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先贤】土木结构泰斗蔡方荫

政务   2024-11-22 17:38   青海  


九三先贤的故事

编者按




九三学社涌现了许多令人高山仰止的先贤俊才,先后拥有两百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多位社员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做出了永垂史册的突出贡献。九三先贤们朴素而高尚的品格,传递着老一辈科学家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艰苦卓绝的凛然斗志,彰显了九三学社科技强国的底色。
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5周年之际,为全面贯彻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我国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贡献青海九三力量,社青海省委特推出追忆九三先贤栏目,希望广大社员积极学习先贤事迹,感悟先贤精神,传承先贤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这幢建筑是不是有些眼熟?



这块路牌是不是似曾相识?


你知道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吗?
这些都与今天我们故事里的主角有关——
他就是九三学社先贤、江西南昌籍院士蔡方荫

  下面,就带大家深入了解这位九三学社先贤吧~



▲图为蔡方荫教授


生平介绍


  蔡方荫(1901—1963),江西南昌人。土木建筑结构学家。1920年考入清华学堂(现清华大学),1925年以优异的成绩在清华学堂土木科毕业。同年,公费留学美国,在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学习研究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1928年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并成为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通讯会员。1928-1930年在美国纽约某联合设计事务所任结构设计师。1930年回国,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并兼从事工程设计。1930-1931年在东北大学任教授,1931-1939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授。1938—1940年,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土木系主任。1940-1949年任国立中正大学工学院院长兼土木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951年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委员兼文教委员会委员、南昌大学工学院院长等职。1951-1953年在重工业部兵工局任总工程师。1953-1956年在第二机械工业部任职。1957年加入九三学社,1956-1963年任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土木工程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文化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
▲在东北大学任教时梁思成、蔡方荫等合照

“砼”字的创造者


  1953年,蔡方荫在授课时,发现学生的课堂笔记里,凡是出现“混凝土”的地方基本都空着。当时,蔡方荫也时常去建筑工地考察,在那里,他发现工地施工员写“混凝土”时不仅费时,还经常出错。于是,蔡方荫萌生了简化“混凝土”的想法。再次上课时,蔡方荫告诉学生们可以用“人工石”代替“混凝土”,因為“本来它就像人造的石头”。同样是三个字,但笔画简单很多,学生当然乐意使用。随后,蔡方荫在建筑工地推广使用“人工石”,不久他发现“人工石”写起来虽简单,但是很占空间,于是他进一步把它简化成一个字——“砼”。
  1955年,蔡方荫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在这一年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


方荫楼、方荫路


  蔡方荫教授早年就读清华学堂,后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建筑工程,曾研究建筑声学。后攻读土木工程,在美国纽约一所事务所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期间参与设计了高度仅低于帝国大厦的60层高层钢结构建筑。回国后,蔡方荫曾担任多所著名大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仅用了16个月的时间,编写完成了《普通结构学》的书稿。改变了我国在结构学教学中一直采用英美教材的局面,对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较大贡献。以后蔡方荫教授又发表了《第四量浅说》,介绍了国内外科学家提出的“四维空间”理论。在他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有17篇在美国刊物上发表。蔡方荫教授先后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和常务理事,并一直兼任出版委员会主任和《土木工程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1956年,蔡方荫参加了国家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对建筑科研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1987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卷”内,将蔡方荫列为我国现代七位著名的土木工程界人物之一。


为纪念蔡方荫教授在高等教育事业的成就,江西师范大学在新校区新建的一幢教学院特命名为方荫楼,以资纪念和缅怀。同样,南昌大学为纪念蔡方荫院士,将校区的一条主干道命名为“方荫路”。


来源:众智澄城、桃李雅韵、往事漫谈公众号、九三学社江西省委员会公众号


青海九三
信息发布、社员学习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