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日本研究书讯|第21期
历史学/文化研究
文化印记:武士时代的战争与记忆
Elizabeth Oyler and Katherine Saltzman-Li eds.
Cultural Imprints: War and Memory in the Samurai Ag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22
本书充分利用由武士创作或以武士为题的各类文学作品、文物、表演艺术和文献,对诸多个体“印记”进行了研究,这些痕迹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长期延续。在这一跨学科的论文合集中,各章作者对这些印记作了考察,以从中了解不同的思想家、作家、艺术家、表演者以及武士自身分别如何看待战争及其在“武士时代”各个时期所留下的挥之不去的影响。所谓“武士时代”,从12世纪第一个幕府建立之日起,直到1868年德川幕府灭亡,为时漫长。
既有观点往往给人武士的活动和情感千人一面的印象,本书采用的多种方法和材料对其提出挑战,打破了有违历史事实的、整齐划一的武士形象,这一形象在武士时代后期发展起来并一直延续至今。本书突出了战争记忆的重要性及其在文化领域的核心地位,展示了武士在数个世纪的日本历史中深远、持久而多样的文化影响力。
两位主编中,伊丽莎白·奥勒(Elizabeth Oyler)是匹兹堡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前现代日本文学和表演专业的副教授。她于1999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日语博士学位,其研究关注日本中世特别是15世纪的文学和表演艺术中历史和文化记忆的呈现方式。曾独著《武士刀、誓言与预言:阐述中世日本的武士统治》(Swords, Oaths and Prophetic Visions: Authoring Warrior Rule in Medieval Japan,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6),合著《如云似雾:对源平合战能剧的研究与翻译》(Like Clouds or Mists: Studies and Translations of Noh Plays of the Genpei War, Cornell East Asia Series, 2014)等作品。
凯瑟琳·萨尔兹曼-李(Katherine Saltzman-Li)是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日本文学和戏剧副教授。她于1994年在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系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聚焦前现代日本戏剧,尤其是歌舞伎。曾独著《歌舞伎的创作:<戏财录>的背景,“珍贵的剧本创作笔记”》(Creating Kabuki Plays: Context for Kezairoku, “Valuable Notes on Playwriting”, Brill, 2010),合著《东亚表演艺术中的多元现实主义》(Realisms in East Asian Performanc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23)等作品。
全书共9章、270页。
(编译:贺平)
历史学/文学/文化研究
中日互鉴:早期现代性中两国的文学与文化互动
Joshua A. Fogel and Matthew Fraleigh eds.
Sino-Japanese Reflections: Literary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Early Modernity
De Gruyter Oldenbourg, 2022
本书提供了十个详尽的案例研究,探析了从晚明到20世纪初日本与中国知识分子之间各种形式的文化和文学互动。书中各章考察了黄海两岸的近世学者如何努力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如何学习借鉴所获文本和形式、又如何致力于共同的文学实践。汉文化圈内的文学和文化流动往往被认为是完全单向的文本传播过程,从中国传至边缘地区,本书的各章研究则另辟蹊径,揭示了一幅更为复杂的图景:强调文学和文化交流始终为创造性容受和调适提供了机遇。书中涉及的材料多姿多彩:日本白话诗的汉语翻译、日本人对中国超自然故事的接触、日本历史故事的中文白话改编、在日本创作的汉诗、日本汉学等等。由此,本书汇集了不同世代文学学者和思想史学家的近作,这些学者对从比较的视角开展中日研究均兴致盎然。
两位主编中,傅佛果(Joshua A. Fogel)是加拿大约克大学人文与专业研究学院教授。他于198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其研究涉及亚洲比较研究、近现代日本和中国等,尤其关注中日之间的文化和政治关系。曾出版大量专著、合著、译著和编著,近年来的专著包括《真挚的朋友:鲁迅、内山完造与战争前夕的上海思想界》(A Friend in Deed: Lu Xun, Uchiyama Kanzō, and the Intellectual World of Shanghai on the Eve of War,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2019)、《中日之间:傅佛果作品集》(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he Writings of Joshua Fogel, Brill, 2015)、《日本史学史与汉委奴国王印:遗迹、文本、实物、赝品》(Japanese Historiography and the Gold Seal of 57 C.E.: Relic, Text, Object, Fake, Brill, 2013)、《首航:千岁丸与近代中日关系的确立》(Maiden Voyage: The Senzaimaru and the Creation of Modern Sino-Japanese Relation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4)、《阐释汉字圈:中日关系中的空间与时间》(Articulating the Sinosphere: Sino-Japanese Relations in Space and Tim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等。
