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的“2023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于11月17、18日召开。会上,国内和日本的色彩专家进行了精彩缤纷的学术报告,在学界和业界产生了热烈反响。为进一步分享会议研讨内容、推介参会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本微信平台将陆续推出各位专家在年会上的发言。敬请关注!
主讲人简介
王京红,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北京城市规划学会视觉和色彩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国家标准《城市色彩设计指南》主编。
大家好,感谢组委会的邀请,也感谢王老师的介绍,我今天跟大家报告的是《史前古城:城市色彩初探》。
王老师刚才提到的《五色涟漪:中国传统城市色彩初探》是我去年的一个不成熟的研究。今年在此基础上有一个新的体会。
今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邀请我参加色彩活动,触发了我的好奇心,研读了一些文章,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在史前古城领域有了一点心得体会,非常初步,今天拿来请各位老师和同仁斧正。
史前时期是有文字记载之前的人类历史时期,虽然未知的东西很多,但是也避免了文献记载的不客观性,毕竟历史是人写的,所以出土文物有时离现实更近一些。史前城市早已湮没在尘埃中。这次我的学习有一个很大的体会,就是什么叫做“断层”。
地层,这一层是明清层、宋代层、汉代层,最后到了史前,一层一层。已经被叠压到地下的古城,其城市色彩怎么研究呢?研究方法和路径非常重要。
对我个人来说,城市色彩是老问题,史前是一个新领域,确实比较吃力。
今年实施的国标《城市色彩设计指南》,刚才王老师也介绍过,定义了城市色彩是自然及人工环境颜色的视觉感知总和。自然环境的色彩特点可以参照古气候研究领域的一些结果,勾画出轮廓;从考古学、历史学的有关文献、遗址、墓地勘察、挖掘报告等资料可以推测出古代城市空间的结构,城市中人工色彩的一些面貌,进而推出城市空间和色彩的关系。沿着这个思路,我收集整理了74个史前古城的信息资料。当然,这里古城的定义并不是非常严格,是一个广义上的“古城”,有些可能是聚落,但是对于研究城市色彩来说已足够了。本次报告在这74个史前古城的信息资料里选了三类,按照城垣重数来分,选了四个城市来详述。
首先,建立一个时空的坐标体系。在研读史前古城的资料过程中,我有一个特别突出的体会,就是什么叫视野和格局。
如果放眼两三百万年的时间,在万年的时间轴上来看待,人类、人类个体生存的阶段真的是非常非常短暂,在看到一个个文化的诞生、灭亡的过程中,我脑中形象地想到了《三体》这些科幻影片说“某某号文明消失”,真的是这样。在时间的维度上,我们看到人类发展的时间点和自然气候变化的时间点,有特别精准的契合。
距今300万到1万年期间,是旧石器时代,属于地球历史上气候变化时期的地质时期。地质时期曾发生过多次冰期,最近的一次是第四纪大冰期。资料表明,当时我国东部温度比现在要低10-12度。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降水比现在少50%,只有500毫米左右,非常干冷。可以想象,整个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存非常艰辛。在距今约一万年的时候,气候一下子变得暖湿起来,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有了新的突破。后面,我们以千年为时间尺度来观察,在这个时间轴上,因为气候变得温暖湿润,甚至很多地方比现在还要高两、三度,降水也比现在长江流域要多200毫米以上,森林植被很茂盛,人类繁衍也进入到非常繁荣的阶段。
在这个时间轴里,我想说,大自然决定的兴衰铺绘了底色,这是我们始终要谨记的非常重要的规律。
举个例子,比较典型的地方是黄河中上游。大概在距今8000—4000年,那个时候的气温特别适宜生存,类似当今的长江流域。比如在兰州马衔山地区找到了一些孢粉样品组合,其中有很多阔叶乔木的花粉,特别是喜暖湿的椴树花粉明显增多。出土了很多喜温的动物的骨骼遗迹。
在关中地区还发现有竹林,在临潼找到了竹鼠的骨骼,一种吃竹子的鼠,还发现了冬青等现在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植物的花粉,出土了样本。
后边我们会说到石峁古城,虽然在陕西,但在当时是属于像长江流域一样的气候,非常的舒适。
在74个古城里选取了黄河流域24个和长江流域21个城市来报告,信息比较多,不详细展开。
时间和空间其实是不能分开的,在空间维度上能看到鲜明的地域特质。看一下温度线,这是现在亚热带最北线,当时已经北移到这个地方(图1)。在长江上中下流域和黄河流域都有文明的出现,都有古城的出现。苏秉琦先生说的“满天星斗”特别形象。
图1 亚热带最北线古今对比图 虚线为今,实线为古
马世之《中国史前古城》一书中提出六大分区,我将色彩因素植入进去,试图找到一些规律。
西北区,马世之的书里是河套地区,我把范围扩大了一点,更往西了一些,尝试在更大的西北地区来阐述。
