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克文从底薪300元的流水线工人,到年收入3000万的自媒体大V的逆袭故事,虽然存在一些争议,但仍然给普通人带来了一些启示:
1. 坚持梦想,勇于尝试
卢克文从小就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15岁就立志当作家。即使在流水线工作期间,他也没有放弃写作梦想。09就开始尝试投稿创作,花一年多的业余时间,拒绝了下班后的蹦迪和饭局,潜心打磨,在《今古传奇》杂志上发表一部十多万字的长篇武侠小说《乱红》。
因为钱少,经济压力大,卢克文很快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然而,现实远比想象残酷。他尝试过电商,开过网店,做过淘宝讲师,但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资金短缺、经验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种种困难像一座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然而,卢克文并没有被失败打倒。他始终相信,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积累。他曾在一次采访中回忆道:“那时候,我每天都在想,为什么别人能成功,而我不能?后来我明白了,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试错、不断学习。”
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他在一次次失败中逐渐找到了方向。他开始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与创业实践相结合,尝试用更宏观的视角去分析市场,用更接地气的方式去运营项目。最终,他创办的服装电商公司,逐渐走上正轨,成为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成功案例。
后来自媒体的到来,他又通过自媒,体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这启示普通人,无论起点如何,多么普通,只要坚持梦想并勇于尝试,就有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2. 持续学习,提升自我
卢克文在杂志上发表了一部小说,并没有多少钱,特别绝望。后来,他又利用休息时间,学习英语、PS、CAD等技能,才实现了职业的转变,从一名流水线工人,变成了坐办公室的公司白领。
那时的他,工资微薄,但每到休息日,他总会挤出一部分钱去买书。从历史到经济,从文学到哲学,他的阅读范围广泛而杂乱。他曾在深夜的宿舍里,借着昏黄的灯光,一页页翻看《史记》,感受历史的波澜壮阔;也曾在午休的间隙,捧着《国富论》,思考经济的运行规律。这些书籍,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他原本单调的生活,也点燃了他心中对知识的渴望。
这种持续学习的精神,帮助他在后来的自媒体创作中,具备了更全面的能力。他写作的时候,也是这样,经常为了研究一篇文章的主题,连续看几天的资料。普通人也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把阅读学习,当成日常习惯,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3. 商业思维与内容创作相结合
创业的成功,并没有让卢克文止步不前。他深知,以后的时代是内容为王的时代,是创作者的时代,是个人品牌的时代。写作,创作作品,本就是他长久以来的夙愿。
于是,他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写作中,试图通过文字将自己的思考,与更多人分享。2018年,他创办了“卢克文工作室”,专注于国际时政、经济、历史等领域的深度分析。
他的文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迅速吸引了大量读者。从《文在寅的复仇》到《中国国运三十年》,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像一颗石子,激起了读者心中的巨大涟漪,短时间内获得上亿次阅读量。
卢克文的成功,不仅源于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创业的执着,更源于他对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本质的真知灼见。
他曾说:“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重要的不是起点,而是坚持到终点的勇气。”正是这种勇气,让他在阅读中找到了方向,在创业中实现了蜕变,最终成长为一名内容创作的佼佼者。
卢克文不仅注重内容创作,还具备较强的商业头脑,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商业变现。文章打赏,付费阅读、出版书籍,出席讲座,还有自己的知识产品,比如写作课、内幕资讯读书会,还有知识星球。
今天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专门去查了一下他的知识星球付费人数,268元一位,付费人数到今天为止,已经将近四万人了。我上一篇文章说他去年赚了5400万,很多人觉得有点夸张,感兴趣的,不说别的,就算算光知识星球,这一项收入的总和吧!
很多人总说卢克文的文章特别水,你以为那些打赏的读者都是傻子吗?19年的时候,卢克文光打赏这一项收入,就是四十万以上。他写一篇文章,应该就比很多人努力大半年的收入总和还要多。
大家都是普通人,卢克文做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在做。卢克文不就是打开电脑到网上打字写文章嘛,很多人也都在写。我昨天那篇文章下面,几百人留言,很多人比我写得都好,可是有用吗?
很多人喜欢挑刺,不爱学习,总觉得那些花钱学习的都是韭菜,他们也到网上写文章,可是都是胡言乱语一堆鬼话,最后啥也得不到,也就是浪费时间,图个嘴爽,放完狗屁,吃点狗屎,可是卢克文呢?
卢克文写完文章,一年赚几千万,从普通的流水线工人,逆袭为顶流大V,这就是差别!
这个世界是很公平的,你向这个世界释放什么,最终就会得到什么。很多人根本就意识不到一个人在网上写文章、自由发表思想的意义。他一打开电脑,就想发泄,发泄完了,什么也得不到,而那些有意识地创造价值、认真输出内容的人,最终也会收获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