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锋专栏:不被尊重隐私的孩子,将来也不会保护自己!

文摘   2024-12-30 08:47   广东  
 


我曾经也是个晒娃党,直到孩子们提出严正抗议之后。


小女儿明确表示:如果不经她同意,我不可以偷偷给她拍照,正面背面都不行。
两个儿子则更进一步:我不仅不能擅自把他们的照片晒到朋友圈,就连他们的作品都不可以。有一次,朋友给我发了条消息说:你家老大这画真好啊!——我一看,这画我从没见过。显然,老大把作品发到了朋友圈,但把我这个做父亲的屏蔽掉了。
我能理解为什么——以前看到他的画,我会忍不住问这问那,甚至指指点点,他会觉得沟通很费劲。但我难免会有点失落,他们越来越不在我的控制范围。
相信每个家长都会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孩子曾经是个全心全意依赖你的宝宝,曾经是个事无巨细愿意与你分享的贴心娃,但随着他们越长越大,愿意跟你分享的事也会越来越少,愿意与你共处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少。最后,他们把你在朋友圈里屏蔽,并不是因为和你关系变差,只是不想让你干涉他的自主空间。
是的,这就是“失控”。
作为家长,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真相:孩子从出生到长大,就是个“失控”的过程:
他从依附在你身上的藤蔓到参天大树,从你生命的一部分到独立生存的个体。有时候,他越“失控”,说明他越不依赖你,越有出息。

如果你仍然坚持——爱他是要控制他,结果只能是把他越推越远。



1、接受失控,从尊重私域开始


在接受孩子“失控”这件事上,中国家长目前还处在思想转变初期。
前几天看到新闻说,有位妈妈为了掌握孩子的学习生活动态,在网店买了个特制的窃听插座——看上去跟普通插座没什么区别,实际上却是个窃听器。经人提醒,她才发现此举属于侵犯孩子隐私行为,涉嫌违法犯罪,“前往派出所主动上交”,反手把卖这玩意的网店店主举报了,导致该店主获刑8个月——真是戏剧化的情节。

▲ 在网络上搜索窃听插座,出来的内容细思极恐。


这条新闻对家长们的最大价值,可能就是普法,告诉大家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也是受法律保护的:根据《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必须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现实中,不少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管教孩子的办法。如拆掉孩子的房间的锁,要求孩子开着房间门或者到客厅做作业;给孩子购买可以监控孩子学习状态的学习机;查看孩子每日使用手机浏览的网页……这些做法都得到不少家长支持。然而,这些管教方式,都涉嫌不尊重孩子的隐私与人格尊严。
▲ 电视剧《开端》里,一对希望全面掌握孩子生活方方面面,为此不惜偷看儿子日记的父母,遭遇了孩子的强烈反弹。
有一种侵犯隐私叫“为了你好”,有一种“爹味”或“妈味”也叫“为了你好”。
“爹味”或“妈味”通常指在交流中表现出过于居高临下或强势的态度,常以“我都是为了你好”为理由,而忽略了对方的感受或权益。这种行为常见于父母对子女的沟通中,当然也会出现在职场关系中。
在西方,家长对于“孩子隐私权”的认识,在多年社会规则教育下,已经约定俗成。比如,我们影视剧里经常见到父母搜查孩子房间、偷看孩子日记、不敲门就突然闯进孩子房间,强迫孩子交代早恋问题……这在他们是绝不允许的。
我家闺女在差不多三年级的时候,就接受过学校的隐私教育。一次他们互相起外号被老师制止,老师给家长发信通报情况。她妈好奇,问娃们都怎么起外号的,闺女拒绝说:“这是privacy(隐私),你不能打听!”
尊重孩子隐私是大趋势,也受法律保护,这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多数国家法律规定的。孩子不仅在家庭中有隐私,在学校也有隐私权,他的成绩、健康状况也应受到保护,不少老师并不明白,学校还随意搜查学生的个人物品(如书包、电子设备)。
家长、老师应主动保护孩子隐私权,要教育他们理解隐私的重要性,让他们在今后生活中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权益。  