马修凡(Matthew Fraleigh)是美国布兰迪斯大学东亚文学与文化副教授,兼东亚研究项目主任。他于2005年在哈佛大学获得东亚语言与文明专业的博士学位,其研究涉及近代和现代日本文学,尤其是汉诗文。曾出版《采菊东篱:成岛柳北与近代日本的汉文传统》(Plucking Chrysanthemums: Narushima Ryūhoku and Sinitic Literary Traditions in Modern Japan,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6)、《柳桥新志与航西日乘:成岛柳北的国内外报道》( New Chronicles of Yanagibashi and Diary of a Journey to the West: Narushima Ryūhoku Reports From Home and Abroad, Cornell University Pres, 2010)等专著和译著,合著《四海八荒同一月:梁川星严与梁川红兰的生平与诗选》(The Same Moon Shines on All: The Lives and Selected Poems of Yanagawa Seigan and Kōra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24)等作品。
全书共10章、325页
(编译:贺平)
法学/历史学
明治日本的民法典之争:通向国家现代化的斗争
Michał A. Piegzik
The Civil Code Controversy in Meiji Japan: The Struggle to Modernize the N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ress, 2024
本书概述了明治时期日本私法自由化进程失败的戏剧性历史。在推翻幕府、全面开放、与世界接触后,对日本这个落后国家及其支离破碎的习惯法体系进行现代化改造,成为新统治精英的核心目标。这方面的法律编纂工作包括起草第一部民法典,从而彻底改变日本传统的社会关系。这一法制工作看似简单,但结果却异常困难,拖延了近三十年之久。更重要的是,它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争议,将日本法学界生生分成了两个对立的派别,他们各自支持截然不同的民法典理念,对于国家未来的设想也南辕北辙。
作者米哈乌·皮格齐克(Michał A. Piegzik)是爱丁堡龙比亚大学(Edinburgh Napier University)讲师。他曾在波兰弗罗茨瓦夫大学(University of Wrocław)和东京都立大学学习日本私法和法律文化,在2022年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关注家庭法、儿童权利法、太平洋战争等。曾出版关于太平洋战争的六部专著。本书是其法律领域的第一部专著。
全书共8章、256页。
(编译:贺平)
历史学/医学/国际关系
变革期的日本医学人生:19世纪末的现代性之争
Ellen Gardner Nakamura
Japanese Medical Lives in Transformation: Contesting Modernity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Bloomsbury, 2025
19世纪末,日本的现代化者扬弃了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传统中医,转而采用西式医学的理论与实操。本书作者借助六位当时医学从业者的视角,重新审视了日本接纳西医的故事。
在新成立的明治政府的领导下,那些率先改造日本医学的往往是从事西医的日本医生,这一满腔热血的少数群体早在日本“开国”以前就已经开始专研欧洲的医学文献和技术。在今天,几乎每一本日本的医学史著作都对其创建近代日本医学机制的成就赞赏有加。与之相对,本书关注的则是若干鲜为人知的个体,他们在日本医学变革进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却并不引人注目。书中讨论的六位日本医生拥有各种教育背景。大多数人授业于德川中期风靡一时的兰学式医学,但仍不免在向现代性的过渡中痛苦挣扎。他们所拥有的前近代西医背景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其适应明治时代?在现代化进程中,谁是赢家,谁又是输家?他们面临哪些个人困境,又经历了何种职业挑战?本书正是由这些宏大的问题和六位非凡时代同人多彩的人生轨迹而构成。
作者艾伦·加德纳·中村(Ellen Gardner Nakamura)是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日本和亚洲研究高级讲师。她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得日本史博士学位,其研究聚焦19世纪日本社会史和医学史,关注医生的生涯及其医疗实践、海水浴的历史、精神病学、女性执业医师等主题。曾出版《实用主义追求:高野长英、高桥景作与19世纪日本的西医》(Practical Pursuits: Takano Choei, Takahashi Keisaku,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Nineteenth-Century Japan,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6)、参与合著《重温日本维新:明治维新研究的新路径》(Revisiting Japan’s Restoration: New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the Meiji Transformation, Routlege, 2021)等作品。
全书共5章、200页。
(编译:贺平)
历史学/文化研究/国际关系
费诺罗萨在19世纪末日本留下的遗产:一位美国学者在重振日本艺术中的作用
Hiroshi Nara
Fenollosa’s Legacy in Late Nineteenth-Century Japan: An American Scholar’s Role in Resurrecting the Art of Japan
Lexington Books, 2024
本书对美国艺术理论家欧内斯特·费诺罗萨(Ernest F. Fenollosa)在日本明治时期的作为作了批判性研究。费诺罗萨原本于1878年受聘在东京大学讲授政治哲学,但后来却摇身成为艺术理论家和日本文部省的政策制定者。作为一名艺术管理者,他的辉煌职业生涯始于1882 年的演讲《美术真说》,该演讲对其声誉实有奠基之功。费诺罗萨与冈仓天心密切合作,成为定义现代日本绘画以及建立日本第一所国立艺术学校的先驱。因为使奄奄一息的传统日本绘画重现生机,他饱受赞誉。本书显示,研究费诺罗萨在1882年所作演讲的历史背景就会发现,将费诺罗萨誉为日本传统绘画的救世主可能并不妥当。本书首次将费诺罗萨 1882年的《美术真说》演讲译成英文,从而使无法阅读日语的读者亦可一窥究竟。
作者奈良博是匹兹堡大学日本研究教授。他于1987年在堪萨斯大学获得语言学博士学位,其研究关注20世纪日本思想史和现代性,特别是美学范畴的发展及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政治含义和身份形成,重点探索语言如何参与各种知识的创造、形成、传播、解释及其所服务的其他目的。曾出版《势不可挡的现代性:日本如何应对艺术的现代性》(Inexorable Modernity: Japan’s Grappling with Modernity in the Arts, Lexington Books, 2007)、《疏离的结构:九鬼周造的美学视野》(The Structure of Detachment: The Aesthetic Vision of Kuki Shūzō,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阅读之行为:探索日语教学法中的多种联系》(Acts of Reading: Exploring Connections in Pedagogy of Japanes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2)等合著、编著和译著。
