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影片,只有6.9…

体娱   2025-01-09 22:02   浙江  

写在前面

今晚聊去年的戛纳金棕榈最佳影片——

《阿诺拉》

最近四年的金棕榈,除了2023年一片好评的《坠落的审判》之外,似乎都多少陷入了口碑两极、争吵不断的尴尬场面。

比起前些年的《钛》和《悲情三角》,在这部片上呈现的讨论还要更复杂一些,阶级、女权、移民、贫富等等,围绕着这片的争议和这片本身要讲的东西一样多。所以从出资源后它的豆瓣评分就一直在往下降,现在已经落到了6.9分。

点开豆瓣评论的高赞就是建议导演多去看看霸道总裁,随手点开一条就是质疑戛纳的“原来金棕榈好这口?”

当然喜欢它的人也不少,有些人甚至把它评为导演的生涯最佳,超越《橘色》《佛罗里达乐园》这些片子,认为这片在电影节上为大家找回了看电影的初衷。

老实说,我自己对这片的评价也陷入了摇摆,我有非常喜欢的部分,同时也觉得它非常俗气和无聊;我能理解为什么金棕榈会颁给它,但同样会质疑“金棕榈就好这口啊...”;我会把它的一部分列入我的最爱,但看完后综合起来也只能评价一句至少不是烂片。

不过我还是把这片推荐给大家,因为纵然再多人调侃“多去看看霸道总裁文吧”或者“郭敬明就是生错了国家”,也不得不承认,就算抛开那些尺度的部分,这片我们还真没拍出来过。

正文

这片的导演是肖恩·贝克,他的电影一贯用来探讨生活在美国底层的人以及美国底层社会的现实。

我们比较熟悉的可能是他17年的那部《佛罗里达乐园》,贫民窟和迪士尼乐园几乎一墙之隔,阶级的天堂和地狱也仅是一墙之隔。

这部也不例外,它讲的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应召女郎阿诺拉以为结婚可以让自己产生阶级跃迁,但是却在现实中被一次次打回原形的故事。

要理解这部分,我们还是要先从这个主要角色阿诺拉聊起。

阿诺拉是电影的片名,同时也是主角自己不承认的名字,她反复强调自己的名字是Ani,一个极具英语世界色彩的名字,而且让大家都叫她Ani。

这是一个典型的身份认同问题,电影里没有讲女主的身份如何,但是从她的特征和表现来看她应该是一个生活在美国的移民。这也是她会说俄语但不愿意说俄语的原因,因为说英语的过程是她认同自己美国人身份的过程。

但这种认同在男主也是俄国军火商寡头的儿子,一个富家少爷的面前是无效的,在她招待他的过程中反复强调自己不怎么说俄语,但对方只是一次次表达自己不理解,直到她开口说了一句俄语之后,两个人才真正开启对话。

片子的主题在这一幕里就已经出现了,两个阶级的人是无法实现沟通的,阿诺拉一直试图认同的美国人身份在对方眼里就像一个笑话,金钱和财富构筑的阶级是唯一的话语权。

在阿诺拉为男主的豪宅而感到震惊后,在床上她问对方“要怎么才能获得这样的生活”,而对方给出的答案很简单:成为有钱人的儿子。或者也可以成为有钱人的妻子。

这是统御电影最根本的观点,只有加上了这个前缀之后我们才能去看电影最表面的所谓“婚姻、爱情”的内容。

阿诺拉在这部片子里产生过爱意吗?当然有,也当然没有。

她对男主有过爱意,她认为他可以拯救她,带她从当前的身份中走出来,所以在拉斯维加斯面对男主的冲动和玩笑,她反复向他确认是否认真地向她求婚,直到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但这种爱意在底层挣扎的生活中又能算什么呢?

在这个意义上,她又是没有爱的。爱只是一个跳板和可以利用的工具,底层的人必须要牢牢抓住能够到的每一个跳板,就像《无耻之徒》里写的一样,尊严和脸面又算什么?