不被尊重隐私的孩子,将来肯定不是好员工,也不会是好公民,也不会成为家长的好朋友。



2、接受失控,才能和孩子成为朋友


有人问我:父母真能跟孩子做“朋友”吗?
我的回答是:不得不。好的亲子关系,就是朋友再加一点亲情。
亲情代表着爱与依恋,朋友则代表着界限与尊重。
在孩子成长阶段的早期,还没有形成自由意志的时候,父母是他们的监护人,必须全面介入和安排他们的生活。但随着孩子的成长,他的个人意识也会逐渐萌生,世界观和人生观也会不断完善,他自然就会要求更多的自主性,这时,父母的角色必须变化以适应孩子的成长。很多亲子矛盾,总是因为父母出于惯性把手越伸越长。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可以归纳出四种亲子关系模式:
第一种:最理想的关系模——有亲情,也是朋友。亲子之间的羁绊永远不会断,孩子可能不会事事都与父母分享,但当他们需要困惑难题的时候,父母会是他们的倾诉对象——注意,是倾诉对象,不是求助对象。我曾经听过一个孩子对父母说:“我只是希望你能理解我的决定,但不需要你替我做决定。”
第二种:退而求其次——有亲情,但不是朋友。你们会有亲密的相伴时光,但孩子不会对父母彻底敞开心怀。父母只是孩子情感上的避风港,但不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同路人。这种情况,在我们这代人的家庭中很常见:父母跟子女在价值观、生活习惯甚至审美上毫无共同语言,但感情还在,还会互相惦记关心。
第三种:亲情淡漠,只剩下了法律规定的责任与义务。这种情况,背后往往有着各种成长的阴影:家庭中的身体或语言暴力、过度的期待、对权利的侵犯……
第四种:这种往往见于比较极端的情形,比如当年轰动一时的弑母案件——亲情演变成了恨意,甚至突破了法律概念里的亲子关系。
这四种关系的形成,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当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爱,当然也无法以爱回馈;感受不到尊重,也无法以尊重回馈。

如果你真的想“和孩子成为朋友”,就必须学会把自己的心和手都放松一点,不要总想着要用自己的经验去指导孩子,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压制孩子,用自己认为的“为了你好”而去干涉他们的选择。



3、划一个难点:父母权利的界限


父母伸向孩子的手,最合适的半径应该是多长?
在这件事上,我觉得,全世界的父母都还在拉扯过程中。
相信关注过2024年美国大选的朋友们,都会记得特朗普的竞选王牌之一,就是呼吁“保护父母权利”,其针对性很明确——不再允许未成年子女在不经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改变性别。此外,在父母权利的议题下,还包括父母对学校教育方向的干预权。
在西方,孩子的私权范围一直都在扩大:恋爱是隐私,交朋友是隐私,穿耳孔鼻孔也是隐私,父母无权干涉,否则有成为被告的风险。但是,当父母成为“最后一个知道孩子改变性别”的事情发生后,争议便来了。
当教育政策成为政治家们的工具,到底是东风压倒西风或是西风压倒东风,恐怕短期内很难尘埃落定。而我们,作为普通为人父母者,重要的不是在社会博弈中选边站,而是要立足于自己的小家庭,跟孩子们之间达成共识——在道德高标之下,在法律底线之上,我相信每个不同的家庭,都一定能磨合出独属于自家的尺度。
我只有一个提醒:隐私就是隐私,不分好坏。你很难在“他们好的隐私我不干涉,他们坏的隐私我要干涉”之间来回跳。
在我的家庭里,尺度也是一天又一天磨合出来的。我告别了晒娃族的快乐,但收获了孩子们的信任。我不一定能改变我说教的习惯或偶尔伸长手的本能,但当他们提出抗议或自行其是的时候,我也能心平气和地接受。
我家老大老二上大学、退学、找工作一系列操作,都不跟我商量。我曾经有机会通过内部推荐,让儿子进入某头部大厂的海外部,但被坚定地拒绝了。最后,他们自己找到了工作,老父亲还能说啥?
他们不想轻易欠我的人情,岂不是把我真当成朋友了吗?


作者:肖锋,社会趋势观察家,资深媒体人,著有《在大时代,过小日子》《阶层跃迁》等。

封面图片:Julie Blackmon


更多肖锋老师文章:

肖锋专栏:兴趣班,怎么就成了“破坏兴趣的班”?

肖锋:用三角尺砸学生的老师,获刑五年,你觉得该吗?

肖锋专栏:我被一个9岁的小孩教育了

肖锋专栏:好老师是你一生的福报

肖锋专栏:大学毕业=0,为什么我敢说大学不重要!

肖锋专栏:现在我的孩子学AI,就会有好工作吗?

肖锋专栏:“快乐教育”是忽悠穷人的骗局吗?


欢迎加入童书妈妈全支持社群
我们抱团取暖,共同成长!


童书妈妈三川玲
童书妈妈使命:教育使人类更幸福。 愿景:让幸福教育成为时代主流。 擅长:以读写入道,用阅读写作做幸福的教育。目前已经带领6万名孩子幸福读写,培养5000名读写导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