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泽天府”行③ | 千年名堰通济堰 助力“天府粮仓”建设

文摘   2024-12-17 09:39   四川  



为讲好四川水利故事,都江堰灌区故事,都江堰水利工程助力灌区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城市发展、文化传承等故事,彰显水利之伟力,12月13日,由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主办的“润泽天府 都江堰建堰2280年”中省市媒体灌区行活动走进都江堰灌区之通济堰,看“三苏故里、人文眉州”第一堰,了解通济堰的历史底蕴、现代化改造成就以及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



媒体行活动合影。(王雨/摄)


四川通济堰是岷江中游的灌溉工程,灌溉成都、眉山两市的新津、彭山、东坡、青神4县(区),惠及人口超过百万。2022年,通济堰入选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都江堰灌区范围内的第二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从都江堰无坝引水,到通济堰有坝引水,两处世界遗产在岷江流域一上一下,都体现出我国自古以来乘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治水理念。


来到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通济堰管理处,首先呈现的是通济堰进水闸。“水通过这里便被渠道工程送到下游,这也是历史上的‘六水门’。”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通济堰管理处新津站站长唐波介绍道。


回顾历史,六水门的修建已是2165年前,只比都江堰晚115年。公元前141年,西汉的第七位皇帝汉武帝登基,正是国泰民安求发展的时候,被称为“公学始祖”的太守文翁极有才华,他观察地形开创了六水门,解决了眉彭地区缺水的问题。六水门在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益州长史章仇兼琼重修后才更名为“通济堰”。


通济堰渠首枢纽。(刘骑荣/摄)


历经改造,通济堰形成了现代渠首枢纽布局,不仅蕴含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治水智慧,在设计上也遵循“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将进水口选在水源充沛之地,保证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也缓解了水患。进水方向与河道呈137.5度黄金角,不仅能调节水量,还能降低防洪压力和减少淤积。


进水口与河道呈黄金角度。(图片由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通济堰管理处提供)


“通济堰是岷江流域古代少有的有坝引水工程,它的拦河坝在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运用时间最长,仅次于都江堰。”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通济堰管理处新津站组长杨蛟鹏说道,“建国以来,通济堰经历了五期扩建,灌溉面积从16万亩增至如今的52万亩;经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渠道流动速度提升,水量损失减少。此外,原有的竹笼卵石拦河坝被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拦河坝和进水闸取代,不仅更加稳固安全,还于2016年荣获水利行业最高奖——大禹奖。”站在位于岷江支流南河、西河与岷江交汇处的拦河大坝上,媒体行团队感受着通济堰最新的变化。


湍急的水流猛烈撞击着坚固的堰坝,溅起的水花化作细密的水雾,站在坝上,四周弥漫着清新而湿润的水汽。“我们的坝长450多米,共有17扇闸门,是都江堰灌区最大的拦河闸,设计泄洪最高达到9400m³/秒。”唐波说道。通济堰具有极好的防汛减灾功能。


拦水大坝。(刘骑荣/摄)


据介绍,在汛期洪水泛滥时,通济堰通过泄洪道分流洪水,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生长环境。在灌溉方面,它通过干、支渠每年为灌区农田引水约2亿m³,保障了粮食生产的用水需求。“我们通济堰灌区是新时代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起点,其中,太和镇的永丰村因其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在全国享有盛名。”杨蛟鹏自豪地说道。媒体记者纷纷表示,通济堰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天府粮仓”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在农业现代化方面,我们通济堰以水权水价改革为契机,推动了灌溉由按亩收费转为按实际用水量计价,解决了粗放用水问题,促进了农业精细化管理。”杨蛟鹏说道。


唐波、杨蛟鹏向媒体介绍情况。(王雨/摄)


《三苏祠》《彭祖山》《李密故里》《竹编之乡青神》……步入通济堰陈列室,墙上的照片如同钥匙,解锁了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两千多年来,这片灌区滋养了璀璨的东坡文化、神秘的长寿文化、感人的忠孝文化;它培育出东坡泡菜、青神竹编等一张张响亮的“地理名片”,让这片土地声名远扬。这里,是中国长寿之乡的摇篮,是中国优质稻米的盛产地,是中国泡菜的故乡。通济堰不仅是眉山“千湖之城”宏伟蓝图和成眉同城化发展的水润源泉,更是眉山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桂冠不可或缺的坚实后盾。


“我们将更好地传承、保护、发展和利用好通济堰,让它在新时代不断焕发出新活力,助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同时,我们也将充分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为眉山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贡献水利力量。”唐波说道。




来源 | 中心宣传办公室
值班编辑 | 李晓
校对 | 周滎鸿
审核 | 岳耀先



视界都江堰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官方平台。你视界里的都江堰,就是世界都江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