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日本研究书讯|第19期
历史学/文学/语言学
日本早期的铭刻物与文学的发展
Joshua Frydman
Inscribed Objec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n Early Japan
Brill, 2023
书写的出现催生了新的文学形式,但这些形式在遗留下来的手稿作品中或许难以显现。通过观察废物上的诗词铭文和涂鸦,我们得以窥见文学如何随着书写而流传。
本书利用这些此前鲜有研究的原始材料,包括陶器、建筑,特别是木简上的铭文,揭示了诗歌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文学在早期日本是如何被使用、分享和抛弃的。通过研究这些一次性和非正式的材料,本书探索了早期日本文学的演变,并提出跨越时空的其他社会或许存在着与日本类似的发展历程。
作者乔舒亚·弗莱德曼(Joshua Frydman)现任俄克拉荷马大学现代语言、文学和语言学系的助理教授。他于2014年在耶鲁大学获得日本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其研究重点是日本文字的起源及其对日本早期文学创作发展的影响,特别关注公元7世纪至10世纪诗歌的考古铭文,曾出版《日本神话:神灵与英雄》(The Japanese Myths: A Guide to Gods, Heroes and Spirits, Thames & Hudson, 2022)(参见书讯第9期)等作品。
全书共7章、220页。
(编译:王鑫)
历史学/文化研究
妖怪之书(扩展第二版)
Michael Dylan Foster
The Book of Yokai, Expanded Second Edi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24
怪物、幽灵、奇异生物和超自然生物在日本的民间传说和流行文化中比比皆是。它们被统称为“妖怪”,以多种形式出现,从天狗山地精和河童水精灵,到变形的狐妖和长舌舔天花板的妖怪,形形色色。许多妖怪都起源于当地传说、民间故事和地方鬼故事,如今在动漫、漫画、电影和视频游戏中广受欢迎。本书使读者得以了解人们如何创造、传播和收集民间传说,以及他们如何理解周遭世界的种种奥秘。
本书曾在2015年初版,第二版经大幅修订和扩展,包含50张新的插图,其中包括一个全新的妖怪图像合集,涉及多幅令人惊叹的彩色图像,从而追溯了几个世纪以来妖怪的视觉历史。作者用清晰易懂的语言揭示了妖怪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解释了它们的不同含义,并介绍了历代以来追寻妖怪的各路人士。
作者迈克尔·迪伦·福斯特(Michael Dylan Foster)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东亚语言与文化系教授。他于2003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关领域涉及日本传说、日本文学、民俗学、怪物和超自然、仪式和节日、传说和信仰、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政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曾出版《妖怪之书:日本民间传说中的神秘生物》(The Book of Yôkai: Mysterious Creatures of Japanese Folklo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5)、《喧闹与游行:日本妖怪与妖怪文化》(Pandemonium and Parade: Japanese Monsters and the Culture of Yôkai,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9)等作品。
全书共12章、480页。
(编译:贺平)
历史学/政治学
不确定的权力:宣阳门院与中世早期日本女性皇族的土地所有权
Sachiko Kawai
Uncertain Powers: Sen’yōmon-in and Landownership by Royal Women in Early Medieval Japa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21
关于日本中世女性领导力这一研究主题,本书可谓匠心独运、恰逢其时。作者深入挖掘了12世纪和13世纪日本女性皇族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对既有的学术研究提出了挑战。传统观点认为,这一时期由男性退位君主和武士政府所主导,本书对此提出了质疑,细致地勾勒出当时女性皇族的真实状况。这些女性身为妻子和女儿,享有“女院”的称号,在日本列岛各地坐拥辽阔的庄园。她们的权力大小因婚姻状况、人际网络和年龄长幼而异,但均能运用自己的财富和人脉,兴建寺庙、聚集侍从,在宗教、文化和政治等领域施加影响力。面对当时社会的种种限制和性别差异的挑战,这些“女院”施以应对之策。作者从大量原始资料中,巧妙地揭示了这些策略的运作方式。
本书对女院的权威(公认的权利)与实际权力(运用权利的能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开创性的、细致入微的分析。女院拥有政治派系成员、地主、宗教和文化活动资助人等多重身份,书中描绘了她们如何通过合作、说服、妥协和胁迫等手段,将自身的权威转化为实际的权力。
作者河合佐知子是日本人间文化研究机构(NIHU)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的特任助理教授。她于2015年在南加州大学获得历史和性别研究博士学位,其研究聚焦日本中世史、女性史和性别史。曾参与编著《土地、权力与神圣:中世日本的地产制度》(Land, Power, and the Sacred: The Estate System in Medieval Japan,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8)和《劳特里奇日本前现代史手册》(Routledge Handbook for Premodern Japanese History, Routledge, 2017)等。
全书共12章、382页。
(编译:王鑫)
历史学/国际关系
佩里远征与“日本开国”(1853-1873):简史与文献
Paul H. Clark
The Perry Expedition and the “Opening of Japan to the West,” 1853–1873: A Short History with Documents
Hackett, 2020
1853年7月8日,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率领的四艘舰只驶入东京湾,在此之前,日本德川幕府已经数次抵御了来自法国、俄罗斯、荷兰和英国等国同样不受欢迎的侵犯。这些西方帝国主义者既有实力也有手段迫使日本签订条约,将其自主毁于一旦,甚至使其作为独立国家的地位化为乌有。与此同时,日本还在忙于应对严重的内乱、天皇和幕府将军的接连亡故、一连串的自然灾害及随之而来的饥荒。对于这些接踵而至的巨大灾难日本将如何因应有可能根本性地改变世界的地缘政治均势。
作为一部简要的导论类著作,本书充分借鉴了最新的优秀学术成果,探讨了各个冲突主要参与者的动机和策略,并将日本的“开国”置于更广泛的全球史背景下。本书精心挑选的29份原始文献从各个角度提供了对该事件的第一手描述。书中还包含多幅插图及史学注释。
作者保罗·克拉克(Paul H. Clark)是西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历史学教授。他在匹兹堡大学获得东亚史博士学位,其研究关注战前日本、日本文化、教育、语言、身份、民族主义等主题。曾出版《国语革命:日本帝国的教育、身份和语言政策》(The Kokugo Revolution: Education, Identity and Language Policy in Imperial Japan,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9)等作品。
全书共4章、176页。
(编译:贺平)
历史学/国际关系
重启开国:从跨国视角看近代日本与更广泛的世界
Lewis Bremner, Manimporok Dotulong, and Sho Konishi eds.
