冲突时处于结构性的弱势地位。“退出补偿措施”是受害股东能够退出公司并获得货币申索的法律机制,成为了保护少数股东的有效机制。本书批判性地审视了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四个司法管辖区中退出补偿措施的理论和运作。本书分析了这些司法管辖区的退出补偿措施,设计并应用了一个兼具理论意义和比较意义的框架,这一退出补偿措施模型或许适用于任何一个司法管辖区。通过对退出补偿措施的国际性、功能性和比较性分析,本书挑战了有关股东补偿措施的既有成见,无论在学术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为比较公司法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论。

      整体而言,本书的特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立了一套连贯的公司法概念和术语,澄清和扩展了我们对公司法若干最基本问题的理解;第二,开发出一种新颖而实用的比较法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相关案例,使各类读者均得以理解这一理论;第三,利用比较研究,提出了适用于任何司法管辖区中小企业股东冲突解决方案的模型。

      作者阿伦·许(Alan K Koh)是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商法助理教授。他于2019年在法兰克福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研究重点是亚洲的比较法、公司法和治理。曾合著《新加坡商法概论》(『シンガポールビジネス法のエッセンス』、中央経済社、2022年)等。本书是他的第一部专著。

      全书共9章、300页。

(编译:贺平)



国际关系/历史学 

歧视性俱乐部:国际组织的地缘政治学

Christina L. Davis

Discriminatory Clubs: The Geo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3

      挑选成员是社会组织的决定性要素之一,界定了我们“是谁”、又该“做什么”。本书提出,国际组织与社交俱乐部相似,在这些俱乐部中,制度性规则与非正式措施帮助各国笼络同伴、排除异己。

     在社交俱乐部中,种族背景或社会经济地位或许构成了一个成员是否会被歧视的基本原因,而在国际组织中,地缘政治联盟决定了谁能够登堂入室,在制定全球治理规则中占据一席之地。本书汇集了三百多个组织的成员条款,基于这一海量数据,揭示了在世界舞台上俱乐部式的成员挑选事实上比比皆是。一个国家加入某一组织,往往意在加深与特定国家集团(通常是其盟友)的联系,并从彼此的政策协调中获益。无论是那些声称一视同仁的国际组织,抑或是聚焦具体议题的国际组织,还是覆盖多个地理区域的国际组织,无不在使用俱乐部式的准入标准。本书证明,一旦涉及那些最为关键的合作决策——例如谁属于这一俱乐部、谁又该被挡在门外——相比这些潜在成员能够带来的收益或其可能实施的政策,是否同属一个地缘政治联盟要远远重要得多。

      从19世纪的日本到当代的巴勒斯坦和中国台湾地区,本书包含了多个富有启发性的案例研究,揭示出对于世界贸易组织和欧盟等全球和区域组织而言,同盟关系和共同的外交政策立场如何构成了合作的根基。

       作者克里斯蒂娜·L·戴维斯(Christina L. Davis)是哈佛大学政府系教授、美日关系项目主任。她于2001年在哈佛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其研究兴趣涉及日本的政治和外交政策、东亚、国际组织特别是贸易政策等。曾出版《缘何裁决?落实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规则》(Why Adjudicate? Enforcing Trade Rules in the WTO,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2)、《围绕自由贸易的粮食斗争:国际机制如何促进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Food Fights Over Free Trade: How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Promote Agricultural Trade Liberaliz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等多部作品。

      全书共9章、472页。

(编译:贺平)



国际关系/历史学

抬升的秩序:国际机制中的崛起大国与地位政治

Rohan Mukherjee

Ascending Order: Rising Powers and the Politics of Status i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2

      为什么崛起的大国有时会挑战那些明明促进其增长的国际秩序,而有时则对于限制其增长的国际秩序,又反过来予以支持?本书首次对新兴大国步入全球竞技场时的冲突与合作进行了全面研究。当新兴大国追求与老牌强国平起平坐的地位时,国际机制对其选择起到了某种塑造作用。开放的成员规则和公平的决策程序有利于平等与合作,而排斥和不公往往导致冲突。本书利用了大量可靠的原始档案证据,围绕三个案例研究了上述动态博弈:美国与19世纪中叶的海洋战争法;日本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海军军备控制;印度与冷战时期的核不扩散。这一研究表明,当代国际秩序的未来取决于国际机制在多大程度上有能力应对中印等崛起大国对于地位的渴望。

       全书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第一,采用多学科路径,大量吸收了来自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真知灼见;第二,在构建每个案例时,广泛使用档案和第一手材料;第三,对于大国在国际秩序关键历史时刻所进行的广泛谈判,读者得以获得一种细致翔实、身临其境的感受。

      本书荣获2023年海牙外交杂志最佳著作奖(Hague Journal of Diplomacy Book Award)。

      作者罗汉·穆克吉(Rohan Mukherjee)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助理教授。他于201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聚焦崛起大国及其如何驾驭国际秩序的权力与等级。本书是他的第一部专著。

       全书共8章、280页。

(编译:贺平)



