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ce 1996
朝日日语
「女儿节」是祝愿女孩平安成长的日本节日。就给大家介绍从3月3日的由来与历史、雏人偶的摆放方式、雏祭不可或缺的料理,以及现代的庆祝方式等。
「3月3日」举行的女儿节,是为了祈愿女孩的健康与成长的活动,也被称为「桃花节」。日语写作雏祭り,读作「ひなまつり」(hi na ma tsu ri)。家中有女儿的家庭通常会准备雏人偶和菱饼,并享用散寿司、雏米果和蚬汤等食物来庆祝。
女儿节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中国的风俗
女儿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平安时代中期,据说源自于古代中国的「上巳节」风俗。在古代中国,「上巳」日被认为是忌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于水边清洗身体,进行驱邪解厄的仪式。虽然「上巳」的日期随着时代有所变化,但现代已定为每年的3月3日。
平安时代「曲水之宴」的情景
资料来源:冷泉为恭 绘制《公事十二个月绘卷》,复制版。
这项活动传至日本后,平安时代的贵族们在「上巳」这天,便开始举行名为「曲水之宴」的游戏。「曲水之宴」是一种雅致的游戏,参加者坐在曲折蜿蜒的小溪旁,将装满酒的酒杯从溪流上游放流,参加者须在酒杯漂流到自己面前之前完成一首和歌或汉诗,然后取杯饮酒。
此外,这一天还有饮用桃花酒、食用艾草麻薯以驱除身体邪气的习俗。
江户时代奢华美丽的女儿节情景
资料来源:歌川丰国(三世)绘制《三会姬・雏游图》(文久元年・1861年),越嘉。
在日本流传着一种风俗,将污秽转移到以泥土或纸制成的人偶上,然后将它们放入河中流走。据说这种风俗与「上巳节」逐渐结合起来,形成了后来的传统。
此外,过去小女孩玩人偶的游戏曾被称为「雏游(ひいな游び)」。随着人偶制作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保存和装饰这些人偶。到了室町时代,女儿节便以固定形式出现。在江户时代,武士与贵族间开始盛大庆祝女儿节,最终逐渐普及至一般家庭,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传统活动。
摆放雏人偶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时候收起来?
雏人偶被父母用来寄托保护孩子免于疾病、意外等灾祸的愿望,同时祈求他们未来能够建立幸福的家庭。由于雏人偶本身具有驱邪避厄的意义,因此一般都会在女儿节之前准备好,并在活动结束后尽早收起来。
此外,传统上不会继承母亲或姐妹 的雏人偶,而是为每位女孩准备一套专属的雏人偶,这是因为雏人偶被认为是帮女孩承受厄运的替身。
在女儿节时,有一种与雏人偶一同装饰桃花的习俗。据说这一习俗源自古代中国的「上巳节」,当时人们认为饮用桃酒和食用艾草麻薯具有驱邪的效果。在日本,也有桃花具有避邪之力的传说。此外,桃花正好在女儿节时盛开,这也是促成这一习俗的原因之一。
色彩鲜艳的菱饼通常堆栈成三层,虽然有时也会被食用,但更多是作为装饰品使用,经常出现在女儿节装饰的组合中。
菱饼的配色各有其意义,粉红色象征驱除疫病与避邪;白色代表洁净;艾草的绿色则寓意驱除邪气。此外,三种颜色的排列顺序也颇具象征性,覆盖于新芽(绿色)上的积雪(白色)逐渐融化,随后桃花(粉红色)绽放,表现出春天的景象。
现代雏人偶大致可分为「关东雏」和「京雏」。
关东雏
面向的左侧的是男雏,右侧是女雏
面部表情较为清晰明确
京宾那
面向的右侧的是男雏,左侧是女雏
脸部线条细长,表情温婉柔和
关东雏以「右上位」为主;京雏则以「左上位」为主。
亲王饰
仅摆放一对男雏与女雏,又称为「内里雏」,模仿住在御所(内里)的天皇与皇后。由于现代住宅空间有限,特别是在都市的公寓与套房中,多数家庭只会准备亲王饰。
七段饰
将雏人形按照七层摆放,是最豪华的装饰方式,也称为「十五人饰」。以下是一般的七段饰构成:
第一段:内里雏(天皇与皇后)
第二段:三人官女(宫中仕女)
第三段:五人囃子(五位乐师)
第四段:随身(侍从)
第五段:仕丁,左近之樱与右近之橘(杂务人员)
第六段与第七段:包含重箱、御所车、御驾笼等嫁妆或出嫁用品
三段饰
将内里雏、三人官女与雏道具分三层摆放,装饰效果比亲王饰华丽,但比七段饰更加简约,因此颇受欢迎。
雏人偶的摆放时期
一般来说,立春(节分的隔天,2月4日左右)到2月中旬之间是适合摆放的时间,有些地区认为在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2月18日、19日左右)摆放更为吉利。此外,前一天的3月2日摆放则被视为「一夜装饰」,这与正月装饰一样被认为不吉利,因此应避免。
虽然没有特定的摆放方法或位置规则,但为了防止人偶晒伤,应选择避免阳光直射、湿气及过于干燥的地方。