Reopening the Opening of Japan: Transnational Approaches to Modern Japan and the Wider World
Brill, 2023
在重述日本近代史时,“开国”一直是一个核心主题。本书重新审视了这一历史时刻的含义,探讨了日本与世界之间日益密切的联系在其国内外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这对了解日本在全球范围内历史意义的启示。书中的各章节深入挖掘了一系列丰富而引人入胜的跨界联系,从美人鱼木乃伊的全球贸易到黑泽明电影背景中的日俄知识分子联系,涵盖广泛。本书通过非国家的跨国视角重新思考了日本与世界的连接性,向读者呈现了研究历史和书写历史的新方法。
三位主编中,路易斯·布莱姆纳(Lewis Bremner)是剑桥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的讲师。他于2019年在牛津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其研究重点是近代科学技术史和医学史,特别是东亚地区的知识生产等。
马尼姆波罗克·多图隆(Manimporok Dotulong)是布朗大学东亚研究系和科古特人文研究中心(Cogut Institute for the Humanities)的博士后研究员。他于2023年获得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其研究关注泛亚洲岛屿和西太平洋的跨国历史,聚焦自然塑造历史进程的问题和现代性竞争的时空性问题。
小西しょう是牛津大学历史系日本近代史副教授、日产日本研究所所长。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其研究领域涉及宗教、科学、文化和思想史以及跨国史,特别是俄罗斯和东亚的历史。曾出版《无政府主义的现代性:近代日本的合作主义与日俄知识界关系》(Anarchist Modernity: Cooperatism and Japanese-Russian Intellectual Relations in Modern japa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3),合编《日本的俄罗斯:挑战东西方范式》(Japan’s Russia: Challenging the East-West Paradigm, Cambria Press, 2021)等作品。
全书共12章,442页。
(编译:王鑫)
历史学/国际关系
黑人跨国主义与日本
Natalia Doan and Sho Konishi eds.
Black Transnationalism and Japan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2024
自美国内战爆发之前开始,非裔美国人与日本人的接触产生了一系列超越欧洲中心主义文明概念和人格等级的关系和知识话语。本书介绍了由日本人和非裔美国人创建、塑造和领导的各类活动和知识运动。一些泛亚洲主义和泛非洲主义主张应将殖民地空间联合起来以反抗殖民者,并经常以去殖民化运动的形式表达。与之不同,本书介绍了超越这种二分法的各类跨国现象。美国和日本是两个彼此竞争的新帝国,美国黑人与日本人的跨国接触往往发生在帝国内部的非国家层面。这种跨国接触不仅揭示了迄今为止隐蔽的历史行为体、友谊和团结,也展示了挑战种族、文化和帝国主义等级制度的新型文化生产。
两位主编中,娜塔莉亚·多恩(Natalia Doan)时任牛津大学沃德姆学院(Wadham College)和日产日本研究所青年研究员,现为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世界史助理教授。她在牛津大学获得亚洲研究博士学位,其研究关注近世和近代日本的跨国史,尤其是与大众文化以及性别、权力和文化等概念相关的历史。
小西しょう简介参见上书《重启开国:从跨国视角看近代日本与更广泛的世界》。
全书共6章、196页。
(编译:贺平)
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
毒品与日本的消费政治
Judith Vitale, Miriam Kingsberg Kadia, and Oleg Benesch eds.
