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一个帖子,某人说他在“六七年前建造某大桥的时候,就发现设计师忘了或者说没考虑到香港和大陆的汽车开的方向是不一样的,大陆左驾,香港右驾,两边的车是不能开来开去的,这个桥做好是不能通车的。他当时就跟周围的人说了这件事,其他人都说国家会有办法的,上面肯定有上面的道理”。
他还说,“后来有关部门为了掩盖他们的错误,居然给上桥的车辆发通行证,没证的车不能开上桥,说是因为没有通行证,所以桥上没车,而不是因为发通行证也开不到香港。现在桥上开来开去的都是那些同时有两边驾证的驾驶员,还有大陆行驶证的香港商用车辆”。
看了这个帖子,我想到了我们当地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
当地交通部门在一条河上架了一座桥,同样是当地的城建部门对着桥修了一条路。由于两个部门没有进行沟通,路的方向跟桥的方向对不上,就有人给这条路起了一条名字叫“驴头不对马嘴路”。后来有关部门也真有办法,就把道路加宽,又在原来的桥边增架了一座桥。这样两座桥对着一条宽阔的马路也显得很大气。
出于对那座通往香港大桥的关心,我上网查了一下开上大桥的香港与内地的车辆是怎么样通行的。
百度AI告诉我:大桥的规划和设计师们当然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规划之初就已经谈妥并设计好了怎么行使,设计之后的规则是在大桥上面行车按内地靠右行的驾驶方式,具体设计是,在大桥靠香港和澳门方向车辆下桥时,通过立交桥自然而然地转换车道方向,届时将从右行改到左行的方式,而在上桥时也是通过立交桥转换行车方式,从而改变车道方向。
对上面的介绍我认真的研读了两遍,也没搞清楚到底是怎么转换的。但转换肯定是成功的,不然那座大桥上现在也不会有车辆通行。由此可见,那位发帖吐槽的网友实在是多虑了。
众所周知,靠右和靠左这两种不同的交通方式会让人很不习惯。尤其是遇到拐弯的时候,往往不由自主地换回本来的驾驶习惯。这就导致许多在港澳与内地通过大桥往返的司机很容易出现操作上的失误。这可真是一件考验驾驶技术的差使。
为了方便大家往返内地与港、澳,有人提议要“去殖民化”,把港、澳汽车的右侧驾驶统一改为大陆的左侧驾驶。
但也有人反对说,这个坚决不能改,因为它是我们坚持“一国两制”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平台推荐及热读文章
一在什么情况下等于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