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和一些工程律师交流施工企业竣工结算的问题,他们普遍认为有一些施工企业提出的结算诉求很多时候根本站不住脚,亦或缺少过程中有效的证据。对此,我也颇有同感。
如题目所示,画饼充饥难免有失偏颇,但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施工企业的管理者没有站在专业的角度(包括合同角度、造价角度、法律法规的角度等)去客观的分析某些结算诉求的合约性和合理性,而是从成本实际发生这个角度去争取自身的权利;二是尽量拖延“暴雷”的时间,反正结算没有完成,项目的盈亏就不能盖棺定论,以时间换空间,对放弃或舍弃某项变更或索赔,没有人敢去拍这个板,同时大家也心知肚明,某些变更索赔根本就不可能争取到。
一般来说,竣工结算不完成,至少有10%~20%的工程尾款(或者更多的比较)就不能及时收回,如果因为某些基本没有希望的索赔而耽误了结算的时间,致使结算拖很长的时间,这个经济账还是很容易算的。
以上的分析并不是说施工企业对竣工结算就不要有所作为和努力了,而是建议企业的管理者要对竣工结算作出专业的评估,客观予以对待,不要让“画饼充饥”成为现实。
对于无人敢拍板的现状,施工企业可以委托公司内部或外部的专业人士,从第三方角度对竣工结算做出专业、客观的判断和评估。
对理由比较充分的争议项,要从专业、证据、程序、关系和法律法规的角度去据理力争;对立项无争议,但对费用计算原则和结算金额有争议的,要算算大帐,综合考虑谈判的策略;对立项站不住脚的争议项,要尝试转变思路,看看能否重新进行立项;对业主能理解但不符合合同约定和法律法规规定的争议项,要和业主积极沟通以后合作或弥补的机会;对专业判断没有机会的争议项,可以作为谈判砝码予以放弃。
对竣工结算中的断舍离,您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