Drugs and the Politics of Consumption in Japan
Brill, 2023
在近世日本,上层阶级对于由木乃伊、犀牛角等异域成分制成的药丸和粉末趋之若鹜。到20世纪初,非处方专利药已经成为大众商品,更令人震惊的是吗啡也是如此,因此在日本不断扩大的帝国领土上引发了关于鸦片剂的诸多争论。
帝国的垮台和美国对日本的占领为海洛因的使用创造了有利条件,接踵而至的则是胶水嗅入和迷幻蘑菇的吸食。
通过阐明这一曾被忽视的毒品历史,本书突出了日本“消费政治”的跨国嵌入性和民族特殊性。
三位作者中,朱迪思·维塔莱(Judith Vitale)是苏黎世大学历史系讲师。她于2007年在苏黎世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8年完成教授资格论文(habilitation),其研究兴趣涉及史学史、日本鸦片制剂史、东亚近代战争史、东亚植物传入欧洲园林的历史等。曾出版《蒙古袭来的历史书写》(The Historical Writing of the Mongol Invasions in Japa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24)(参见书讯第17期)、《统治者、农民与书面文字的使用:阿氐河庄(1004-1304)》(Rulers, Peasants and the Use of the Written Word: Ategawa no shō, 1004–1304, Peter Lang, 2007)等作品。
奥列格·贝内什(Oleg Benesch)是约克大学历史学教授。他于2011年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关注全球语境下的日本史和中国史。曾出版《日本的城堡:战争与和平时期的现代性堡垒》(Japan’s Castles: Citadels of Modernity in War and Pea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9)、《发明武士之道:近现代日本的民族主义、国际主义与武士道》(Inventing the Way of the Samurai: Nationalism, Internationalism, and Bushido in Modern Jap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等专著,合编《情感的文明化:19世纪亚洲和欧洲的概念》(Civilizing Emotions: Concepts in Nineteenth-Century Asia and Europ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等作品。
米里亚姆·金斯伯格·卡迪亚(Miriam Kingsberg Kadia)是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现代日本史教授。她于2009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聚焦20世纪日本和东亚的社会史和文化史。曾出版《走进田野:两次大战之间的日本人类科学家》(Into the Field: Human Scientists of Transwar Japa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道德国家:近现代日本与全球历史中的毒品》(Moral Nation: Modern Japan and Narcotics in Global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4)等作品。
全书共12章、362页。
(编译:贺平)
文化研究/历史学
现代日本之歌:流行音乐与平面设计(1900-1950)
Kendall Brown, Anne Nishimura Morse and Hiromu Nagahara
Songs for Modern Japan: Popular Music and Graphic Design, 1900 to 1950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2024
1900年至1950年期间,日本经历了一股变革旋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和来自西方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电影和广播也带来了声音和大规模图像生产的一场革命。大概没有什么东西能像活页乐谱的封面一样,以图像的方式将视觉、声音、事件与观点相互交织、一并呈现。
这些乐谱涉及的歌曲种类繁多,从日本传统民谣到电影配乐,从西方爵士乐和歌剧到爱国主义进行曲,不一而足。音乐出版商大量生产装订成册的活页乐谱,其封面与内部的音乐一样多彩纷呈,绘图风格兼具日本自身和欧洲的影响。
本书提供了多幅栩栩如生的封面复制品,并由该领域的顶尖学者执笔,为读者了解在这半个世纪巨大变革期内日本的社会和文化提供了一个别样的窗口。
三位合著者中,肯德尔·布朗(Kendall Brown)是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亚洲艺术史教授。他于1994年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聚焦日本艺术,尤其关注20世纪20-30年代的流行文化以及北美的日式园林。曾出版《梦幻景观:北美的日式园林设计——五位当代大师的作品》(Visionary Landscapes: Japanese Garden Design in North America, The Work of Five Contemporary Masters, Periplus, 2017)、《静谧之美:北美的日式园林》(Quiet Beauty: The Japanese Gardens of North America, Tuttle, 2013)、《川濑巴水:木版画全集》(Kawase Hasui: The Complete Woodblock Prints, Hotei, 2004;2008)、《隐居政治:桃山时代日本的绘画与权力》(The Politics of Reclusion: Painting and Power in Momoyama Japan,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等多部作品。
安妮·西村·莫尔斯(Anne Nishimura Morse)是波士顿美术馆日本艺术高级策展人。她在拉德克利夫学院获得本科学位,在哈佛大学分别获得东亚区域研究硕士学位、艺术史和建筑史博士学位。曾独著或合著《村上隆:怪异的谱系》(Takashi Murakami: Lineage of Eccentrics: A Collaboration with Nobuo Tsuji and the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 2018)、《接踵而至:日本摄影师对3.11的回应》(In the Wake: Japanese Photographers Respond to 3/11, 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 2015)、《脆弱岁月——20世纪30年代昭和日本的形象》(The Brittle Years - Visualizing Showa Japan in the 1930s, 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 2012)、《戏剧与欲望:1690-1850年的日本浮世绘》(Drama and Desire: Japanese Paintings from the Floating World 1690-1850, 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 2007)等大量作品。
永原宣是麻省理工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他于2011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关注19世纪之后日本的艺术和文化政治。曾出版《东京布吉伍吉:日本的流行音乐时代及其异声》(Tokyo Boogie-Woogie: Japan’s Pop Era and Its Disconten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7)等作品。
全书共232页。
(编译:贺平)
历史学/国际关系
不公正的地理:记忆与历史之间的东亚斗争
Barak Kushner
