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教师展风采,交流促成长——教师展示课系列活动(七)

教育   2024-11-28 14:11   山东  


教师展示课系列活动

如果说,秋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那么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每一个苦思的问题,都是成长的契机。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是教育生命力的迸发。每一场教研的分享,都是集体教育智慧的传递。

新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夯实新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提高新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青岛创新学校高中部开展第五届青年教师“魅力课堂”展示活动。在活动中授课教师高度重视、精心准备,教学师傅全程观摩、指导,学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为青年教师营造了良好的成长氛围。

第七节我们为您展示的是物理组于舒晗老师带来的精彩课程——



第一部分  课程设计

本次展示课的内容是选择性必修二第二单元电磁感应的《自感》,本节是在学习楞次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的基础上对现象的分析和理解,重点让学生从理解到实际应用。在上一节课学生已经学习过《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本节课将继续电磁感应现象进行分析。

本节课从联系实际现象中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首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低电压产生电火花,直观感受自感现象。

接下来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重难点。

在新课讲授环节,让大家观察断电自感现象,利用之前的相关知识分析原理。

结合实验现象,介绍电传感器,通过电流传感器让同学们直观观察断电自感电流变化。利用两道练习题巩固,从现象到理论到应用。

再用相同的思路让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通电自感的分析,并用电流传感器验证。

最后,利用几个随堂练习进行巩固。



第二部分  设计意图

1.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掌握了电磁感应的基础上,以自感现象为主,进一步的将理论和应用结合。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学生对电磁感应原理有较深了解。通过前面的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的学习对电磁感应有了更深的理解。因此课堂的重心应放在引导学生逐步分析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掌握规律和方法,并能切实应用到题目和解释生活中现象。



第三部分 课后总结

在授课之后,肖校长和本部物理组优秀教师李盎然的点评和自我反思,我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想法。

本节课知识点明确,语言精准,采用了一串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结合多种实验和器材,让学生切实看到现象,激发了学习兴趣,并体验了最新的实验仪器,增长见识。课堂氛围融洽,师生互动自然和谐。在讲解和练习的过程中紧密联系所学原理,巩固前知,贴合当前高考形式。



第四部分 课程再优化

1.学习目标设置的应该更加精细一些,从实到虚,层层递进。

2.课堂某些地方可以添加一些思政教育,体现我们既教书又育人的教育宗旨。

3.导学案设置内容应该更加丰富。


足履实地,行一段求索路;群行致远,掬一脉教研香。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本次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充分发挥了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教育集团内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以“传、帮、带、扶”实现教师团队的专业化成长。青岛创新学校高中部的老师们,将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砥砺奋进,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更美的课堂!



供稿|于舒晗

·

·

青岛创新学校
青岛创新学校是由青岛创新置业有限公司于2000年11月投资创建的,由青岛市教育局批准设立,上级主管部门即墨区教体局。学校办学资质为中等学历教育学校(初中、高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