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华语十佳演员!

体娱   2025-01-04 22:04   浙江  

写在前面

今晚是年度盘点的第三篇,华语十佳演员。

大家从标题就能看出,这次评选的不再是十佳表演,而是演员,原因很简单,我们越来越确定,出色的表演其实不是片段性的,它关乎演员在整部戏里对这个角色的把控,这也决定着TA是否深入理解了这个角色,甚至是TA的存在是否让电影的观感整体提升一截,所以褒奖也应该直接落到演员身上。

而且以往选取范围是电影作品,这次我们也加以拓展,会包含电视剧作品。虽然表演方式和选取标准都有差异,但既然是褒奖演员,剧集也同样能体现演员的演技,亮眼的表现也的确不少。

于是,尽管今年的影视作品水花都很有限,但十佳演员排满依然毫无压力,还多出好几个。有些演员我们实在难以取舍,最终我们决定多拓展了一项栏目,作为「特别提及」。

期待来年十佳演员名单,我们依然能有这种幸福的困扰。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岳红

《走走停停》里饰江美玲

岳红其实是拿过不少奖项的老演员了,但每一次的新角色都会让我们忘记这件事,就像重新认识她一样,这就是她演技的厉害之处。

《走走停停》里也是这样,她演的江美玲,既是一位普通母亲,又需要在儿子拍摄的影片里扮演过去的自己——一个爱意对别人萌芽的已婚女人,岳红都呈现得很到位。

当她作为一个母亲时,她跟柳柳聊天,一边回忆着说,眼神一边柔和地扫过周围所有人,稍后镜头移开,我们才知道柳柳旁边还坐着摄影师。

她好像在跟眼前所有人在絮絮地拉家常,观众会不自知地就被带入她所建构的日常氛围里。

而当她出现在儿子的镜头里,她的状态又不同了。

她在阳台上跟男人聊到舞蹈,男人说“要不要切磋一下”,她惊讶,下意识捋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并看着男人回复手机消息,直到男人收起手机看过来,她才迅速转移目光,脸上浮起了一点不好意思的温柔的笑。

短短几秒的反应,将她心里萌动的情态呈现得生动。

电影里江美玲说过,自己也想冲一冲奥斯卡,儿子笑着说她可以获得最佳新人演员奖。她值得。

林保怡

《白日之下》里饰章剑华

这部没有给林保怡带来什么奖项,戏外的事情或许的确太过复杂,而演员能做主的并不多。

但无论如何,在我们看来,它是对林保怡精湛演技的又一次证明。

他的角色是一个性侵残障儿童的罪犯,一个残疾院舍院长,演员对“坏”的理解和诠释分寸,决定了人物的可信度。而林保怡既支撑起了人物的负面设定,又不会让人物显得单薄乏味。

举一段例子,女主见到他的第一面,有两个智力有残障的小女孩来他办公室玩。

他从外面走进来,先是跟女孩们打招呼,然后才跟女主说话;说到院内人手不足时,他跟女孩们笑着玩闹,随后自然地把一只手支在一个女孩的肩上,顷刻才拿开。

后面我们知道,这个女孩就是性侵案件的受害者,林保怡很早就为自己的行为做了铺垫。

也是在这种基点之下,台词完全为林保怡所用,成为了他自欺欺人的工具。

他不断说着“我们都是一家人”,这既是他给自己行为找好的开脱借口,也是他合理化自己行为,在残疾院舍内建构起一个玩偶世界的理由,而这二者之所以能够同时成立,又契合了电影主题里对社会关怀缺失的控诉。

非常精准有力的一次表达。

闫妮

《小巷人家》里饰黄玲

年代剧对演技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为稍有不足,就容易让观众脱离背景,被带回当下。

闫妮演的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工人,同时也是妻子,是母亲。而无论她处于什么场景里,都像真的在回看她的过去一样自然。

就比如在跟丈夫聊孩子的未来时,她在炕上一边听他说,思考着点头,一边顺手拿过旁边的丈夫的衣服,闻了闻再搭到一边,准备待会再洗。

这件衣服在剧里无关紧要,但这种下意识一般的反应,显出了演员对人物和年代的高度沉浸。

比如另一段,她不得不让丈夫那边的一个亲戚来家里住一段时间,而为了让孩子们都吃饱,她选择跟婆婆要钱,成功后,她回到丈夫身边跟他一起做饭,但没看丈夫一眼,而是打蛋的同时,茫然地看着前面的窗户。

这一刻,她还是那个隐忍的做家务的妻子,但同时也把人物内心的凄苦,把当时女性处境点了出来。

吴慷仁

《富都青年》里饰阿邦

关于吴慷仁和这一部的表演,我们已经专门写文夸过,这里就只总结一下,详细可点这里

这一部充分表明,吴慷仁的表演能力不仅足够傲人,而且他仍在不断探索极限,每次也都能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惊喜。

