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禄:老街与酒摊子

文摘   文化   2024-09-20 00:00   安徽  

2024年第266期(总第1787期)

图片来自网络


老街与酒摊子


(原味苗乡系列之一)

曾庆禄

     
家乡保家楼是一处很有些来由的乡场,位于苗、土、汉等民族杂居的山区小县彭水的腹地,坐拥大河三坝,又有普子河、狗耳泉于此与郁江交汇,是川东南地区名副其实的米粮仓。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由于水陆交通便利,往来官吏、文人墨客、盐商巨贾、力客挑夫都喜欢在此停轿歇马、打尖解乏,使它成为县衙所在地汉葭镇和盐丹文化发源地郁山镇之间的一个驿站。到了明清,因有钱人为躲避兵祸、抵御棒客(土匪)筑石楼以自卫而得名,后人嫌麻烦便干脆省掉了“楼”字,以“保家”呼之,沿用至今。
《彭水县志》载:1933年,负责管理酉秀黔彭的大员、国民革命军第21军酉属专员甘明蜀视察时,作《酉属视察记》,称“区内山势开展,山峰错杂如海中波浪,场头之林畔粉垣,古寺梵声,尤有画意。场内街市清洁,民家多悬孝友家风、节孝双全等一类的匾额”,称赞“保家楼为彭水首场”,足见当时保家在武陵山区的突出地位。
民国初年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保家只有一条东西走向,长约四五百米且被岁月打磨得油光水滑的石板街。石板街狭长而厚重,透露着耐人寻味的古朴和沧桑,见证着它发展的历史,记录着它成长的印迹。其上场口连着川湘公路(319国道),下场口枕着回龙古寺,除去中街的供销社、银行两座洋房,一旁卖大牲口的万寿宫与下场口边的鹿山书院两幢庄园式建筑外,其余清一色是高低错落、榫卯结构的木瓦房,檐下均留有宽敞的大梁天,让过往的客人晴不被晒、雨不湿鞋。上下场口各有一棵高大茂盛的黄葛树,均有雕刻精美的石拱桥,桥下小溪环绕,流水潺潺,是街民茶余饭后纳凉八卦、交换信息的好去处,许多鲜为人知的小道消息都是从这里酝酿、传播、扩散出去的。暑气熏蒸、夏日炎炎的时节,常有人支了桌椅卖刮刮粉(一种凉粉)、斑鸠豆腐(神仙豆腐),或挑来白鹿井的水卖凉水醪糟。
保家的场期是二五八。到了场期,赶耍场打摆手(空手)的、负重背背篼的、肘间挎竹篮的、肩上挑担子的、手里提着大包小裹的各色人等都从四面八方潮水似的往街上涌。天还没大亮,赶场的人就来得差不多了,种子、蜂蜜、菌子、农具、家禽牲畜、五谷杂粮、新鲜果蔬也都各就各位;蒸粑粑、炸油泽(油粑粑)、煮米粉面条、卖合渣(用大豆粉与绿叶蔬菜混合煮成的菜品)两糙饭(大米与玉米粉混合蒸熟的饭)的小贩,修补家庭日用品的师傅、摆草药摊子的游医、剃脑壳的匠人、量体裁衣的裁缝也见缝插针、将三就四地占据位置忙着做开张的最后准备。日头逐渐升高,场上便进入了最热闹的时刻,人们怀揣不同的目的在场上挤来挤去、来回穿梭,整条街道宛若一条见首不见尾的游龙在迂回、在蠕动;叫卖声、吆喝声、谈笑声、讨价还价声、孩子们的尖叫声、响器店(专卖锣鼓、唢呐)不知疲倦的鼓乐声和韵味悠长的唢呐声相混杂,又让场上变成了一锅翻飞跳跃的沸水,冲击着人们的感官和情绪,让人感觉莫名的激动与振奋。除了汉葭和郁山是百日街(随时可以赶场)之外,就凭这一点,保家也是彭水县当之无愧的最繁华、最热闹、最有吸引力的乡场。
我的公(爷爷)工作的县良种场距离保家场也就几公里路程,而且是大马路,所以平时只要是去剃头(理发),他便会带我去场上。公自己赶场通常就为一件事——坐酒摊子。到了场上,等我们剃完头,他便会发给我伍分或一角钱,让我自己去别处耍够了再去酒摊子上找他。他最喜欢去的酒摊子是供销社后面那块百十平方米的水泥坝子,那里的酒摊子最集中。坝子本来是供销社临时堆码货物的地方,但不常用,便被摊主“抽空”利用了。如果要问是哪一个最先发现那块风水宝地,恐怕最资深的摊主或酒客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那个年头虽然物资十分匮乏,什么都要凭票购买,但很多有路子的人都能变戏法似的弄来黑市酒并用冷开水“适当加以稀释”后售卖,以便赚两个零花钱补贴家用。酒只是个引子,佐酒的吃食才是赚钱的重点。摊主们开动脑筋、相互借鉴,往往化腐朽为神奇,能把毫不起眼的东西做成下酒的珍馐,常见的是用香树(柏树)叶子熏得焦黄的豆腐干、炒香的花生瓜子,要不就是用油砂炒酥的红苕干或洋芋片。摊主把酒碗、酒瓶,盛了酱海椒、花椒面、葱姜蒜、盐巴的钵钵罐罐或装花生瓜子等炒货的口袋从一个敞口的背篼里小心翼翼地取出来,再把筛子往背篼上面一放,买卖就开张了。在那个清贫的年月里,和我的公一样,坐酒摊子是许多有了点年纪的男人的最爱,不论囊中多么羞涩,他们都会从称盐巴、打灯油的钱种抠出一两角来过一回瘾,因为喝酒不仅能结交朋友,还可以排解疲惫和劳苦,在享受口体之奉的同时,也领略精神上的愉悦。酒客们选定了摊位,一边闲话,一边用手将豆腐干掰成拇指大小的坨坨,在打好的料碟里沾一下就着酒往嘴里送,或是直接在筛子里抓着瓜子花生细嚼慢咽。好酒的人都心有灵犀,最先喝酒的可能只是一两个人,后来见了熟人也招呼来坐下,不一会往往就围了一大圈。酒喝得多,话也多,从天上说到地下,从山里说到山外,从远古说到当今,没完没了。没有三两个时辰,这顿酒是没法结束的。等斗钱结完账,太阳已经落山,场也早就散了,醉醺醺的一拨人才想起有正经事要办,或者干脆就把该办的事给搞忘了……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除了花生米,当年佐酒的佳肴在保家延续到至今的只剩烟熏豆腐干了,不过它有了一个更贴切、更斯文、更有时代感的名字——手撕豆干。时间在变,风景在变,在我的记忆中,不变的只有保家老场当年的模样与赶场的情形,可惜那种曾经的韵味和场景再也无法找回,只能在记忆里触摸它的纹理了。
曾庆禄作品  曾庆禄:通渭行













