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城市地理环境中,有一处独立的历史空间区域,值得我们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只可惜这片临海街区内的百年古厝建筑及地形地貌、道路肌理,即将遭遇大面积拆除的厄运;也就是说,域内的众多历史文化遗迹,由于地铁工程的线路施工,即将毁于一旦。
这片区域依山傍海,北高南低、湾流坡地、拱卫鹭门;域内山峦起伏、口岸浦头、军事堡垒、民政管理设施,一应俱全;形成了沿“关刀河”外线绵延起伏的弧形带状防御体系和与内线沿岸百姓生活相互依存的独立社会空间,成为毗邻“厦门城”的一座“孪生城镇”,并以明清两代的军事训练营地,以及对台行政管理及商业贸易,而驰名中外,且以城堡、炮台、战船、军港等设施,护佑着厦门老城区腹地的安全。
这片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的独立地理单元,北接“镇南关”、南达“镇北关”,特别是其沿岸地带一片近似“武圣关羽青龙偃月刀”形状的港湾水域,曾被俗称为“关刀河”;而实际上它不是一条河,却是一片广袤狭长的海域,历史上也曾经是明清两代的军港,在一些文献史书中,则被称为“木椿港”。
据清代道光年间文书档案资料及官员张集馨所著《道咸宦海见闻录》中的部分记载:“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军队于1841年8月26日下午,开始攻击“木椿港”“磐石炮台”,守将“江继芸殉国”;英军占领该区域,破坏了岸防火炮,并屯兵港口过夜,次日清晨又突破“镇南关”进入“厦门城”;与此同时,坐镇“虎头山”督战的“闽浙总督颜伯焘”见“磐石炮台”失守,便率领各级官员放弃“镇南关”和“厦门城”,跨海逃往“同安县”。
9月初,英军主力部队撤离厦门岛,北上“舟山群岛”作战;留下五百余名士兵及两艘战舰,驻守鹭江左岸的鼓浪屿;且将“木椿港”清军水师的部分船只,拖曳至鼓浪屿使用。此时,颜伯焘见英人撤离厦门岛,于是向朝廷上奏,未战却谎报率众“大捷”,并收复厦门城,重新控制了“木椿港”。
同月,“清军水师副将林大椿率领官兵”数百人,趁夜色昏暗,偷袭鼓浪屿英军前沿阵地。其所率领的船只还未登岸,即被“弥勒山”(今升旗山)英军站岗士兵发现;随之,英军岸防火炮齐射,战舰也开始炮击,使清军损失惨重,不得已匆忙退回“木椿港”,并以“尖木椿”封堵港口,防止英舰驶入港内,而岸防火炮也开始还击。但是,清军火力随后便被追赶至此的英军战舰火力所压制。英军战舰也并未强攻,只是炮击炸毁数艘清军水师战船后,即撤回鼓浪屿海域防守。
另据《清朝柔远记》一书中,对“英厦战役”做了如此记载:“秋七月初九日,英船泊鼓浪屿,我兵御于屿口,炮沉其火轮兵船五。我守青屿、屿仔尾、鼓浪屿之兵三面环击,而炮台皆砖石,未垒沙垣,自辰至酉,大半被毁。英人反旋我大炮轰官署,皆毁。乡民陈姓以五百人抗英五千众,英用车炮,民用抬枪,英兵死者百、伤者千,陈姓死者三人、伤者十三人耳。八月,英人复以大船五、小船三十余入厦门木椿港,提督普陀保、总兵那丹珠督兵御之,炮沉其大船一,始退出。”