《富都》里他演的角色,是没有身份证的聋哑人士阿邦,几乎全片无台词,用的还是马来西亚的手语。加上阿邦身处底层,手语上还需要更生活化、在地化。

大家都夸的那一场戏里,吴慷仁就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同时,充分呈现出了手语的情绪化,先是靠眼神,呈现出一种递进式的眼神转换:不看一看一环视一凝望,非常清晰。

另外是声音。

他的脸部肌肉运动,配合渐弱渐强的声音,成为人物情绪的外化。更利用声音的停顿,搭配呼吸的起伏,形成了对各种悲伤问题的回答,将人物的无望贯彻到极致。

在看过他对这个角色的演绎之后,我们就无法再想象谁能比他更好。

刘丹

《乘船而去》里饰苏念真

在这部风格细腻的家庭题材电影里,刘丹表演的好处在于润物无声。

她饰演的苏念真,在这里面的身份很多重,承担的叙事功能也很多重,譬如作为女儿她葆有传统观念,想尽其所能救治母亲。作为妻子她跟丈夫不和,但又暂时维持着对外的体面。

看似都是日常,但又非常考验演员对各种情境的应对。

我很喜欢的一段,是妈妈来苏念真的英语机构玩,苏念真的丈夫也来接待,陪妈妈说话,顺手揽上她的肩膀,刘丹是怎么处理的呢?难以被外人察觉地一怔,随后马上反应过来,笑着看向丈夫,并在他们的对话里保持着亲密的微笑。

这段戏她一句台词也没有,也不需要,还通过表演反过来给予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这样好看的戏全片都是。

蒋奇明

《边水往事》里饰王安全

蒋奇明无疑是难以忽略的一颗新星,无论电视剧还是电影都是,我们也同样专门写文聊过,具体可以点这里

在看了他更多的新剧之后,我们对他的表演能力和魅力有了点不一样的感受——

在他的很多角色里看不到特别强烈的性别区分,固化的性别特征在他身上是模糊甚至游离的,我们从他的表演和角色上看到的也不是具体的性别,而是人物。

《边水往事》里尤其如此,

有场戏是他饰演的王安全在赌场做叠码仔,所谓叠码仔,就是招揽客户赌博,拿到提成,这里的戏就是他用身体引诱白社长来不断加码,他的整体穿着也是黑色渔网透视装。

他在这里扮演的是去“勾引”男性的男性角色,在这段表演里,他没有按照常规的那种刻板的性别认知去演,而是一边拖着长音撒娇一样喊着白社长,一边抚上白社长的手,你既能感受到阴柔的挑逗,又没有做作的僵硬,他有一种中性的气质,而这种气质让你不会特意关注他的性别。

所以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并非是某一个性别的受辱,而是人的脆弱和无奈,这当然有剧本中人设的功劳,但蒋奇明的表演强化了我们对他的信服。

宋佳

《山花烂漫时》饰演张桂梅

《好东西》饰演王铁梅

今年是演员宋佳的大放异彩之年,《山花烂漫时》、《好东西》这两部我们实在难以取舍,只能并置。

这两个角色都是打破常规女性形象的能量型人物。由于没那么常见,并不是那么容易令人相信。

宋佳的表演提供了很好的解法。

在《山花烂漫时》里,她扮演的是张桂梅校长。有一段戏,是她去一家常吃的摊子上吃豆花,摊主听到她在四处拉赞助,给了她力所能及的帮助。

宋佳的表演是,看到豆花下压着的钱后愣了愣,看着远去的摊主的背影,眼里情绪变得复杂而浓厚,还噙了一点泪,但还是想起自己的事没做完,再度撑起笑脸,继续给投资商们打电话,将外界的关心转为了自己坚定信念的能量。

《好东西》里,这种解法体现在“女本位”的高度自觉。她饰演了个性坚强的母亲王铁梅,演员需要让我们相信,她大部分时候的能量就源于自身,而不是一种目的性扮演,宋佳就做得很好。

他们的家庭饭桌戏,重点在于两个男人的“雄竞”,表面目的是赢得王铁梅的欢心。而宋佳的表演是呈现出一种理性,就那么看着他们争斗,自己无动于衷地吃饭,这就是以女性本身感受为主,她看穿了男人争斗的本质,不屑于得意或者嘲笑他们。她根本不在意他们。

阮经天

《周处除三害》饰陈桂林

在这部里,阮经天饰演的是一个极端化人物,他的所有作为都源于在世间留名,不惜付出任何代价,跟善恶,好坏这些人性都不沾边。

演员需要在抵达这一利己目的的同时,同时显得讨喜。

阮经天表演的难得之处,就在于他调动出了一种天真,并且为之找到了可信的逻辑。

陈桂林在这世界上拥有的本来就不多,所以他在乎的东西也不多。除了珍视奶奶和自己名字,跟别人的一切交流和博弈,对他来说都像是一场游戏。

就比如很多人没注意的第一场戏,他混入葬礼,听别人谈论自己的杀伐果断,他全程都带着散漫的笑容,只觉得有趣,直到最后离开,他才收起笑容,强调:“我叫陈桂林,不是什么桂林仔。”