全书共4章、166页。
(编译:贺平)
文学/历史学/国际关系
跨越空间的现代性:借道日本的中俄文化邂逅(1880—1930)
Xiaolu Ma
Transpatial Modernity: Chinese Cultural Encounters with Russia via Japan (1880-1930)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24
本书首次深入阐释了近现代中国、日本、俄国三国文学与文化之间的三角关系。借助多国特别是三国语言书写的原始材料,作者揭示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中国作家如何以日语作品为中介,翻译和挪用俄国的文化意象。书中描绘了四个涉及列夫·托尔斯泰、二叶亭四迷、鲁迅等文化领袖的经典案例,追踪了其文学与思想的环球旅程。这些案例共同展现出“接力型跨文化传播”(relay transculturation)在理解东亚现代性中所起到的关键作品。所谓“接力型跨文化传播”,即在这一至少包含三方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其中某一方文化主要以媒介的角色登场。本书亦跳出“本源文化-目标文化”的二元关系限制,而是致力于探讨在复杂的跨文化过程中文化中介的可能影响,从而确立了在本土性、区域性和全球性语境中以新型的跨越空间的框架理解文学和文化交流机制的重要价值。
作者马筱璐是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助理教授。她于2017年在哈佛大学获得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其研究关注跨文化与世界文学、翻译理论、流行文化与电影、文学与医学、情感理论、自传与传记等主题。即将合编出版《鲁迅与世界文学》(Lu Xun and World Literature,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25)等作品。本书基于她的博士学位论文,是其第一部专著。
全书共5章、360页。
(编译:欧阳可欣)
历史学/国际关系/文化研究
音乐与现代的形成:融入全球大合奏的日本
Margaret Mehl
Music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Japan Joining the Global Concert
Open Book Publishers, 2024
日本是第一个与西方列强竞相角逐的非西方国家。在西方音乐的舞台上,日本亦跻身于主要参与者之列,这一成就同样引人注目。然而,这两个发展历程之间有何关联,这一主题还有待探索。
音乐如何使日本实现了现代化?日本如何将源自欧洲的音乐变为己有?在此过程中,日本的传统音乐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书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回答。作者在全球化与国家建设的背景下探讨了音乐的现代化,她指出,音乐绝非余兴表演,而是舞台中央活动的一部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具,音乐为日本人参与塑造现代世界赋予了力量。
在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初的短短50年间,日本人就为本国崛起为战后的音乐强国和经济强国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在蓬勃发展的全球唱片业的推动下,新式的流行歌曲成功地将源自西方的灵感与日本自身的音乐特征融合在一起。
一言以蔽之,音乐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本书则为这一领域的历史研究添砖加瓦。
作者玛格丽特·梅尔(Margaret Mehl)是哥本哈根大学副教授。她于1991年在波恩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侧重全球背景下的日本当代史,关注历史学术史、历史与记忆、教育和音乐文化等领域。曾出版《19世纪日本的历史与国家:世界、国家与对现代化过去的探寻》(History and the State in Nineteenth-Century Japan: The World, the Nation and the Search for a Modern Past, Second Edition with New Preface, The Sound Book Press, 2017;日文版:『歴史と国家:19世紀日本のナショナル・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と学問』、千葉功、松沢裕作訳、東京大学出版会、2017年)、《岂止是热爱:小提琴在日本(1850-2010)》(Not by Love Alone: The Violin in Japan, 1850-2010, The Sound Book Press, 2014)等作品。
全书共11章、470页。
(编译:贺平)
文化研究/历史学
战前日本的声像文化
Michael Raine and Johan Nordström eds.
The Culture of the Sound Image in Prewar Japan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20
本论文集探讨了战前日本电影、广播、流行音乐中电子录音的发展历程,揭示了美学、技术与文化现代性之间的交互关系。本研究将影院置于“声像文化”的中心,有助于消除通常将媒介转型视作一个缓慢、被动过程的印象,重新恢复其复杂面目。在这一蓬勃发展的声音文化中,有声剧早在登陆影院之前就已出现在广播中,传统的音乐剧则被流行乐改编所取代,尽管当时影院乐团和现场解说员对于电影录音依然抵触甚多。合而观之,文集显示出声音技术的发展如何塑造了电影业的经济结构及其劳动实践,又如何塑造了电影、广播、流行乐三种媒介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影院建筑和日本电影、电影人各自的视觉风格。
两位主编中,米歇尔·雷恩(Michael Raine)是加拿大西方大学(Western University)电影研究学院副教授。他于200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日本电影、媒介融合、日本粉丝文化的参与性,及作为历史实践和审美问题的电影字幕等,曾多次为日本电影制作字幕。近年曾与他人合编《日式“纪录片风格”的发展》(Developments in the Japanese Documentary Mode, MDPI, 2021)等作品。
