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马里奥。
最近,魔都的一所幼儿园开设了「AMC理科班」,在朋友圈炸开了锅。后来经调查,园方表示这个班级是「预备课程」,而且是给已经幼儿园毕业的大孩子设立的,但依然引发了轩然大波。有懂行的人表示指责:AMC是初高中竞赛,让一群数数还数不清楚、东南西北都容易搞混的孩子学,岂不是走路都没学会,就送娃去参加100米短跑比赛?有家长却表示赞成:AMC热度一年比一年高,体制内外都在学,早点起步就比别人多学一点,早点拿奖对升学也有好处,有何不可?对于中国的家长来说,数学永远都是绕不过去的坎儿。
我身边甚至还有人到中年还对数学PTSD的人,就是小时候没学好,以及被家长带偏了方向,卷错了路子。
今天,我们邀请了资深数学一线人士姚远,就聊一聊我们容易因为焦虑而误入的数学误区——「粗心的毛病怎么治」、「提成绩为什么这么难」,以及「国际数学教材好不好」、「要不要学奥数」。
文末还有姚老师的数学答疑快闪群&竞赛干货直播,期中考后的复盘总结必看。
3个拉开差距的习惯
每当有家长说「是的,我还是想先把TA习惯搞搞好」的时候,我就会追问她一句:这时候很多家长突然会发现,自己想说的很多,甚至没法排出优先级。 如果把范围缩小一点,数学学习方面的习惯其实就三个:仔细审题,高效检查,主动择优。这里绝不是「题目读仔细点」那么简单,哪怕一道计算题,也是需要审题的,数字有什么特点?能不能巧算?三四年级的计算题试卷上经常会写一句「能巧算的要巧算」。有趣的是,一旦不写这句话,很多学生压根没有意识去巧算,毕竟废力去找数字关系,还不如一个竖式来得省力。尤其是如今的孩子都是在培训班吃饱的,超前学的习惯让他们更忽视审题环节,取而代之的是「识别」,眼睛一扫这题我熟,马上就动手开干了。比如:1+2+3…+99=?
先观察,找规律、再动笔
有的孩子检查,就是把题目按照之前的方法重新做一遍,这种方法毫无意义,而且如果是考试,哪儿来的时间给你重新做一遍。因此真的会检查的孩子,一定是掌握多种方法的。比如计算,一估就知道了,223+514=?百位一写发现是4,直接可以重新做了,因为200+和500+应该在700+;再比如解完方程,代入原题跑一遍,马上就能知道对错,但很多孩子是没有这个意识的。■加减法都出现了这类错误
「择优」,意思是孩子解题的时候会不会主动思考,这道题有没有最优的解法?而有没有这个习惯,其实是判断孩子适不适合竞赛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要择优,先得有「择」,那你至少知道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的做法。同时还要能比较,哪种更好?甚至还要考虑前提是什么?能做到这一步,其实说明题目吃得非常透了。举个例子,二三年级学鸡兔同笼用的是算术解,四五年级用的是方程解,那么方程和算术解哪个更简单?不同孩子得到的答案是不同的,这个过程也能帮孩子更好地理解方程这个工具。所以,小学阶段最不起眼的这三个习惯,其实正是拉开差距的关键。经常有家长会问:孩子现在学的是美国的教材,会不会太简单了?要不要加一个新加坡或者体制内的?似乎在国际教育圈,教材也是有鄙视链的。最高级:新加坡数学,CPA教学法,中西融合,学数学同时还能学学英语中间级:体制内教材,有深度、有难度,关键《一课一练》这样的配套教辅水平高,基础打得牢最低级:英美系教材,一英里宽一英寸深,图漂亮但内容简单,关键厚得要命,又重又贵。当然,也有人觉得欧美体系的教材更注重理解,内容更贴近生活和应用等。但这些都不是重点,我想说的你一定会惊讶:这一点,似乎和国际体系家长的常识相悖——国际娃不是被公认「数学不好」吗?而且非常多孩子都是家长最愁的「小聪明有,习惯不好」。首先要明确,体制内孩子习惯好,不是教材的功劳,是老师和教学的功劳,反之同理,国际娃身上的毛病也不是教材的问题。让我们从前一段时间炒得火热的教材「防自学」机制说起。那么体制内的教材有没有这样的问题?有!因为体制内教材压根不是给学生用的,而是给老师用的。
■网上一直在热议「教材看不懂,必须有教辅书才行」
