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与孙颖莎:你不想面对的,可能就是他的生命力

文摘   2024-08-04 16:55   北京  

本次奥运会乒乓球最引人注目的两场比赛,一是男乒的樊振东对张本智和,二是女乒的陈梦对孙颖莎。对于一度因为中国队过强而面临被奥运会取消的乒乓球项目来说,中国乒乓球队此前的两项计划可谓是得到了充分的实现:一是将出众但无缘国家队的选手送到海外的养狼计划,二是旨在提升选手个人吸引力而频繁参加综艺活动、对外直播内部选拔赛的偶像计划。
对于皆大欢喜的结局来说,这两项计划的负面效应在本次奥运会也体现了出来。前者让中国队的冠军之路遇到了极大的坎坷,后者让一场中国队的内战上升到了粉丝对同为中国选手的另一方进行无下限的嘲讽。我相信,养狼计划在制定之初就已经预期到了可能的后果,但偶像计划发生当前的局面应该是始作俑者没有想到的。
人们之所以喜欢61岁的倪夏莲阿姨,而对21岁的张本智和感情复杂,其实原因很简单:倪夏莲没有威胁。任何没有实质威胁的海外军团,绝对的强者都可以某种“居高临下”的心态待之以某种宽容,因为他们更像是吉祥物。即便不是海外军团,正儿八经外国人出身的福原爱之所以如此受喜爱,多少也和她无数次被中国顶尖选手吊打分不开的。类似“大魔王打哭爱酱”、“大魔王毫无演技放水”的段子是人民群众最热爱的,以此延伸到对爱酱无限的怜爱。但如果爱酱是那个在中国队夺冠路上横插一杠,甚至能从中国队手中抢到金牌并让日本旗升上去的那个人,那么爱酱在中国舆论中还会有这样的风评吗?
我想是很难的。
至于偶像计划。中国乒乓球内部“让球”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许多选手为了国家荣誉甚至为了老资历选手的光荣谢幕,而牺牲了自我荣誉,这个也被广为称赞。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看,这个显然不符合体育精神,甚或是充满了某种官僚主义:也就是说,领导认为你该让,只要套上一个国家荣誉的帽子,你就应该无条件地让。至于你说你要上的话你可以打赢对手,但在这个氛围下,没有你的话语权。因为你的培养、你的荣誉都是属于国家的。
但我们可以看到,当选手拥有了大量粉丝之后,她就拥有了个人属性。这个时候,无论是哪个级别的领导要求“让球”,他都要思考对于这个人背后所拥有的舆论力量。大家真刀真枪来一场,谁赢谁输都无话可说;如果是一个人气爆棚的选手被要求让球,那么任何的蛛丝马迹、任何的后果,领导们都将面临狂风暴雨的舆论问责。
可以说,这是群众倒逼出来的公正、公平。
毛选《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说:农民若不用极大的力量,决不能推翻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地主权力。农村中须有一个大的革命热潮,才能鼓动成千成万的群众,形成一个大的力量。上面所述那些所谓“过分”的举动,都是农民在乡村中由大的革命热潮鼓动出来的力量所造成的。
我们可以充分意识到,一场在以往看来没什么悬念、没什么关注度的中国队内战,取得这样的效果、这样的市场声量,无疑是粉丝经济带来的。在竞技体育中,能够自发为体育买单的,恰恰都是这些颇有些极端的粉丝;正是这些粉丝通过他们自己手中的钱来投票,最终形成了让体制、官僚都不敢小窥的局外力量。
这就是群众的力量。
如果我们仍旧热爱诸多基于举国体制下、除四年一度夺牌便再无声量、于体育经济也基本没有影响的运动,自然可以允许这种温情脉脉的、没有任何负面情绪的、甚至一切意外都可以被充分消化的运营方式。他们无非是国家选了一批人,花了专项的经费,到了奥运会上尽力给奖牌榜上增光添彩,让人们在夏天的某个时点听一遍国歌。但乒乓球走的路显然不止于此。孙颖莎和陈梦两个人,你说就是詹姆斯和杜兰特,是C罗和梅西,也是无可厚非的。
未来在任何一个国际乃至国内赛场上,这两个人出现的地方,就一定不会是温情脉脉、也一定是各路粉丝血拼的场合,也一定是广告商最爱投入的地方。
乒乓球,终于也不会有人讨论他会不会就那样皆大欢喜的死掉,而是在我们所能见的所有地方,斗得你死我活。


这就牵扯到一个观点:即计划经济是永远追求严丝合缝的,市场经济永远是有残酷且有周期的。但我们当前选择了后者,无疑是看到在充分竞争的市场,即便有经济周期,但却充满了勃勃生机。我们既然要期待勃勃生机,也就要准备好承受周期的准备;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判断尽量去平抑周期,做宏观调控,但绝不能说因为周期不好,就说人心都坏了,就要回到从前温情脉脉、自娱自乐的时代。
老派人都喜欢温暖的结局,喜欢张本智和输得一塌糊涂说一声我热爱祖国,喜欢陈梦孙颖莎打得琴瑟和谐共同站在领奖台相拥而泣,正如喜欢电视剧里温暖的结局,好人有好报,坏人都绳之以法。但这种温暖已经被证明,他们是被安排好的哄人开心的戏,与真正的竞技体育、市场经济乃至文化艺术都截然对立。你越喜欢这种戏,背后真正的东西就越消亡,也就成了四年一度的爱国情绪。
如果我们接受不了周期的起伏,也就不要说自己能接受市场经济;如果我们接受不了竞争及其背后的真实残酷,接受不了人们因为分歧而纷争,也就不要说自己能接受真正的竞技体育。

所以,小到一个人、中到一个运动、大到一个国家,核心主题都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
这就是世界运行发展的某种规律:
你越不想面对的,就越是他真正的生命力。


云台路经济笔记
关于经济的随便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