在风水学中,据说摆放在东北方或东方的位置会更好。
雏人偶的收纳时间?一般认为,收纳时间是3月3日当天晚上到4日内。如果无法及时收纳,则建议在春分(约3月21日)之前完成整理。
雏人偶有驱除厄运的象征意义,因此早早收纳会比较好。
在女儿节中不可或缺的料理和食物包括以下几种:
雏米果
艾草麻糬
蚬
散寿司
白酒
据说,雏米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过去旧历三月三日,人们会前往海岸进行戏水活动。为了方便携带菱饼,便将其碾碎后油炸,这便是雏米果的诞生由来。
艾草麻薯则是一种使用艾草叶制作的点心,因具有驱除邪气的寓意,也是女儿节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
蚬清汤的食用,源自过去在海边嬉戏的习俗。此外,蚬的两片贝壳紧密贴合,因此也寄托了夫妻和睦的美好愿望。
关于散寿司的起源虽然无法确定,但由于其外观华丽,且使用了虾子和莲藕等寓意吉祥的食材,因此被认为非常适合在庆祝的场合时享用。据说散寿司自大正时代以后才开始普及。
白酒的起源据说与桃花酒有关,但在女儿节期间饮用白酒则是在江户时代后期以后才成为习俗。
介绍日本各地独特的女儿节活动与传统的节庆活动。
【东京】雅叙园东京饭店 迷你展览×百段阶梯 ~文化财的小世界~
东京都指定有形文化财「百段阶梯」 是一座于1935年昭和初期建造的木造建筑。每年初春期间,这里都会举办与女儿节相关的展览,已成为一项传统。今年的企划展览中,各式各样的迷你艺术作品将在七个房间中展出。其中一个房间将展示川内由美子的收藏品,包含自江户时代以来的珍贵雏人偶等,参观者可欣赏到精致且充满趣味的迷你世界。
举办地点:雅叙园东京酒店
地址:东京都目黑区下目黑 1-8-1
举办日期:2025年1月18日(六)~3月9日(日) 11:00~18:00(最晚受理时间17:30)
门票:成人 1,600 日圆,大学生和高中生 1,000 日圆,中小学生 800 日圆
交通方式:从JR目黑站步行3分钟
【静冈】伊豆稻取 雏吊饰祭
文化公园 雏之馆,素盏鸣神社的石阶
「雏之吊饰」是指在女儿节期间,在雏坛的两侧悬挂人偶装饰的风俗,这一习俗自江户时代便在伊豆稻取地区传承下来。它与九州柳川地区的「さげもん」以及山形酒田地区的「伞福」并列为「日本三大吊饰」。活动期间内,包括文化公园的雏之馆在内,共有三处展览会场对外开放。此外,位于「素盏呜神社」参道上的118石阶上,整齐排列的雏饰也壮观至极,令人赞叹。
举办地点:文化公园雏之馆、素盏鸣神社等
地址:【文化公园雏之馆】静冈县贺茂郡东伊豆町稻取1729,【素盏鸣神社】静冈县県贺茂郡东伊豆町稻取等
日期:2025年1月20日(一)~3月31日(月)9:00~17:00(最晚受理时间16:30)※素盏鸣雏段装饰2025年2月15日(六)~3月9日(日)10:00~15:00(下雨则取消)
门票:因会场而异(免费 ~ 500 日圆)
交通方式:从伊豆急稻取温泉站步行10~20分钟以内
【爱知】第24届 陶之城 濑户雏巡礼
濑户藏的 「雏人偶金字塔」
陶器与烧制陶器的「せともの」一词据说源自于「瀬户(制作的)物品」。在这座名副其实的烧制陶器之城——濑户市,将举办让整座城市被华丽雏人偶装饰点缀的「雏巡礼」活动。
在主会场「濑户藏」,将展示一座高达4公尺的金字塔形巨大雏坛「雏人偶金字塔」,上面摆放着约800尊陶瓷与玻璃制作的创作雏人偶!
此外,还提供和服租借服务,各处都能欣赏到精美的雏人偶装饰,每逢周末还会举办濑户烧雏人偶的手作工作坊。在活动限定期间,还能品尝特别菜单「雏午餐&甜点」。穿上和服,在街头悠闲漫步吧!
举办地点:濑户藏等
地址:【濑户藏】爱知县濑户市藏所町1-1等
举办日期:2025年2月1日(六)~3月9日(日) [时间依会场而异※「濑户藏」为9:00~21:00]
门票:根据场地不同(免费~)
交通方式:从名铁濑户线尾张濑户站步行即可到达
【京都】放流雏人偶
稻草架的雏人偶,放流雏人偶
「放流雏人偶」是将用和纸制成的雏人偶放入水中流走,藉此清除身上的污秽,是一种民俗活动。据说自平安时代以来,人们会藉此祈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在京都的下鸭神社,每年在桃花节的日子,会在境内的御手洗池进行放流雏人偶仪式,且一般的参拜者也可以参与。除此之外,在鸟取的用瀬町和东京的隅田川等地,也会举行放流雏人偶活动。
举办地点:贺茂御祖神社(下鸭神社)
地址: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下鸭泉川町59
举办日期:毎年3月3日 10:00开始受理,11:00 放流雏人偶仪式
价格:稻草架的雏人偶:大 1,000 日圆,小 500 日圆
交通方式:从市巴士「下鸭神社前」巴士站步行片刻即可到达
- いじょう -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