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参会专家简介——何韵旺

文摘   2024-10-26 15:19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何韵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传统书画保存修复工作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获东京艺术大学文化财保存学博士学位(国家公派)。研究领域包括:东方古典绘画材料技法、保存修复、重彩画创作与研究。作品曾入选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中国岩彩画邀请展,日本三菱商事“艺术之门”展等国内外展览;主持教育部、省级等课题6项;参与过东京艺术大学藏《叙之舞》科学调查(2015),福岛“山津见”神社天井板绘复原项目(2016),博士研究课题获日本芳泉文化财团立项资助(2017)。


叠色之美

——作为文化的色彩与技法构造


     从遥远的巴米扬到一衣带水的东瀛日本,从古朴的壁画到华丽的板绘,再到细致绢本绘画,是不约而同抑或是薪火相传,它们使用着同一种色彩语汇—叠层构造。色彩叠层构造是指在一种颜色涂绘之前预先铺设底色,以此改变在其上层颜色的色彩属性。壁画是彩色技法是最早成熟的绘画种类之一,叠层构造彩色技法作为其本体语言之一,影响着其他支撑体绘画。以下通过具体的例子,阐释古典壁画叠色之美在不同载体中的流布与变迁。

一、古典壁画彩色技法之叠层构造

(一)红色叠层构造

    笔者于2017年在东京艺术大学陈列馆亲眼目睹了巴米扬E(e)窟壁画中佛陀衣裳的鲜艳红色,是在橘黄色的铅丹上面重叠朱砂,这样的叠色构造有别于单独使用朱砂而带有黄色味的高彩度的红色(图1)。在矿物颜料中,色彩鲜亮的朱砂提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因此古代朱砂价格昂贵。叠色构造不仅可以节约朱砂用量,还可以显著提高朱砂的彩度和明度。实验结果表明,在铅丹之上重叠朱砂以而2至3遍为宜,充分利用朱砂的颗粒状特征且不充分的覆盖效果而得理想的彩度和明度。


图1巴米扬壁画(7-8世纪)


2莫高窟第285窟壁画 西魏


日本坚定地吸收了大唐美术的精华,造就了雍容华贵的法隆金堂壁画,传承着经典的叠色之美。据说法隆寺金堂六号壁画中主尊袈裟的暗红色,是在铅丹表面重叠氧化铁(赤铁矿)而获得厚重的暗红色(图3)。

图3法隆寺金堂六号壁画(局部)


叠色之美不止于壁画,这一色彩“语法”辐射着其他载体的绘画表现。1908年伯希和从敦煌带走的200件古画大多数藏在巴黎的吉美美术馆,其中《阿弥陀净土图》(713-741)佛陀衣裳上鲜艳的红色,也是在铅丹表面重叠朱砂来得到高彩度的效果(图4)。另外,弘仁十二年(821)以空海从中国大陆带来到日本的五祖像为蓝本,在日本绘制而成的《龙智像》,其袈裟的红色表现也采用了这一技法,对比有无铅丹作底色,其色彩艳丽程度一目了然(图5)。

图4《阿弥陀净土图》(左)《龙智像》(右)


图5 绢本上有(右)无(左)铅丹底色的朱砂叠色构造


(二)绿色叠层构造
巴米扬B(d)窟壁画背光部分的绿色,其彩色构造为自下而上为红色—白色—绿色,以这种方法来得到高彩度的绿色(图6)。经科学分析,这一叠层构造的色彩学原理是利用射入的光线经过绿色层后呈现绿色光,绿色光经过白色层后亮度提高,当绿光线到达红色层时因补色混合而使绿色加深,当绿色光反射回到观者视野时,呈现出来的是高彩度的绿色,这种叠层构造的设色顺序体现出古代画师高超的彩色技法。

图6巴米扬B(d)窟壁画绿色叠色构造(中图为谷口阳子提供)

而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绿色叠层构造为最常见的技法,其构造是在深色石绿底下铺设浅色石绿,形成“上浓下淡”重彩效果(图7)。这种技法在南宋以后,底层的淡绿色被墨色代替,形成了南宋以后渐趋淡雅的色彩美学。  