The Geography of Injustice: East Asia’s Battle between Memory and Histor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24
本书指出,东亚的战争罪法庭不仅促成了民族分歧,而且使其不断巩固、持续至今。1946年,盟军召开东京审判,起诉日本的战时暴行和日本帝国。当其做出结论时,其中一名法官表达了不同意见,声称东京所呈现的正义不过是“假借法律程序以满足复仇的渴望”。
本书表明,战争罪法庭让战败者的历史同样得到聆听。在当代东亚,记忆与历史之间的激烈斗争使这场辩论中的各个政治阵营彼此强化。东京审判法庭以及在亚洲约50个其他地方开设的数千个战争罪法庭都可谓一个个法律舞台,检方和辩方在其中呈现事实和证据,撰写各自的二战故事。日本在该地区各地的帝国目标究竟为何?围绕这一问题,这些叙述和反叙述构成了战后记忆的基础。档案记录和对法庭证词的解读共同塑造了彼此竞争的复数历史,以供公众消费。本书呈现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尽管战争结束已近七十年,但相比历史对东亚的团结作用,其分裂作用仍有过之而无不及。
作者顾若鹏(Barak Kushner)是剑桥大学东亚史教授。他于200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其研究广泛涉及日本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中日关系、传媒史、宣传史、食物史、东亚战争罪行、国际法、社会文化史等。曾出版《从人到鬼,从鬼到人:日本战犯与中国的审判》(Men to Devils, Devils to Men: Japanese War Crimes and Chinese Just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5,中译本:远足文化,2021年)、《拉面:食物里的日本史》(Slurp! A Culinary and Social History of Ramen: Japan’s Favorite Noodle Soup, Brill, 2012,中译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思想战:日本的帝国宣传》(The Thought War: Japanese Imperial Propagand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6)等专著,并合编和翻译《日本帝国的废墟:帝国暴力、国家损毁与现代东亚秩序的重构》(In the Ruins of the Japanese Empire: Imperial Violence, State Destruction, and the Reordering of Modern East Asia,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20)(参见书讯第8期)等多部作品。
全书共13章、360页。
(编译:贺平)
国际关系/政治学
扭捏的重振军备:冷战后德国、意大利、日本的武装力量转型
Fabrizio Coticchia, Matteo Dian and Francesco Niccolo Moro
Reluctant Remilitarisation: Transforming the Armed Forces in Germany, Italy and Japan After the Cold War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23
冷战后,二战中的三个失败国纷纷重新考虑其和平主义、拥抱更为积极的军事角色并实现军事力量转型,其所作所为原因何在,又如何付诸实施?
本书的重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分析意大利、德国、日本的军事转型过程;第二,探讨历史遗产对其转型步伐和方向的影响;第三,观察三十年来其军事理念和军队结构的转型;第四,评估不同外部和内部因素其对军事转型的影响。
冷战结束后,虽然不少国家的武装力量都实施了深刻的变革,但很少有哪个国家经历的变化比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更为剧烈。本书深入探讨了这三个国家在过去三十年中如何调整其军队的态势和结构。三个国家都必须跨过和平主义宪法;无论是在精英中还是在公共舆论中,认为战争乃大忌都已深入人心;既有的武装力量当初是为了防御和遏制大规模威胁而设计的。尽管如此,三个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都已转身为更加积极的安全提供者。当然,三国走上的道路各不相同。本书重构了这些道路,从而努力展示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如何影响了各自转型的速度和程度。
本书还指出了这一过程中的若干关键节点——任何推动变革的动力都必须在与沉重的历史负担调和后才能发挥作用。
三位作者中,法布里齐奥·科提基亚(Fabrizio Coticchia)时任热那亚大学政治学副教授,现为正教授。他于2009年在IMT卢卡高等研究院(The IMT School for Advanced Studies Lucca)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领域包括外交政策分析、当代战争、战略文化、政党与外交政策、舆论与军事行动、意大利和欧洲的防务政策、情报、发展合作等。曾出版《不存在的战争:从阿富汗战争到利比亚战争时期的舆论与意大利的军事干预》(La guerra che non c’era. Opinione pubblica e interventi militari italiani dall'Afghanistan alla Libia, UBE Egea, 2014)、《转变初现:从伊拉克战争到利比亚战争期间意大利国防政策的演变(1991-2011)》(Qualcosa è cambiato. L’evoluzione della politica di difesa italiana dall’Iraq alla Libia (1991-2011), Pisa University Press, 2013)等,并合著《马泰奥·伦齐政府时期的意大利外交政策:关注国内的局外人与世界》(Italian Foreign Policy during Matteo Renzi’s Government: A Domestically-Focused Outsider and the World, Lexington Books, 2019)等多部作品。
马泰奥·迪安(Matteo Dian)是博洛尼亚大学东亚历史与国际关系副教授。他于2012年在比萨高等师范学院(Scuola Normale Superiore) - 意大利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SUM)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其研究关注国际关系理论、东亚安全、日本和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外交政策等。曾出版《中国、美国与国际秩序的未来》(La Cina, gli Stati Uniti e il Futuro dell'Ordine Internazionale, Il Mulino 2021)等。
弗朗西斯科·莫罗(Francesco N. Moro)是博洛尼亚大学政治学教授,也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SAIS)博洛尼亚校区的客座教授。他于2008年在佛罗伦萨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其研究关注集体暴力、暴力与治理的关系以及国家安全政策等。曾出版《善良的叛逆者:州内冲突中的武装组织与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Il buon ribelle. Organizzazioni armate e violenza sui civili nei conflitti intrastatali,Vita e Pensiero, 2012)等,并合著《稳定:国际干预中的新常态》(Stabilization as the New Normal in International Interventions, Routledge,2020)等作品。
全书共7章、272页。
(编译:贺平)
历史学/国际关系
战争与刻板印象:日本军队的海外形象
Frank Jacob and Sepp Linhart eds.
