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要放寒假了。平时孩子们学业繁重,总算盼到了寒假,很多爸爸妈妈都希望利用寒假,让孩子们多读几本好书。但现在的儿童读物数以万计,到底应该给孩子选什么样的书?如果孩子拿起书就头疼,怎样才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怎样在家庭中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前不久,童书妈妈创始人三川玲与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轩,“百班千人”导师、特级教师张祖庆展开了一场直播对话。寒假里孩子怎样才能读好书?家长如何荐书和引导?听听三位嘉宾怎么说?“父亲的两柜子的书,对我来讲是金山银山,非常宝贵。”张祖庆: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很多,主要围绕“小学生的假期阅读,怎么读才能读得好”展开。开始前,我想请两位老师说一说,阅读对您成长的意义是什么。特别想问,两位老师小时候读书费不费妈?曹文轩: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增长知识,知识对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这里说的“成长”不是指人肉体的成长,是指精神上的成长,也就是怎样通过阅读让自己变成一个高质量的人。我小时候和现在的情况不太一样,现在的小孩是非常幸福的,因为他们有大量书籍可以选择,而我的童年基本上是没什么书可看的。好在我父亲是一所小学的校长,他还是有几柜子书的,里面有几部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还有一套书影响了我,就是鲁迅作品的单行本,《野草》《呐喊》《彷徨》等。按理说我那个年龄读鲁迅的书是不太合适的,但因为没有书看,我就只好读了。念到初中和高中的时候,鲁迅的书就让我非常着迷了。那时我已经是学校里作文最好的学生,因为我在写作文的时候,觉得鲁迅的语气、他说话的腔调,就顺着我的笔“流淌”到作文本上。鲁迅是我整个阅读生涯里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影响了我的一生。如果没有他,我们此时此刻不可能坐在这里聊阅读的话题。我们小时候是没有“寒假阅读书目”一说的,那时候能有书看就不错了,逮到什么看什么。因为我父亲,我比周边所有的孩子看书都早。这两柜子的书对我来讲是金山银山,非常宝贵。三川玲:我妈妈是一个厂矿幼儿园的老师。我还记得小学六年级的寒假,妈妈生病了,派我去帮她管一下小朋友。我没有任何管小朋友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给那些小弟弟小妹妹读故事,那一次我成功了。后来只要我有空,就去给孩子们读故事。我把我妈妈业务上的书和幼儿园里所有的故事书都读了一遍。我自己童年时,是没有看过那么好的故事书的。给小弟弟小妹妹读故事书,对我深远的影响是,让我非常理解孩子,理解故事在他们成长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后来我兜兜转转,一辈子都在跟文字打交道。我跟曹老师一样,作文也是班里第一名。我去4A广告公司做过文案,去杂志社做过记者,又去出版社做编辑。直到12年前,我写了“童书妈妈三川玲”这个公众号,开始做自媒体作者。但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当老师——教孩子们阅读和写作的老师,我想可能跟童年的经历很有关系。“阅读不单单属于语文学科,而是全人教育,培养一种底层能力。”张祖庆:阅读是可以随时发生的、非常美好的事情。但现在的孩子学业压力比较大,只有寒暑假才有整块时间阅读。我想请两位谈谈,当下孩子们的假期阅读和你们的童年相比,有了哪些明显的变化?你们认为孩子们的假期阅读存在哪些问题?曹文轩:寒假前,各个部门通常会出一些给孩子的阅读书单,但有些书单不是由专业人士制定的,这是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另外,虽然给孩子开了一个书单,但在今天这样的网络时代,孩子是随时拿着手机、随时面对着电脑的,他能不能专心致志地读书,这也是一个问题。碎片化的信息给阅读带来巨大冲击,我们都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了。三川玲:童书妈妈的读者以小学高年级段的家长为主。我观察到的现象是,现在婴幼儿的严肃阅读比小学生多,小学生比中学生多,大多数成年人是为了考公、考编或者纯为了消遣才阅读的。