这一区域发现史前古城23座,这是我掌握的资料,不一定特别确切。大概集中在三个区域:凉城岱海、大青山南麓、南下的黄河两岸。
在这个地方,古城特点都是依山就势,平面形状不规则,最大的特点是石头主导的色彩。我找到的资料,比如沙木佳古城的祭坛、阿善遗址的祭坛,都是由石头堆叠的空间。我觉得非常兴奋,非常想能够亲临其境看一看,体验一下这种震撼人心的空间。因为中国以土木建筑为主,除陵墓外,石构的大尺度空间不多,阿善遗址能看到石堆的空间序列。可惜我没有找到照片,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现场去看一看,对当今建筑设计将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从城市色彩来说,石头主导的色彩占据了视野中最大的面积,这是西北地区古城非常独特的一点。
另外一点非常独特的是人工色彩携带的彩色。因为这个区域,尤其是甘肃省,彩陶是极大的特点。在距今8000年左右大地湾文化已经出土了彩陶,但是大地湾文化彩陶不是太坚硬,花纹也比较少,只是在檐口有一条小小的修饰彩带(图2)。
图2 大地湾文化 宽带纹三足彩陶钵 甘肃省博物馆藏
到了仰韶文化的时候,彩陶已经很发达了,质地也坚硬。这个是仰韶文化出土的(图3)。形式和功能已经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实际上已经变成礼器了,不是生活的器皿了。
图3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甘肃省博物馆藏
到了甘肃马家窑文化的时候,彩陶已经达到了顶峰,质地坚硬,而且花纹考究,变化很多。
这些都是西北地区古城城市色彩的点缀色。
中原地区发现了8座史前古城。因为是平原,所以城市的平面很方正,分为居住区、作坊区、墓葬区等等,有功能分区。夯土建筑,土坯成为主要的建材,是木骨泥墙,不像前面西北地区的建筑材料是石头。这里很独特的是龙山文化出土的黑陶。黑陶“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硬如瓷”,非常精美和高品质。这些黑陶虽然面积小,也是城市色彩中很重要的点缀色。(图4)
图4 龙山文化 彩陶杯
在海岱地区有16座古城,前两个区的特点兼而有之。西康留古城、藤花落古城已经有双重城垣,两套方城。如图可见的柱础表明当时此地有很多圆木可用来建筑(图5)。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兼而有之,黑陶也有;大汶口文化是又一个彩陶的鼎盛期,技法细腻娴熟,色彩非常华丽,这也是城市色彩特别重要的人工点缀色。
图5 龙山文化 藤花落古城遗址
在巴蜀区,长江上游,发现有六座古城。其特点是规模特别大,分布在平原近河的台地上,比较规整。还有一个特点是出土了很多象牙制品。这是象牙权杖(图6),还有象牙手镯,象牙骨管饰品等等,这是属于宝墩文化的。
图6 宝墩文化 象牙权杖 约1米长
还有一些出土的文物,我们看到非常精细的水波纹、稻穗纹、绳纹等等。南方古城的城市色彩,虽然也是夯土的城垣,但其点缀色跟北方的古城很不同。建筑用了竹骨泥墙,因为当地盛产竹。
江汉地区发现了十座古城。这个地方受地形的制约,平面不规整,也有功能分区。因为水比较多,都有护城河,古城常有水门。这里很重要的是屈家岭文化,出土了很薄的像蛋壳一样的彩陶,是非常精美的城市色彩的点缀色。
江浙地区发现了一座良渚古城,在后面深入的案例剖析里会给大家来报告。
我们进入第二个部分,案例剖析。
按单城垣、双重和三重城垣的类型各举几个例子来看。
第一个是单城垣的古城,西山古城,在中原地区,郑州市西北郊,当时属于仰韶文化中晚期。气温非常温暖湿润,出土了竹鼠、豪猪、猕猴等的动物骨骼,这些都是喜温的哺乳动物,说明当时的气候类似今天的长江流域。自然色彩是古城城市色彩的背景、底色,是很茂盛的绿色。
从城市空间结构的维度观察:仰韶文化是母系氏族社会,聚落外面有壕沟作防御;但到仰韶晚期和龙山文化时期,因为社会矛盾激烈,西山古城作为氏族聚落的领导中心,升级了防御系统,筑起了高高的城垣。现在的城垣残长还有265米,高1.75米—2.5米。单重的城垣,在城市的核心区有一个很重要的夯土建筑。在重要建筑的周围,考古还发现了200多座房址,还有数百平米的广场。可见,这个城市已经经过规划设计,有中心区、核心区。
西山古城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版筑夯土。夯土做城墙并不是新鲜的事情。像后面会给大家分享的良渚古城的城墙,就是一层沙、一层黄土,一点点堆叠上去的土城墙。但是西山古城技术更高级一点,有点儿像今天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做模板,把这些板先做出模板再加土捣实,这是出土的遗迹,可以看到模板的纹理。版筑夯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建造技术。
更重要的意义是,出现了这种高大的夯土城墙。我没有找到当时西山古城城墙的照片,这是郑州商代的土城墙遗址。
虽然土城墙的材料仍然是土壤,但它是经过人工加工的,才在视野中呈现这么巨大体量的土,才能看到这么大面积的土色,它对城市色彩的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就是城墙的意义。