War and Stereotypes: The Image of Japan’s Military Abroad
Brill, 2020
日本一直吸引着外国人的目光。本书展示了海外人士是如何看待日本军队的,1853年至1945年间,对于那些曾经读过和听过远东故事的人们而言,其心中的日本军队又是怎样的形象。
1853年,当被美国使团强行打开国门时,日本的统治精英将其转变为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其军事和政治力量希望本国能够避免被外国列强殖民的命运。因此,日本的军事能力颇受关注,陆军和海军也迅速西化。日本士兵被视为“亚洲的普鲁士人”,经常被描述为“英勇的敌人”。然而,这种形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迅速发生了改变。自1937年的中国抗日战争和1941年的太平洋战争之后,日本士兵经常被称为“鬼子”。本书细致审视了日本军队在海外的种种形象,展示出这些形象形成和变化的过程,以及是什么导致了1853年至1945年间外国人对日本及其军队的看法出现差异。
两位主编中,弗兰克·雅各布(Frank Jacob)是挪威诺德大学(Nord University)社会科学学院全球历史系教授。他于2012年在纽伦堡大学获得日本研究博士学位,其研究领域涉及革命理论、比较革命史以及跨国无政府主义,同时关注现代日本史、流行文化、符号学以及战争和暴力等问题。曾出版《无罪之述:日本侵略者及其责任问题》(Narratives Without Guilt: Japanese Perpetrators and the Question of Responsibility, De Gruyter Oldenbourg, 2024)(参见书讯第18期)、《革命与现代化的全球斗争,第一卷:大西洋革命》(Revolution and the Global Struggle for Modernity, vol. 1: The Atlantic Revolutions, Anthem Press, 2024)、《耶稣会士与近世宗教跨文化管理》(The Jesuits and Early Modern Religious Intercultural Management, Vernon Press, 2024)、《欧洲犹太人在美国大都市的激进化进程:20世纪之交纽约市的跨大西洋犹太无政府主义》(The Radicalization of European Jews in the US Metropolis: Transatlantic Jewish Anarchism in New York City at the Turn of the 20th Century, De Gruyter, 2024)、《沃尔特·罗德尼:黑人权力与革命》(Walter Rodney: Black Power and Revolution, Büchner, 2024)等大量作品。
塞普·林哈特(Sepp Linhart)是维也纳大学日本研究荣休教授。他于1970年获得日本研究和社会学博士学位,其研究主要关注日本的社会史和文化史,著述无数。
全书共8章、230页。
(编译:贺平)
国际关系/文化研究
爱尔兰与日本的公共外交
John Neary
Public Diplomacy in Ireland and Japan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24
公共外交使公民个人能够亲身参与国际关系,或通过政府支持的各种倡议,或通过文化、商业、教育、旅游和体育等领域的民间直接接触。对于这一日益发展的外交分支,本书追溯了它的发展,并探究了其在爱尔兰和日本的外交政策以及双边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其结论是,公共外交为加强两国之间的联系做出了重大贡献。
全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公共外交的演变;第二部分:爱尔兰的早期公共外交;第三部分:日本的公共外交;第四部分:爱尔兰与日本之间的公共外交。
作者约翰·尼尔(John Neary)是一位前外交官,2010年至2014年期间担任爱尔兰驻日本大使。他于1973年毕业于都柏林大学学院(UCD)的电气工程专业,1974 年加入外交部。2016年退休后,被任命为都柏林大学学院的兼职教授。
全书共26章、266页。
(编译:贺平)
国际关系/历史学/传记
日本与美国:战败国的历程(冈本行夫外交回忆录)
Yukio Okamoto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Journey of a Defeated Nation, A Diplomatic Memoir by Yukio Okamoto
Tuttle Publishing, 2024
作为同代人中最杰出、最具才华的日本外交官之一,冈本行夫灵活地游走在最高层的权力通道中。在本书中,他讲述了其外交人生中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及其在政治危机、战争和激烈的经济竞争时代坚定地倡导牢固的日美关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冈本生于1945年,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向盟军投降不过两个月。战争期间,他的父亲在臭名昭著的731部队服役,这是一个秘密的研究项目,在被占领的中国犯下了滔天的战争罪行。国家的溃败和家人的耻辱深深地影响了冈本。
无论是在日本外务省20年的职业生涯中,还是在离开政府后,冈本都是桥本龙太郎、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等多位日本首相不可或缺的顾问。尽管有些日本政府官员主张打破美日安全同盟,但他始终为强化日本与美国的关系不遗余力。这一同盟得以存续,离不开冈本的功劳。