阅读书单上的书是一种严肃阅读、深度阅读,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严肃阅读、深度阅读的依然是少数;年龄越大的,阅读越少。这是我观察到的一个比较荒谬的现象。另外,儿童在寒暑假的阅读时间其实并不多,因为阅读要让位于写作业、上辅导班、打游戏、旅行……孩子们基本上还是以消遣性的阅读为多,严肃阅读经常因为缺乏合适的引导而不了了之。我觉得有品质的阅读是不单单属于语文学科的,而是关于全人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底层能力。阅读的本质是思考,教人思考与教人语言是两码事。现在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教孩子思考的教育都是极为缺乏的。张祖庆:现在,各种内卷都在争夺孩子的阅读时间,最应该阅读的中小学生恰恰没有整块的时间阅读,这是非常令人担心的。两位刚才都讲到了读物质量的问题,在您的心目中,优质童书有哪些特点?曹文轩:我认为优质童书有三个关键词,纯净、智慧、谐趣。孩子们正处于成长过程中,所以给孩子的书和给成人的书是有区别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童书是比较纯净的。将这个社会呈现给孩子的时候,要做适当的准备,不是原封不动地给。我们要尽量把社会比较好的一面给他们,所以“纯净”是儿童读物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另外要讲智慧,儿童的书要给孩子哲思的东西。很多人觉得孩子与哲学是有距离的,其实两者的距离是最近的。第三个是“谐趣”,小孩的文学是需要趣味的。比如我写《草房子》《青铜葵花》,里面有很多细节都是很有趣的,“谐趣”一直是我所追求的非常重要的东西。三川玲:我想讲得好玩一点。我做童书推广有12年,做图书编辑已经30年了,因为总是要筛选和推荐童书,所以我总结了一套快速筛选的方法。在给孩子们选书时,我们要做残酷的、负责任的选书者。为什么?因为儿童的阅读时间只有这么多,是好不容易从作业、游戏那里抢过来的;家长的预算、精力也只有这么多,所以选童书是比高考还残酷的选拔。第一个要坚决一票否决的,是骗国家基金的书。这种书绝不可能是好书,因为好作者和好作品不是靠钱砸出来的。孩子的时间就像金子一样宝贵,不能浪费在这种书上。第二个一票否决的是停留在20年前的“国营味”的童书,就是那种认为“童书必须这样做才叫童书”的味儿,比如封面的字体必须是歪歪扭扭的,大人都要和蔼可亲,儿童一定是阳光、自信、正能量的。我觉得这种书毫无创造力,从头到尾都在教儿童老老实实、稳稳妥妥、安全活下去的方法。第三个要一票否决的,是为了迎合大热的概念而迅速出炉的书。这种“大概念”的书,我的建议是,如果不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名社出品,大家千万不要相信。第四个一票否决的就叫流水线画手书,这些画是世界上最不像活人画的画,很像机器画的。第五个一票否决的,就是会加重家长焦虑的书,主要是教材教辅。从长远看,这种书会让儿童活得更不幸福,加重内卷,占据小朋友去跟自然接触,去做创造性的事情,去寻找自我的时间。我去西单图书大厦、海淀图书城,看到大部分书还是教辅书,还是觉得挺悲伤的。我还想说一下第二套选书标准:一键加票,也就是鼓励性选书。如果从书里能看到创造力、创新性、公益性,这种书一定要多选。一键加票的第一种,是“经典重跑”的书。我们都知道有些书堪称经典,但是一定要比较版本。我特别想推荐的是接力出版社的“名著名绘名译”系列,包括《爱丽丝漫游奇境》《木偶奇遇记》等。这套书的插画选的是澳大利亚画家英潘的作品,英潘的插画曾经获得国际安徒生插画奖,是非常忧伤而且温暖的,有一种安静的回味感。这是儿童能够感知到、但不会主动要求的一种美感。这个系列的译者也都是鼎鼎有名的翻译家。“经典重跑”还有其他跑法,比如《爱丽丝梦游仙境》还有一个版本用的是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插图,《大森林里的小木屋》用的是安野光雅的插图。在英国的时候,我曾读过华兹华斯亲自编辑的《呼啸山庄》《简爱》,书的封面竟然是刺绣的。我觉得这些都给我们阅读经典带来巨大的乐趣,让我们欣赏创造性,对孩子的冲击力是很大的。第二个一票加分是体现开放性和创造力的书。世界上本来没有这种书,但总有人开创新赛道。我曾经推荐过一套英国人出的《神秘日志》系列,书的封面上嵌着一块宝石,孩子们可以亲手去摸,书里还有木乃伊的裹尸布。这样的书是伟大的创新,极大地增加了儿童阅读的乐趣。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曾经出了一套《院士解锁科技》,他们花了两年时间,邀请了几十位院士和50多名编辑来打造这一套书。我觉得这样的书是很值得投上鼓励的一票的。