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夸它,我越难受

体娱   2025-01-21 22:12   浙江  

写在前面

今晚写一部刚上流媒体的纪录片——

《黑箱日记》

这片子目前在豆瓣上高达9.3分,去年在国内不少电影节展上做过展映,圈内口碑也很好,还入选了今年奥斯卡纪录长片短名单。

但比起它本身的主题与意义,这些分数与殊荣反而显得微不足道。因为它存在的价值,已经不需要任何外部证明了。

如果大家还记得2018年BBC拍摄的一档纪录片《日本之耻》,应该对主人公伊藤诗织还有些印象——

她在2017年公开指控山口敬之强奸,后者是日本TBS电视台驻华盛顿分社社长,安倍晋三的御用记者,他在这个案件中诡异地逃脱了刑事追责。

而这部《黑箱日记》是伊藤诗织自己导演的作品,记录了自公开以来的八年时间,她自己调查自己如何遭遇性侵的过程,这无疑是非常残忍的一次自我解剖。

所以整个观影过程,夹杂着心疼和愤怒,让我已经忘了自己在看一部片子,反而更像是在聆听一个人的心声,一群人的控诉,还有大部分人的沉默和他们的胡言乱语。

无论如何,一个人自己去记录与审视自己的创伤,尤其是性暴力的伤痛,在我们这个向来不会主动讨论苦难和伤痛的环境里,这件事不仅十足困难,还因其热忱的先锋而略带冰冷的讽刺。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部片子已经无需被定义被衡量了,它的形式、技巧都无碍它成为一座里程碑。

而我们写它的目的,就在于让抵抗——继续下去。

正文

一.

愤怒

不同于《日本之耻》更针对制度和体系,《黑箱日记》显得更私人,更个体。

它整体以线性时间为线索,记录了从2017年5月伊藤诗织向大众公开指控强奸,到2019年12月东京法院判决民事诉讼胜诉的过程中,伊藤诗织所开展的调查,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以及对山口敬之的较量与抗衡等等。

这一私人记录的特性,也决定了里面有大量的主观镜头。这些镜头呈现出很特别的特点——时而冷静克制,时而躁动不安。

镜头里的伊藤诗织时而凭借着一名专业记者的敏感,在信息海中抓住关键,质问原因,陈述事实。

比如她询问当时搭载自己和山口敬之的出租车司机时,筛除对方所提供的大部分无效信息,精准地向对方反复确认自己请求了多少次要在车站下车回家。

褪去这个职业身份之后,她也时常溃败,显露出受害者的应激与痛苦。

比如一开始无法重返当时的受害现场,看见山口敬之的照片也有难捱的应激反应,还一度因此难过自责自己要如何站上法庭与之对视。

她曾自杀未遂,但只占了全片快结束时一个小小的段落。

当然,还有卸掉记者铠甲、剥落掉受害者身份后的她自己——最本真的伊藤诗织。

比如和朋友待在居酒屋时,打趣说着自己现在轮流住在朋友家,答应等他们老了之后照顾他们。而且她时时都在为他人考虑,担心自己的选择会给身边人带来更多的麻烦和危险。

《黑箱日记》的叙事进程,实质也是对自我伤疤的审视过程。

她在记者、受害者、旁观者多个身份之间来回横跳,专业理智、人性情感、苦难折磨在其间相互较量,反而形成了一种对抗的、撕扯的张力,既亲密,又残酷。

整个观影过程,让我对伊藤诗织感到心疼的同时,也时时刻刻处于愤怒之中。

这种愤怒原因是——

一个性侵案里的受害者,必须得自己解剖自己,自己撕扯自己到这种程度,才有可能得到被相信的机会,才有可能让那么一部分的人愿意相信自己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在这样一个被展现的个体矛盾背后,本质上其实是外部的,也是更大的社会矛盾。

一个典型,是片子里呈现的所有男性个体,都是幽暗与复杂人性的缩影。

比如一开始提到的出租车司机。

不能否认他为案件提供了重要证词。

但我们再去看诗织与他的那段对话,抛开诗织反复确认与追问的关键信息,会发现司机的讲述重点是在回忆当时场景。他提到诗织想下车回家,而山口要去酒店,他不知道该听谁的,但最后还是听了男方的,把他们送到酒店,将责任推卸出去。

比如警探A。

这个人物也一直是正面角色的存在,他把上级突然中止逮捕等实情私下告知诗织。为了保住饭碗,不愿出面作证,不愿出现真实名字。

但里面有一个段落记录到,诗织恳请他出面做证时,他借着醉酒对诗织开玩笑说,只要她嫁给他,他就愿意。而诗织此时的表情也很微妙——她一开始笑着应和,随即向一旁的摄像师露出诧异的神情。

