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个因缘,是去了尼泊尔的佛祖诞生地。那是一次出差,因为开通了广州到加德满都的航线,我们作为记者被邀请首航。于是,我就去采访了很多尼泊尔的地方,其中,就去到了佛祖的诞生之地蓝毗尼。我在那里的水塘边大树下,静静地坐了一会儿,感觉很宁静。
第六个因缘,是我和三川研发教授的“童书妈妈儒释道经典写作课”。为了上好这门课,我认真地读了《心经》《金刚经》《坛经》,也带着孩子们去到了中国佛学院,专门向那里的法师请教。
第七个因缘,是疫情期间,我被关在家里,突然,开始想写书法。于是,买来最简单的学生版的笔墨纸砚和《小学生书法教材》,一笔一划地开始写。写了几个月,发现不对;就找来央美的书法教材,好了很多;最后,突然想到,古代的书法家是怎样学书法的,肯定比我们现在的教材更好,于是,就去拜访真正的书画世家,得到了完全不同的指导。
我按照最传统的书法学习方式,先学《说文解字》,写王福庵的篆书偏旁;再写篆书,李斯的《峄山碑》写起……突然开窍,一年之后,略有小成。
后,写历朝历代的《心经》,有欧阳询的,有赵孟頫的、有苏轼的,有王宠的,有文征明的,有董其昌的……而我最喜欢,写的最多的,则是弘一法师的。
第八个因缘,是送《心经》。我的老师说,古人写毛笔字,很少会专门为了练字而练字,大多的时候,都是用在工作生活中的,写信啊,写公文啊,写文章啊。所以,你也不要闷着头写字,要写你喜欢的内容,然后,把写好的字,送给别人,传播这些内容。
于是,我就不怕丑,写了很多的心经,只要有人愿意要,我就送。前前后后,送了几十幅心经出去。
第九个因缘,是画佛像。我很喜欢弘一法师的书法,或许,都不能成为书法,而是,艺术感染力。因为,弘一法师出家之前,就是书画大家,各种字体都有建树。出家之后,他抛却书法的技巧,用最质朴的最本真的方式,来书写,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佛体”。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发现弘一法师所绘制的罗汉像、观音像,就忽然想到古人“书画一家”的说法。然后,自己尝试着去画佛像,也能画出,由此,更多一种创作了。
第十个因缘,是篆刻。后来,我把自己写的还可以的作品,送去装裱。师傅说,您写的字,没有章不成啊。可是,我也没有自己的章啊。我想,古代文人,很多都是可以自己刻章的,弘一法师就是篆刻大家。于是,我就开始学习篆刻,大概一年之后,我也能自己刻章了,就可以写完后,盖自己的章了。
第十一个因缘,是偶遇敦煌心经。在我的书法老师那里,他墙上有一幅心经,很是奇怪,我不知道从哪里读。一问才知,这个宝塔形状的心经,从菩萨脚下开始读,沿着虚线,凝神专注,一字一字走完整个宝塔,回到菩萨脚下。我读完之后,很是震惊,以为是书法老师的创造。他连连摆手,说自己可没有那么大的能耐,这是敦煌藏经洞里的宝塔心经,这幅,是复制品。
我后来查阅才知,这版唐玄奘所译,唐朝僧人所写的,独创的宝塔形制的心经,敦煌一共出土了四幅,民国时期,全部被王道士卖出。现在,两幅在伦敦大英博物馆,两幅在巴黎的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一幅都没有。
我非常喜欢这幅心经,就在家里写。我因为偏爱弘一法师的佛体书法,就用了这种字体来写;同样,我也画了弘一法师所绘的菩萨像。
第十二个因缘,是读经。因为写了心经,就自己读经。这幅敦煌的心经,是佛经经过翻译,成为中国佛教之后的体现。据说,这个宝塔形的心经,是结合了中国本土道家修身练气的方法。所以,读这版的敦煌心经,必须专注,身心合一;读一遍,就跟做了一次调息的气功一样。
第十三个因缘,是木刻。毕竟,写一幅心经,还是需要挺多时间的。每次,我写心经,都会先洗手,再焚香,然后才写经。每晚,能够聚精会神地写一到两幅。有次,有位做艺术文创的朋友看到我写的心经,说他是家传木刻,可以把我写的心经刻成雕版,拓印之后,传播更广。现在他因为手有旧伤,不能刻大的作品,就找了他的朋友,来帮我刻心经。
于是,我手写弘一法师心经,画菩萨像,刻万有幸福印章;几个月后,心经木板雕刻成功,长100厘米、宽45厘米,煞是好看。
第十四个因缘,是拓印。版雕好之后,请师傅来拓印。拓印比想象的要复杂和难,看似上好墨,铺上纸,刷一下,就可以;其实,对每一个环节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我自己尝试过拓印一个小的木板,结果,水、墨、力度,稍微有一些疏忽,就造成了过深过浅,甚至印破的地方。而这版心经,尺寸很大,拓印的难度,就更大了。
而每一次拓印,因为角度、力度的不同,墨迹的不同,出来的效果,也是有细微的差别的,而这,也造就了每一张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
第十五个因缘,是纸。既然是拓印,那么,选取的纸张就很重要。我们和研究木刻的老师一起,在十几种宣纸,一一实验比较后,最终选取了“清水构皮二层夹宣手工抄纸”。这种纸是清水工艺,它呈现的是纸的本色,透亮度高;其原料是构树皮,两层夹宣的选择更适合拓印,能体现它厚重的质感;手工抄纸的古法工艺,让这版心经的每一处细节都体现着传统工艺的妙处。
第十六个因缘,是装裱。我们根据喜爱心经的朋友们不同的使用方式,最终挑选了画轴、简版和镜框装裱三种方式。画轴是最常见且最方便悬挂的;简版心经便于收藏,也可自配磁吸扣悬挂,它不同于画轴版,会另有一种最简单最古朴的美。而镜框装裱更适合在较大的空间展示,着实凸显佛法的庄重和敬畏。我们力求不同装裱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和带给你们心经多样的使用体验。
第十七个因缘,是认可。这款心经拓印出第一批之后,最早收藏的,是童书妈妈的老朋友。包括教育界的杨东平老师,先锋、悦谷、安格等等创新学校的校长;还有我们在商学院的企业家、投资人、高管;还有我在北大哲学系上的佛学班的同学,既有寺院的出家人,也有北大的老师;还有,就是文化出版行业的艺术家、出版社社长等等。
无论大家是不是熟读心经,是不是书法爱好者,都对这款文化的作品,认可度很高——这真的让我受宠若惊。
第十八个因缘,是分享。我自己写经,读经,也跟哲学和宗教学的老师学习。那么,我想,就可以跟大家聊一聊我读的过程中,跟诸多的老师所学到的,以及,我读的过程中,我自己所感受到的。这,也就是我们会陆续做的“心经共读直播”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