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北魏六镇起义”之后,中华大地上就处于混战状态;特别是“东魏”与“西魏”政权对峙时期,几次大规模的北方战争,迫使连绵战火由北向南,迅速燃遍了中原大地;导致众多北方民众,为了躲避铁蹄的蹂躏,纷纷选择“衣冠南渡”,撤往长江以南地区避祸。加之,“南朝梁武帝”萧衍一个错误决定,收留了“东魏叛将”侯景,从而导致南方“侯景之乱”爆发;战火又迅速从长江以北的安徽、湖北,蔓延至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等南梁地界;同时再次导致大批民众,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闽越之地”福建;从而拉开了福建中南部的历史帷幕,因此闽南地区,也正式走进了中华大历史的视野版图。
南梁平定“侯景之乱”,历经短暂的政局动荡,即迎来一个新的王朝,就是以“镇卫大将军”“太傅”陈霸先为首,剿灭了侯景叛军后,所建立起来的“南陈政权”;创建者陈霸先,史称“陈武帝”,继而形成了历史上“南朝四代:宋、齐、梁、陈”之中,最后一个王朝。
据《颍川陈氏族谱》记载:“陈武帝”是“颍川陈氏开基祖”“东汉太丘长”陈寔四子“东汉名士”陈谌的后裔;祖父陈夔,名道臣,字绍虞,曾官至“南梁政权”“太常寺卿”;父亲陈文赞,字师锡,虽未进入官场任职,但在“陈朝”建立后,被“陈武帝”追封为“景帝”,庙号“太祖”。
同时,“陈武帝”还追封自己家族的堂伯、曾任“南朝宋政权”“龙骧将军”“西江都护”“越州刺史”(今广西钦州境内)的陈伯绍,加以“南越王”尊号;陈伯绍,是“颍川陈氏开基祖”陈寔长子“汉代尚书令”“大鸿胪寺卿”“太子太傅”陈纪的后裔,字庆之,因任内惠政于民,深受百姓爱戴,在“岭南”越州“陈公祠堂”,被百姓供奉至今。
陈伯绍的祖上“泰公(陈佐)因无嗣,过继叔父之子陈奕(陈准,字道基)为嗣子,又无嗣”“亦将陈匡过继给已故陈奕(陈准)当嗣子”,而陈匡当时是西晋王朝的官员,其后代陈文赞,便是陈霸先的父亲;故陈伯绍生有三子,即霸商、霸周、霸汉,都是“武帝”陈霸先拥有家族关系的堂兄弟;而陈霸先亲兄弟也是三人,即霸始(谈先)、霸先、休先,其中霸先是陈文赞次子,“南陈政权”的创立者。他在位期间,勤政节约,生活朴素,恢复国力,政治声誉不错,只可惜仅执政三年,即病卒(公元557年~公元559年);随之,由其兄谈先(霸始)长子陈蒨继位,执政七年,史称“陈文帝”,“南朝第一明君”。此后,陈朝还经历陈废帝、陈宣帝、陈后主三位帝王,共计二十三年的执政统治,最终被来自于北方的隋朝大军所灭。
转眼进入唐代,在“唐高宗”李治执政时期,由于“大唐帝国”实行对外扩张政策,加之“岭南道”地区发生了地方土著势力,拥兵自重,排挤汉人,对抗“朝廷”的“叛乱”,使局势失控。于是,“李唐王朝”便派遣一支唐军进入“岭南道”区域,与土著军队展开激战,最终控制了今闽南漳州至粤东潮汕地区。而率领这支军队进入闽南的唐军主将,就是“岭南道行军总管”“归德将军”陈政、候任“漳州刺史”陈元光父子,世人尊为“开漳圣王”家族。
“行军总管”一职,是唐军对外征伐作战最为重要的军职,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曾于唐初“贞观”年间,先后派遣诸多将军“西征吐谷浑”(慕容鲜卑族所建立的政权),如“西海道行军总管”段志炫、“赤水道行军总管”樊兴、“积石道行军总管”侯君集、“鄯善道行军总管”李道宗、“且末道行军总管”李大亮、“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等大唐名将,多次组织围剿“吐谷浑”政权;而对于唐军而言,“岭南道行军总管”一职,也同样非常重要,并最终落到了“归德将军”陈政的头上。
漳州古城,水系发达,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是“唐化里~桂林村故地”;由九龙江之南、北、西三溪环抱其间。在老城区东北部,一条冲出大山深处、流经浦南、榜山、角美之间的河流,古称“柳营江”亦称“北溪”(注:相传当年陈氏父子所率领的唐军,曾经在此“插柳为营”扼守咽喉通道,故而得名),在江水冲刷下所形成的一片沙洲之地,奔流入海。因此,该地又称“漳州北部水陆要冲、三省通衢”,也是漳州九龙江畔,一片最为肥沃的土地,及民众生活的理想家园。