第三种是符合学习规律、能够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的书。这些书能够洞察儿童的学习现状,帮助孩子认识学科内在的逻辑并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还有一类书是要一票加分的,就是表达了常被人们忽视的、却又非常重要的价值观的书,比如我们都很喜欢的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鼓励儿童不守常规地冒险、自由自在地生活。张祖庆:我非常认同两位的观点,孩子读不良的童书,不如不读。叔本华曾说:好书再多也嫌少,坏书再少也嫌多,而读好书的前提是不读坏书。但很多时候,孩子们认识和辨别好书的能力是有限的。就读什么书而言,我们是让孩子自由选择,还是要帮孩子去选?曹文轩:多年来我一直有一个固定的看法:因为孩子正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都是不可靠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应该这样定义儿童阅读:所谓儿童阅读就是在校长、老师和有见地的家长的指导乃至监督之下的阅读。所以,我们的校长、老师、家长,不要看到孩子读书就高兴,一定要把书拿过来看一看,他读的是什么样的书,这非常重要。阅读是有讲究的,什么样的书才是值得阅读的?我认为是有文脉的书。初中的时候,我在写作文的时候,觉得鲁迅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腔调,以及鲁迅的精神,就顺着我的笔“流淌”到我的作文本上。请朋友们注意“流淌”这个词。那时我还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很多年后我才明白,这就是“文脉”。没有文脉,何有流淌;没有流淌,何有作文。所以一定要读有文脉的书。我还把书分为“打精神底子的书”和“打完精神底子之后再读的书”。在我看来,“打精神底子的书”至少要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维度,第一是有正当的道义观,第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第三,字里行间充满了悲悯情怀。如果一部作品能够体现这三个维度,就是我认为的“用来打精神底子”的书。我曾经对儿童文学的意义下过一个定义,就是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这是我认为文学最崇高的使命。还有一些书不一定是用来“打精神底子”的,也是可以读的,但是应该在读了“打精神底子的书”、或者至少是同时读“打精神底子的书”的时候,再读这些书。如果“打精神底子的书”一本都没读,就只是看那些搞笑的、好玩的书,我认为这种阅读生态是有问题的。现在中小学生的阅读生态就是这样,很多孩子读的不是有品质、有文脉、有血统的,用来“打精神底子的书”,这种情况很多年都没有改观。同时,我还有一个观点——也许一些朋友会持反对意见——但我坚持认为,作品是分高贵和非高贵的。不论你喜不喜欢,你必须承认托尔斯泰、鲁迅的作品,就是高贵的。我说这个话,并不是说只能看那些高贵的书,而是说,在阅读的过程里,人总要读一些高贵的书。我们也可以用“经典”这个词。为什么会有“经典”的书?因为人类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而世界上的书是无限的,怎么在有限的生命里读到最值得读的书?一代人、又一代人持续地读书,慢慢就知道了好书的基本品质是什么,再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考验,这些书依然活到了今天,它们就是经典。做人要聪明,读书也得聪明。聪明地读书就是读经典的书。如何阅读经典?我认为是重读经典,真正的阅读是重读。最近我重读了《九三年》《雪国》,重读了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我认为《静静的顿河》是一部教科书式的长篇小说,这是我重读后获得的认知。为什么重读会获得以前没有得到的东西?因为你在中间还读了很多其他书,知识和认知在不断积累并发挥作用。当你重读经典的时候,你就有可能获得新的收获,有新的感悟和发现,所以重读是非常重要的。张祖庆:我非常认同曹老师的观点。好书是有血统的,是有经典传承的历史价值的,是需要不断重复阅读的。我记得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里,对经典有14个定义,其中有一个定义就是,经典是我们正在重读而不是正在读的作品,经典是第一次读就像读了多遍的作品,经典是读了多遍仍然像读第一遍的作品。但是我也想起了《书,儿童与成人》里有一个观点:儿童往往有一种逆反心理,成人认为好的东西,儿童往往本能地把它推到一边。