图7 敦煌221窟壁画绿色叠色构造

“上浓下淡”的彩色技法随着“唐绘”东传东瀛日本,在平安时期孕育了“大和绘”的彩色技法并一直延续至江户时期,在琳派绘画中继续发挥其重彩设色的魅力。从平安时期的源氏物语绘卷,桃山时代长谷川等伯绘制的障壁画《松下的黄蜀葵与菊图》(16世纪),以及尾形光琳的《燕子花图屏风》(18世纪)(图8、9)等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彩色构造的历史传承。

图8尾形光琳《燕子花图屏风》

图9《燕子花图屏风》绿色叠色构造

(三)蓝色叠层构造
在使用蓝色颜料时,通过设置不同底色,相同的蓝色颜料会呈现出不同的色相、彩度、明度特征。例如,在克孜尔38窟壁画(图10)天人头光部分的蓝色处理与其他部位不同,青金石被涂在赤铁矿上以此加深其饱和度。实验表明,同一颗粒粗细的青金石,分别图绘在白色(石膏)底子与赭石(赤铁矿)上会形成彩度与明度的差别(图11),这种技法被广泛使用在同一表现对象的不同部位。此外,浅蓝在下,深蓝色在上的叠层构造,也源自中亚的克孜尔壁画(图12)

  图10克孜尔38窟壁画蓝色叠色构造

图11 敦煌壁画中蓝色叠层构造

图12 克孜尔第14窟壁画蓝色叠色构造

二、从壁画到板绘
(一)“极彩色”
日语中的“极彩色”原意为色彩鲜艳的“叠晕”彩色。另一方面,考虑到“极彩色”之“极”字在古代指木构建筑的最高处的“栋梁”,因此极彩色又可引申为梁、柱子、木板等的彩绘。但从绘画发展的先后顺序来看,“极彩色”的表现也受到到壁画的影响。中亚地区出土的木板彩绘可说是“可搬式”的壁画(图13),日本荣山寺八角堂的柱绘也采用了叠色彩绘技法,这些作品有力地说明了早期板绘与壁画的密切关系(图14)。

图13新疆地区出土木板彩绘

图14日本荣山寺柱绘想象复原

板绘的支撑体多就地取材,因此板绘的木板种类也多种多样。古代常见的板绘支撑体有楠木、榉木、杉木、松木、樟木等。木板作为绘画支撑体的加工方法通常有两种:其一,在板的表面涂刷胶矾水形成隔离层,在其表面涂刷白土或胡粉作为底色层,再在其上进行着色作业;其二,在板上粘贴麻布后再涂漆作为隔离层,其上再涂以白土作为底色后再进行彩色作业。作为日本最早的绘画技法书《本朝画法大传》详细地记载了板绘的底色加工方法,这些技法可以从日本的净琉璃寺吉祥天厨子板绘中得以印证(图15)。

图15日本净琉璃寺吉祥天厨子板绘

(二)上朱下丹
  “绀丹绿紫、上朱下丹”语出《二中历》的“第三·造佛历·绘像丹”,《二中历》为日本镰仓时代三善为康撰抄的《掌中历》与《怀中历》的合本,并融合其他相关书籍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绀丹绿紫、上朱下丹”是为了便于记忆而编的四字口诀。在描绘彩色纹样时,“绀丹绿紫”表现为绀青色的旁边为丹(图16),绿色的旁边为紫的色彩组合方式。而“上朱下丹”是指使用红色颜料描绘佛像的袈裟时,必先涂铅丹一遍,其上再叠以朱砂之色;反之,使用铅丹表现袈裟时,先涂朱色一遍(朱砂或者赤铁矿),后叠以铅丹。绀丹绿紫是对色彩配置的概括,上朱下丹则指出了古典壁画的彩色构造在木板彩绘中的流布与继承图。

 图16日本宇治平等院凤凰堂扉绘想象复原



传统色彩研究
关注理论研究,促进学术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