本书收录了美国前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和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Joseph S. Nye)的追思,他们都曾与冈本共事。文中分享了他们对冈本一生、职业成就和作为一位颇具影响力的美国之友所留下遗产的种种感悟。
作者冈本行夫于1968年至1991年担任日本外务省的职业外交官,曾在巴黎(OECD)、开罗、华盛顿等多地任职。退职后,成为一名私人顾问。他于2012 年作为罗伯特·威廉 (Robert E Wilhelm)研究员加入麻省理工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评论员和作家,定期发表专栏,并就日本外交等主题为知名报纸和杂志撰稿。他于2020年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曾出版《危机的外交:冈本行夫自传》(『危機の外交――岡本行夫自伝』、新潮社、2022年)、《沙漠战争——致跑遍伊拉克的友人奥克彦》(『砂漠の戦争――イラクを駆け抜けた友、奥克彦へ』、文藝春秋、2004年)、《日本振兴最前线——冈本行夫对谈集》(『ニッポン再生最前線――岡本行夫対談集』、都市出版、1997年)、《告别日本漂流——向着自主航行转变》(『さらば漂流日本――自力航行への転換』、東洋経済新報社、1995年)等作品。
全书共分为7个部分、388页。
(编译:贺平)
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
日本城市下层空间的公共性实践
박지환
일본 도시 하층 지역에서의 공공적 실천
서울대학교출판부, 2024
本书关注发生在大阪釜崎的社会运动的形成和变化,通过对其进行的民族志式考察,探索了现代日本社会出现的新公共空间。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对于以“家庭-学校-公司”的连结为基础的战后秩序失去了信心,对新自由主义的渗透也感到困惑。由于经济不景气,大量高龄临时工成为无家可归者,开始定居于开设了人力市场、满是简易住房的釜崎。为了解决无家可归、工作岗位以及社会孤立等问题,这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社会运动。这不无悖论地表明,最为异化的地区的行动主义恰恰塑造了新型的社会连带。在露宿者的工作场所和居住空间,以及地区共同体等公共领域之上,还出现了另一种公共空间,在此空间中他们不被异化、足以自立。这就是“居场所”,即容身之地。在现代日本社会中,“居场所”正在向教育、劳工运动、地方社区开发等多个领域扩散。本书认为,从这一点来看,日本社会正在迈向自由和稳定并存的下一个阶段。
作者朴志焕(박지환)是韩国首尔大学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2011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学博士。专攻人类学、教育和社会阶级。主编有《日本生活世界的动摇与公共性实践》(일본 생활세계의 동요와 공공적 실천, 박문사, 2014)等。
全书共7章、292页。
(编译:俞佳儒)
社会学
性别化的工作:当代日本的服务、表演与幻想
Gitte Marianne Hansen and Fabio Gygi eds.
The Work of Gender: Service, Performance and Fantasy in Contemporary Japan
NIAS Press, 2022
通过关注性别呈现如何转变为商品化体验,这本引人入胜的合集为业已丰富的日本性别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书中彰显了深入各种场景设定的研究,在其中孕育出各种性别化的亲密形式,这些场景包括色情作品的女性粉丝、变装伴游、同性恋酒吧中的服务人员、东京的街头音乐家和京都的变性人等。
书中的各个章节涉及性别呈现、表演和情感劳动等理论,细致关注性别的生动现实,充分展示了民族志方法的力量。它们让读者不仅了解到性别在当代日本是如何被构建和商品化的,而且探知是什么样的幻想促进了这一过程。该书主要由刚刚崭露头角的年轻学者撰写,讨论了各种性意识和性别问题,不论是否从事日本相关研究,广大读者都将从中找到阅读乐趣。
两位主编中,吉特·汉森(Gitte Hansen)是纽卡斯尔大学日本研究讲师。她在剑桥大学获得日本研究博士学位,其研究聚焦当代日本的文化和文学,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文化,重点关注文学、漫画和其他形式的叙事和视觉文化中的性别和人物塑造问题。曾出版《日本的女性气质、自残与饮食失调:探寻叙事和视觉文化中的矛盾》(Femininity, Self-harm and Eating Disorders in Japan: Navigating Contradiction in Narrative and Visual Culture, Routledge, 2016),合编《村上春树与我们的巡礼之年》(Murakami Haruki and Our Years of Pilgrimage, Routledge, 2022)等作品。
法比奥·吉吉(Fabio Gygi)是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人类学和社会学系高级讲师、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他于2010年在伦敦大学学院获得文化人类学的博士学位,其研究关注人们如何处理个人物品及其所引发的日常宇宙观、囤积癖以及性别在日本背景下通过物品及其相关实践实现的方式。曾参与合著《后泡沫时代的日本消费生活:跨学科视角的分析》(Consuming Life in Post-Bubble Japan: A Tran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18)等作品。
全书共7章、256页。
(编译:贺平)
社会学/政治学/国际关系
开放边境即开放社会?日本的移民政策与社会融合
Toake Endoh ed.