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立——我们认为是打底色的、精神奠基的文字,往往会有一定难度,可能跟儿童的认知是有一定落差的。加上小学高年级或者初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逆反心理,家长和老师大力推荐的书,他可能会本能地警惕,会把经典拒之门外。有人认为在阅读兴趣养成之初,不妨“两条腿并走”,一方面让孩子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再把一些经典的、打底子的书推到他们面前,供他们选择,在他们不是很戒备的情况下,悦纳这些经典,这样做是不是也是一种思路?曹文轩:我赞成张老师的看法。成年人指导性的阅读,要向小孩自由的选择做适当的妥协,要让孩子在图书的选择上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哪些书是很有必要阅读的。这需要成年人很有智慧的引导。所以校长、老师和家长在推荐书目时,我衷心希望他们自己把推荐的书都先读一遍。如果自己都没看过就向孩子推荐,是有问题的。张祖庆:我一直秉承这样一个理念:成人视野、儿童立场。儿童的视野有限,可能不知道有林格伦、《静静的顿河》,不知道有雨果的《九三年》,但是我们成人知道,所以我们会把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带到孩子面前,跟他说“我们一起来读”。我想起了我的朋友、特级教师李祖文,他带孩子们选书有一个“2+3策略”,不是“你只能买这几本”,而是“女儿你自己选三本,老爸给你推荐两本”,很好地做到了既让孩子自己选择,又把我们希望他读的好书融合进去。三川玲:我看到了二位老师的激情。让孩子读任何书,推荐人对一本书的激情和真爱是非常重要的。李祖文老师的方法,我觉得特别好。我在推广家庭阅读的时候,会建议成立家庭阅读俱乐部,让孩子和家长互相推荐图书。我觉得互相推荐能够打破儿童阅读和成人阅读的界限。其实我们都不知道这个界限在几岁,是9岁半还是12岁?但是对一本书的真正的喜爱和激情能消除这个界限。所以,我们成年人真正对一本书感兴趣,并且跟孩子一起讨论,是帮助孩子读好书的非常重要的推动。张祖庆:非常认同三川老师讲的“激情”。就是凭着这一份激情,我们“百班千人”的90多位导师才一直带着孩子们走在阅读的路上,从大量的浩如烟海的童书中一期一期地精选,选出了一本又一本好书。张祖庆:下一个话题,我们大人在引导儿童阅读的过程中,如何适当地把握好度?曹文轩:首先阅读是平等的,孩子有权利去选择他自己想读的书,但是回到我们之前谈的,小孩在成长过程中,他的认知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是不可靠的,所以大人需要对孩子的阅读加以指导。这就涉及指导的艺术的问题,牵涉到指导人的智慧,你指导了他还不能让他反感,他没有觉得被压抑了,他的意志被剥夺了,所以如何指导是非常讲究的。我想说的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是很麻烦的一个时代,是一个失去了沉思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孩子的阅读需要重新思考,重新定位。我们今天谈的这些,能不能在他们阅读的过程中得到落实?据我所知,现在很多孩子都是手机、电脑不离手,被短视频包围。我们怎么引导他们,让他们回到我们所希望的这种阅读上来?张祖庆:曹老师讲到的时代背景对阅读的冲击,我们如何去突围,如何在失去沉思的年代让沉思归来,这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三川老师,您能否从家庭阅读环境的营造、亲子阅读技巧等维度,给家长们支支招?我们没办法改变时代,但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三川玲:我曾经画过一个儿童阅读指导地图,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这个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首先,要对阅读有正确的认知,认为阅读跟吃饭、睡觉一样重要,每天都应该阅读。第二,是否知行合一,每天真的安排了阅读时间,最少是多长时间。我觉得这两关过了之后,再讨论如何辅导孩子阅读的问题。如果前两条压根都没做,天天一边打着麻将,一边说阅读很重要,那是假的。在前两条的基础上,我觉得可以对孩子和大人的不同阅读阶段进行分类,对应不同的阅读能力选择阅读书目。对家庭阅读来说,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一定是“不费妈不费爸”的方法。