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提高治愈可能性的探索与思考

文摘   科学   2024-11-17 00:16   老挝  

癌症,作为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晚期阶段的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尽管完全治愈癌症晚期在大多数情况下极为困难,但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多种治疗策略和综合干预手段的出现,为提高癌症晚期的治愈可能性带来了新的曙光。深入了解并合理运用这些方法,对于改善癌症晚期患者的预后、延长生命以及提升生活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精准医疗在癌症晚期治疗中的应用

(一)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基于肿瘤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而设计的精准治疗策略。以肺癌为例,在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中,约有 30% - 40%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针对这一突变类型,EGFR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阿法替尼等药物应运而生。这些药物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到 EGFR 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区域,阻断其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侵袭和转移。临床研究表明,在 EGFR 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使用第一代 EGFR - TKI 药物治疗,客观缓解率(ORR)可达 50% - 7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约为 9 - 13 个月。而第三代 EGFR - TKI 如奥希替尼,对于携带 T790M 耐药突变的患者仍有显著疗效,ORR 可达 60% - 70%,PFS 延长至 18 个月左右。

在结直肠癌方面,对于存在 RAS 野生型且 BRAF V600E 突变的患者,抗 BRAF 单克隆抗体联合抗 EGFR 抗体及化疗药物的治疗方案,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反应率和生存时间。例如,一项临床研究显示,采用该联合方案治疗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可达 70% - 80%,中位总生存期(OS)较传统化疗方案延长了约 3 - 6 个月。

(二)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作为癌症治疗领域的革命性突破,为癌症晚期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免疫治疗的核心药物。程序性死亡受体 1(PD - 1)及其配体(PD - L1)抑制剂在多种癌症晚期治疗中展现出卓越疗效。在黑色素瘤晚期患者中,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等 PD - 1 抑制剂的应用,使患者的 5 年生存率从以往的不足 10%提升至约 30% - 40%。其作用机制在于阻断肿瘤细胞表面的 PD - L1 与 T 细胞表面的 PD - 1 结合,解除肿瘤微环境对 T 细胞的免疫抑制,使 T 细胞能够重新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

在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对于 PD - L1 高表达(≥50%)且无 EGFR、ALK 等敏感基因突变的患者,一线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相比传统化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 PFS 和 OS。此外,免疫联合治疗策略也在不断探索与发展。例如,PD - 1 抑制剂联合化疗在晚期胃癌、食管癌等多种癌症中的应用,均显示出较单纯化疗更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患者的 ORR 和 DCR,延长生存时间。

传统治疗手段在癌症晚期的持续价值

(一)化疗

化疗在癌症晚期治疗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尽管其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但对于许多癌症晚期患者,化疗能够在全身范围内杀伤肿瘤细胞,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以晚期乳腺癌为例,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蒽环类药物(如多柔比星、表柔比星)联合紫杉类药物(如紫杉醇、多西他赛)。对于激素受体阴性、HER - 2 阴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这种联合化疗方案可使肿瘤缩小,缓解率可达 50% - 60%,中位 PFS 约为 6 - 9 个月,中位 OS 约为 2 - 3 年。

在白血病晚期,尤其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强化化疗方案如“7 + 3”方案(阿糖胞苷联合柔红霉素或伊达比星)是标准治疗之一。虽然化疗的毒性较大,但可使约 40% - 60%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为后续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巩固治疗创造条件。

(二)放疗

放疗在癌症晚期的局部控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头颈部肿瘤晚期,如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能够精确地将高剂量的射线聚焦于肿瘤靶区,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如腮腺、视神经、脑干等。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 IMRT 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局部控制率可达到 80% - 90%,5 年生存率约为 40% - 60%。

在骨转移癌的治疗中,姑息性放疗能够有效缓解骨痛。例如,肺癌、乳腺癌等癌症晚期发生骨转移的患者,通过局部放疗,约 70% - 80%的患者骨痛症状可得到明显缓解,同时还能降低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为癌症晚期患者提供了一种局部微创的治疗选择。在肝癌晚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常用的介入治疗手段。通过将导管插入肝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如阿霉素、顺铂等)和栓塞剂(如碘化油、明胶海绵颗粒等),可使肿瘤局部药物浓度显著提高,同时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导致肿瘤缺血坏死。临床研究显示,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晚期患者,TACE 治疗后,肿瘤缩小率可达 30% - 50%,中位生存时间可延长 3 - 6 个月。