连最后关键人证礼宾员的出场,所带来的都不是拨云见日的舒畅,反而是磕磕绊绊的不舒适感。

他表明即使遭到酒店阻拦,自己仍然会出面做证,这原本是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但他在与诗织通电话时,不断强调的却是“性犯罪处罚太轻”“这种罪行太容易被忽视”这些令他愤怒的事情,甚至还加上“你很幸运因为那晚是我在/希望你为那晚正好是我值班而感到高兴”这样的话。

与诗织因其出庭作证而感激涕零,且终于在放声哭泣中的如释重负比起来,这种凌驾于个体伤害之上的英雄主义,却又显得无比疲乏与空洞。

当然,他们都是好人,与施害者山口比起来无疑是正义的一方。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样本,既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也暴露出男权社会里那套固定话语规则的执行以及性别意识的匮乏。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强化了受害者处境的复杂性:他们在帮你,同时也在骚扰你,伤害你。

此外,还有作为共谋者的旁观者。

比如诗织收到一封陌生人的电子邮件。对方上来就质问诗织为什么没有避免事件的发生,反问她难道没有做错事情,甚至言辞激烈到要她对此感到羞耻。而这样的邮件,不止一封。

甚至还有路人大声斥责诗织从别人的不幸中赚取好处,把自己搞得像个偶像明星。

我也相信,这样的人,不止一个。

对一位女性的偏见、狭隘与攻击,往往不分性别。而这现象背后的耻感文化及其规训本质是服务于男权社会,而后者才应该是真正的矛头。

理解了这点,《黑箱日记》里所呈现出来的第三种外部问题就更好理解了——性别议题容易成为政治角力的工具。

比如竞选期间东京市长希望诗织加入他的政党。哪怕是在片子之外,我们也经常看到性别议题被异化为阴谋论的一部分,以此让她闭嘴,这也正是诗织的真实遭遇。

所以,哪怕《黑箱日记》更接近于一种私人化的记录,但它的议题与意义注定了它必然的公共性。

二.

力量

上述这些愤怒,其实也更多来自身为同一性别共情于相似痛楚之时积攒已久的情绪。

对于《黑箱日记》来说,愤怒并不是它的目的,也不是终点。这部片子本身更像是诗织自己抵抗痛苦的一种途径,里面更多蕴藏的是一个人在浴火羽化之后迸发而出的生命力。

这种力量的根基是痛苦的泥沼。

比如开篇不久那段酒店门口的监控视频,以无声的形式凸显事发当晚的真相。出租车停在酒店门口,山口先下车,而诗织一直坐在车里。见诗织久不下车,山口才又上车将对方拖拽下来。

视频虽然只有1分钟,但又显得特别漫长,因为它把诗织这么多年反复历经的伤痛给具象化

她在审视犯罪,同时也在忍痛审视自己的创伤。她对于所有素材的筛选与组合,本质上就是一次自我清创过程。

《黑箱》呈现伤痛,也不避讳一个人在伤痛面前作为受害者的脆弱。

看到施暴者照片时的恐慌;担心自己的发声会给身边人带来麻烦;害怕父母的反对,难过于失去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机会。

但她太清楚自己若选择沉默是永远不会幸福的,所以她在家庭和社会规定的范本之外,踏出了另一条路——在出庭前对着镜子给自己打气,轻声坚定着不能扣最上面那个扣子。

将私心与公共性分开,把个体利益与公众利益分开。整个自我取证过程,始终尊重相关者的选择,告知风险前提下询问对方意愿,有了如今的《黑箱日记》。

这种生命力的独特,不在于强大,反而在于一种无畏的、无法被打败的脆弱。

而这些微小的力量,汇成了一片汪洋,并让我们都在期待它将形成一场海啸。

在片子里,那些女性互助场景作为最有力的浪花显露出来,一片一片拍打着那些推卸、逃避、傲慢与真正的谎言。

那场女性媒体人的见面会,为一直赤身行走的诗织披上了毛毯。有人戳破如今的新闻没有审视男人的洞察力,有人坦陈自己曾一度隐藏自我女性化一面,以此让别人不注意自己。

所控诉的扭曲与痛楚,都在诗织在民事法庭上获得胜诉的那一刻得到宽慰与释放。

但我们都太清楚,跟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伤害比起来,这些都是珍贵激动却又短暂轻量的时刻。

在追求改变,追求弱者也能得到尊重的路上,胜诉不是胜利。

微小的进步也不足以填充仍有待进步的空间。

值得歌颂的,应该批评的,都不能被遗忘。

所发生的一切不会消失,所有的抵抗也不会就此结束。

而在这条路上,女性主义并非武器,也不是为了挑拨的划分,它是勇气,胆量,持之以恒的思想


音乐/
配图/《黑箱日记》预告

3号厅检票员工
帮你捅破电影和生活的最后一层窗户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