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路心声:岁月耕痕 木桄的记忆

文摘   2024-10-16 19:46   甘肃  

岁月耕痕 木桄的记忆

文/宋继宗

数日前造访友人,不经意间瞥见庭院一隅静静而立的一件古朴的木桄。我不由自主地走近它,细细打量起来:那木桄子散发着岁月的沉静与淡然,宛如穿越时空的桥梁,连接着往昔与今朝,构成了一道历史与现实的风景线,勾起了我无尽的回忆与思念。



木桄,亦称木犁,是农耕文明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在机械化尚未普及之前,一件质量上乘的木桄,对农民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决定了犁铧翻耕土壤的深浅,直接影响着粮食作物的根系生长与养分吸收,更关乎着一年辛勤劳作后的收成,以及农民能否实现温饱有余的生活愿望。因而,木桄不仅仅是土地的耕耘者,更是农民心中那份对土地深情厚谊与美好生活向往的象征。

木桄,由桄头、桄拐、桄辕、桄键、桄尾楔多部分构成,其前身是耒耜。耒耜是中国古代神农氏发明的农耕工具,专为农业生产中的土地翻整和庄稼播种而用。其中“耒”是耒耜的柄,为使用者提供了稳固的握持点;而“耜”则是耒耜的尖端与起土部分。使用时将尖头插入土中,随后以脚踩踏横梁为动力,借助杠杆原理,使耜体深入土壤并翻出。耒耜的发明开创了中国的农耕文化,证明了我国古代对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耕作工具的需求日益提高,耒耜这一古老的工具迎来了它的演变之路。渐渐地,更为高效和耐用的木桄(即木犁)应用而生。它继承了耒耜的基本功能与原理,但在材质、结构和操作上均有了显著的改进与提升,有力的推动了古代农业的发展。

八十年代后期耕地的山地步犁


 制作木桄需要质地坚硬,光滑耐磨的木料。俗话说:“杏木之桄,坚硬如铁”。在会宁老家,杏树以其独特的木质硬度闻名遐迩,制作成的桄子既耐用又光滑。挑选一根自然弯曲的原木一一倘若天然弯曲的原木难以寻找,匠工们会用两截木材,通过榫卯工艺拼接而成。前端削尖和刨光处理,这部分便是“桄头”,而上部分(手握的部分)被称为“桄拐”。匠工们会在桄拐上凿出孔洞,横着镶一根长约二十公分的手提柄,既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又便于耕作时提拿。至于桄辕的选材,匠工们通常会选择柳木,因其易压弯成型,自身轻具有拉力的特性而备受青睐。最后,匠工们在桄头上安装好铸铁铧,一把集工匠智慧和农民希望于一身的木桄便成功问世。

翻开中国的农耕画卷,耕牛拉着沉重的木桄,穿梭在广袤的田野,不知拉了多少岁月,拉动着中国的农耕史缓缓向前。平凡的日子被它拉得冗长而深刻,岁月的痕迹被它拉得苍老而有力。见证了农耕文明的兴起与繁荣,承载了农家生活的酸甜苦辣。祖祖辈辈的人们,作为这片土地的开拓者和守护者,一手举着鞭策,一手紧握桄拐,跟着日月耕耘着美好生活的希望,深浅有序地勾勒出一垄垄,一行行充满喜悦和丰收的诗话。


以钢管代替木材制作的铁犁,其结构与原理和木犁一样


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里,每当春天悄然而至,父辈们便吆喝着耕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汗水伴随着木桄翻开湿润的泛着泥土香味的土壤,那些曾肆意生长的杂草,木桄所过,瞬间被掩埋得无影无踪。冬眠的虫子被犁铧翻出,裸露在阳光下,任由小鸟啄食,享受着久藏地下的美味。

春种的那段时间,不管是绵绵细雨,还是阳光明媚的日子,父辈们总迎着第一缕阳光起身,手持那把历经风霜的木桄,与耕牛并肩踏上田野之旅。前方,是沉稳的耕牛,是广袤无垠、孕育希望的田野,那是他们世代耕耘,赖以生存的土地,也是农耕文化深沉的根。父辈们不轻易将木桄置于牛背上,怕累了牛,这种无言的体贴,让耕牛在无尽的劳累中感受到一份被理解和尊重的温情,因而,只有扛在自己肩上才放心。其实,父辈们就是那一件件在一生里永不停歇地耕作的木桄。因为,他们弯腰躬耕的影像,早已和木桄融为一体。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每个农户家庭宛若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成为了一个个独立自主的生产单元,古老的农耕文化气息愈发浓郁。昔日在大集体中劳作了多半生的父辈们,从此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责任。他们精耕细作,将汗水与智慧播撒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

父亲把陪伴他走过几十个春秋的木桄从生产队里带回了家。木桄身上的每一道裂纹和汗渍,镌刻着农人躬身田畴的岁月。它用自己不屈的坚韧,将沉睡的泥土翻耕而出,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变得肥沃而充满生机。



父亲耕田的画面,清晰而温柔,恍如昨日:他右手扶着木桄,那是与土地沟通的桥梁;左手摇曵着鞭子,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却极少落在牛身上。“喔喔....”与“吁吁......”的呼唤声,悠长而深沉,穿越田野的广袤,回荡在蓝天之下。耕牛步伐悠然而坚定,从容地踏着田地,每一步踏出了岁月的沉稳。木桄朝着既定的方向翻土前行,将沉睡的土地唤醒,让希望生根发芽。那画面,是一幅经典的田园风光画,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里,历久弥新。每每回想起那段质朴无华的农耕时光,心中充满了对简单生活的无尽向往与眷恋。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这份对农耕生活的怀念,如同一股清流,滋养着我的心灵。


用荆条编制成的一种农具耱,用于平整土地


父亲的木桄沉甸甸的,不知背负了多少岁月,见证了多少个晨曦初露和夜幕降临。父亲年迈之时,我义不容辞地从他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中,接过了农耕文化的薪火与责任。这不仅是体力劳动的继承,更是对祖先不懈耕耘,勤俭持家之农耕精神的传承。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迈入二十一世纪的门槛之后,机械化耕作席卷农田。再也见不到当年拉着木桄耕田的牛,还有农人躬身田园的画面。不再有牛悠然自得地于田间小憩,细细品味着青草的反刍之味;也再见不到父辈们瘦削而坚韧的身躯,坐在洒满阳光的田埂上,手持旱烟斗,目光深情地掠过自己亲手耕耘的每一寸土地,嗅着空气中弥漫着的泥土的芬芳,那是属于耕耘者的自豪与满足。而今,众多父辈已羽化登仙,去了另一个世界。我试图以文字为舟,穿越时光的河流,捕捉那些即将消失的记忆片段,将它们镌刻于文字之间,旨在慰籍父辈们的在天之灵,寄托对他们的深切怀念,让后世人感受到农耕文化的灿烂与辉煌。

捡拾岁月里的旧物,如同打捞起一串串被遗落的珍珠,每一颗,都闪烁着往昔岁月的光芒。它们静静地躺在时光的角落,虽然被岁月的尘埃所覆盖,却依然保持着独特的韵味。每一件旧物,都是一段时光的见证,是情感的寄托,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我们珍惜这些旧物,因为它们不仅仅是物品,更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磨灭的财富。

2024年10月15日

作者简介

宋继宗,甘肃会宁人,白银市作家协会会员。崇尚耕读,以勤俭为德,喜欢用文字滋润心灵!


忆路心声
记录日常生活,打工路上的足迹,记录身边人。爱心公益路上的感人故事,兼并记录三农和旅游个人原创过千的自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