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气象:今天夜里到明天白天晴到多云,西北风4到5级,气温-8到-3℃;明天日出时间6时54分可见概率65%;云海概率40%。
2月4日(大年初七),黄山风景区天气晴好,天空湛蓝如洗、群峰覆以白衣,阳光下的雾凇、冰挂晶莹剔透,风景怡人,美如仙境。乙巳蛇年的新春佳节,景区把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搬上黄山之巅,海内外游客登高贺岁,尽享喜庆的年俗文化、绝美的自然风光以及暖心的服务举措,假期8天,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超20万,基本实现了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五统一”的目标。
登高望远迎新年 张宁 摄
雪景云海美不胜收,风光更给力。这个春节黄山风景区天气变化较快,假期前半段以晴好天气为主,日出日落景观让游客大饱眼福。后半段受冷空气影响,景区迎来雨雪天气,飞舞的雪花将黄山之巅装扮成晶莹的冰雪世界,云海缥缈、雾凇沆砀,加之雪后偶遇的佛光景观,四海游客纷纷表示不虚此行。南京游客方建兵表示,“非常高兴能在黄山看到壮丽的云海,过一会儿还可能看到佛光,之前来过黄山好多次,不同的季节都来过,这次特意选择在春节期间来黄山,非常的开心。”
雪景如画 解传光 摄
非遗活动精彩上演,年味更浓厚。随着申遗成功,春节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为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创建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这个春节,围绕“非遗贺新春,就在黄山过大年”主题,黄山为海内外游客精心准备了百余场次极具徽州非遗特色的年俗活动。金龙巡游、鱼灯起舞、非遗版画、黎阳仗鼓、黄梅飘香、手工福袋、窗花剪纸、变脸表演等各类非遗民俗活动搬上山巅,多才多艺的景区工作人员还通过自导自演的“四大名著”“白蛇传”等情景表演以及“国风奇妙夜”晚会等,让游客在饱览祖国河山壮美的同时,尽情品味优秀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
景区开展特色非遗年俗活动 吴丹 摄
暖心服务诚意满满,宠客更到位。近年来,聚焦不断提升来山游客的满意感和舒适度,景区深入开展“人人都是迎客松”文旅志愿服务和“优服务 强品牌”旅游品质提升行动,常态开展迎客松党群志愿服务。假期里,景区管理部门全员在岗在位,及时组织机关干部下沉各片区一线开展志愿服务,综治、公安、市监、交通、医疗、消防、票房、索道、换乘等部门每日提早上岗,全面做好客流高峰时段延时保障服务,成立12345热线专班,快速响应游客诉求。同时,抽调年轻文艺骨干组建志愿服务队,在南大门换乘中心、各索道检票口等游客集中候乘区域通过歌舞表演、趣味互动等方式舒缓游客排队等候情绪。雨雪天气各宾馆酒店、索道换乘等场所为游客准备免费的热饮姜茶、点心零食、应急药品等暖心服务,全方位满足来山游客的个性需求。
迎客松文艺志愿者为游客表演节目 蔡季安 摄
游览出行平安顺畅,保障更有力。春节期间,景区坚持“限量、预约、错峰”要求,落实强实名分时段分方向入园,大年初二至初七,日接待游客均达冬季最大承载量,通过加强指挥调度、片区协作联动、暂停线上售票、完善候补机制、引导线下分流等系列措施,在确保客流平稳有序,提升游览体验感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游客进山游览需求。通过强化科技赋能,升级迎客松指挥调度平台,提升客流预测预判预警精准度和调度管理科学性。面对海量的游客咨询,景区加大官方免费导览“智游黄山”小程序推广力度,假期里累计使用超9万人,访问量近30万人次,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AI旅行助手智能体,累计服务用户超12万人,回复咨询超90万次,便于来山游客科学规划行程。针对雨雪低温天气,在全线开展扫雪除冰工作的同时,及时通过全山语音广播系统、换乘候乘电子屏等载体,全天候提醒游客注意防滑防寒及游览安全。公安、交通等部门及时增派力量,采取远端截流分流、间歇放行等方式强化现场管理,保障客流高峰时段景区交通主动脉畅通。针对自驾游客停车问题,景区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春节期间免费对外开放,并临时开放南大门多功能广场供游客免费停车,以用心用情的务实举措让游客黄山之行安心舒心放心。
景区交警维护旅游秩序 汪娜 摄
对外宣传亮点纷呈,品牌更靓丽。节前,央视新闻频道《2025喜乐安宁中国年》、财经频道《第一时间》等节目和央视新闻新媒体通过多种形式推介黄山。大年初二,景区圆满完成非遗年俗活动央视直播,《新闻直播间》《新闻30分》《东方时空》《午夜新闻》等央视多档节目多时段播出。围绕新春首场降雪、景区服务保障等主题,央视、新华网、光明网、央广网、中国新闻网以及安徽日报、安徽卫视等主流媒体纷纷聚焦报道,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春节假期黄山风景区累计发稿130余篇(条)。此外,在央视2025非遗晚会上,由黄山旅游工作人员原创的歌曲《徽州叹》精彩上演,歌曲以婉转的曲调、诗意的填词,呈现出徽文化的深厚底蕴,获得广泛好评。
文字:秦中阳
图片:见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