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流出的故事|2024级1班 姜含一《哀哀生灵幽国殇,昭昭前事朝勿忘》

教育   2024-12-17 14:18   山东  

妙笔生花显文采,匠心独运现华章。2020年党的二十大的报告中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 ”。为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我校推出“笔尖流出的故事”专栏,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为您展示创新少年的妙笔生花,争做有为青年的积极向上精神面貌。

今天我们向您展示的佳作来自高一1班姜含一——



哀哀生灵幽国殇,昭昭前事朝勿忘


 高一1班 姜含一 

像不小心触碰了记忆的铃声,一阵阵尖锐急骤的冷寂;像不小心惊醒了安详的睡眠,风抚平了被梦揉皱的倦怠;像不小心扬起了岁月的尘土,背后是如海的浩荡与广阔的沉默。这是一片古老又饱受战争的土地。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是绵延的苦难。天南地北,云淡风轻,抚平了时间,熨不平疼痛的褶痕。

半个多世纪前,卢沟桥的狮子聆听了中国军人抵抗侵略的第一枪,淞沪和平型关的鲜血、台儿庄的焦土见证了中国军民那些荡气回肠、保家卫国的事迹。当敌人的坦克碾过中国人民血汗相融的土地,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无辜地凋零、枯萎,在炸弹卷起的浓烟中总透着坚实的疼痛。那些不甘于埋葬在压迫和摧残下的中国军民举着战旗,抱着枪,目光燃着火焰,焚烧敌人的疯狂侵略,对抗敌人军国主义的火舌。“太行浩气传千古”的左权、“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赵一曼、“尽忠报国”的张自忠、抗日英雄马定夫、钢铁战土杨靖宇,他们都以坚定的爱国热情,装点着同仇敌忾、奋起抗争的模样。那是为了中国人民得以生存而不畏枪林弹雨的豪迈;那是为了古老的中国文化得以保全的决心;那是为了延续中华民族尊严的勇气。他们携着一身征尘,远离泪眼滂沱的亲人,也有着最惨烈的背景。慌乱的子弹在士兵的身体中死亡,那是生命成熟后的陨落吗?这样的问题似乎更让壮烈的死亡带上了战争的沧桑,中国人民结茧的记忆,也将隐隐作痛。

时间的意义和价值,凝为见证历史的长河。长江沧桑变迁,人事代谢,这一段弯弯曲曲的江岸,沉淀着一页不能忘却的历史。南京是中国的六朝古都,那浓荫蔽日的梧桐,秀丽的玄武湖和雄伟的中山陵曾因为战争而黯然失色。30万生灵隐没在南京每一粒尘埃中,他们在哭喊、在控诉日本人惨绝人寰的罪行。30万南京死难者在这片被日军百般践踏的土地上雄浑而低沉地呻吟,一遍遍像鲜血般涌出苦难中的苦难。那些渴望生存的声音一次又一次被枪声、炮声所埋没。日军冰冷的目光无视生命,他们举行杀人比赛、活埋、扫射、火烧、活溺……无数求生的呼喊在血肉中徘徊,连成一条细小而坚实的生死线。如今(截至202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仅剩32人,而当重提旧事,他们不禁老泪纵横,这是何等的哀伤,何等的屈辱。南京的风激荡着愤怒的速度,南京的树叶抖动着怨恨。黄色的野菊花,白色的烛火要如何祭奠那些无辜的亡灵?那些幸存者又要怎样面对支离破碎的记忆?

一段段是血与泪的屈辱,一页页是中国人民不懈的抗争,一个个是和平的企望与战争的现实交织的希望。幸好,正义与胜利的口号更加响亮了!硝烟弥漫中的中国终于退却了它的阴霾,重见明媚的阳光。1945年8月15日,这千千万万中国人含泪铭记的日子,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中国人民终于把侵略者驱逐出境,伟大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们欢呼着、哭泣着,说不透的,是满目的沧桑;道不去的,是中华人民不屈的灵魂。

伟大的抗日战争砥砺了伟大的中国人民。这是一个民族的浴火重生!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中国,一身尘土、一身鲜血,却依然存在着穿透迷雾的舒展微笑,那种纯粹足以感动每一个中华儿女!战火终于熄灭,历史一年年沉淀,神州大地,如今繁荣昌盛。“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历史滚滚向前,时代奔腾变迁,我们青年一辈更当挥斥方遒、扶摇直上,做那奔涌的后浪,去创建祖国未来的星河长明!

有一个国家,即使经受百般蹂躏,也能顽强不屈挣扎爬起,那就是中国!

有一个国家,即使面对生灵涂炭,也能狂飙突进浴血奋战,那就是中国!

有一个国家,即使变得千疮百孔,也能劈波斩浪负重前行,那就是中国!




·

·

青岛创新学校
青岛创新学校是由青岛创新置业有限公司于2000年11月投资创建的,由青岛市教育局批准设立,上级主管部门即墨区教体局。学校办学资质为中等学历教育学校(初中、高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