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萧索寒潮来

文摘   2025-01-25 13:59   北京  
今日去家附近的公园转了转。大寒近一周之后,气温开始变冷;中原、江汉很多地方才迎来初雪,北京却还不知是什么时候。
接近正午的阳光穿破凛冽的风带来一丝暖意,树梢枯枝上却还是萧索十足。街上的车辆新人开始减少,露出北京这个城市的本来底色——他的繁华是来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和十四亿人,他的人潮也随着这个国家的脉搏而流动。
人们去往千里之外自己的家乡,是因为春节;春节,是冬的结束、是一年的开始,是尚自残留的萧索中对于未来的期望。
当然,这是一个小周期。正如地球的自转之于公转。我们在经历一个降水线北移的时代,如果在古代,那么少数民族将安于在塞外牧马,而减少南下的频率。中原王朝或能迎来一个较长的和平安静、自我发展的时期。反之则如明末小冰河期的到来,不仅少数民族南下欲望强烈,连自己的北方边境都面临歉收减产,自然的危机将内里政治的矛盾进一步扩大,最终也将不可收拾。
我思考我们这个行业,小周期是有色金属价格的起起伏伏,就像当年的领导对我的谆谆教诲,说我们要理解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是理解周期,理解有起必有落、有涨必有跌,故而低谷时要有信心、要有坚持,高峰时要有远见、要有布局、要有敬畏。大周期又是什么呢?是新能源汽车解决了我们当年苦苦思考的以铝代钢问题,是根本想象不到的铜竟有希望取代光纤成为通信传输的核心材料的一天。
在金融这个维度,大家还在国开债的历史利率中思考、反复,但这是小周期;大周期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家从政策上对制造业的全力扶持,任何从前金融的空转和套利,都将沉沦成不可见阳光的黑暗。
而在远方,俄乌战争带来的中亚松动,给布局已久的一带一路更为广阔的空间,我的朋友们正在奔赴那里。当铁路线路即将带来汹涌的物资流动时,金融业与服务业就会拥有全新的机遇。没有布局,则机会到来时会手足无措,错失时机。有了布局,在任何的变化下,都可以快速积聚起力量,趁势而上。这种变化,总是稍纵即逝的;而国运,总在某种勇气与豪赌之下,容不得谨慎小心与左右逢源。
而我们自己的工作,已必将从信用管理转向资产管理。从前市场与其叫信用管理,不如叫信仰管理:城投是信仰,央企是信仰,新能源是信仰。而市场的信仰随着一次次违约,一次次被堵门追债而破灭,有些人就此深陷信仰,幸存者如果还等待小周期的回归,却就像辜鸿铭的辫子一样——有的人的辫子在脑后,有的人的辫子却在心中无法抹去。
资产管理,是宏观、行业、企业与实物的综合管理。一个庞大而驳杂的体系,靠的不能只是决心,而要深入下来、从头开始,钻研科学与规律。此时,已经流行到成为口号的数字化,才有可能真正切入实际应用。信仰的时代,一张股权架构和一张报表就能带来规模化;资产的时代,只有数字化才能拥有规模化。
当我们决定告别小周期、拥抱大周期的时候,便如大话西游里孙悟空戴上了金箍——旧时的欲望再也不能沾半点,如果动心,这个金箍就会在你头上越收越紧,苦不堪言。
当黄土高原重归关中沃野,当塔里木河也能形成泛滥平原,当黄河终有一天可以再度通航,当中欧铁路顺着新疆、中亚打穿亚欧大陆。
我们从少年到中年,从中年望向人生尽头,纵使我们在许多人眼里已经失去了向上的可能,但内心却从未忘记过人生的理想。当时代跨越向前,当周期再度轮回,我们的笑容。
一如少年。

云台路经济笔记
关于经济的随便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