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什么情况下等于一万?

文摘   2025-01-21 08:55   安徽  

 

    小时候上街买东西,手里的一分钱常常被卖东西的老农民称为100元,我总是百思不得其解。

    因为不是太大的问题,我也没有去向别人求教过,寻思100就100吧,反正它就是一分钱,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并且那时候我手里常见最大面值的货币,也就是5分钱,最多一毛钱而已。

    最近才知道,这一分钱被称为一万元是有来历的。

     原来我国在1953年曾于12月发行过面值为50000元的人民币(币面上的印制时间为1950年)。这款纸币是我国迄今为止发行面值最大的纸币,分为收割机和新华门两个版本,但在1955年4月1日便停止流通了‌。

    由于流通时间短暂,且存世量稀少,这款纸币的收藏价值非常高。比如,在2022年杭州宜和秋拍会上,一张1950年收割机五万元纸币拍出了近190万的高价‌。因此,1950年面值5万元的人民币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然而,这套人民币流通的时间并不长,国务院于1955年12月21日就发布命令: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新币(第二套),收回旧币(第一套),新旧币的折合比率为新币1元等于旧币1万元,即旧币10000元兑换新币1元,限期兑完,过期作废‌。

    这种货币贬值的幅度是罕见的。

    在建国初期的几年里,由于过往纸币信用的坍塌,人们对新发行的人民币也缺乏信任。同时,政府的基础货币确实短缺,蒋介石离开大陆时带走了大量的金银到台湾,也进一步加剧了货币供应的紧张状况。再加上当时物资短缺,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1955年人民币的大贬值‌。

    后来,中央人民政府统一了全国财经工作,实现了金融物价的基本稳定,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财政收支也基本实现了平衡‌。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货币体系中一分钱仍然具有一定的购买力,并且在日常交易中经常被使用。由于历史原因和人们的习惯用法,许多人仍将一分钱以更口语化或习惯化的方式称为“一百”。

    再后来,社会经济环境和货币流通情况更深地影响了人们对货币的认知和使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货币体系的改革,这种称呼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那个时代过来人的有趣记忆。

    但愿历史不会重复人们这段不太美好的记忆。

平台推荐及热读文章

看“大英帝国”是怎样和气生财的

捐给“冰雪男孩”的70万元善款哪儿去了?

古今中外最愚蠢的皇帝排名

无所不能的伟人一定是虚假的

“所有专制统治者的陵墓都比较庞大"是个伪命题?

你生活中常见的两个定律

法盲总统特朗普

从当场气晕的男嘉宾所想到的

你有几个朋友

为中国抗战牺牲的德国军官

当年苏联的精神病疫情

做律师的最高境界

司马草堂
法治热点 历史趣闻 科普知识 人性故事 老号新生 敬请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