乔安·诺德斯特姆(Johan Nordström)时任日本都留文科大学文学部国际教育学科讲师,现为副教授。他在早稻田大学获得戏剧与电影艺术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电影史、影像媒体,关注日本电影的有声化,并在国际电影节中组织日本电影巡展。当前他正致力于博士论文的出版工作,该作品关注20世纪30年代位于东京的日本早期有声电影制片厂“写真化学研究所”(Photo Chemical Laboratory,“东宝映画”的前身)。
全书共8章、228页。
(编译:欧阳可欣)
历史学/国际关系
走向冲突之旅:19世纪日本移民的开端
Yasuo Sakata
On A Collision Course: The Dawn of Japanese Migrat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2020
本书包含五篇分析详尽的论文,从国际和历史的广阔视角深入考察了日本人向美国的移民。
作为日本移民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作者强调了在分析过程中有必要整合太平洋两岸的资源,同时也有必要采用一种综合研究方法,不仅将美日外交关系、大众传媒等因素纳入考量,还需要关注美国社会对亚裔人群的普遍态度以及日本作为现代化西式国家的自我认知。
在首篇文章中,作者概述了现有研究资源,并指明其存在的资料空白与偏见问题。他提到,由于1906年旧金山地震及火灾、二战期间日裔美国人拘留营等历史事件的影响,大量珍贵资料不幸遗失或被人为销毁,抑或反映出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偏误。在随后的文章中,作者采用了多维度的视角对日本移民展开分析,将对移民、劳工问题、工作条件、外交关系以及战争与大众媒体影响等多种因素的理解融为一体。他特别强调了“外出务工”时期、过渡时期与“移民”时期之间的差异。“外出务工”时期,日本人跨过太平洋寻求工作但有意日后回国,而“移民”时期,日本人则成为美国永久居民。此外,他还深入探讨了日本人自我认知中其与中国人的区别,他们认为自身更西化,也更具备同化能力——但这一差异在美国人眼中显然并不存在,无论是在日常待遇上还是在法律规定上,美国人都倾向于将来自亚洲的各种群体笼统视之。明治时代,日本港口开始向西方国家开放,也导致日后日本的海外扩张。本书将作者的精深原著翻译成册,为理解早期日裔美国人史中这一关键阶段提供了跨国视角。
本书作者阪田安雄曾任大阪学院大学教授和日本移民学会会长。他于1969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东亚史博士学位,是日本和美国移民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曾出版《国际商人的诞生:日美经济关系的开拓者》(『国際ビジネスマンの誕生:日米経済关系の开拓者』、東京堂出版、2010年)、《明治日美贸易的开端:致力于直接出口的志士、新井领一郎及其时代》(『明治日米貿易事始: 直輸の志士・新井領一郎とその時代』、東京堂出版、1996年)等著作。
本书编者上田薰是胡佛研究所图书馆和档案馆(Hoover Institution Library & Archives)研究员、日本侨民藏品的策展人。她于2015年在波士顿大学获得考古学博士学位,其研究聚焦东南亚饮食文化和海外日本侨民。她是“日本侨民倡议”(Japanese Diaspora Initiative)项目的管理者,该项目致力于推动对帝国时期日本海外侨民的研究。她还参与创建了日英双语版的“邦字新闻数字馆藏”,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外日语报纸的公开数字馆藏。曾主编《煽风点火:现代日本的政治宣传》(Fanning the Flames: Propaganda in Modern Japan,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2021)(参见书讯第17期)等作品。
全书共5章、270页。
(编译:王鑫)
历史学/国际关系
流放摩城:底特律日裔美国人社群史
Scott Kurashige
Exiled to Motown: A Community History of Japanese Americans in Detroit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2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底特律成为日裔美国人(二世)相对自由的空间,战时安置局(War Relocation Authority)禁止他们返回隔离内的家园,但允许他们离开监禁地点。这些日裔美国人与底特律当地已有的日裔美国人社区建立了联系,该社区由20世纪初来到底特律的移民先驱者组成,成为当地蓬勃发展的汽车行业的一部分。尽管这些战时移民中的大部分人后来返回了西海岸,但也有一些留在了底特律,努力这一被黑白冲突撕裂、又在经济衰退中被“敲打日本”所创伤的地区生儿育女、养家糊口。
本书取材于社区口述历史和档案项目,记录了中西部日裔美国人如泣如诉的故事,填补了亚裔美国人经历中曾经被忽视的一个侧面。它是学者、社区的高龄长者和活动家之间彼此协作的项目典范。
该书曾在2015年由“底特律日裔美国公民联盟历史项目委员会”(The Detroit JACL History Project Committee)出版。该位委员会由当时来自密歇根大学的历史和民族研究学者发起,他们与“日本裔美国公民联盟”(JACL)当地分会的领导人携手。这一项目成立于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当时日本裔美国人在底特律建立的大多数机构都已纷纷消失,这一分会是该社区的最后一个组织实体。
合著和合编者斯科特·仓重(Scott Kurashige)现为底特律艺术学院(Detroit Institute of Arts)顾问委员会成员,曾任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他于2000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其研究涉及亚裔美国人研究、非裔美国人研究、城市研究、激进主义和社区组织等主题。2019-2000年,他出任美国研究协会(ASA)主席。曾独著《种族根基的变迁:塑造多民族洛杉矶中的非洲裔和日裔美国人》(The Shifting Grounds of Race: Black and Japanese Americans in the Making of Multiethnic Los Angel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7)、《五十年叛乱:美国政治危机如何始于底特律》(The Fifty-Year Rebellion: How the U.S. Political Crisis Began in Detroi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7),合著或合编《下一次美国革命:21世纪的可持续行动主义》(The Next American Revolution: Sustainable Activism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1)、《种族斗争》(Race Struggle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9)等作品。
