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子里的“柴米油盐”,成了书里的“金句”
姜老太太,年轻时忙里忙外的,哪儿有时间琢磨写文章啊!可到了晚年,孩子们都大了,家里也清净了,她就开始琢磨起那些过去的事儿,脑子里的回忆,自动发酵起来。
你别说,这老太太记忆力可好,几十年的事儿,说起来跟昨天似的。那些咱们平时觉得平平无奇的日子,在她嘴里,怎么就那么有意思呢?什么邻里纠纷啊,孩子调皮捣蛋啊,都成了她书里的“金句”,看得人直乐呵!
读姜淑梅的作品,就像和一个老年智者在聊天,时不时地就会被逗笑,就会感觉到如今的生活,实在是太美好,太幸福了!
二、拿起笔,就是一场探险之旅
要说写作,对姜老太太来说,那可真是一场人生最大的探险。一开始,她连字都不认识,电脑都不会用,更别提打字了。可人家有办法,不会用电脑,就用笔写;不认识字,就让孩子们把她口中的儿歌写下来,她一个字一个字的认识,唱一首儿歌,就认识了十几个生字。
认识的字多了,看了同是山东老乡莫言的三本书之后,就说:“这就是作家啊,那我早就是作家了!”
于是她就开始拿起笔,一字一句,一段话一段话,把脑子里早就存在着的故事,一口气写到纸上,就这样出版了六本书。有些故事,用文字表达不尽兴,她就画出来,于是,顺便又成了画家。
三、书里的故事,比电视剧还精彩
姜老太太的书,那可不是一般的书。她写的那些故事,都是实打实地发生过,有的让人笑,有的让人哭,还有的让人感慨万千。
她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本书,只是有的人没把它写出来。她就是把自己这本书,一页一页地翻给读者看。你读她的书,就像是坐在她身边,听她讲那些过去的故事,亲切得不得了。
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梁文道说:姜淑梅的作品《乱时候,穷时候》出版之后,很多人奔走相告,觉得是本奇书,写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奇人。姜淑梅女士带来的是一种民间草莽的声音,跟知识分子的书写是不一样的,书里的故事,比电视剧还精彩。
四、年龄不是坎儿,热爱才是关键
有人问姜老太太,你这么大岁数了,还折腾啥写作啊?她笑呵呵地说,年龄是个啥?只要心里有热爱,啥时候开始都不晚。
她这话,说得在理。你看,现在多少年轻人,整天喊着要写书,要当作家,结果呢?热血不超过一周,然后就冷冻大半年。姜老太太呢,人家是真动手写了,还写得挺好。这说明啥?热爱,才是最大的动力。有了热爱,方法、技巧、困难,一切都不是问题。
所以啊,朋友们,咱们也别老觉得自己这不行那不会的。看看姜老太太,人家晚年都能拿起笔,从不认识字到写出自己的故事,出自己的书,咱们咋就不行呢?记住,年龄不是坎儿,能力不是阻碍,热爱才是关键。只要你心里有那份热爱,啥时候开始都不晚。只要敢写,一切皆有可能。
最后老生常谈,帮我自己打个广告,我现在教人写作赚钱,短短两个多月,已经带出几个人三五倍、十几倍赚回学费,五百块钱入群,我一对一辅导到赚钱,感兴趣的,认同我的,愿意付费的,可以加我,如否,就不要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