Open Borders, Open Society? Immigration and Social Integration in Japan
Verlag Barbara Budrich, 2022
日本已经准备好成为一个族群多元化社会了吗?本书采用社会科学的跨学科方法,考察了日本移民和融合政策及相关机构的历史轨迹和未来趋势。作者强调,由于政府在一系列移民接收政策上首鼠两端,导致国家面临种种关键问题和挑战。如何改善这种情况?书中探讨了日本建立弹性政策体制所急需的种种变革和举措,这一体系有助于实现一个自由、多元和包容的日本。
日本在移民问题上长期滞后,但近来正在向熟练和低技能的外国工人敞开大门,通过法律修订和政策改革解决长期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政府和社会方方面面都在艰难地探索所谓的“多文化共生”——即日本国民与出身他国的外籍人士和谐相处。移民融入进程引起了多方关切,暴露出在劳工、福利、教育、文化和人权等方面的种种挑战。尽管如此,日本政府对于本国日益多元文化的现实尚未予以充分重视,相关的支持机构仍然效能低下。当前日本的做法严重依赖于草根倡议和民间善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这一合著从跨学科和多层次的角度探讨了日本移民和融合政策的演变及其社会后果。来自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各位学者致力于分析“移民与融合”矩阵中出现的诸多重要地方性和国家性难题,如难民政策、驱逐出境、多元文化教育、灾害保护和地方行动主义等。
主编远藤十亚希是城西国际大学教授。她于200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其研究关注国际移民、入境管理政策、政治风险等。曾出版《南美“弃民”政策的真相》(『南米「棄民」政策の実像』、岩波書店、2016年)、《出口日本:移民拉丁美洲的政治》(Exporting Japan: Politics of Emigration toward Latin Americ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9)等,并主编和合著多部其他作品。
全书共7章、210页。
(编译:贺平)
文化研究/历史学
铃木清顺与战后日本电影
William Carroll
Suzuki Seijun and Postwar Japanese Cinem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22
作为一个小成本电影导演,铃木清顺以《杀手烙印》、《东京流浪汉》、《野兽的青春》等作品而闻名。1968 年,他被日活无情地解雇。这一事件旋即被称为“铃木清顺事件”,一批左翼学生抗议者和一群新兴的电影爱好者由此拍案而起。他的电影也迅速成为日本电影政治和电影美学的争论中心。
本书对铃木的职业生涯做了全新的描述,突出了20世纪60年代日本电影理论、电影制作、电影爱好者文化和现实政治之间的彼此交汇。作者将铃木的作品置于1968年后的两派之间,两者都将他引为同道:一方是新左派及其政治化的理论实践,另一方则是对政治漠不关心的电影爱好者及其对前者的形式主义批评。本书考察了这两种电影理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阐释铃木电影的特质,并探讨了铃木的作品和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日本电影理论家如何为我们理解世界电影提供了新的方式。
铃木的作品影响了吴宇森、吉姆·贾木许、昆汀·塔伦蒂诺等诸多导演,本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重新解读,并从新的角度审视了战后日本的电影文化和电影产业。书中还包括铃木电影的完整制作历史,以及有关其未尽电影项目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信息。
作者威廉·卡罗尔(William Carroll)时任杜克大学亚洲和中东研究系博士后研究员,现为阿尔伯塔大学文学院东亚研究系助理教授。他于2019年在芝加哥大学电影与媒体研究系以及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的双学位项目中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关注现当代日本文化、日本的视觉艺术和媒体、东亚电影等。曾参与合著《日本的恐怖文化:对电影、文学、动漫、视频游戏的评论集》(Japanese Horror Culture: Critical Essays on Film, Literature, Anime, Video Games, Lexington Books, 2021)等。
全书共5章、304页。
(编译:贺平)
社会学/人类学
伴随智能手机的日本老龄化:视觉数字时代的个人介护
Laura Haapio-Kirk
Ageing with Smartphones in Japan: Care in a Visual Digital Age
UCL Press, 2024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今天,越来越多的日本老年人开始使用智能手机。这对于朋友情谊、性别化劳动、多代同堂的共同生活、国内迁移、健康以及生活的意义,分别意味着什么?基于在京都市区和高知县农村地区开展的长达16个月的民族志研究,本书作者追踪了人们在退休后如何应对社会和个人的各种变化。
在介护中通常存在着基于性别差异的规范,智能手机的出现对于这一规范既是一种挑战,又在一定程度上将其延续。本书审视了老年女性和男性分别如何应对社会中的压迫性结构。作者注意到了老年人对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老龄化背景及其可能产生的各种形式的不稳定所做出的反应,由此观察人们如何创造性地应对晚年生活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从而设定自身的老龄化进程。