全书共316页。
(编译:贺平)
历史学/国际关系
黑雪:李梅、东京大轰炸与通向原子弹之路
James M. Scott
Black Snow: Curtis LeMay, the Firebombing of Tokyo, and the Road to the Atomic Bomb
W. W. Norton, 2022
1945年3月10日午夜刚过七分钟,近300架美国B-29轰炸机轰鸣着飞临东京上空。其投下的燃烧弹燃起巨火,2800度的高温使沥青液化、成千上万人化为灰烬;这座城市中16平方英里的区域被夷为平地,超过10万名男女老幼命丧黄泉。
本书讲述的这场生灵涂炭的行动由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少将策划,他曾讲过一句名言:“如果我们输掉战争,我们将被当作战犯审判。”本书生动翔实地重现了那个可怕的夜晚,描述了B-29 的开发历程、美国如何占领马里亚纳群岛以作机场之用,以及美军从白天进行的高空“精确”轰炸转为夜间低空燃烧弹轰炸的战略性转变。最重要的是,这次袭击代表了美国道德观的巨变,标志着战争指挥官首次刻意以平民为袭击目标,这也为五个月后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铺平了道路。
本书基于对美国飞行员、投弹手和日本幸存者的第一手采访,以及大量的空军档案和从未以英语发表过的口述历史,讲述了一段令人痛心和扣人心弦的历史。本书或许是作者迄今为止最为重要、最引人注目的作品。
作者詹姆斯·斯科特(James M. Scott)是美国畅销书作家,其作品曾入围普利策奖终选名单。曾出版《狂暴:麦克阿瑟、山下奉文与马尼拉之战》(Rampage: MacArthur, Yamashita, and the Battle of Manila, W. W. Norton, 2018)、《目标东京:吉米·杜立特与珍珠港复仇突袭》(Target Tokyo: Jimmy Doolittle and the Raid That Avenged Pearl Harbor, W. W. Norton, 2015)、《水面下的战争:三艘对日作战潜艇的故事》(The War Below: The Story of Three Submarines That Battled Japan, Simon & Schuster, 2013)、《自由号遇袭:1967年以色列袭击美国间谍船的秘闻》(The Attack on the Liberty: The Untold Story of Israel's Deadly 1967 Assault on a U.S. Spy Ship, Simon & Schuster, 2009)等大量作品。
全书共三部分、448页。
(编译:贺平)
法学/政治学/历史学/国际关系
注释版日本宪法手册
Colin P.A. Jones ed.
The Annotated Constitution of Japan: A Handbook
Japan Documents, 2023
本书首次在英语世界呈现了日本宪法的全貌。全书概述了这一宪法形成的历史和背景,详细介绍了所有103条条文及其文本含义、解释性争议、所涉及的学术理论和相关主要案例。书中还指出了其英文版与日文版之间的诸多细微差异,部分差异源自该宪法的独特起源。
书中各章的撰稿人来自日本法律的各个专业领域,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学生和普通读者都将从中获益。对于那些想从日本研究、比较法、政治学等角度探究日本宪法的基本内容,但又苦于无法获得日文文本和相关日文文献的读者而言,本书都将是了解日本宪法的第一步。为便于参考,本书还配有英文和日文关键文献的附录。
主编科林·琼斯(Colin P.A. Jones)是同志社大学司法研究科教授。他于1993年在杜克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曾独著或合著《日本法律体系简介》(The Japanese Legal System in a Nutshell, West Academic Publishing, 2020)、《父权:来自日本的不同范例》(Fathers’ Rights: Japan as a Different Paradigm, Routledge, 2019)、《服从而非知晓:日本法律与社会论文集》(Obey, Not Know: Essays on Japanese Law and Society, Kurodahan Press, 2019)、《日本法律体系》(The Japanese Legal System, West Academic Publishing, 2018)等大量英文作品,以及《美国恶化的真正原因》(『アメリカが劣化した本当の理由』、新潮新書、2012年)、《强大的大脑:美国律师的思维方式》(『手ごわい頭脳:アメリカン弁護士の思考法』、新潮新書、2008年)等日文作品。
全书共11章、438页。
(编译:贺平)
历史学/国际关系
广岛原爆与历史学家:激辩美国最具争议的一个决定
Kenneth B. Pyle
Hiroshima and the Historians: Debating America’s Most Controversial Decis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4
在广岛和长崎使用原子弹的决定被认为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或许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事件。它开启了我们这个时代诸多至关重要的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核时代的开启、美国世界秩序的建立以及冷战军备竞赛的起步。本书阐明了这一事件本身的复杂性,也阐释了历史学家对其延续至今的反复争论,他们致力于探究该决定所涉及的种种道德问题及其必要性和替代方案。尽管围绕这一争议,时至今日并无定论,但历史学家无疑推进并加深了我们对这一事件的理解。本书的分析通俗易懂、发人深省,对于历史学家技艺的错综复杂性可谓一个精彩的案例研究,同时也再次提醒我们历史学家在自由社会中的价值所在。
作者肯尼斯·派尔(Kenneth B. Pyle)是华盛顿大学名誉教授、《日本研究杂志》的创始主编。他于1965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日本史博士学位。作为一位现代日本历史学家,他主要关注亚洲和西方的互动。曾出版《美国世纪中的日本》(Japan in the American Centu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8)、《日本崛起:实力与目的的复苏》(Japan Rising: The Resurgence of Japanese Power and Purpose, Public Affairs, 2007)、《日本问题:新时代的力量与目的》(The Japanese Question: Power and Purpose in a New Era, The AEI Press, 1992)、《现代日本的形成》(The Making of Modern Japan, D C Heath & Co, 1978)、《明治日本的新一代:文化认同问题(1885-1895)》(The New Generation in Meiji Japan: Problems of Cultural Identity, 1885-9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等,合编《从亚太经合组织到上都:在冷战后的太平洋地区建立一个可行的共同体》(From APEC to Xanadu: Creating a Viable Community in the Post-cold War Pacific, M. E. Sharpe, 1996)等大量作品。