综合各方史料来看,虽然上述这段文字对“英厦战役”战果,实有夸大其词的成分,其记载并不靠谱,显然是编书者誊写了当年奏折上“糊弄朝廷”的表述;但是文中明确了“木椿港”的称谓,说明“木椿港”曾经是清季海防军事港口的专用名称。此外,文中日期皆为“农历纪年”。《清朝柔远记》一书原名《国朝柔远记》,亦称《国朝通商始末记》或《中外通商始末记》,是“晚清官员王之春”于1879年前后所撰写,亦是一部描述“满清王朝外交关系”的专著。
何为木椿?为什么被称为“木椿港”?实际上“木椿”即“尖木椿”的简称,属于“冷兵器时代”的军事专用名词。“尖木椿”是指古代战争中的防御设施,是以耐久和柔韧性较好的“椿木削尖捆绑”,制作完成的一种用于防御敌军战马攻击的路障,继而防止敌军骑兵的突然攻击。它在“冷兵器时代”与“蒺藜”配合使用,同为守城之“外围防线上”的有效御敌手段,近似于“现代战争”中的“铁丝网”和抵御坦克攻击的“坦克拒马”,具有拒敌防御的有效功能。
老厦门“木椿港”位于“磐石炮台”的西北侧,是依托海域离岸“玉沙坡”作为固守防线。“玉沙坡”每当涨潮时分,部分沙脊便会被海水淹没,形成港湾防御的薄弱环节,因此“尖木椿”便由原来陆路防御手段,引申移至海中应用,成为“木椿港”的有效防御设施;具体防御方法是:在数段“玉沙坡”的薄弱环节上,钉上了“宛若游龙”般的一排排耐腐蚀的“椿木”木桩,以防御敌军战船借涨潮之际,越过“玉沙坡”而驶入港湾腹地水域。远观犹如“木栅栏”一般,故名“木椿港”,因而亦有文章直接称其为“木桩港”(注:椿与樁二字非常相似,樁是桩的繁体字,所以在史书上,亦经常有文字使用混淆的现象发生;因此“木椿港”与“木桩港”两种说法,都可视为正确)。
当年“木椿港”的水域面积,相当于如今“沙坡尾避风坞”约六七倍之大,只是由于后来“沧海桑田”,水域变陆地,失去了曾经颇为壮观的景象。不过仍有一些欧洲和日本人绘制的地图,基本上反映出三百年以来,其港口的变化。
可见“关刀河”是其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称谓;“木椿港”却是清代军港的代名词;而“厦门港”则是其对台贸易商港及厦台两地官员往来口岸的“习惯名称”。
以下是1792年、1835年和1915年三张不同时期的地图局部,所显示出“木椿港”的大体位置及其直观效果。
清代“木椿港”片区的行政管理机构独特,且闽台商贸交流历史悠久。
据官方《圣祖实录》记载:大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朝廷在厦门设置了“台厦兵备道”,由驻泉州府“兴泉道”管辖;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又以“泉州府海防同知”分防,在厦门设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台湾道”移驻台南,所遗行政职权统归“兴泉永道”管理,“兴泉永道署”下辖泉州府、兴化府(莆田)、厦门岛,永春州、大田县,而“兴泉永”道台衙门也从泉州府城中打锡巷,移驻厦门城东的新址办公。
在上述记载中,所谓“台厦道”一职,是公元1684年至1727年间,“大清帝国驻厦兼管台湾行政管理机构”的官阶名称,“道署衙门”即设置于“木椿港”区域,同时也是厦台两岸地方政府最高的行政管理机构,曾统辖台湾知府,亦或为“实际地方管理官职的简称”;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台厦道”分出“台湾道”一职,“道署衙门”也从厦门移驻台南。继而,完成了台湾与厦门两地曾经“一官管理两地”的共治历史!
