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先贤的故事
编者按
周廷儒(1909—1989),浙江省新登县人。1927 年, 毕业于嘉兴秀州中学。1929 年由浙江省官费保送,进入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地理系学习。1933 年学习毕业,以《广州白云山地形》的论文获学士学位,并留校担任德籍地貌学家卞沙 (W•Panzer) 教授的助教,奠定了一生的科学研究方向。1935 年至 1937 年,在杭州高级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完成他的早期区域地理著作《扬子江下游 及其区分》,立论极具特色。1938 年,抗战爆发后转至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史地系,讲授自然地理。1940 年至 1945 年,调任前中央研究院在重庆北碚建立的地理研究所,应聘为助理研究员,后晋升为副研究员,并应复 旦大学之聘在史地系任兼职副教授,主讲地貌学。1946 年至 1948 年,获中英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资格,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1948 年,受“文化景观” 学派创始人美籍德国学者索尔教授的影响,以 1942 年西北考察所收集的资料为基础,融汇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现象,撰写论文“甘肃走廊和青海地区民族迁移的历史和地理背景”,获硕士学位。
1949 年至 1983 年,应当时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主任黄国璋的聘请,于 1950 年回国,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并兼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地理系教授。1950 年 , 加入九三学社。1952 年秋,开始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主任。主要从事地貌学、古地理学、中国自然地理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任职长达 30 年之久。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院士)。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期间历任:中国地理学会第三届常务理事、第四届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报副主编、国家教委教材编审委员会地理组委员、北京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1989 年 7 月 18 日卒于北京。
周廷儒正满怀志趣继续攀登博士学位时,听到了伟大祖国解放的消息,他沉浸在幸福的时刻里,接着又收 到好友、当时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主任黄国璋教授的聘请,毅然闯过重重难关,在 1950 年初,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从此,他立下誓言,要把知识和才能,无私地奉献给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周廷儒说:“我在长期从事地貌、区域自然地理的考察和研究中发现,现代地表自然界的每一个特征,都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如果不去查明它的全部历史过程, 要想了解现代自然界规律的特点是不可能的。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知道现在。而只有了解现代自然地理 过程,才能为预报将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因此,研究古地理不仅是为了了解现代,更重要的是为了预报将来。这种预报对于正确从事大规模改造自然的实际工作,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阐明了研究中国新生代古地理 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周廷儒之所以能开创一条研究中国新生代古地理的 道路,这是他几十年来长期从事野外考察的结果。他撰写的各类论著,都揭示了第三纪、第四纪时期地理环境的面貌,为研究和发展中国新生代古地理奠定了基础, 这正是周廷儒教授在中国地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
1941 年,中英庚子赔款办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在四川重庆北碚成立。他应聘去担任助理研究员,后又提 升为副研究员。他先后参加了“嘉陵江考察队”,并沿 江步行了 800 里,把考察结果撰写成论文和绘制了《嘉 陵江曲流分布图》,为以后嘉陵江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工作奠定了基础。“西北史地考察团”是由地理研究所 与当时的中央研究院联合组织的,考察路线由兰州沿湟 水谷地过青海湖到柴达木盆地,再翻过祁连山,穿河西走廓到敦煌,沿途搜集资料,最后与李承三教授合作,编写出《青海地理考察纪要》,以及他自己编写的《环青海湖山牧季移》和《从自然现象证明西北历史时期气候之变迁》等论文,这些文章在今天开发大西北中仍有 参考价值。
一个小山村走出两位院士兄弟,全国罕见在新登镇和永昌镇的交界山区,有一个名叫“官塘”的小山村,以前有“里官塘”、“外官塘”之分,村民 大多姓周,主要居住在更靠近山里的里官塘。一个世纪前,在官塘村的周氏家族里,先后诞生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周廷儒和生化药理学家周廷冲,他们同属“廷”字辈, 同宗同族,是远亲。这对同宗兄弟均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来源:九三学社张家口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