全书共9章、286页。
(编译:贺平)
经济学/历史学
从疮痍到昌荣:1945年后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复苏
Raymond G. Stokes
Ruins to Riches: The Economic Resurgence of Germany and Japan after 194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4
1945年,经历了全面战争和一败涂地的德国和日本可谓千疮百孔。但到了1960年,它们已分别成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五大经济体。自此,其全球领导地位长盛不衰。这些“经济奇迹”是如何实现的?为什么恰恰是这两个国家特别擅长创造这些奇迹?本书首次从比较和国际的视角对这些问题作了解答,强调了这一非凡表现背后个人和企业的作用,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全球政治和经济背景。书中强调了在这两个国家中英明的政府行动、有效的产业组织、良性的劳资关系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强力结合。为了充分利用战后迅速增长的国际贸易和全球化,它们不断地调适这一结合关系,经历阵痛亦在所不惜。两者的经历共同解释了“德意志股份公司”和“日本株式会社”如何匪夷所思地重新崛起,跃升至全球经济和技术的领导地位,并保持至今。
作者雷蒙德·斯托克斯(Raymond G. Stokes)是格拉斯哥大学商业史教授兼苏格兰商业史中心主任。他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涉及诸多领域:20世纪德国商业和经济史;比较商业史;国家和国际背景下的技术和创新史;国家和军队对工业和技术的影响;商业、环境和可持续性等。曾合著《沙利度胺灾难:事件的经纬、责任人与六十多年后继续寻求正义的必要性》(The Thalidomide Catastrophe: How It Happened, Who Was Responsible and Why the Search for Justice Continues after More than Six Decades, Onwards & Upwards: Exeter, 2018)、《基于空气的创造:国际工业气体行业(1886-2006)》(Building On Air: The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Gases Industry, 1886-2006,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从空气中获取:全球气体行业的发展(1880-2012)》(Aus der Luft gewonnen, Die Entwicklung der globalen Gaseindustrie 1880 bis 2012, Piper, 2014)、《废物生意:1945 年至今的英国和德国》(The Business of Waste: Great Britain and Germany, 1945 to the Pres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德国工业与全球企业:巴斯夫的历史》(German Industry and Global Enterprise. BASF: the History of a Compa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石油因素:德国矿物油工业(1859-1974)》(Faktor Öl: die Mineralölwirtschaft in Deutschland von 1859 bis 1974, Beck. 2003)等大量作品。
全书共12章、345页。
(编译:贺平)
文化研究/历史学/国际关系
西方化的日本特质:西方媒体对日本的跨文化翻译
Frank Jacob and Bruno Surace eds.
Western Japaneseness: Intercultural Translations of Japan in Western Media
Vernon Press, 2021
西方人对非西方文化的印象往往基于多年来不断复制的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经常出现在大众媒体中,并导致了先入为主的他者形象。本书探讨了这些他者性形成的过程以及媒体对其的呈现,尤其是在日本这一案例中,基于刻板印象及其复制而形成的人为建构。在这里,所谓“西方化的日本特质”(Western Japaneseness)事实上阐释了为何日本在西方大众媒体中所呈现的形象更像是一种建构,在某种程度上,它不断地自我复制,而不是一种更为严谨的与外部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接触。
如有读者对媒体研究、日本研究和文化研究感兴趣,本书均颇具价值。即便是在更一般意义上对日本感兴趣的读者,本书也将开卷有益。
两位主编中,弗兰克·雅各布(Frank Jacob)是挪威诺德大学(Nord University)社会科学学院全球历史系教授。他于2012年在纽伦堡大学获得日本研究博士学位,其研究领域涉及革命理论、比较革命史以及跨国无政府主义,同时关注现代日本史、流行文化、符号学以及战争和暴力等问题。曾出版《战争与刻板印象:日本军队的海外形象》(War and Stereotypes: The Image of Japan’s Military Abroad, Brill, 2020)(参见书讯第19期)、《无罪之述:日本侵略者及其责任问题》(Narratives Without Guilt: Japanese Perpetrators and the Question of Responsibility, De Gruyter Oldenbourg, 2024)(参见书讯第18期)、《革命与现代化的全球斗争,第一卷:大西洋革命》(Revolution and the Global Struggle for Modernity, vol. 1: The Atlantic Revolutions, Anthem Press, 2024)、《耶稣会士与近世宗教跨文化管理》(The Jesuits and Early Modern Religious Intercultural Management, Vernon Press, 2024)、《欧洲犹太人在美国大都市的激进化进程:20世纪之交纽约市的跨大西洋犹太无政府主义》(The Radicalization of European Jews in the US Metropolis: Transatlantic Jewish Anarchism in New York City at the Turn of the 20th Century, De Gruyter, 2024)、《沃尔特·罗德尼:黑人权力与革命》(Walter Rodney: Black Power and Revolution, Büchner, 2024)等大量作品。
