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明:读《释名》,识汉代色名

文摘   文化   2024-09-17 10:05   北京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编者按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的“2023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于11月17、18日召开。会上,国内和日本的色彩专家进行了精彩缤纷的学术报告,在学界和业界产生了热烈反响。为进一步分享会议研讨内容、推介参会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本微信平台将陆续推出各位专家在年会上的发言。敬请关注!


主讲人简介

宋建明,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流行色协会副会长。杭州亚运会组委会设计总监。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色彩总司。曾主持完成杭州、北京、上海浦东张江科学城、四川天府新区、广州等超过百座城市、城区和乡村色彩规划。著有《色彩设计在法国》《问学色彩之道》等多部色彩著作和发表百余篇色彩论文。



谢谢主持人彭德教授,我现在共享课件。

本次向年会组委会递交的论文是《读〈释名〉,识汉代色名》。

选题的原因,是我今年参加了学校的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题研究,专题是《中华传统手工艺术语整理、诠释与图释研究》,我承担的子课题是“色彩术语”。正是有了这个任务,让我对过往读过的相关的文献再一次精读。

我本次讨论的话题主要是《释名》。作者是刘熙,写于汉代,距今有1800年的历史,它是汉代四部解释汉字名词的专著之一。跟同一时代的《尔雅》《方言》《说文解字》相比,我个人认为它更接地气。(图1)


图1 《释名》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任继昉、刘江涛译注


从前言中,可以看到刘熙的立说思想,他说:自古代到刘熙那个时代都是“造化制器立象”,所有色名与器物都来自礼仪与民俗,色名虽各地有发音的差异,还有民庶、哲夫和巧士的命名汇聚而成的。其中,最关键的思想是“所以崇易简事功也”。这样看,当时所用色名,便捷是最重要的。

为了回应“老百姓日称而不知所以之意”的问题,刘熙整理编撰了二十七篇关于当时人的生活场景的词汇的解释。在这二十七篇的编目里涉及色名的有100多个,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部分,属于第一个层次的两篇,一是《释天》和《释綵帛》。其次是第二个层次的《释地》《释首饰》《释衣饰》和第三个层次的关于州国、姿容、兵、车篇中涉及用具的颜色与规制。

我在阅读过程中做了一下梳理,整理下来大致可以归纳出这样一个色名系统,分为三个层级:

1.意象世界的色名:比如天色玄、地色黄;苍天、昊天;青阳、朱明、白藏、玄英等,这些都是发生在意象世界的色名。

2.颜色本体的色名:青、黄、赤、黑、白等,还有基于颜料、材料、工艺技术等来源而转化为色名的。

3.物象世界的色名:可以分为人物、服饰,景物,器物、食物、生物、植物,规制等等方面的色名以及形容颜色状态的名词。

通过读《释名》可以从词汇梳理出1800年前的人们是怎么认识色彩的,从而澄清今天很容易误会的一些事情。

《释名》第一卷《释天》就涉及关于“天”的色的问题。对于古人来说“天”是非常大的事,既是大自然的天,也是心象的天,更是社会意识的天。《释名》告诉我们当时不管哪个地方人所说的天,都是 “高、上、远”的存在。而且,还是四季轮回的存在,比如春曰苍天,阳气始发;“苍天”即有色的天,色苍苍也。夏、秋、冬也都或明或暗示的有色的天。这些天象都跟物象有关。天与季相(象)在农耕文明是“天大的事”。它是天圆地方的基础。在四时的表述中,我还发现“天”在演变中出现了有许多带着“日”“月”字旁的汉字,这些都与光、与视觉感受有关联。

重点在哪里?重点在于我发现我们以往经常理解不了“天玄地黄”说法的原因。所谓的“天色玄”,天只有暗夜时是“玄”(黑色),更多时候的大白天怎么也不是“玄”色的。《释名》给了我们更合理的解释:“玄,悬也,天如悬物在上也。”它这里说的“玄”并不是黑色,而是一个高、大、上的存在悬在上空。这是符合常态的天地物象的感受。

这样,我们便理清楚了几个与传统色彩表意相关的空间形态,最基础的是天、地、人“三才”结构的“天人合一”空间观(图2)。其次,是以五行五方为基础的“五方正色”的空间观,它是由四正位、四隅位和一中心构成的方位空间,这是高维度的意象空间观的产物。最后,是画师艺匠们所用的由正色与间色构成色彩学的空间形态。必须提醒注意的是它们彼此间不是一回事情,不可以将其混淆的。


图2 我国与色彩意象与现实感受相关的几个传统空间观示意图


其实,用色从技术角度看,古人跟当今的我们的色彩学是比较接近的,它虽然有所谓的正色概念,其实就是红、黄、蓝“三原色”,加上橙、绿、紫“三间色”就组成了一个近似六芒星的环状形态,与今天的色相环上的关键色相基本吻合;外加黑白两个正色置于第三个维度上,就近似于色立体模型结构的空间形态。

