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问桫椤”公众号,一个不太正式的学术加油站,专为本科生到研究生的你提供“非正式”援助。当你感到迷茫、痛苦,或是被学术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时,我们就是你的“学术救生圈”。我们用研究生们的血泪经验,帮你快速适应研究生生活,揭开科研的神秘面纱。祝你一路顺风,科研路上不翻车!
非常感谢各位的点赞,关注和转发,你们的点赞和关注是我更新的动力[1]
关于learning的排列组合idea
learning现状:一天十个idea
你可能认为“想法不值钱”是因为你接触到的都是些不值钱的想法。这句话原本是Linux创始人托瓦兹·塔斯曼(Linus Torvalds)说的,他是一位软件开发工程师,原话是“给我看看你的代码”,但这句话被AI研究者广泛引用。
这反映了一个现象:许多AI研究者的数学和物理水平并不高,他们用软件工程师的思维去处理AI科研问题。他们想出的所谓“创新”想法,往往只是现有技术的重新组合,连算法的收敛性都无法证明,只能依靠编写大量代码和调整参数。他们的工作重点在于编程和调整参数,而不是提出真正的创新想法。
有些人通过大量发表论文成为了教授,但如果让他们教授机器学习基础课程,他们可能会感到非常头疼。然而,如果让他们利用大型模型的热度,他们可能一天能提出十个想法。
真的很垃
只有我觉得DL idea很廉价吗。。。比谁network排列组合的快??比谁torch api套用的熟练?比谁loss函数设计的更加mean可以榨取【显卡】更多精华?比谁老汉推车推的更快?
work不work都是嘴巴上说说的。meaningful or not全靠想象,potential effect全靠看图说话。
最重要的提防一下这个情况:利用你的成果粉饰我的门面
师弟尚可,能一同参与项目,通过竞赛机制公平较量。
然而,更甚的是,你提出一个想法,却被导师占用。导师先为你描绘一幅壮丽的前景:
先就此点发表文章,再助你宣传以提高引用率,随后扩展至期刊,因需利用与主编的关系,故要求第一作者。之后,以此成果申报奖项,申请项目。导师描绘完愿景后,便开始假装关心你是否人手不足,提议启动本科生创新项目以吸引学生参与,最终这些学生的毕业设计也顺势成为你的任务。
经过这一连串操作,你发现自己为了一篇文章,帮助导师撰写了大量文档和PPT,甚至还要处理指导本科生竞赛的杂务。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他们只会认为导师指导有方,而成果与你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当前的学术环境导致一些教师变成了利用合作名义,以他人成果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吸血鬼”。他们可能不擅长发掘有趣的科学问题,但在利用你的成果方面却非常熟练。
和师弟可以互挂
我写了一篇论文,讨论中提到一个gap。师弟就又写了一篇论文,解决这个gap。然后互挂二作,互帮互助~
首发平台: 看到这里,卑微乞求老板的点赞,关注和转发,你们的点赞和关注是我更新的动力。哔哩哔哩,知乎和墨滴平台同名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