八百多年前,南宋大儒朱熹先生来漳州任职,担任“漳州知州”,所培养出的漳州著名弟子、理学、哲学教育家陈淳,时人尊为“北溪先生”,就生活在“九龙江畔”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其哲学文化思想,也是在这片土地上所形成;他认为“天是理和气的统一”;主张理气不离,强调理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主宰”;为“知行合一”理学之说,开创了先河。他的两部人文名著《北溪大全集》《北溪字义》,即以“北溪”二字命名。
这位漳州历史文化名人、南宋理学家“陈北溪”先生,即是领军进入闽南、担任“岭南行军总管”“归德将军”“朝议大夫”、在漳州地区征战的唐军统帅~陈政将军“第二十世“玄孙,亦是“开漳圣王”家族第五世次孙~“漳州知州”陈谟的直系后裔。
据史料记载: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高宗”李治派遣“归德将军”“光州刺史”陈政担任“岭南行军总管”,率领“光州府兵”三千六百人,四十五姓军士,将领一百二十三名,进入闽南“平叛”(注:唐代府兵制度,类似于如今的“生产建设兵团”,打仗与生产生活,都是靠“自给自足”的运作模式);由于军事对峙,战况不利,攻坚计划受阻,之后又于“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由陈政将军的母亲魏太夫人,以及两位兄长陈敏、陈敷,携自己十三岁的儿子陈元光,率领五十八姓军士,援军近五千人,从浙江进入闽南,驰援战场;“陈家军”就是以这支总兵力近九千人的队伍,历经“九龙山之战”“盘陀岭之战”“梁山之战”等重大战役,击败了“泉州至潮州间”的“盘瓠人之乱”。陈敏、陈敷、陈政相继病逝后,由陈元光承袭父职,继续开疆辟土。
此后,陈元光连续追击逃往潮州地区的苗自成、雷万兴、蓝凤高等部众,平息了土著民众大规模的拒统行为;并采纳了“军咨祭酒”“漳州别驾”“军事幕僚”丁儒(济阳人 今河南兰考境内)的建议,(注:亦有学者认为丁儒是宋朝人,详情待考)设立“土著居民”的“归化”生活区域~“唐化里”,以免除其税赋和徭役,用以教化土著民众,使之接受汉民族的文化思想;且大力发展手工业集市贸易,使归附民众由“刀耕火种”的传统生活状态,迅速发展为“以农耕文化与商业贸易”所主导的社会形态。故而,“唐化里”这种集中生活区域的模式,对于沿海地区的民众来说,印象深刻。
与此同时,跟随陈元光落户闽南的唐军将士们,则以自己是“唐朝军人”为荣。因此,军人集中居住的区域,便被土著称为“唐人街”;数百年来大家都喜欢使用这个名字;到了明清时期,部分闽南民众远赴海外,“唐人街”就成为海外华人聚居区的名字,而“唐人街”的前身源自“唐化里”,也就是海外华人称“祖国”为“唐山”的真实渊源与历史来历。
大唐永淳二年(公元683年),陈元光奏请朝廷设治“漳州”(今福建云霄县火田镇西林村);大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的建议得到了朝廷批准,准予设立“漳州”,下辖怀恩、漳浦两县,划归“岭南道”管辖;而陈元光亦肩负了首任“漳州刺史”之职,成为“闽之南”纳入“大唐王朝版图”的开基者。
陈元光,字廷炬,号龙湖,“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出生于河南光州,从十三岁进入闽南,到五十五岁时,不幸去世,在“岭南道”担任“漳州刺史”二十六年;任内开垦荒地、减租减税、制订法律、发展农业、兴办教育、畅通商贸、兴修水利、扩大手工业、提高农业科技、化解民族矛盾、倡导汉畲通婚,为漳州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大众的幸福生活,作出了重大贡献。
