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西安交大二附院将持续开展“百个故事▪百种感动”活动,回顾医院光荣历史,弘扬二院优良传统,展示新时代二院人的风采和担当。
张迺华(1903~1993) ,男,汉族,陕西户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2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六年制)。1934年9月获陕西省教育厅留欧学生奖学金(杨虎城将军赞助),赴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进修耳鼻喉科学,1936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37年7月回国,1937年由张乃华博士任科主任,曾先后在黄埔军校、南昌空军医院、安庆第六后方医院以及陕南机器局从事医疗工作。先后在广西医学院及贵州安顺中央军医学校任耳鼻喉科教授、科主任等。1941年任陕西省立医学专科学校耳鼻喉科教授。1942年1月至1949年5月任陕西省立医院院长。1944年11月至1949年9月兼任省立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院长、附设高级助产职业学校校长及附设高级医事职业学校校长。
西安解放前夕,张迺华教授坚决抵制当局迁校指令,着力保护所主管单位。1949年陕西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合并于西北医学院后一直任医学院耳鼻喉科教授和该校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教研室主任。1951年奉命被借聘于兰州大学医学院讲学一年,协助该校建立耳鼻喉科教研室并任主任。
张迺华教授是我国著名耳鼻喉科学专家。在耳鼻喉科学方面很深的学术造诣和建树,1952年张廼华教授就开展了耳源性脑脓肿切开引流术和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成形术; 1952年李国璋耳源性小脑脓肿穿刺及枕骨大块咬除减压术。张廼华、肖明耀1956年完善对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的治疗及开展鼓膜修补术。1959年半规管开窗,1960年外伤性面瘫面神经吻合术,同年开展迷路瘘管修补,1962年胆脂瘤性脑脊液耳漏修补。肖明耀1963年经眶顶行侧脑室穿刺等。马秉渊于1958年科室第一例小鼓室成形、1959年乳突术腔充填术。樊玉林1961-1985年先天性外耳道闭锁鼓室成形及半规管开窗一期成形术、镫骨手术、先天性脑脊液耳漏及窗膜破裂修补术、面神经鼓室段神经纤维瘤摘除术。此外还开展了单导人工耳蜗埋植术(樊玉林、韦俊荣,1986)及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许珉2003)。张全安行颞骨全切术(1989);经卵圆窗外淋巴液采取术(樊玉林、韦俊荣等,1984)。
1950年行异体鼻中隔软骨填塞术治疗萎缩性鼻炎(李国璋),1952年行上颌骨全切术(张廼华、李国璋)。1982年开展经鼻前颅凹医源性缺损修补(王建刚、樊玉林)治疗脑脊液鼻漏。1986年鼻侧整块切除和各种鼻整形术、外耳再造术(凌荧、康全清)。鼻腔筛颌区海绵状血管瘤(张全安、刘志毅,1991)。1986年经鼻垂体瘤摘除和早期听神经瘤摘除。
声、喉病是科室的强项,张廼华教授为其创始人并研制机械式喉动态镜和电子喉动态镜。应用舌骨径路咽切开术治疗舌根及咽喉部疾病(樊玉林等),用喉返神经压榨治疗痉挛性发声障碍(张全忠、康全清,1990),应用颈部皮瓣成功地进行手术后整复使喉颈部功能恢复(康全清、张正民,1990)。康全清1989年以来新开展多种治疗“鼾症”的手术方法,并设计“开口器支架”获国家级专利,国科金资助。胸大肌皮瓣治疗巨大颈部缺损成功(樊玉林1986年)。
在张廼华、樊玉林、王建刚等努力下,对制备呼吸道特殊异物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制备出“永磁异物吸取器”推广到25个省市自治区。居全国领先行列,中央电视台多次报道。1955年至2010年,共治疗6000余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死亡率从3%下降为0.42%,近十年住院病人仅一例死亡。
他数十年来主持的卫生部耳鼻咽喉医师培训基地,为西北地区及全国20余个省市培养了大批耳鼻喉科专业的医疗、科研、教学高级人才和骨干力量,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对喉病尤其声病进行深入地研究,其研究及成果居国内领先地位,他首先开展了耳源性脑脓肿引流术、巨大鼻咽血管纤维瘤摘除术、先天性耳道闭锁成形术等。1957年研制成机械式喉头闪光镜,70年代将电子喉头动态镜和声带同步振动式喉头按摩器研制成功,研制的国产第一部喉头闪光镜曾获1978年卫生部科技成果奖。所著《简明声病学》一书,填补了中国声病科学的空白,奠定了我国声病科学基础,多年来撰写相关学术论文50多篇,翻译国外医学文献数百篇。他所从事和领导数十年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学科无论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始终居西北地区领先地位,1981年成为卫生部耳鼻咽喉医师培训基地,为全国20余个省市培养了大批耳鼻喉科专门人才,被陕西省卫生厅定为陕西省耳鼻咽喉疾病质量控制中心,陕西省医学重点学科。
张迺华1953年起任中华医学会西安耳鼻喉科学会主任委员等职,历任卫生部耳鼻喉科专题委员会委员,《中华耳鼻喉科杂志》编委、《国外医学·耳鼻喉科分册》编委会顾问、中华医学耳鼻喉科学会名誉委员、中德医学会协会陕西分会顾问等职;曾任西安市第二届至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陕西省政协第四、五届常委等。(党委宣传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