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地质勘探工作者眼中的大地和雪山

文摘   2024-09-12 20:26   甘肃  

         

                  (一)柴达木的空旷

    大概每个自由的人心里都装了一片自由而广阔的世界吧?

   以前上学的时候,我很向往大山外的世界,总觉得繁华热闹,川流不息,当真正处于一片陌生又辽阔的大地之下,独我渺小,原来世界是别样的广阔。

    2019年夏,单位派我前往了海西州冷湖镇,独处这片地理课本上的柴达木盆地,为期半年的地质找矿工作。河西走廊的夕阳,伴随越野车的轰鸣声悄悄钻入大地,开始了酣睡。一路从酒泉穿行,翻过阿尔金山的当金山口,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到达海拔3600m以上,谈不上高反,更多的是心情的忐忑以致无睡意。车辆在215国道上奔驰前行,傍晚的道路上,货运车还是颇多,也随处可见路边失控倾翻的车辆,仿佛诉说着前方的艰难。

   暮色的柴达木,微微残留一抹亮光,天际的尽头连着茫茫戈壁滩,广阔而幽暗。第一感觉就是如果没有道路的话是否能走出去,路边两侧群山遮掩了苏干湖,在落日余晖的倒映下,显得沧桑,笔直的柏油路望不到尽头,渐渐淡忘了时间,到达冷湖驻地以致9点过后。

    伴随夜里戈壁风吹落的黄沙,天亮的很早,早餐过后看了看广阔的戈壁滩,土黄色戈壁和远处黑独山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当时还不知道那是黑独山的(忘记拍照片了,以至于之后此地在抖音大火,吸引众多旅行爱好者打卡),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极尽荒凉。

    小小的冷湖,却各种单位、娱乐设施五脏俱全,可能很人听过冷湖是源于上世纪50、60年代冷湖油矿吧,那时的冷湖经勘探石油而辉煌,激发了很多知识分子支援大西北建设,5年发展黄金期最高有10万人入住,随着石油的衰竭,也导致了现有的常居入口不足1000人,方圆四周上百公里皆为无人区,剩下残存破旧的老基地和未移走的抽油机在风中摇曳。走入这个石油小镇,映入眼帘的是五彩斑斓的彩色涂刷,街道沿线多为老式建筑和江浙援建,空旷的大街不断有货车驶过,一切显得节奏很慢,宁静安详!

   我想,大概冷湖也有独属于戈壁的节奏吧。

           

                  (二)雪山的热闹

     你心里想的大雪山是怎么样的?

    坐车颠簸入山,走入阿尔金无人区东侧,地处东段主峰脚下,早已失去信号,走入这孤独之地,充满彷徨;转过弯,映入眼前的大雪山,在天际晴朗时能够远远看去5828m的卓越伟姿,除了震撼只剩下渺小了,原来,你可以离雪山这么近。

    盛夏的6月中旬,伴随高山雪水的汇集灌溉,山脚下是一片碧绿、是哈萨克族牧羊人的羊群和牧马,也可见土拨鼠探出一只脑袋,毛毛茸茸,甚是可爱。找矿下山晚归,独坐半山腰,静静欣赏远处的大雪山,在地质构造断裂的冲击下,拔天而起,群伟壮阔。当然,你如果认为它独有美丽那也是错的,天气的突变能够带来环境的压迫,也许在山脚下是骄阳似炎,当你真正走进发现,云雾笼罩是常态,7月落雪也会让你措不及防,3m厚的冰层让你却步,也曾有一次冻得瑟瑟发抖,连掌机拿不稳,伴随风化侵蚀剥落的岩屑,一不小心会头破血流。

    曾雪后2人去穿越路线,爬过令人气喘吁吁的山头,走过湿滑的半山腰,灰岩碎块在脚下打转,一个接一个的皑皑雪包,让你累倒在地。当然一路艰辛是常态,你也会发现沿着雪山分布,路途有好多日常见不到的美景。在这个为期不足5个月的消融期,不知名的小白花和蓝花在雪水的浇灌下盛开,高山草甸乘着为期不多的消融期扩展,荒漠蜥蜴趴在岩石上晒太阳,盘羊啃食山脚的水草,偶然可见的藏野驴跑的飞快,灌丛下躲藏的雪鸡,翱翔的老鹰,仿佛一片协和;当然,也可随处见到被狼啃食的骨头,秃鹫吃剩的旱獭,诉说这片天地的生存法则,令人敬畏。

      山里工作辛苦之余便是找蘑菇了,圈起的羊圈四周是高原蘑菇生长的好去处,充足的养料,雪山融水的灌溉下,顶出一个土包,探出小小的脑袋打量这个世界,一人一个采样袋,不足半小时便是满满收获。

    穿过往复多日的线路,走过无数段的羊肠小道,走走停停,伴着寒风,在路上也在旅途上。

    你是雪山,雪山便是你,路途的疲惫,心灵的空旷,置身于这片独有的无人区,天地也是你的。

 

    作者简介:罗凯,笔名竹叶亭生,会宁平头川镇人,毕业于会宁五中,现从事省内地质工作,爱好文学。


忆路心声
记录日常生活,打工路上的足迹,记录身边人。爱心公益路上的感人故事,兼并记录三农和旅游个人原创过千的自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