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理发师之失踪

文摘   2024-12-17 15:00   安徽  

 

  小镇里来了一位女理发师,年轻漂亮,镇政府的小伙子们都巴不得自己的头发长得飞快,让自己有理由一天去理一次发。 

  镇政协联络员小华原来觉得理发是一件很不舒服的事,冬天冷,夏天热,多人用过的围布和毛巾让他看见就恶心。特别是那位同样肮脏的理发师巩老头,一边叨着烟,一边给人理发,烟灰几乎能掉到客人的头上。自从镇里来了这位漂亮的女理发师,小华理发就有了新的去处。

 女理发师小梅把她的理发室布置得很温馨,冬夏都有空调,理发用的围布始终保持着洁白,毛巾是一客一换。当然这是要付费的,不像去巩老头那里理发,镇里发的有理发卡,是免费的。所以镇里的那些老干部们,很少来小梅处理发。只有像小华这样的年轻干部观念不一样,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理发,巩老头折腾得让人觉得是在受罪,而小梅却能伺候的让人十分享受。

  有一次,镇党委的年书记找小华谈话,其中就说到理发去处的问题。他说:“有人反映你经常去小梅那儿去理发,咱镇里不是有理发点吗?一个是收费,一个是免费,你放着免费的不去,去收费的,会不会让别人产生联想哪?”

  小华说:“巩老头那里也不是免费的,他只不过是凭理发卡跟镇政府结账,花的是公款,是纳税人的钱。小梅那里是收费,可花的是我自己的钱。”

  见小华有些顶撞自己,年书记不高兴了:“咱们都是公家的人,怎么就不能花公家的钱了,咱们政府几十年了,不一直都这样花公家的钱吗?这也是咱们的优良传统”

  这年书记的父亲曾是这个县的县长,年书记小时候不学无术,还彼有些衙内气,是他当县长的爹给他办了干部身份。后来他爹死了,他也就上不去了,都快退休的人了,还在这个小镇里当书记,说话就这水平。

  小华笑道:“花公家的钱不能说是优良传统,只能说是一惯作风。其实公务人员是不应该乱花纳税人钱的。”

  年书记见这个小华又在跟他摆“理论”,知道不是对手,立即又把话题转到理发上来了:“不就是一个理发嘛,推子转几圈就了事,在哪儿理还不一样?”

  小华说:“可不就不一样,你看巩老头那个脏兮兮的样子……”

  小华的话还没说完,年书记就打断说:“这就是我们的传统理发店,咱们从延安时期到现在,不一直都是这样艰苦朴素地过来的。我听说当年毛主席还一边接待外宾一边在太阳底下摊开衣服逮虱子呢。告诉你,我们要沿着这个传统道路走下去,一万年都不会动摇的。”

  小华从内心里看不起这个年书记,他不仅是个十足的土老冒,还以党的化身自居,动不动就把党的政策往沟里说。可年书记毕竟是他的顶头上司。

  “谢谢书记的关心,我尽量不再去小梅那里理发了。”

  不久,小华听说年书记也去小梅那儿理发了。有一天见了年书记,他忍不住问年书记:“小梅比老巩头理发理得好吧?”

  年书记绷着脸说:“我只是去体验一下,了解一下你们为什么老爱去她那里理发。”

  小华又问:“究竟是哪边好些呢?”

  年书记瞪了小华一眼说:“各有特色。”

  小华笑道:“明白,我们必须坚持我们的特色,这是我们的镇情决定的。”

  后来,小华听说年书记的儿子和谐跟小梅好上了,年书记不仅不反对,还满心欢喜。

  再后来,小梅和年书记的儿子和谐结了婚,还生了一个女儿。可不知为什么年和谐跟他爹年书记闹翻了脸,说小梅生的不是他的女儿,而是他妹妹。为此,县纪委来调查过,据说还查出年书记的许多经济问题。但年书记找了他爹当年的老战友,他爹的老战友曾在北京当过大官,现在虽然退了下来,可他的儿子还在上面任要职。这位前大官说,年书记是他老战友的儿子,他老战友在战场上救过他的命,年书记是他战友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儿子,不能因为一个理发女的作风问题毁了一个好儿子。

  于是,年书记还当他的书记,年书记的儿子又有了新女人,小梅失踪了。

  从此,小华只好还去巩老头那儿理发。小华明白,除非这巩老头死了,否则,这理发店会一直这样开下去的。

  理发,真是一件十分遭罪的事。  

平台推荐及热读文章

非共产主义战士戴高乐

老刑警为何至死不开枪?

“9.11”疑凶传奇的一生

幸运的船员和不幸的囚犯

也许是已不再有的“免费午餐”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一箱苹果引发的悲催故事

警察沦为“绑匪”背后的难言之隐

亚当斯的故事和我遇到的一个修车工

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地震

亚当斯的故事和我遇到的一个修车工


司马草堂
法治热点 历史趣闻 科普知识 人性故事 老号新生 敬请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