布鲁诺·苏拉切(Bruno Surace)是都灵大学符号学、电影与视听传播专业副教授。他在都灵大学获得符号学与媒体专业的博士学位。曾出版《视听文化中的儿童面孔:电影、图像与新媒体》(I volti dell’infanzia nelle culture audiovisive: Cinema, immagini, nuovi media, Mimesis, 2022)、《烙就的命运:电影命运论》(Il destino impresso: Per una teoria della destinalità del cinema, Kaplan, 2019)等作品。
全书共7章、174页。
(编译:贺平)
宗教研究/政治学/社会学/文化研究
日本的宗教、国家与政治文化:对后世俗世界的启示
Tokihisa Sumimoto
Religion, State,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Japan: Implications for the Post-Secular Worl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23
在进入现代之前,日本就早已发展出一种世俗文明,其特点是官方认可的国家主义与国家崇拜的统一。这一特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达到顶峰,随后在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战后时期得以延续。宗教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随时间经历了显著变化,但纵观日本历史进程,始终未能出现具有社会影响力且独立于国家的宗教,也未形成宗教与国家之间的二元关系。同时,那种应当支撑法治和人权等民主原则的政治伦理也一直未能得到充分发展。
本书探讨了“重构性后现代主义”(reconstructive postmodernism)的概念,这一概念源自国际关系的规范研究路径,强调通过精神性和宗教性的重建来推动世俗文明的民主化和人性化。运用这一概念,本书提供了一系列深刻见解,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日本的理解,也为更广泛的后世俗时代的全球治理提供了诸多启示。
作者住本时久是一位自由译者、学者,现任立教大学、上智大学、国立音乐大学的非常勤讲师,同时也是创价大学和平问题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员。他于2006年在创价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其研究兴趣涉及日本政治、商业、金融与政府事务。本书是他的第一部专著。
全书共6章、182页。
(编译:王鑫)
文学/历史学/社会学/国际关系
1965年以降的亚裔美国人小说:对于经济流动的跨国幻想
Christopher T. Fan
Asian American Fiction After 1965: Transnational Fantasies of Economic Mobilit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24
1965年的《移民与国籍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放宽了歧视性限制,很多人从韩国、台湾、日本等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移民到美国,之后中国大陆的移民也蜂拥而至。高技能的亚洲移民纷纷涌向专业管理类职业,尤其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如今,这一代移民的子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亚裔美国人文学,在成为作家的道路上,他们常常挣扎于父母和社会对其追求高薪职业的种种期望。
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东北亚,阶级和种族因素都对这些作家起到了重要的塑造作用。本书正是通过这一视角,提供了一种理解亚裔美国人小说的新方法。基于对姜峯楠(Ted Chiang)、李昌来(Chang-rae Lee)、刘宇昆(Ken Liu)、马凌云(Ling Ma)、尾关露丝(Ruth Ozeki)、王勤玫(Kathy Wang)、游朝凯(Charles Yu)等作家作品的阅读,本书探讨了亚裔美国人小说如何将代际冲突的移民叙事映射到艺术与科学之间“两种文化”的冲突上。本书认为,这些作家作品中的自我意识是日式和美式现代化项目的产物,这些项目强调技术和科学技能在服务于快速工业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书中触及了诸多丰富的内容:亚裔美国人作家对科幻小说的青睐、工程师形象和“后种族”(postracial)的概念、现代化理论与时间旅行,以及当追求稳定的职业身份梦想遇到去职业化和无产阶级化的现实时会带来怎样的结果。通过跨国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路径,这一开创性的著作清晰地阐明了是什么塑造了这些“亚裔美国人”作者的身份,又是什么使其作品体现了“亚裔美国人”的特性。
作者范致忠(Christopher T. Fan)时任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英语系助理教授,现为副教授。他于2016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英语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其研究聚焦20世纪和21世纪英语世界以及亚洲和亚裔美国人的文化生产、东北亚的政治经济、推理小说等。即将合著《科技东方主义2.0:新的交汇与干预》(Techno-Orientalism 2.0: New Intersections and Interventions,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25)等作品。本书是他的第一部专著。
全书共5章、320页。
(编译:贺平)
文学/历史学
去国的侨居者:雪莉·哈扎德与唐纳德·基恩的往来书信
Shirley Hazzard and Donald Keene, Edited by Brigitta Olubas
Expatriates of No Country: The Letters of Shirley Hazzard and Donald Keen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24