此后,历代帝王都对其贡献,予以表彰,并相继追封尊号,多达二十二次,仅“两宋时期”就有十五次之多。至清代乾隆年间,陈元光最终被追封为“开漳圣王”。
一代名臣,倍受闽台大众尊奉,亦成为海峡两岸享受民间烟火供奉,最为重要的历史人物。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古曲,相传为“南陈”“武帝”陈霸先堂孙陈叔宝所作,虽然陈叔宝是陈朝亡国之君,但其在文学、音乐、艺术上的造诣颇深,一辈子饮酒赋诗、采撷吟曲、不思朝政、耽于女色、歌舞升平、安于享乐;故而,在归附“大隋王朝”之后,继续以诗书画赋,享乐人生,得以善终。五十二岁时,去世于繁华的洛阳城。
在历代帝王的文学音乐修养中,“陈后主”无疑可与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后蜀国君”孟昶、以及“北宋徽宗”赵佶,相提并论,四人并驾齐驱,号称“帝君四才子”。他们都有着艺术家的天赋,是一流文人雅士,却被推上皇权宝座,仿佛投错了胎,形成其文学艺术与政治权力的历史错位,注定亡国,运势必然。但是,他们高雅的艺术成就,已被后人所铭记,岂是后辈“舞文弄墨”的“十全老人”乾隆·弘历皇帝,所能比肩相提?亦是其终生难以逾越的四座奇峰;高山仰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后主”陈叔宝,是“南陈”第四任国君“宣帝”陈顼的长子;而“陈宣帝”则是第二任国君“文帝”陈蒨的弟弟;两人又都是“南陈政权开基者”陈霸先兄长~陈霸始之子。
据史料记载:“宣帝”陈顼,有儿女四十三名,人丁兴旺。其中,陈叔宝有个妹妹“宁远公主”,在“大隋统一全国”后,由“隋文帝”杨坚选入宫中,升为嫔妃,被封“宣华夫人”,与君相伴;可惜,后来卷入“仁寿宫之变”事件中,二十九岁便去世;与此同时,陈叔宝“第二十四妹”“临川长公主”,也被“隋文帝”杨坚诏入宫中侍寝,是侍妾身份,封“弘政夫人”;她的“十四姐”就是“宣华夫人”。而陈叔宝还有一个妹妹,成为“隋朝开国大将”鲜卑将军~贺若弼的小妾。此外,陈叔宝第四女“广德公主”、第六女陈婤,则被“谋权篡位”的“隋炀帝”杨广选入宫中,姐姐“广德公主”是妃子,妹妹陈婤是贵人;因此“隋炀帝”再次召集陈氏族人,加以重用。故而,陈叔宝的弟弟陈叔达,初被拜为“内史舍人”,之后外放山西,任职“河东道”“绛郡通守”。
隋朝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从太原起兵南下,准备攻打“绛郡”,驻守“绛郡”的陈叔达,则率领堂弟陈叔犊及部下军士,审时度势,献城归顺。随之,李渊进兵攻破长安后,拥立杨侑为帝,史称“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而陈叔达则被授予“大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并与“丞相府记室令”温大雅一同执掌机密,参与起草军书、赦令、各种文诰,成为李渊“大丞相府”中,一位非常重要的主事(师爷)人物。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了“大唐王朝”,史称“唐高祖”。此后,陈叔达历任朝廷“黄门侍郎”“纳言”“礼部侍中”等职,进封为“江国公”。大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历经“玄武门之变”的“太宗”李世民,加授陈叔达“光禄大夫”;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又升其为“礼部尚书”,成为权倾一时的唐朝宰相;贞观九年(公元635年)陈叔达在长安家中去世,终年六十四岁;李世民追赠“户部尚书”一职,以表彰陈氏一生忠心耿耿。
此外,陈叔达还是唐初著名诗人,《全唐诗》收录其诗作、流传下来的有八首:即《早春桂林殿应诏》《后渚置酒》《听邻人琵琶》《州城西园入斋祠社》《春首》《初年》《咏菊》《自君之出矣》。而“南陈后主”陈叔宝,也有许多诗歌曲词,流传于世,如《玉树后庭花》《同江仆射游摄山栖霞寺诗》《三妇词十一首》《舞媚娘三首》《戏赠沈后》等作品;可见,陈氏家族“才子佳人”辈出,是一个文学音乐艺术修养深厚的贵族世家。