 
曾庆禄,汉族,男,生于1964年7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业余长期考察、研究各地风土民情及饮食文化,已退休;现居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县保家镇鹿山居委4组。

 


征稿函


一、推文时间:每周一三五推发作品,如遇重大节假日或平台重要活动,随时调整推出时间。
二、栏目设置:平台开设: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文学评论等栏目。
三、投稿要求:1、本平台不讲关系,以质取稿,严禁抄袭和一稿多投,所有来稿文责自负(投稿作者务必添加主编微信:13966506591)。2、因人手有限,本平台不接收微信投稿,不在群里收稿,概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3、投稿15天内未刊发或未接到用稿通知,稿件可另行处理。4、稿件必须是原创作品,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发表过。5、来稿请投《绝对文学》专用邮箱:631460621@qq.com,并附作者简介、照片、联系方式。
四、稿费发放:作者稿费即读者赞赏,无赞赏无稿费。赞赏百分之七十以微信红包形式发给作者,百分之三十留作平台维护费用。鉴于查找、截图等环节费时费事,20元以下赞赏不予发放。文章刊发七日后截图发放作者赞赏,之后的赞赏不再发放。凡投稿作者或接受约稿作者,即视为自愿接受上述条件。
五、特别提醒:1、平台实行轮流编辑制,为使作品得到及时审阅,编辑不接收任何人微信投稿,请作者谅解。2、文中部分插图、音频、视频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

顾问:老杨头  刘志强

题字:李瑞华

编辑:李  娜  陈菲菲

主编:魏  强

本期值班编辑:李  娜

目前2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请点击左下角
《绝对文学》
关注公众号

▼点“阅读原文”欣赏往期作品

绝对文学
平台以刊发小说为主,兼顾推发“优秀”的诗歌、散文、杂文、报告文学、文艺评论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