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滩水库位于成都平原东南边缘
水库引蓄都江堰水源
以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为主
兼顾防洪、水产养殖、发电、旅游等功能
工程始建于1970年
于1985年全面建成
黑龙滩水库 摄影 刘骑荣
一到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黑龙滩管理处,供水科科长王建康便带领各位媒体记者了解正在数字智慧化改造的集控中心。“我们正在积极进行水库数字孪生建设,这项建设主要用于确保水质安全、工程安全、防汛安全和水资源安全。”从这一刻起,“安全”二字开始被王建康反复强调。
王建康表示,他们的工作重点在于保证水资源作用有效发挥,服务于灌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据了解,黑龙滩水库设计灌溉面积120.93万亩,2024年向灌区提供生活、生产、生态用水3.6亿m³。“我们不仅保障了仁寿的全域供水,对于灌区内的生态农业产业,也制定了用水计划和方案,确保生态农业适时均衡收益,不误农时。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农业项目有井研县百里产业环线十万亩柑橘园区,主要生产大米的‘仁寿县藤赢量农业专业合作社’。”据了解,2024年前三季度“天府粮仓”片区农业产业产值3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1%。
黑龙滩灌区 供图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黑龙滩管理处
“确保水质安全是我们工作的第一位。”王建康强调道。据悉,2011年黑龙滩水库被列为全国重要饮用水源地,它负担着向眉山城区、彭山区、青神县、仁寿县全域、井研县全域300余万人的生产生活和工业供水任务。
据仁寿当地的群众介绍,在黑龙滩水库修建以前,农田一年只能种一季水稻作物,因为缺水,在水稻收割后就只能在田里蓄上水待来年种植水稻;黑龙滩水库修成后,彻底解决了农田用水问题,水稻收割后就不用再蓄水,因此可种植其他农作物,如此就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仁寿人民发自内心的感谢黑龙滩。
黑龙滩水库被誉为“西蜀第一海”“成都后花园”,先后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和国家湿地公园。走在坝上,感受黑龙滩水库水质优良,生态欣欣向荣,看碧水绕岸,万物共生共荣。湖面宽阔,湖中85座岛屿星罗棋布,形态各异,有的宛如小舟漂浮,有的则如巨礁屹立。湖岸蜿蜒曲折,岛上绿树成荫。长期待在喧嚣的城市之中,自然的山川仿佛有抚慰人心的魔力。“这儿的生态环境真好!”媒体记者不禁纷纷感叹。“这里的森林覆盖率为67%,不仅可以看到珍稀花、树300多种,还可观赏白鹭、灰鹤等60余种鸟类,除了历史遗迹40余处,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王建康介绍道。
据介绍,如今的黑龙滩,除灌溉供水外,还大力推进文旅等开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风景区,周边的群众也吃上了旅游饭。
风景优美的黑龙滩 供图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黑龙滩管理处
离开黑龙滩管理处,驾车十多公里,来到正在进行黑龙滩水库消落带生态修复的其中一个点位肖家坡。“消落带是什么?为什么要修复?起什么作用?”记者频频发问。“水库中的水会季节性涨落,而涨落间的这部分土地就是消落带。这在四川开展消落带治理的案例为数不多,我们是其中之一。”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黑龙滩管理处副处长钟陵自豪地说道,“肖家坡位于黑龙滩水库上游,它的生态修复工程对下游影响深远。不仅能优化生态系统,还能恢复并扩大水生态空间,确保水质持续优良,从而保障下游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全面守护黑龙滩水库的整体生态环境。”
王建康分享消落带情况 摄影 王雨
从灌溉、饮用水保障、生态修复、文旅开发、数字智慧化改造……都凝聚着水利人对人民的服务,对优质水质和良好生态的不懈追求。黑龙滩,不仅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更以其卓越的水利管理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成为了新时代水利事业发展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