而在行政区划或官署名称方面,“台厦道”所属区划是清代特殊行政区划安排,其地位介于省与府之间;在“台湾清治时期”,“台湾道”亦归属“福建省”所管辖,地位官阶低於“福建省”,但高于“兴化府”“泉州府”或“漳州府”的建制,后来该职务正式更名为“福建台湾兵备道”,直至1885年台湾升格为省,才脱离了福建管辖,并设置“台湾巡抚”一职,且凌驾于“台湾兵备道”之上,统领台湾省全局管理事务。
“海防同知”亦称“厦防同知”,关于“海防同知”一职,据道光年间编纂的《厦门志》记载:“厦门海防同知”“管理海口商贩洋船出入,收税台运米粮,监放兵饷,听断地方词讼”;另据史料记载:“厦防同知”全称是“同知泉州府事驻镇厦门”,或称“泉州总捕海防驻镇厦门分府”,官阶为“正五品”,名义上是“泉州知府”的副手,实际上只负责厦门岛的日常管理事务。此外,“海防同知署”又称“泉州府厦门海防分府”,设置于如今“厦港片区”范围之内,行使着对台贸易监管和相关民政服务的职能,故而《厦门志》这段文字也直接道出了“木椿港”后来被称为“厦门港”的确切缘由。
又据传教士施密斯1846年所著《五口通商游记》记述:踏上厦门岛的几位传教士在“基督教伦敦会传教士”养威廉的引领下,第二天早上骑马出城区,前往一个叫“哈门卡”的地方,在衙门拜见了“海虹”。文中“哈门卡”即闽南语“厦门港”的音译,而“海虹”也是闽南语“海防”的音译,即“海防同知”一职的最简称。
实际上厦门本岛,原来隶属于泉州府同安县行政区划,在明末清初时期,即成为闽南地区的海防重镇。于是,清政府将“泉州海防同知”移驻于厦门,并成立了“厦门海防厅”,继而形成了“厦门海防同知”与同安所辖传统行政体系的微妙关系,虽然这个清代“副厅级干部”可以直接行使相关权力,但是依然受到同安县行政官员的制约,“海防厅”实质上是“分防厅”的地位,并没有完全摆脱在地官府施政的影响。
简而言之,“厦港片区”明代末期是郑成功军事驻防的主要营区,也是抗清明军的军政大本营;而清代早期至中期,这片区域亦是清军“福建水师官兵”的驻防区域,同时又将隶属于福建行政辖区的台湾管理机构“台厦道”衙门设置于此;维系着两岸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的行政管理关系。“台厦道”既是管理厦门的行政官员,又要负责台湾离岛的日常事务,包括台湾的行政和海防建设。“台厦道”分出台湾事务,设立“台湾道”移驻台南后,所遗留的“台厦道”部分民政职能归“厦门海防同知署”继承,其他行政职权则交由从泉州移驻厦门的“兴泉永道署”管理。
因此,清代早期和中期,“厦港片区”有别于“厦门老城区”,其行政级别为“厅级”,统管台湾事务,是闽台两岸行政管理的“脐带”区域,因而也是厦台两地商业贸易及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的海运窗口;粮米贸易贩运、木材石材加工出口,以及海上防灾、抗灾、减灾等日常工作,后来都归属于“海防同知”衙门处理。故而,形成了“厦门老城”民政工作及对台贸易立足于“厦港片区”的行政历史格局。直至民国时期,思明县县府行政所在地,亦设在“厦港片区”,而未设置于“厦门老城区”,这也是历史的沿革及“思明县政府”管理中心立足“厦港片区”的根本原因所在。
与清代“厦港片区”行政管理机构配套的部门,还有“巡检司”。“巡检司”制度始于明代,当时为了加强海防和对基层民众的监察与管控,在各府、州、县关隘要塞处,设立了“巡检司”(相当于当代的派出所),每处“巡检司”设巡检兵士数十人不等。“巡检司”一职,皆为“从九品”,相当于如今“派出所所长”,其职责主要是巡逻地方,盘查过往行人,缉捕盗贼,平定匪患,盘诘奸伪,维护地方治安。“巡检司”专设交通要冲处,重点盘查往来奸细及贩卖私盐、逃犯、盗贼及面生可疑之人,又有类似如今海关缉私部门的职能。
清代厦门“石浔巡检司”的前身是“烈屿巡检司”,后来由“烈屿”迁往同安“石浔”,更名为“石浔巡检司”,之后又移至“木椿港”,但仍使用“石浔巡检司”之官称,这也是“厦港片区”“巡司顶”地名的背景由来。
一片明末清初时期的军港水域;
一处清代中期对台施政工作的官渡码头;
奠定了一座伟大的港口城市,自清代中期“承前启后”的商贸人文底蕴。
为“五口通商”以后,“厦门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对外开放的国家级口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无论称其为“关刀河”也好,还是“木椿港”也罢,亦或是直接称之为“厦门港”,都不为过!
