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为58岁女性,既往15年前有“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史,术后长期不规律口服“华法林”抗凝,未监测INR值。患者因“头疼、言语错乱及行走不稳2天”来市二院急诊就诊,完善CT提示左侧额颞枕顶部慢性性硬膜下血肿、脑肿胀。急诊血检提示凝血酶原时间94.5秒,凝血酶原INR值8.8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78.7秒。提请神经外科会诊后收入院,予维生素K1拮抗华法林、紧急完善术前准备,期间患者意识水平下降 、浅昏迷。
慢性硬膜下血肿一般发生于中老年人,多因头部外伤或轻微外伤(如跌倒)后数周(≥3周)引起或因某些危险因素(酗酒、癫痫、脑脊液分流、凝血障碍/抗凝治疗等)引起,其发病率随着目前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抗凝药物使用率的增高而逐年升高,预计到 2030年其年发病率将增长至121.4/10万。病人可表现为头痛、精神混乱、言语障碍,严重时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昏迷、偏瘫或癫痫。
目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较常用的是钻孔引流术+闭式引流,但其术后复发率和再次手术概率仍接近 3%~20%,严重影响着患者预后。而药物治疗则适用于部分症状轻微且颅内血肿较少的患者,以及手术患者的辅助治疗。
-THE END-
本期编辑:党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