家长不要去做不专业的事情,比如出版社负责把关图书质量,咱们家长就不搞;或者有现成的、专家精心遴选的阅读书目了,就不用自己再整理一遍。但是家长要身先士卒,自己也读书。我们在3000多个家庭中推行的做法是,首先,每个家庭每天阅读20分钟,20分钟已经超过95%的中国家庭了。我计算过,每天20分钟,一个小学生一年能读完20本书。全家每个人都要阅读,不是只要求孩子阅读,大人却可以刷短视频、逛淘宝。大家是平等的。第二,每次读完之后一定要说,全家人一起说10分钟。在我们家,我先生、女儿和我,我们三个人,每个人只能说三分钟,三分钟到了就得停下来。这是为了防止我和他爸爸这种话唠、爱教训人的父母的,要及时制止。刚开始小朋友大概率说不满三分钟,但说不满也是他的时间,你就含笑地等他把三分钟过完。同时会有一个记录员,把大家说的内容记录下来。现在手机很方便,语音马上可以转成文字。孩子一分钟能说480个字,一年下来,一个孩子能说15万字的读后感。第一是感受,我喜不喜欢这本书?读这本书高兴还是不高兴?感受是人人都有的,不论大人孩子都是平等的。第二是评价,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在哪里?慢慢地孩子就会去思考一个书的价值究竟在哪里。第三是应用,我想把书里看到的东西用在什么地方。哪怕一个孩子只有6岁,用这三个词也可以引导孩子读完一本书。这三个词,我是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学来的。我始终在思考如何评价阅读的成效,是读很多遍就叫成功吗?天天打卡就叫成功吗?不是的,一定要符合教育的目标。教育目标的最上层就是创造,最下层是记忆和理解,中间是分析和评价。我就按照教育目标想出了这三个关键词。每天阅读20分钟加上说10分钟,只需要半个小时,长期坚持就能看到阅读对一个人、对一个家庭整体性的改变。张祖庆:我补充一个,比如说打卡,要做得有趣一点儿,最好是让孩子督促家长做。比方说在家里墙壁上画一棵树,读完一本书,找到这本书当中的金句就贴在树叶上,慢慢地孩子就会把整棵树贴满了,而家长肯定是比不上孩子的,孩子就会有这种感受:我的阅读树比妈妈的阅读树长得好!坚持五六年,这面墙壁就变成一片阅读森林。还可以让孩子搭建一个阅读小火车,一列小火车搭起来之后,把一个个书名和书里的金句放上去。还可以画一个阅读金鱼缸,每次读到了一句喜欢的话,就扔到这个缸里。这句话是宝贝写的,这句话是妈妈写的,这句话是爸爸写的。这些都是好玩的做法,好玩才符合孩子的天性。我给父母的另一个建议,就是要建一个书房。有句话说,家里的书房才是真正的学区房,书房才是孩子的起跑线,书房才是持续涨停的绩优股。爸爸妈妈要做的就是,适当地把手机放在一边,和孩子一起阅读。张祖庆:我们聊了快两小时了,聊起阅读总是让人激情满怀。最后我们用几句话来总结,您认为理想中的寒假阅读应该是什么样?三川玲:理想中的寒假阅读,我觉得首先是读真正有趣有益的书。如何选出真正有趣有意义的书,我总结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有理性和有智力快感的书。比如一个孩子对福尔摩斯的书很着迷,那是对推理逻辑的一种喜爱。第二是体现创造性和艺术性的书。比如我第一次接触海明威的书,深深着迷的是他的文字、艺术性的美感。第三,刚刚曹老师说的精神底色,我把它总结为情感、品格和情怀,表现人性的善良和担当。一言以蔽之,好书的关键词就是智力的快乐,艺术的快乐,以及情感和品格的快乐。第二点,我觉得是分享式阅读,大人、孩子、亲子结成阅读俱乐部,大家一起谈论一本书,是极其美妙、极其快乐的事情。第三个是营造阅读环境,刚刚祖庆老师说的阅读火车、阅读树,我觉得太棒了,这是可视化的孩子的阅读成果。环境还包括我们所有人都放下手机,保证纯粹的阅读时间,包括建立专门的书架,像我会集中一段时间去研究一个问题,就会专门搞一个书架,所有专家论述的文章,在书架上都能随手找到。这些都能让阅读行为更容易发生、并且发生得更深刻、阅读得更深入,都是阅读环境的一部分。曹文轩:我最后送诸位一句名言:阅读是在他人的文字原野上收获自己的庄稼。张祖庆:讲得非常好。我也想起了卡夫卡说:一本书必须是一柄斧头,凿开我们心中冰封的海洋。毛姆说:阅读是一所可以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三川玲:我想说的是,无论是教育孩子还是读书,都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因为生命朴素的直觉,会引领我们走向最伟大的地方。感谢听我们聊了这么久的各位家长、老师、伙伴。阅读是非功利的,做阅读这件事情,需要花下时间,才能看到慢慢地开花结果。封面图片:Joan Miró
内文图源:bigbigwork/pexels/Lars Van De Goor
想了解童书妈妈寒假阅读写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