在这片水域及片区,从来就不是“渔港”那么简单的概念,而是军港、商港的文化内涵!它曾经承载了清代中前期对台贸易工作的窗口职能,官员亦曾经兼管过台湾全岛的行政防务工作;亦是厦门岛施政的行政核心区域;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造就了厦门这座城市,作为“对台工作的前沿地标”区域,而载入史册,延续三百余年,至今未变。
这种独特的经贸窗口背景,也使厦门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早通商的五大核心口岸之一,赢得了超乎寻常的历史文化地位;不论是“过台湾”还是“下南洋”的历史人文内涵,厦门口岸的核心坐标价值,都不可撼动;期间作为清代对台贸易工作的脐带区域,“厦门港”片区,实至名归、功不可没。
本期厦门城市地理游学活动,我们将聚焦早已消失的“木椿港”区域,继续去探寻明末清初“郑成功时期”的历史文化遗迹;同时亦聚焦清代中期,对台工作的核心空间。通过山川河流、地形地貌和人文轶事,来解读“厦港片区”原有的自然环境、行政空间、居民分布、军事防御体系等诸多板块内容,及其商业贸易中码头市场间的整体布局空间,以及“关刀河”原有海岸线的历史变迁。
从中进一步寻找反思郑成功文化与以陈嘉庚先生为核心的华侨文化之间的纽带关系和两者之间传承了数百年明清海洋文化思想中,深厚的人文底蕴及必然的历史文化内涵。
欢迎诸位喜爱厦门人文历史的朋友,积极报名参加,谢谢大家支持!
《寻找“木椿港”历史文化遗迹》
厦门城市地理游学
(五)
招募信息
活动时间
2024年11月23日
周六下午
14:30~18:00
集合地点
14点20分
厦门老城区思明南路
与镇海路交叉口
【思明区青少年宫】
台阶前广场集合
活动人数
成团 15人
本期活动
报名讲解费
180元/人
带新朋友来的三人团
优惠价150元/人
注:款项为讲解费用
【不包括晚餐消费费用】
报名方式
长按二维码报名
备注【人文游学报名+姓名】
并转发分享本文
报名截止时间
2024年11月21日晚21:00
名额报满为止,过期款项不退
特别提醒
①请大家提前报名,以便统计人数,准备耳麦;
②具体注意事项将在活动微信群中另行通知;
③活动全程需自备水源;
④活动全程需接受组织者的统一指挥协调和安排。
主讲人:吴永奇(江左凡人)
厦门历史文化学者
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
金泉博物馆(北京、厦门)原馆长
2018年
鼓浪屿人文游学活动创始人
从事厦门历史文化研究二十年
曾参与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九年历程
并担任纪录片《鼓浪屿往事》
申遗专题片《鼓浪屿》制片
2017年
申遗成功当日,亦曾参与主持了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
三家中央媒体
对鼓浪屿文化的网络现场直播节目
2017年
金砖国家厦门会议期间
受邀担任央视国际频道厦门报道组
现场直播嘉宾
2015年
电影纪录片《暗战西海岸》
历史顾问、策划人及撰稿人之一
中央电视台二套《鉴宝》栏目
首期策划团队成员
2018~2021年
从事鼓浪屿文化游学推广传播工作
曾接待过美国、新加坡等国驻华外交官
2019~2020年
参与组织全市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
“讲好鼓浪屿故事”文化疗养活动
2021年
参与干部疗养院
外省疗养团的文化接待工作
2015~2020年
参与了厦门文旅局导游培训中心
对全市导游的文化专业培训工作
2020年
央视“云游中国”走进鼓浪屿
直播特邀嘉宾
2020年
厦门“建发养云”高端楼盘
广告形象代言人
2021年
鼓浪屿官方专题宣传片
《遇见鼓浪屿》历史顾问
2021年福州
第四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
厦门市考察线路接待人员培训班
培训考核师
2023年7月-11月
福建电视台东南卫视
《向往的大海》栏目嘉宾
2023年11月13日
第三届中华海洋文化厦门论坛
漳州角美户外行
主讲嘉宾
2024年
厦门至大同
历史人文高端研学
组织实践者
图文撰写:吴永奇
技术支持:吴米纳
技术协调:李泽林
长按二维码
关注人文游学公众号
由于微信修改了文章推送规则
不设星标者
很难收到公众号的推送
所以
如果各位
依然关注【闽南人文游学】公众号
还是建议大家
点击星标
重点关注一下吧!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