如果你熟悉体制内教研,经常会听到各类教研大会上提到一句话:「深挖教材」,也就是说,如果连一批天天教学的老师都要深挖,那么普通的家长或者孩子如果自学,能领会出里面的精髓吗?而恰恰相反,欧美系教材需要兼顾到使用者的水平,且不说美国公立小学的数学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使用教材的还会有很多Homeschool的家庭或者其他非专业人士,因此欧美的教材往往会编得更细,操作步骤更明确。这也是为什么欧美教材看上去排版都非常清晰、公式、结论类的描述也更突出,甚至还会设置一些充满互动性的小问题。另外,纠正大家一个误区,欧美教材从理论深度上来说可不算「浅」。拿比较流行的加州系教材为例,我们经常会在解应用题的时候看到这张表,非常明确了你要解应用题时的思维过程应该是怎样的。在数学教育界有一本必读的神书——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这本书对数学中如何解题做了全面的理论分析,而解题表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可见,加州的这套教材编纂者对于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是非常重视的。 ■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本书能帮忙把解题这件事给吃透
对照前文对习惯的解释,如果一个孩子能把解题表的步骤变成自己的习惯,仔细审题这一关肯定是过了。而类似的解题表,人教版也有,但我相信这并不会有太多人关注这个,可能上课也不会成为老师的重点,甚至有人觉得这是「套路」。这些步骤对于资优生来说确实有点「浅」,但对于大部分成绩普通的学生来说非常有用。 所以,用哪套教材其实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是把它当教材,还是把它当一本练习册。如果你只是纠结哪本教材题更难一点、训练更多一点,那还不如直接去买教辅。对于奥数的争论,从来都没有停止,也永远不会有一个定论。不过根据我的观察,前几年关于「要不要学」的争议目前已经基本不存在了,情怀党也好、鸡血派也罢,基本达成一致:如果你要小升初,那小奥是必学的。因为无论smk还是三公还是其他的选拔,只要涉及数学,无一例外都是考小奥。我的结论是:有!但效果会很延迟。至少你的期中考出问题跟有没有学奥数肯定是没关系(不纠结附加题一定要做的情况下)。首先,奥数提供了很多课内没有的工具,这种工具主要分为两种:比如按常规节奏,方程是在四下五上开始接触的,但按照一般的小奥学习进度,三年级就已经接触方程了,四年级就会接触多元一次方程组了。而掌握了方程组后,按照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的描述:「以前小学那些奇奇怪怪的题都能解决了。」■学了方程以后,鸡兔同笼就好解多了
比如大家熟悉的新加坡数学用的建模法,其实也可以属于奥数解题中的一种工具,尤其是对于还没有学习方程的低龄学生。它既容易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又便于学生操作。这也是为什么奥数很吃老师的原因,这些工具可以说是双刃剑,教得好就是强有力的武器,教得不好反而框死学生思维,变成套路。如果你的目标只是把课内学好,那么第一种工具对你基本没啥用,因为校内考试不会超纲,常规题用常规解法肯定足够了;第二种工具其实对于课内还是有帮助的,比如建模法的条形图,对于三四年级开始越来越复杂的和差倍关系、行程问题等都是很有用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奥数有用、有人说没用的争议所在。当然,学奥数更深层次的影响是思维的拓展,奥数都是以主题的方式开展的,每一个主题其实都对应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或者思维:比如小学鸡兔同笼涉及的假设法,似乎很多人不解学这有啥用,但其实诸如初中因式分解的待定系数法、甚至非数学的物理、化学等实验学科都是有用的。所以,如果你问我要不要学奥数,我的答案一定是「碰一碰没坏处」,吸收多少看孩子的悟性,至于要不要得奖那是另一个话题了。但如果孩子的校内成绩出现比较大的波动,比如三四年级容易出现的「三年级现象」,那第一时间一定是校内优先,否则只能是双线作战、双线拉跨。——谷雨星球本期福利——
听听大实话
我们是谁?
信息大爆炸下,我们相信深度思考的力量,像栽种庄稼一样做好教育,做内卷时代下的长期主义者,用真实的内容缓解家长焦虑,并用有价值的项目助力青少年成长,让升学、成长之路越走越亮。#我们写过的数学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