这个基于正色间色构成的颜色系统不可以与上述的远古五方正色象征空间相混淆的。区隔清楚,会使我们对1800年前的颜色表达方式理解得更清楚一点。

五正色——在《释綵帛》里说得很明白,青生、赤阳、黄晃、白启、黑晦。这里可以看到它们是古人观物取象的产物,这五个颜色,跟五方正色是没有关系的。因为,青,生也,是植物的初萌生长的状态;赤是太阳之色,太阳升起下落的时候会显出的色彩关系;黄是晃也,是日光晃眼时的色觉;白是启,是冰凌开裂时的那个感觉;黑是晦黯状态之感。(图3)


图3 五正色——黑晦、白启、黄晃、赤阳、青生


五土色——虽受五行的影响,但色名来源还是有物色依据的。徐州贡土五色,土青,呈黎草色味;土黄而细密且如脂之腻;土赤曰鼠肝,像鼠肝一样的颜色;土白曰漂,土黑曰盧,一定是与某种黑色事物相联系,如炉灰等。这对五土色的描述,今天还都可以有迹可循的。(图4)



图4 五土色——土黑、土白、土赤、土黄、土青


      各类物色——都有各自缘起。墨,今天已经变成了颜色,最早期是形容东西发霉发黑之感。盎齐,是米酒浑浊之色,盎,滃滃然浊色也。緹齐,酒红的颜色,曰色赤如缇;绿,瀏也,荆泉之水于上视之;“綈”,是一种像知了一样的昆虫的绿颜色,绿而泽也。这里我们能看到色名与原初物象颜色的联系,是可以通过类似这种方式追踪其状态的。(图5)



图5 各类物色——綈、綠、緹齊、盎齊、墨


再 “青”为例:最初的“青”字出自金文。汉代的“青”色的说法已经相当丰富,采用上述的梳理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青”在此时代的基本状态和线索。青,除了“生也”和“苍天”之外,还有雉鸡身上的青色,它是叫作“翚”织锦的颜色依据;有形容水塘的颜色和土青的颜色;还有形容人病容的痟色,发青灰病态的状态;以及青出于蓝胜于蓝染出来的颜色。通过这样的追索,我们大致可以了解汉代人表述“青”色时给予色名的大致思路。(图6)



图6 汉代关于“青”色的说法


我很赞成陈彦青、郑巨欣老师提出的“大胆提出,再细心求证”的观点。今天还是能够看到古人用色的残迹,比如汉以前的秦,兵马俑刚挖出来的颜色,其用与跟今天我们的用色方式和材料没有本质的区别(图7)。我们还可以看到汉代各种各样的帛画、漆器、陶瓷,包括玉器等文物遗存(图8)。面对这些彩绘,我们仿佛都能够看懂,至少能够理解。从专业角度看,没有本质的不同。这样就容易找到一千多年前古人是如何看待颜色的状态。除此之外,我们要思考古人与今人之间对色彩的感受,哪些是恒定不变的,哪些是变异的,这使得我们在描述传统色彩的时候会有一份清醒。



图7 秦代留存彩色遗物与用色状态



图8 汉代留存彩色遗物与用色状态


面对我国传统色彩学的问题,比较现实的态度是一不要玄化;二要尊重事实;三再看物象。要去揭示颜色的真相,其实是很难完成的任务,但我们必须去努力。

我是从这五个维度来对传统颜色样貌追索的:

1.文献指引。通过跟色彩有关的传统文献与文物互证,了解古代人的生活状态和感受,很多事情可以看得明白。

2.物象佐证。通过对遗址、新出土的文物的考察做比对,来丰富我们的视觉经验、记忆与认知能力。

3.田野考察与求教艺匠。求教资深的手艺人,这些手艺传人所做的功课与古法是一脉传承的。

 4.想象叙事。我们是学设计艺术的,想象力和叙事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经验、知识、学识形成我们的色彩专业的洞察力、分析力、品鉴力、颜色品貌的想象与综合叙事力,追索传统审美意象和文脉,一定程度上是能够找到我们祖先认知与做法的状态的。

5.数字表达。因为我们处在AI时代,颜色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无法回避的。

通过文献指引、物象佐证,田野考察与拜访艺匠,加上艺术想象、学术综述等融合的方式,最后形成可传承、可传播,一定程度可以标准化的色谱与图谱系统,从而,接近和揭示祖先传下来冷门绝学的色彩资源宝库的。

这些都是为试图传统色彩揭示真相而做出的努力。我们的目的主要是正本清源、传承创新,讲好当代的色彩故事。谢谢大家!







更多会议信息持续更新,请您留意关注


传统色彩研究
关注理论研究,促进学术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