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产王】稻田里走出的土专家—记五九七农场有限公司水稻高产王韩海洋家庭农场

文摘   2024-12-27 18:01   黑龙江  

我是高产王

韩海洋,今年54岁,是五九七农场第十二管理区水田种植户。在管理区,韩海洋是职工们都熟悉的人物,个子不高、皮肤黝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着对水稻种植无尽的热忱与执着。谈及水稻种植,他便似打开了话匣子一般,滔滔不绝,仿佛三天三夜也难以倾尽他心中的经验与故事。其实,韩海洋作为一名水稻种植户,在近30年的种植生涯中,经历了从种植“小白”到土专家的蜕变。

人杰地灵,长林岛又出高产王

五九七农场第十二管理区,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在2008年承担的国家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中,顺利通过专家组严格验收,万亩示范片产量达752.7公斤/亩,百亩核心区产量达到907公斤/亩,居寒地水稻单产最高水平,赢得世界寒地水稻生产之乡的美誉。今年,管理区再次诞生一位水稻种植高产王---韩海洋。年初,韩海洋参加了农场“我是高产王”职工擂台赛高产创建活动。经过初测、复测、综合评定等一系列严谨且公开公正的鉴定流程,韩海洋以806.38公斤/亩的产量,在擂台赛水稻组中脱颖而出,夺得桂冠。

回忆起过去,韩海洋仍有些难为情。1996年,农场提出“以稻治涝”的政策,26岁的韩海洋毅然踏上了水稻种植之路,开启了他与水稻的不解之缘。然而,初涉水稻种植,毫无经验。缺乏标准意识,对农时把握失准,与其他种植户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别人育的秧苗壮且整齐,插秧几天后便一片碧绿,长势喜人;而他育的秧苗参差不齐,插到地里就发黄,情况堪忧。当种植户们积极参加水稻种植技术培训班认真学习的时候,他却因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不愿意参加培训;当大家拿着农场发的水稻栽培小册子,认真研读、科学种田,他却看着像天书,学得一知半解、稀里糊涂。到年底,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那些科技示范户个个产量高,年底收获颇丰。他家的产量还没达到管理区的平均水平。第二年、第三年依旧如此,不仅没有挣到钱,还将前几年的积蓄都赔了进去。妻子心疼地说:“老韩,要不咱别种水稻了,改旱田吧”。韩海洋听后沉默不语,内心五味杂陈。他知道这几年种植水稻确实没有挣到钱,妻子跟着一起吃了不少苦。放弃?那曾经付出的心血岂不付诸东流,他不甘心!望着远方的稻田,心中暗暗较劲,这片稻田承载着他的希望。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一定要在水稻种植上取得成功,正是这股韧劲成就了如今的韩海洋。

拜师取经,外行变成土专家

第十二管理区这片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土地,科技兴农的氛围浓厚,“比学赶帮超、争当高产王” 的热潮此起彼伏,堪称 “劳模成长的摇篮”。“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英成明、“黑龙江省劳动模范”任明勇等一众水稻种植科技示范户在此涌现。

在经历了初期的挫折后,韩海洋深刻认识到只有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才能改变现状。于是毅然踏上求学之路。听闻英成明被工会推荐为劳模,他满心欢喜地恳请工会牵线搭桥,得以拜英成明为师。这对韩海洋而言,恰似久旱逢甘露。英成明对韩海洋毫无保留,将水稻全生育期种植技术以及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传授给韩海洋。韩海洋深知学习机会难得,学习劲头十足。曾经对书本望而却步的他,如今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一有空闲便捧着书本钻研,遇到不懂之处,必定打破砂锅问到底。农场举办的农业培训班,总能看到他踊跃报名的身影。课堂上,他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的讲解,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眼睛紧紧盯着课件,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笔记上的字迹密密麻麻,每一页都承载着他对知识的渴望。工会开设的田间大课堂,他每次都是第一个到达,学习时一丝不苟,实践中更是不遗余力地将所学知识落到实处。

从2010年起,韩海洋每年都积极参加省农垦植保所穆娟薇教授的授课,时刻准备着向老师请教疑难问题。农忙躬耕于田亩,农闲潜心于学习,已然成为他独特的生活模式。年复一年,韩海洋在实践与理论的反复磨砺中不断成长。他的水稻产量也从亩产不到350公斤逐步提升至400公斤、500公斤,直到如今的800公斤。渐渐地,他成为众人钦佩的土专家、科技种田的示范标杆,还登上了田间大课堂的授课讲台,将自己的所学所悟分享给更多的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咱自己种水稻成了气候,腰包鼓了,但不能光顾着自己闷声发大财,应该帮着大伙一起致富”。这是韩海洋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更是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承诺。身为水稻科技示范户,他将田间课堂视为传播知识的神圣舞台,常年坚持不懈地为水稻种植户们手把手传授种植真经,随时解答种植户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在水稻生产各个环节,总能看到他在大地里穿梭奔忙,谁家有困难、需要指导,一个电话,他马上热心的提供帮助。据不完全统计,他每年接受农户电话咨询、手把手传授技术300余次,谁家资金不足,谁家机械出现了故障,韩海洋再忙也把自己家手中的活儿扔下,马上帮忙解决。“有困难找海洋,科学种田他打样,有困难找海洋,大事小事他帮忙。”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些发自农户的肺腑之言,是父老乡亲对他最高的褒奖和认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这片土地。第十二管理区水稻面积从最初不到3000亩地、平均亩产量400公斤,发展到如今33000亩、平均亩产量超过630公斤,这一巨大跨越,离不开英成明、任明勇、韩海洋等一大批科技示范户的辛勤付出,他们是从田间走出来的土专家,是名副其实的科技示范户,他们不仅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丰收的奇迹,更为农场农业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图:吴延敏   孙孝章

编辑:丁   蕊

审核:李士会

终审:张丽欢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微看五九七
千里大荒神韵在 一品寒疆果都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