人类学/环境研究

拉近海洋:里海与冲绳的珊瑚礁保护

C. Anne Claus

Drawing the Sea Near: Satoumi and Coral Reef Conservation in Okinaw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20

      通过调查冲绳的相关项目,本书为我们了解跨国保护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前者通过“近距保护”的方法,充分动用感官、身体和记忆,缩小了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距离,促进了沿海居民和跨国保护组织之间的合作和公平。传统西方的“远距保护”模式以人类与环境的分离为前提,这一“近距保护”方法与之形成了鲜明对比。

      基于二十个月的参与式观察和大量访谈,这一内容翔实、引人入胜的民族志重点关注冲绳的珊瑚礁,对这一异常包容的、经验性的、强调社会公正的保护方法进行探索。在此过程中,作者挑战了关于自然、荒野和跨国组织内环保主义未来的正统假设。她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展示了跨国保护组织(在本书中以世界自然基金会冲绳办事处为例)如何与关爱海洋生物的本地化路径加以协调,从而不断调适本机构的保护目标。

      通过追踪日本沿海特定项目的实施进程,本书阐明了在全球保护组织的多层次跨国结构中,其工作面临的真正挑战和可能性。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关注的是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本身:他们开展项目工作的方法为何会发生改变,又如何改变,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自身又是如何转型的?

      作者安妮·克劳斯(C. Anne Claus)时任美利坚大学人类学系助理教授,现为副教授。她于2014年在耶鲁大学获得人类学和环境研究的博士学位。作为一位文化人类学家,她的研究涉及环境主义、自然意识形态、海洋研究、政治生态学、后殖民主义、民族志写作等,关注当代特别是日本的海洋景观,意在探寻关于资源管理的国际话语与当地话语如何产生了可持续的实践并塑造了社会转型。本书是她的第一部专著。

      全书共6章、264页。

(编译:贺平)



文化研究/社会学/国际关系

流行的力量:日本与美国流行文化之间的跨文化影响

Kendra N. Sheehan ed.

Cross-Cultural Influences between Japanese and American Pop Cultures: Powers of Pop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23

      这一论文集考察了多种形式的流行文化,包括漫画、音乐、电影、角色扮演、文学等。全书利用跨学科的资料和分析方法,为日本流行文化的全球讨论及其影响力添砖加瓦。全书有意突出多学科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于美国和日本之间常见的持续性跨文化影响和周期性影响,这些学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值得注意的是,本书既探讨了这一关系如何影响日本的流行文化,又反过来思考了其对西方世界的影响。

      主编肯德拉·希恩(Kendra Nicole Sheehan)是路易斯维尔大学(University of Louisville)古典与现代语言系日语辅修课程的高级讲师。她在路易斯维尔大学分别获得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其研究关注日本流行文化、粉丝群体和宗教。

      全书共15章、405页。

(编译:贺平)



媒体研究/文化研究/社会学/政治学

文本杂音:日本的在线视频与匿名性

Daniel Johnson

Textual Cacophony: Online Video and Anonymity in Japa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23

      本书深入探讨了日本匿名网络文化中的传播行为与传播惯例。作者重点关注视频共享网站Niconico(ニコニコ)、社交媒体聚合网站以及臭名昭著的 2channel(2ちゃんねる)的留言板,揭示了这些网站中所呈现的复杂的书写文化。这些文化通过戏谑而又晦涩的异常脚本形式和铺天盖地的文本浪潮来模糊语义,消融了语言与图像、意义与戏谑、个人表征与社会身份的聚合形式等之间的界限。

      作者认为,日本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在线媒体文化,事实上与上述杂音的文化逻辑和视觉语法交织在一起,后者表达了对表征、媒体形式和明确时间体验的种种矛盾心理。这种杂音的美学提供了一种表达社会身份和归属感的另类方式。对于正在不断消解的日本新自由主义的制度和关系而言,这一隐秘的匿名性为其提供了一种反形式(counter-form)。今天,这种在线文化影响深远,参与其中究竟意义何在,又是何种感觉?本书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回答。

      作者丹尼尔·约翰逊(Daniel Johnson)是威廉玛丽学院日本研究方向的助理教授。他于2015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电影与媒体研究”与“东亚语言与文明”联合项目的博士学位,其研究兴趣包括当代文学、动画理论、游戏媒体、性别与媒体、东亚的媒体融合等。本书是他的第一部专著。

     全书共5章、176页。

(编译:贺平)





往期书讯


国际日本研究书讯|第13期

国际日本研究书讯|第12期

国际日本研究书讯|第11期

国际日本研究书讯|第10期

国际日本研究书讯|第9期

国际日本研究书讯|第8期

国际日本研究书讯|第7期

国际日本研究书讯|第6期

国际日本研究书讯|第5期

国际日本研究书讯|第4期

国际日本研究书讯|第3期

国际日本研究书讯|第2期

国际日本研究书讯|第1期





Ending

编辑:张馨月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本公众号主要发布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各类讲座活动信息以及中心研究人员的学术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