著名小说家雪莉·哈扎德(Shirley Hazzard)与享誉世界的日本文学研究者唐纳德·基恩(Donald Keene)之间的书信友谊长达惊人的30多年。20世纪70年代末一位共同好友的去世使他们走到一起。两人发现彼此之间有着一种深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建立在对文学和文化的共同挚爱和对人文主义和世界主义的共同价值观之上。
本书呈现了哈扎德与基恩的书信往来,为读者了解这些杰出人物的作品和成就提供了一个全新而私密的视角。两人都离开母国,有着流离、疏远以及在移居国塑造新生活和新自我的共同经历。哈扎德在十几岁尚未完成正规教育时就离开了澳大利亚,当其在文学上声名鹊起时,仍在纽约和意大利过着侨居生活。基恩是一名和平主义者,二战期间曾在美国海军担任情报官,日后致力于日本文学和文化,并在日本备受推崇。他们博学而优雅的信件记述了彼此友谊的始终,在各自不同的世界之间找到了惊人的重叠。本书记录了一种已经消失的文学和知识生活方式,通过两人之间不同寻常的联系,为我们了解这两位非凡人物提供了新的视角。
雪莉·哈扎德(1931-2016)是一位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小说家和散文家,一生大部分时间在纽约市、意大利南方的卡普里岛和那不勒斯度过。她因《金星凌日》(The Transit of Venus,1980年)荣获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凭借《大火》(The Great Fire,2003年;中译本:译林出版社,2007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
唐纳德·基恩(1922-2019)是哥伦比亚大学日本文学教授,在该校任教50余年。曾出版数十本著作,包括权威的多卷本日本文学史。2011年,他放弃美国国籍,成为日本公民。
本书的编者布里吉塔·奥卢巴斯(Brigitta Olubas)是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英语教授,在该校获得博士学位。她的研究聚焦澳大利亚文学,包括离散、移民和难民写作等。曾出版《雪莉·哈扎德:写作人生》(Shirley Hazzard: A Writing Life, Straus & Giroux, 2022)、《雪莉·哈扎德:一位文学侨民与世界主义人文主义者》(Shirley Hazzard: Literary Expatriate and Cosmopolitan Humanist, Cambria Press, 2012)等作品。。
全书共三部分、224页。
(编译:贺平)
文化研究
日本电影中的生态灾难
Rachel DiNitto ed.
Eco-Disasters in Japanese Cinema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2024
灾难是分析环境危机的一个有效手段,本书首次专门对日本电影中的环境主题做了全方位的研究。书中所分析的电影涵盖1954年至2020年,包括纪录片、怪兽电影、邪典电影、商业大片、激进电影等多种类型。各个章节突出了灾难生态电影史上的各个重要时刻,介绍了在日本以外并不为人所知的一些电影,并分析了若干此前或许并未通过环境视角去解读的电影。各章按交叉主题有机编排,探讨了在局部和全球层面环境恶化所产生的或慢或快的各种破坏:有毒景观、受污染的未来与童年、核恐慌与核暴力、毁弃景观和末日景观等。这一文集集中展示了形式各异的导演、时代、观众和流派,勾勒出这一类日本电影的多姿多彩,尽管其均以对环境的系统性冲击为主题。
主编蕾切尔·迪尼托(Rachel DiNitto)是俄勒冈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日本文学和文化研究教授。她于2000年在华盛顿大学获得现代日本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其研究关注环境人文,以核问题为重点,聚焦当代文化作品(文学、电影、漫画),特别是3.11日本三重灾难所导致的各种反应。同时,也涉及日本战前和泡沫经济时代后的文学和文化研究。曾出版《福岛小说:日本三重灾难的文学景观》(Fukushima Fiction: The Literary Landscape of Japan’s Triple Disaster,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20)、《内田百闲:对战前日本现代性和军国主义的批判》(Uchida Hyakken: A Critique of Modernity and Militarism in Prewar Japan,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8)等作品。
全书共17章、280页。
(编译:贺平)
文学/文化研究
日本动画经典再发现:“世界名作剧场”系列中的儿童文学改编
Maria Chiara Oltolini
Rediscovered Classics of Japanese Animation: The Adaptation of Children’s Novels into the World Masterpiece Theater Series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24
本书是第一部深入研究“世界名作剧场”系列的学术专著。该系列开创了将外国儿童文学改编成长篇动画系列的先河,为吉卜力工作室等动画巨擘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世界名作剧场”由日本动画株式会社制作,已成为日本电视节目的常青树。它普及了将外国儿童文学改编为长篇动画系列的做法。该系列动画一度遭受评论界的冷落,但如今,已被视为传奇动画导演高畑勋和宫崎骏的重要早期作品,并得到深入研究。作者在本书中首次对该系列进行了全面分析,探讨了“世界名作剧场”的文化意义,以及该系列如何开创性地确立了儿童文学对日本动画制作公司的重要性,又如何为吉卜力工作室等动画巨擘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将小说改编成动画也就意味着要对叙事中隐含的社会文化模式进行解码和重新编码。“世界名作剧场”正是这种语言、媒介和文化混杂的独特范例。诸如《小妇人》、《彼得·潘》和《绿山墙的安妮》等脍炙人口的儿童经典文学,成为了全面改编过程的起点。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动画师重新诠释了一系列叙事,这些叙事都具有相同的基本配方,即原型故事均带有教育意义。该系列在塑造“少女”流行文化形象方面尤其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书从动画研究和改编研究的视角出发,为这部长期被忽视的日本动画史上的经典作品提供了新的见解。
作者玛丽亚·基娅拉·奥尔托里尼(Maria Chiara Oltolini)是一位动画编剧、译者和学者。她于2020年在米兰圣心天主教大学(Università Cattolica del Sacro Cuore)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其研究领域为儿童文学、改编研究和日本视觉文化等,重点关注改编如何成为一种跨媒介和跨文化的表达形式。本书是她的第一部专著。
全书共8章、288页。
(编译:王鑫)
往期书讯
Ending
排版: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