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书单 | 2024年社科新书推荐(10)

文摘   2024-11-13 23:27   湖北  

- 第10期 -


大转变:二十世纪的经济理念和制度变迁


作者: 马克·布莱思

译者: 周浥莽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4-10

页数: 278

定价: 88

ISBN: 9787308215206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考察美国和瑞典从20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末的制度变迁,分析了20世纪的政治和经济变迁。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当国内群体谋求以经济理念促生变化时,这些理念就成为强有力的政治工具,因为不论是谁,一旦能够定义经济范畴、诊断经济问题、指明经济道路,就掌握了巨大的政治资源。作者重点分析的时段是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发生在这两个时期的深刻的制度变迁已经成为20世纪的标志。作者认为,经济理念是制度变迁得以可能的关键;不确定性、理念、利益会围绕着制度变迁如何发生、在何种条件下发生而出现,他对三者相互之关系作了重新思考。



东西中国



作者: 贺雪峰 等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4-8

定价: 69元

ISBN: 9787300332239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东、中、西部县域的差异越来越显著。中、西部县域发展能否照搬东部县域发展的成功经验?东、中、西部县域 根本的差异是什么?造成东、中、西部县域差异的关键因素是市场因素、制度因素,还是社会因素?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逻辑是什么?本书基于扎实的田野调查,结合 公布的宏观数据,以县域为研究单位,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具体而言,本书从经济发展、土地制度、农业发展、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县域教育、农民收入、婚姻家庭和基层治理等方面,呈现东中西部县域的差异,并深入浅出地阐明为何存在这些差异。本书基于贺雪峰教授领衔的团队在中国广袤地域上进行20多年的田野调查的积淀写成,对我国中西部的乡村振兴实践颇具借鉴作用。




新生育时代



作者: 沈洋 / 蒋莱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4-10

页数: 320

定价: 58.00

ISBN: 9787559873873


内容简介:

生育对于女性究竟意味着什么?

上野千鹤子为何认为生育与否都是地狱?

“社会学”x “都市妈妈”

用女性主义的眼光带你看中国女性真实的婚后故事:

孩子跟谁姓?

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生一孩、二孩还是三孩

女性是快乐妈妈还是绝望主妇?

令人失望的是丈夫还是婚姻本身?

……

异性恋婚姻是否还值得期待?女性主义者是否能迈入婚姻与家庭?

两位女性主义学者——沈洋与蒋莱,带领你一起探寻生育这个黑箱。

本书不仅是一份对中国都市妈妈生活状态的深刻洞察,也是对女性在现代社会中多元角色的深入思考。通过这些妈妈的故事,读者得以一窥她们在欢笑与泪水、坚持与妥协中的真实生活,感受她们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性别环境下,如何面对生育的决策和母职实践的考验。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作者: [美] 罗纳德·英格尔哈特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者: 王路遥

出版年: 2024-9

页数: 344

定价: 79.00元

ISBN: 9787208188822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罗纳德·英格尔哈特的最新力作,通过分析覆盖100多个国家的,长达40多年的调查研究数据,指出了文化的演化与生存安全水平的关系。当民众在高生存安全水平的环境下长大时,会更加趋向“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即更加倾向于认同权利平等、民主自由、开放包容等价值。而全国性的价值观的转变则具有代际特征,需要等待具备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民众逐渐成长为社会主流,才能使从众压力倒向他们,从而迫使保守的、持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民众接受文化的转变。以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变迁理论无疑给人们提供了观察、解释和分析社会现象的文化视角,而这一视角理应成为人类认知世界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此外,英格尔哈特还在这一结论的基础上指出,当今欧美国家排外的威权民粹主义的日渐泛滥,是当前发达国家逐渐进入以人工智能和自动化为特征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导致的,这个阶段的分配方式——“赢者通吃(Winner-takes-all)”——实际上降低了欧美民众的生存安全感,而后物质主义者热衷于倡导的文化议题和身份政治又打乱了传统政治光谱的左右分野,使普通民众看不清实现自身利益诉求的方式。这一视角有助于解释环保主义政党的崛起、性别平等和同性婚姻,以及由此导致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


〇〇年代的想象力


作者: 宇野常宽

译者: 余梦娇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4-10

页数: 416

定价: 69.9

ISBN: 9787559873361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日本,人们普遍对社会性自我实现失去了信心,追求自我形象认可的“自闭家里蹲/心理主义”想象力风潮应运而生,《新世纪福音战士》便是其中最成功的标志性作品。进入千禧年后,这种想象力逐渐转变为“决断主义/幸存系”模式,即人们不得不在缺乏根基的情况下选择核心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互相博弈,互相厮杀。


当代日本最为活跃的青年评论家宇野常宽从流行文化入手,以《死亡笔记》《大逃杀》《野猪大改造》等“〇〇年代”经典影视、动画和漫画作品作为切入点,梳理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头十年日本社会和文化领域所发生的深层变迁,重点探讨了这一时期想象力和亚文化的演变轨迹。宇野常宽指出,虽然一些作品已意识到“决断主义”的局限性,但要彻底超越还需要新的想象力路径。


消解性别


作者: [美]朱迪斯·巴特勒

译者: 郭劼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出版年: 2024-10

页数: 352

定价: 65.00

ISBN: 9787553821481

内容简介:

