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以前对我很温柔,但自从我开始上学,他们给我辅导作业时经常会发脾气。”上海民办尚德实验学校学生顾禛僖发现,身边不少同学有类似的烦恼,便设想开发一款可以改善亲子关系的App。“这款App通过摄像头,可以识别使用者的情绪状态;当使用者讲话音量超过一定分贝时,它就会自动提醒他温柔一点;家长还可以和孩子通过这个App聊天、记录心情日记,加深彼此的沟通了解。”
上海民办尚德实验学校学生顾禛僖设想开发一款能改善亲子关系的App(摄影:袁曼舒)
11月2日—3日,2024上海青少年科创发明大会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五附属学校举行,全市近千名怀揣科技梦想的中小学生带着他们的奇思妙想和实践成果前来“PK”。本次大会由上海市科创教育指导委员会、上海科技馆、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指导,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主办。
大会开幕现场
据介绍,本次大会以“创新启航·智能未来”为主题,分设“创新创意类”“航空航天类”“AI制造类”三大比赛版块,旨在倡导科学精神及科学家的精神,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意识,引领青少年投身于探索实践活动,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
航空航天类比赛选手作赛前准备(摄影:袁曼舒)
学生们的奇思妙想何来?第一教育在比赛现场发现,小学组选手的创意往往源自日常生活,学业、亲子关系、个人爱好等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嘉定区方泰小学五年级学生谢可然设想开发一款可以识别使用者情绪的台灯。“做作业时,有时我们会心情不好,这个台灯可以通过人的面部表情识别情绪,当发现我们心情不好时,就会自动播放音乐帮助我们放松。”
来自上海市民办桃李园实验学校的顾舒然同学是个骑行爱好者,她发现骑车转弯时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便以汽车转向灯为灵感,开发了一款自带转向灯的声控骑行背心。
小学组选手展现创新创意(摄影:袁曼舒)
中学组选手的目光则投向了社会,展现出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的邱程同学非常关心流浪猫的治理问题。她借助目前运用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声音识别技术,设计了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流浪猫检测系统,可以帮助治理者掌握流浪猫的活动范围、数量乃至性别,从而采取适当的治理方式,比如为公猫做绝育手术、为幼猫寻求救助等。
来自嘉定区第一中学的闵欢欣同学则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开发了一款适合高中生的“City Walk”路线推荐大语言智能体。“‘City Walk’原本是一种‘无需消费的快乐’,近来却在网络炒作中变形为了一种浮夸做作的休闲方式,我希望它能够回归本原,成为高中生了解城市文化的一种方式。”
中学组选手的目光更多聚焦于社会热点问题(摄影:袁曼舒)
大会开幕当日,长三角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联盟“官宣”成立。该联盟由嘉定区教育局联合长三角地区温州、太仓、昆山、宜兴等地教育部门共同发起,将通过系统化、协同化、高质量发展的方式,为长三角地区青少年科创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长三角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联盟成立仪式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浩谈到,上海市教委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通过持续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创新实践环境等多种举措,提升青少年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并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竞赛和活动,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创新热情,同时注重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深度协作。此次长三角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区域协同育人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出席开幕式并观摩了学生们的比赛。“科学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行动。”活动现场,他勉励学生要“善于发现现象、敢于提出问题、勇于马上行动”。什么是“科学家行动”?它或许也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高大上”。“喜欢科学、尊重科学家、不乱扔废旧电池、喜欢看科普类电影和书籍等等,这些都是有科学素养的表现。孩子们相信自己,你能成为科学家。”倪闽景说。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作“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素养”报告
嘉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汤东英介绍,近年来,嘉定区充分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创新资源,建成全市首个青少年科创集散地、“嘉懿创新思维广场”等科创教育阵地,构建起以培养青少年创造力为目标的综合课程体系,区域内人工智能课程覆盖70余所学校,越来越多的嘉定学子在机器人、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展现出创新潜力。
活动中,嘉定区青少年模型节同步举行,展现嘉定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丰硕成果
文字、摄影、视频:袁曼舒
部分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谢然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