包括在灵堂杀戮那段,他已经杀掉了目标,但听到音乐又响起,其余人还在,他选择折返回去,但全程脸上也都是孩童玩乐般的笑容,不带什么道德判断。非常传神的一次人物塑造了。

马伊琍

《我的阿勒泰》饰张凤侠

继《繁花》后,马伊琍又带来了令人惊艳的表演。在《阿勒泰》里,她饰演的是生活在新疆的小卖部老板张凤侠,表演的难度也正在于这种异域区隔:如何让观众信服她就生活在当地?

结果当然是,马伊琍做到了。她知道张凤侠身上具备的最重要的两种特质,一种是阅遍世事后的洒脱,会选择偏远之地生活,一种是对情感仍有好奇和留恋,她依然渴望陪伴和柔情。

这两种看似矛盾,实际又是统一的,因为她想尽兴一生,体验更多的新鲜事,以本我感受为主。

所以在剧里,马伊琍呈现出了一种不会轻易被事情推动的强韧状态,当他们在半路被带队的人抛下,男主绕到他们背后说话,她只是微微移一点眼睛听完,才转头去看对方,情绪上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正是这样稳当的表演,能让观众相信这样的女人是存在的,而且无论她生活在哪里,她都会过得很好。

咏梅

《出走的决心》饰李红

在这部以苏敏阿姨为原型改编的电影里,咏梅扮演主角李红。因为原型故事和人物都已经足够鲜明,而且整体设定也跟原型比较相似,光谱不算太丰富。

所以这个角色的表演难度就在于贴近人物,而咏梅多走了一步,还利用表演让观众与她的处境产生连接。

她利用的是一个动作,笑。让不同的笑折射、补充人物的内心信息。

跟女儿单独说话时,她总是笑的,那种笑源自真心,源自她对女儿的爱。她不是苦哈哈的个性,笑也更能让女儿安心,表示自己“还可以”,可以忍受丈夫,可以继续帮她带孩子。

而去学车时,她听见教练嘲笑自己年龄大,学得慢,上前跟他说了自己的苦衷,说自己会好好学。听到教练说“行”之后,她露出了一个舒展的笑容,这个笑容只关乎自己的“人”的身份,不承载外在期许。

在她这些多层次的笑里,我们看见了一个被压迫的母亲,也看见了一个眼里对自由的渴望,始终闪烁不停的女人。

特别提及

易烊千玺

《小小的我》饰刘春和

《小小的我》里刘春和这个脑瘫患者的角色,让人难以忽视易烊千玺在演技上的突破,以及表演上的潜能。

大家应该都能想到,脑瘫患者的演绎难度很高,不只是因为演员得从肉体、精神都进入一个与自己生活不同的状态,更难的是,这类患者对身体难以自如控制,所以传递信息,以及情绪、情感表达的方式,也都与健全人不同,这种差异化的表达也要同时完成。稍微不对,那就都不对了。

显然,易烊千玺的表演支撑起了这个角色。

就说演讲的那一段,他的情绪和表达是有很清晰的递进变化的,先是静默地蓄力,说的话因为无法自如控制肌肉而不如健全人流畅,但随着观点里情感浓度的增强,他的声音变得越来越高,眼里的光越来越亮,情绪跟台词一起抵达高峰。

于是,尽管看上去面部表情还是不如健全人那么容易被迅速理解,但所有的信息以及人物的能量,都通过演绎精确呈现。

林晓杰

《小小的我》饰陈素群

另一位值得提及的是林晓杰饰演的外婆,从《漫长的季节》到这一部,林晓杰每一次的表演都十分出彩,是拿大奖完全不需要惊讶的出彩。尤其这次在银幕上看她的表演,观看再次成为了一种享受。

这个外婆的角色看起来难度不高,跟演员年龄也相仿,其实十分考验演员的功底和塑造力。

因为这部电影既有现实的质感,导演又显然不希望太过沉重,把开朗欢快的设定压到了外婆这个角色上,她需要中和里面的苦。

而林晓杰的表演里,就同时呈现了阅历里沉重的部分,以及面向生活的乐观的部分。

在外婆回忆过往那一段,前面提到苦难时是有些哀然的,但在提到女儿时,她脸上流露出了似乎不自知的温柔的,像是提到唯一牵挂的笑,同时眼角微微下垂,显出对命运的无可奈何。

在苦与乐之间,林晓杰在这两种难以糅合的色调里,保持了近乎完美的平衡。


音乐/
配图/网络



3号厅检票员工
帮你捅破电影和生活的最后一层窗户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