《消解性别》是巴特勒直面社会议题的一部著作。在本书中,巴特勒第一次把目光放到了普通人及他们的生活上,全书围绕“让生命活得下去”的主旨展开论述,批判了男女二元的性别框架,反驳了各种形式的性别本质论。


本书以众多现实案例说明了性别规范的两面性。一方面,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矩,我们就无法相互理解、相互承认。但另一方面,让日子过不下去的正是这些规矩。因此,唯一可行的做法是让性别这个概念保持开放性和不可知性。正如巴特勒所说,“批评的意义在于对束缚生活的规矩提出质疑,好让生活方式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


作者: [德] 马克斯·霍克海默 / [德] 西奥多·阿多诺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译者: 林宏涛

出版年: 2024-10

页数: 288

定价: 68

ISBN: 9787308252645

内容简介: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是批判理论的哲学论文集,也是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的代表作。两位学者对法西斯主义的批判、对反犹主义的剖析、对文化工业的解读,在此书中融合为对西方社会和思想的激进批判,对此后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大众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以最缜密、锐利的思考,为世人阐述了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辩证。启蒙使人类摆脱了神话、掌握了科学,却又使启蒙本身变成了一种神话。在如今,思考等同于数学,工业主义物化了灵魂,标准化的行为模式成为唯一的理性,文化变成了娱乐,艺术成了消费品,就连笑声都成了诈骗欢乐的工具……


“我们没有任何怀疑……社会里的自由和启蒙的思维是不可分的,但是我们也相信清楚看到了,启蒙思维的概念,以及具体的历史形式,以及和该思维纠缠不清的各种社会制度,都已经蕴藏着堕落的胚芽,而于今到处散播。如果启蒙没有对这种堕落的元素进行反省,那么它的命运就这么注定了。”



学术人


作者: [法]皮埃尔·布迪厄

译者: 王睿琦 / 钟牧辰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4-11

页数: 380

定价: 7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2191079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深刻揭示学术界内部结构和运作机制的作品,探讨了学术界的社会结构和学者的社会位置,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学术研究和学术人的职业生涯。布迪厄认为,学术界并非一个纯粹的知识和真理追求的领域,而是一个充满权力斗争和利益交换的社会场域。学者们在其中争夺资源、地位和认可,而这些争夺往往受到他们的出身背景、教育背景和个人关系网络等因素的影响。作者还通过具体分析指出,学术界的权力结构与社会的整体结构紧密相连,学术界的层级和分布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不平等和阶级结构。他强调,要理解学术界的运作,就必须超越表面的学术成果,深入探究背后的社会力量和文化资本的运作机制。本书揭示了学术界的内在逻辑和矛盾,也为理解更广泛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现象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工具。




历史讲稿


作者: [瑞士] 雅各布·布克哈特

译者: 刘研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24-11

页数: 336

定价: 68.00元

ISBN: 9787108076052

内容简介:

布克哈特并不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于物质条件的改善或政治权力的更替,相反,他倾向于将国家、宗教和文化在不同时代的相互作用看作人类历史延续的内在原因,而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文化。在这一意义上,布克哈特不仅将作为一种整体的人类精神纳入了历史研究的视

野,同时也从欧洲文化发展的脉络中洞察了现代历史在进步主义“面具”之下的衰落和倒退。这种反主流的历史观念深刻影响了包括尼采在内的现代西方思想家看待历史的视角,在现代性批判的层面上成为沟通古典精神和现代思想的一座桥梁。


本书由布克哈特于1865—1885年间在巴塞尔大学为授课而作的笔记和手稿片段集合而成。作为19世纪杰出的文化史、艺术史家,布克哈特在书中从自身文化视野与价值立场出发,以笔记的形式对从古代到大革命时代的西方历史进行了极具个人风格和审美意味的呈现与描述。通过对19世纪贯穿整个政治领域的公理——平等主义的大众民主,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及其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福利国家——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布克哈特挑战乃至颠覆了由启蒙主义和理性主义主导的线性历史进步观,主张从希腊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及其人文主义传统中寻找应对现代西方文化危机的精神力量。




教育何用:重估教育的价值


作者: [美] 尼尔·波兹曼

译者: 章艳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24-10

页数: 264

定价: 59.80

ISBN: 9787559678744

内容简介: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媒介理论家尼尔·波兹曼一生关注教育问题。从最初在小学执教,到在纽约大学设立媒介环境学专业,培养出一批著名的传播学者,作为教育家的波兹曼不断思考着教育的本质与方法,在其媒介-技术批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致力于培养人文主义价值观的教育理论。这些思考的结晶就是《教育何用》。


在本书中,波兹曼针对美国教育系统的根本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探讨,指出美国教育出现危机的原因在于教育工作者沉迷于教育的技术方法,却忽视了教育的根本意义与目的。作者批判了几种流行的叙事,如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分离主义;同时揭示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塑造学生对民主、团结、多样性、批判性等人文主义价值的认同。

资料来源:豆瓣

图文编辑:暗影刺客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社会学视野”,内容仅用于学术传播,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

社会学人茶座
本号致力于推送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相关高质量文献、社会学相关讲座资讯、社会学人最新动态。——“当社会思想开始超越神话、意识形态和猜想,我们也就开始打破一个又一个的幻象,随着每一次对一种原有信念的解构,我们就发现了一些新的、坚实的东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