双重城垣古城,陶寺。上午彭德老师提到了尧都,很多学者认为陶寺是尧都。当然,学界也存在谨慎的看法。它也是在中原区,距今4000多年,在山西襄汾,面积非常大,总面积280万平方米。当时居民有4万-6万。它有近13万平方米的宫城区域,两层城垣城墙。居住区有很明显的等级划分。宫城给等级地位最高的国王居住,紧挨着的居住区主人是高等贵族,然后是下层贵族,再往外是平民居住区。城市里还有其他功能分区,如仓储区、祭祀区。考古发现一千多座墓葬,有大、中、小规格,等级很清晰。
陶寺古城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随葬品,包括成套的礼器、乐器。非常有意思的是木器。我一直在找木器有没有彩色的照片。当然,这也是彩色的。我不懂考古,我猜想可能因为出土以后氧化等原因,木器的色彩变化了。有文章提到,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木器携带着这些颜料,比如红色来自朱砂,绿色来自孔雀石等等。按照这些颜料,我尝试把它的色彩还原。我想这是不是最早的中国的五正色呢?这是一个收获,很有意思。
在东部宫廷区考古发现了白灰色墙皮,特别精美漂亮的几何型的图案。还发现了一块带蓝彩的白灰墙体,可惜我没有找到照片,我猜测蓝彩是不是也从孔雀石里提取的蓝。可以想象宫殿是多么明丽的色彩,非常精美。
这些是陶寺出土的彩色陶器,包括朱书文字。还有蟠龙图案的陶盘,出土了4个,还有土鼓、磬等等的礼器。(图7)
图7 陶寺出土的彩色陶器、朱书文字、礼器等
可以想象,在陶寺古城的高等级人,每天的衣食住行携带着多少华美灿烂的色彩。放到城市空间中,可以看到,在宫殿区域集中了彩色,因为百姓用不起华美的用品。百姓区域只有穴居和半穴的窑洞居室,里面顶多有点儿白灰饰面。这就是陶寺的城市色彩空间分布。
第三个古城是石峁,三重城垣古城。石峁在陕西,当时气候非常好,亚热带气候。当时还广布着竹林,自然环境遍布茂林修竹。可以看到,石头色彩是那里主要的城市色彩,比如皇城台被石砌的石墙包裹着。城市的空间结构有三重,皇城台、内城、外城。石头色彩的主要背景是自然环境的绿色。
在石峁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出土了100多块彩绘壁画,我用城市色彩设计的方法还原了色谱、图谱,非常美丽。石峁的城墙在修建过程中被嵌入了很多玉,以及一些雕塑,它们也携带了很多灿烂的色彩。把这些色彩放到城市空间中,鲜艳的彩色都在城市的核心区和城门等重要的公共空间。其他地方则是石头色和自然的底色。
良渚也是有三重城垣的古城。良渚的特点跟前面的不同,主要是玉器,出土了大量玉器(图8)。良渚人用的是透闪石、阳起石等软玉,在出土玉器上能看到很多精细、精美的刻纹,在博物馆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到。据说是给神看的,人看不看见不重要。
图8 良渚古城出土的大量玉器
这些微妙、精美的色彩是城市色彩的点缀色,和北方城市的很不同。但相同的是它们大多都集中在良渚古城的核心区。古城其他区域是地域的色彩,土色、自然环境的色彩。
最后一部分是我的几个结论。
一是,城市色彩受到自然的限制、气候的制约,还要满足人文的需求。“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最早的城市是为防御用的,现在城市已经不用城墙来防御,那么“城”还存在吗?我们聚集在城市里。“聚集”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虚拟技术达到相当程度,我们能汇聚在空中云端,是不是还要物理地“聚集”在一起呢?城市是不是要回归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原始聚落的形态?城市化的尽头是不是田园化呢?城市色彩未来是不是要回归自然色彩的主色调?当下,国土空间规划更加注重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市”大于“城”。我认为,这意味着对上述思考开始做回应。
史前古城的地域特质非常鲜明,不但自然色彩的底色不同,而且城市色彩的点缀色——人工色彩各地也很不同。像北方的彩陶是大范围、大色块,南方是小彩、简画,特点非常鲜明,我们当今依然要遵循这一规律。
最后,城市色彩是资源的外显。国王贵族高等级的人拥有更高级的、更丰富的、精美的色彩,低等级的人则没有。图中灰色背景示意自然色彩的背景,有可能是土,有可能是石、是植被。城市色彩在空间上的分布是这样的状态。(图9)
图9 城市色彩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
正好呼应了我去年的报告《五色涟漪:中国传统城市色彩初探》。中国传统城市色彩从史前古城开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断成熟,最后在明清北京城显现出纯粹、完美的面貌。中国传统五正色——高等级的色彩集中在城市最重要的核心区,在四合院区域则成了低等级的间色。这是礼制思想和色彩规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用比较文明的方式,表达色彩和资源的关系。在当今天然的材料已经越来越稀缺,自然色彩成为稀缺的色彩。我大胆地推断,自然色彩将成为高等级色,用于城市重要空间。
我的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更多会议信息持续更新,请您留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