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数字视觉通信的兴起为朋友和家人之间的社交和亲密关系带来了各种新的可能性。同时,它还对研究者带来了方法论上的新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本书作者采用了一系列图形方法实验,包括共同创作漫画、参与式绘图以及作者自身的实地考察草图和创造性插图等,从而探究这一数字图像通信所带来的根本性转变。
作者劳拉·哈皮奥-柯克(Laura Haapio-Kirk)是一名社会人类学家,她的研究聚焦数字技术、老龄化和福祉的交叉地带。她于2022年在伦敦大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人类学青年研究员。曾获英国皇家人类学研究所(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为纪念埃德蒙·利奇所设立的“利奇和皇家人类学研究所公共人类学奖学金”(RAI/Leach Fellow in Public Anthropology)。本书是她的第一部专著。
全书共8章、294页。
(编译:贺平)
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
连接生活与学术:在日本教英语的自传式民族志
Sanae Oda-Sheehan
An Autoethnography of Teaching English in Japan: Bridging Life and Academia
Candlin & Mynard, 2022
基于其在教育和实务领域的专业经历和个人体验,本书作者意识到,在日本的非母语英语教学(EFL)环境中或许存在着一些错位,这些问题对提升学习效果起到阻碍作用。为了探索弥合这些错位的出路,她提出了称为“三位一体教学法”的框架:将二语语用学和语法教学法进行整合,以促进交际语言教学的开展。利用自传式民族志的方式,本书分享了她的经验之谈。
在定性研究领域,自传式民族志是一种方兴未艾且颇有成效的方法,研究人员以自身为研究对象,通过连接自我与他者,以更好地理解社会文化的复杂性。本书作者采用自传式民族志方法,辅之以面对面的深度访谈和期刊论文,反思了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身份形成,从而探寻上述整合性方法中的关键因素之所在。对于教师而言,为何拥有多重身份和多重视角的认知、具备长远愿景以及对必要性变革的做好精心准备至关重要?通过对这一研究项目的身临其境的描述,她对该问题有了深入的理解。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自传式民族志兼具分析的严谨性和富有创造性的动态过程,对此,本书有着生动的描绘和展示。
这一自传式民族志的取向甚至将读者也连接起来,他们会发现自己也身处书中各章展开的故事之中,并不由自主地反思起自身的经历和努力。如此一来,书中呈现的故事有可能成为读者自己的故事,赋予他们在生活中前进的力量。如何有机地连接起生活与学术,本书不失为探索这一问题、进行开放式对话的一个平台。
作者希恩-小田早苗(Sanae Oda-Sheehan)现任御茶水女子大学外国语教学中心讲师。她于2020年在御茶水女子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关注英语教学(TESOL)语用学、教师身份、二语语用学和交际任务有效性等。本书是她的第一部专著。
全书共7章、178页。
(编译:贺平)
历史研究/政治学
赌徒、骗子、梦想家和间谍:塑造现代日本的外来者
Robert Whiting
Gamblers, Fraudsters, Dreamers & Spies: The Outsiders Who Shaped Modern Japan
Tuttle Publishing, 2024
作为一位广受好评、长期居住在日本的作家,作者在本书中将注意力转向了那些在日外国人,他们的故事引人入胜,在二战后的日本掀起阵阵波澜并最终声名狼藉。
本书对日本的观察既通过外国人的双眼,又具有难得的内部人的视角,涵盖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日本历史:从战后初期到2022年安倍晋三前首相被刺身亡为止。书中讲述了在现代日本留下各自印迹的各色外国人的故事:既有赌徒、梦想家,也不乏其他投机者,例如经营拉斯维加斯式赌场的美国军人;巴比·瓦伦泰(Bobby Valentine)这样的棒球教练;女招待、酒吧经理和一心想加入黑帮之人;统一教成员等宗教狂热分子,以及如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那样名誉扫地的商界人士。
本书基于作者的原创研究和报告,对日本战后历史的审视可谓单刀直入,其中的一个个故事都在提示读者思考:日本在多大程度上真正欢迎外来者?
作者罗伯特·怀廷(Robert Whiting)是一位畅销书作者和记者,于1969年毕业于上智大学。曾出版《菊与棒:日本人热衷的运动》(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Bat: The Game Japanese Play, Dodd, Mead & Co., 1977)、《和者必胜》(You Gotta Have Wa: When Two Cultures Collide on the Baseball Diamond, Macmillan, 1989)等诸多棒球类著作,以及《东京黑社会》(Tokyo Underworld: The Fast Times and Hard Life of an American Gangster in Japan, Pantheon, 1999)等英文畅销书及大量日文作品。
全书共15章、384页。
(编译:贺平)
往期书讯
Ending
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