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通宵达旦地读《明朝那些事儿》
文摘
2025-01-12 21:02
广东
我是一个爱阅读的人,这是我很早就对自己的发现之一。我上高中的时候,看金庸的武侠小说,能连续几天不眠不休地看,几乎什么都不干了,就是一直看,非得一口气,看到最后结局不可。看书的过程,沉醉于故事情节里面,就好像进入到另外一个世界一样,浑然忘我。后来这种情况,在遇到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再次出现。当时是2010年期间,我大学毕业的第3年,白天上班,我是一家教育机构的课程顾问。晚上六点钟下班回到住处后,我就恢复了多年以来的书痴形象。我这人性格内向,不会与人交际,平时打发时间的方式,主要就是读书,读各种闲书。那个时候,天涯论坛还很流行,我在论坛上就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不少连载片段,挺轰动的,很多人跟帖。很快我就发现,有人把它全部整理成TXT的电子版了,我立马就下载到自己手机上了。那个时候,触摸屏的智能手机还是稀罕物,我用的是魅族的M8,魅族公司的第一款大屏幕手机,我就是在这个手机上,第一次全部、无遗漏、系统地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有一天下班后,一回到住处,我就打开手机开始读,一读就放不下手机了。实在太有意思了,很幽默,而且思想啊论调啊叙述风格啊,感觉就是同龄人,特别亲切。当一个人真正投入到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有时间不够用的感觉,平时只会觉得,时间多得无处打发。我读这本书就是这感觉。我平时一个人回到住处,总会这摸摸,那看看的,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不知道该怎样打发时间,可是因为投入到这本书的阅读里去,连日常去洗手间的洗漱,都是匆匆忙忙的,就想赶紧搞完了事,赶紧拿起手机继续读。那个晚上我就是如此,洗漱回来,立马就拿起手机继续读。继续读就继续笑,实在太逗了!阅读的过程中,多次忍不住笑,本来很困的,可是一笑,忍不住大笑,笑得浑身动,困意都给赶走了。不小心,抬头看一眼窗外,已经天亮了。看看时间,已经是早上七点多了,又要出门吃早餐,又要上班了。我竟然就这样没有睡觉地读了一夜的《明朝那些事儿》。后来我回头想想,可能那个时候也是年轻,身体好,特别有激情,可以熬一整夜看书,恰好又碰到的,是自己特别喜欢的书。我就那样读了一整夜之后,早上洗把脸,就去吃早餐上班了。想想真是不可思议,是实打实地废寝忘食。这种感觉,在之前的经历中,好像只有高中的时候,读金庸武侠才会有过。而且那个时候的记忆力特别好,一直记得书的末尾,当年明月的几句话。他说:这本书出版了之后,从销量来看,荣获新中国出版史上最畅销的四十部书之一,是历史领域几乎绝无仅有的现象级畅销书。很多人问他还能写不,以后还会不会写,他说:才二十多岁,哪有会不会写、能不能写那一说啊,以后可能还会写,只是暂时不写了!这部书,天天写,笔耕不辍,连续日更了三年多,确实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他讲过写这本书过程中遇到过的困难,天天都要查资料,经常都是看一大堆资料,看好几本书,才能到网上写两三千字,才能完成当天的日更任务,特别累。他说:特别羡慕琼瑶这样的作家,可以尽情地靠自己的想象,无边无际地自由发挥,而写历史读物,就没办法这样,每一个典故都是有出处的,都一段情节,都是有根据的,不仅仅靠记忆,需要经常查资料确认,所以,写作的进度,是很慢的。不像网络小说,一天更新个一两万字,都没问题。他一天的进度就是两三千字,已经是能力的最大极限了。他说:写这本书的初衷之一,就是想要告诉别人,历史也可以很好读。之前读了特别多的枯燥乏味的历史书,自己想要推翻这种局面。《明朝那些事儿》畅销以来,引发了无数人对明史的阅读狂潮。在中国过去那么多的朝代之中,我敢说大部分国人是只对明朝印象最深刻的。这里面,当年明月发挥出的功劳,无人可以匹敌。后来很多学者跟风写《清朝那些事儿》《唐朝那些事儿》《宋朝那些事儿》,可是再也没有人,能够像当年明月那样,创造出那样大的影响力。斯人已不在江湖,江湖却都是他的传说,这就是绝顶高手的境界!多年前那个一人在图书馆里默默看书的石悦,活成了当年明月,活成了很多年轻人的榜样,变成了很多写作者心里的偶像!最后老生常谈,帮我自己打个广告,我现在教人写作赚钱,短短两个月,已经带出几个人三五倍赚回学费,五百块钱入群,我一对一辅导到赚钱,感兴趣的,认同我的,愿意付费的,可以加我,如否,就不要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