在肺癌晚期,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可用于治疗因肿瘤侵犯支气管动脉导致的咯血症状。通过栓塞出血的支气管动脉分支,能够迅速止血,有效率可达 80% - 90%,为患者后续的综合治疗争取时间。

中医中药在癌症晚期治疗中的辅助作用

中医中药在癌症晚期治疗中具有独特的辅助价值。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能够从多方面调节患者的机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癌症的基本原则。扶正类中药如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等具有补气健脾、益肾填精等功效,能够增强患者的脾胃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例如,一项临床研究发现,在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期间联合使用扶正中药方剂,患者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祛邪类中药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三棱、莪术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此外,中医的针灸、推拿等外治疗法也可用于缓解癌症晚期患者的疼痛、腹胀、便秘等症状。例如,针灸足三里、内关等穴位可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减轻恶心、呕吐等不适;推拿按摩可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全面的生活护理与心理支持

(一)营养支持

癌症晚期患者由于肿瘤的消耗、食欲减退以及治疗的副作用等因素,往往存在营养不良的状况。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耐受治疗以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对于能够正常进食的患者,应保证营养均衡,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奶制品等。同时,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兰花、菠菜、橙子、苹果等。对于存在吞咽困难或消化功能障碍的患者,可采用鼻饲或胃肠造瘘等方式给予营养支持,如将食物制成匀浆膳或使用营养配方制剂,以保证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二)疼痛管理

疼痛是癌症晚期患者常见且严重的症状之一,有效的疼痛管理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法是癌症疼痛治疗的基本原则。对于轻度疼痛患者,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对于中度疼痛患者,应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曲马多等,并可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于重度疼痛患者,则需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羟考酮、芬太尼等。在使用止痛药物的过程中,应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身体状况、药物耐受性等因素调整药物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同时,还可结合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心理支持、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物理治疗等,以提高疼痛缓解效果。

(三)心理关怀

癌症晚期患者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心理关怀对于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家属和医护人员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其充分的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鼓励患者参加癌症康复组织或患者互助小组,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分享感受,从而减轻心理负担。此外,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也可对患者提供帮助,如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等,可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疾病和死亡,提高心理韧性。

结论

癌症晚期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提高治愈可能性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并给予患者全面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精准医疗的发展为癌症晚期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特定癌症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传统的化疗、放疗和介入治疗仍然在癌症晚期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中药的辅助可调节患者机体功能,减轻治疗副作用;而良好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未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新型治疗方法和技术有望涌现,为癌症晚期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与可能。然而,目前癌症晚期的治疗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肿瘤临床工作者、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努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最佳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癌症晚期的治愈可能性,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

参考文献:

[1] Herbst RS, Morgensztern D, Boshoff C. The b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ature. 2018;553(7689):446-454.

[2] Hodi FS, O'Day SJ, McDermott DF, et al. Improved survival with ipilimumab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melanoma. N Engl J Med. 2010;363(8):711-723.

[3] Baselga J, Campone M, Piccart M, et al. Everolimus in postmenopausal hormone-receptor-positive advanced breast cancer. N Engl J Med. 2012;366(6):520-529.

[4] Lancet JE, Uy GL, Cortes JE, et al. Venetoclax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with 11q23 abnormalities (M14-358):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dose-escalation, phase 1b study. Lancet Oncol. 2016;17(1):126-135.

[5] Lee N, Faivre-Finn C, Correa A, et al. Pembrolizumab versus chemotherapy for PD-L1-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16;375(19):1823-1833.

[6] Bang YJ, Van Cutsem E, Feyereislova A, et al. Trastu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alone for treatment of HER2-positive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TOGA): a phase 3,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10;376(9742):687-697.

[7] Lo SS, Wen PY, Chamberlain MC. The role of radi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brain metastases. Curr Opin Oncol. 2012;24(6):607-614.

[8] Llovet JM, Ricci S, Mazzaferro V, et al. Sorafenib i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N Engl J Med. 2008;359(4):378-390.

[9]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0版). 中华肿瘤杂志. 2021;43(1):31-41.

[10]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0;19(2):121-136.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资讯
肿瘤科普知识;免疫治疗在疾病领域最新进展资讯。 合作请联系yocklee@yeah.net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