在男主的父母逼迫二人取消婚姻时,她无视别人对她的态度一遍遍请求男主不要和她离婚;在男主的母亲面前,即便她知道他们会羞辱自己,她依旧试图以妻子的身份去接近母亲介绍自己。

此刻她挽留的早就不再是自己美国人的身份,而是顶层阶级的身份,是脱离底层的可能,所以她此处的自我介绍是阿诺拉而非阿妮,因为她很清楚,一旦离婚后一切都会被重新打回原形,而自己的身价,顶天了只值一万美金。

那么对于最后爱上她的同为底层阶级的男二呢,她有对他产生爱意吗?当然也没有。

她在男二拿出她被抢走的戒指后选择用身体去回馈他,并非是回馈他的善意,而是回到应召女郎的身份,用身体去换得这一枚戒指的报酬。

片子从应召女郎开始,重新回到应召女郎结束,什么变化也没有发生,开头在泥潭挣扎的人继续在泥潭挣扎,开头花天酒地的人依旧花天酒地。

阶级是不可跨越的,这与遇到的男人人品如何无关,这只与阶级本身有关。

片中还有一处,是男主的母亲被羞辱的一段。最后宣布婚姻无效的过程中,阿诺拉一边朝她扔东西一边辱骂她,而她的丈夫——真正的军火商——则在一旁放肆地大笑。

即便母亲被塑造得如此强势,即便她仍属于顶层阶级的一员,但在主导经济的丈夫面前依旧可以被随意羞辱。

这些是我对它的理解,但这不是我喜欢它的地方。

即便它试图从阶级入手去重讲一个新时代灰姑娘的故事,但在摆脱掉灰姑娘被王子拯救这层俗套之后,它马上陷入了另一重俗套:在情感和尊严上被另一个同为底层的男人所救。

当她机械般地做完爱发现男二是真的爱上了她之后,她躺在他的怀里哭了出来,这本身就已经落入了俗套。甚至就连阶级的固化这一点它也没讲出什么新意。

我喜欢它的地方在另外两处,一处是男主逃跑,富豪的手下这几个打工人在美国寻找男主的一段。

这一段有趣的地方在于,在极端的底层生活和极端的顶层生活之间,它给我们普通观众也预留了一席之地。

这是里面最黑色幽默的部分,也是我最能代入的部分。即便被踹到脑震荡了也得捂着脑袋先找到少爷再说;为了老板的命令错过了对家人很重要的家庭仪式;因为乱停车被交警拖走,争吵后一怒之下跑到拖车上强行把自己的车开下来;而镜头一转,那个开拖车的交警也才来工作两周。

几个人因为开车还是不开车而争吵,坐车的人大喊着要开车去,因为外面太冷了;开车的人咆哮着说走路过去,因为外面不好停车!

还有找到男主后和男主一家一起乘私人飞机飞往拉斯维加斯,男主一家人在飞机上开家庭会议,这时两个打工人轮流没有眼色地去敬酒,诉说着自己能和老板一起乘坐飞机非常荣幸。

这些淡淡的调侃和幽默让整部片子变得非常有趣,很多人说这部分很吵,但我认为它是故意这么吵的。

这种吵,就是拍给我们看的状态,它把整个世界变得非常嘈杂,就像我们所处的日常世界一样嘈杂。而这种嘈杂又是上层阶级看不到的,当男主父母来了之后没有人敢多说一句话,两个阶层的割裂在此处也被讽刺到了极致。

另一处是在戏外,看这片子的过程让我一度想到了1957年的一部《卡比利亚之夜》。

同样身份的故事,同样是在表达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同样是让人心碎的悲剧结局,但两位作者在其中投射的态度天壤之别。

《阿诺拉》里的阿诺拉一路走来几乎要“fuck”整个世界,她辱骂一切并对其竖起中指,但这一切在最后一幕都变得精疲力尽,她走不出自己的阶级,只能一步步深陷泥潭中,最终变成雪夜汽车里的低泣。

而《卡比利亚之夜》结尾的眼泪,却依旧充满了希望,那是卡比利亚想活下去的期待,即便她一路受侮辱受欺骗,但当童子军提着琴来到她身边,她依旧在最后扬起了微笑。

两部片子相隔七十年,当时入围戛纳是卡比利亚,而今拿到戛纳的是阿诺拉。

七十年过去底层人的生活无从更改,但底层人连笑和快乐的动力也消失了。

音乐/
配图/《阿诺拉》《卡比利亚之夜》


3号厅检票员工
帮你捅破电影和生活的最后一层窗户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