让我们来聆听这首耳熟能详的古曲《春江花月夜》,相传主旋律为“后主”陈叔宝创作;同时,查阅一下“陈氏族谱”,聊聊陈霸先堂兄陈霸汉,这一支后裔的基本情况。
陈霸汉是“西江都护”“越州刺史”(合浦太守)陈伯绍的第三子,当年随父异地而居,先后在岭南“东官郡“(今广东怀安)越州(今广西钦州合浦坡仔坪)一带生活。后来,堂兄陈霸先建立“南陈政权”,陈霸汉一家便前往南朝国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定居。
实际上,陈霸先能够建立起“南陈政权”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利用“侯景之乱”所赋予的历史契机,帮助“南梁政权”打击侯景“伪汉政权”;其二,便是利用陈伯绍家族的人脉,以及在广东地区的军政派系武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战斗力量。
回顾一下陈伯绍的官场生涯。他是“南朝宋政权”的广东驻军官员,地方太守;随后,在“南齐政权”二十年时间里,他依然深耕“岭南道”“越州”与“安南”(今越南境内)之间的商贸关系,积累了财富和人脉资源。“南梁政权”建立后,陈霸先由基层做起,利用“侯景之乱”为契机,大显身手,率领“岭南陈氏家族”的嫡系部将,一路拼杀,赢得了天下;其身边一群“岭南”籍将领,功不可没。由此自然而然,陈伯绍的三子陈霸汉也跟随堂兄,前往南京任职。
据地方史料记载,陈霸汉曾经担任过“南陈政权”(注:有记载说其“仕隋”,但根据时间推算,不符)“大司徒”“尚书令”“大宗正”(注:“大宗正”是朝廷高级官员,负责皇族内部的守护管理)“户部度支主事”。其中“户部度支主事”一职,相当于“财政部出纳主管”。陈霸汉一生有五个儿子,属“果”字辈,分别以仁、义、礼、智、信五个字命名,所以他的长子叫陈果仁。
据江苏常州一带的地方史料记载:陈果仁,字世威,隋末大臣,担任过“大司徒”一职。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南陈政权”担任过“监察御史”,后来又担任“江西道巡察使”,前往江西,从事“巡查宣扶”工作;陈果仁为“南陈王朝”工作二十余年,“南陈政权”灭亡后,他选择“晋陵郡”(今江苏常州市)隐居生活;“隋文帝”杨坚曾诏其入仕,被他婉言谢绝;“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巡幸时期,即大业年间,浙江东阳一带反隋“盗匪猖獗”;于是,杨广诏谕其出山“捕盗”,陈果仁则奉命前往。他还有个私交很好的朋友,就是“吴兴太守”(今浙江长兴县)沈法兴。在抓捕盗匪的过程中,沈法兴企图利用时局混乱,策划谋反,并且秘密结社,拉拢陈果仁入伙,却遭到了陈果仁的拒绝。
翻阅历史背景可知:大业九年(公元613年),“隋炀帝”杨广之孙杨侑,由于祖父巡幸江都离京,而担任“京师留守”,镇守长安。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发兵占领长安,杨侑在百官的拥戴下,即位称帝,史称“隋恭帝”,并改元“义宁”,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巡幸江都的“隋炀帝”杨广,被佞臣宇文化及弑杀;消息传回长安,杨侑就将皇位禅让于“大丞相”李渊,隋朝至此灭亡。
而陈果仁,则是“隋炀帝”时期的“朝议大夫”“光禄大夫”、“隋恭帝”时期的“大司徒”。大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陈果仁去世,终年七十二岁。他的死因有两种说法:其一,是遭到“吴兴太守”沈法兴的毒杀灭口;其二,是因病去世,到底真相如何?尚待进一步研究。不过,他是苏州、常州一带传统寺庙里,被供奉的重要神明,原因为何?仍需考证。
另据南宋时期,著名学者范成大所著《吴郡志》中记载:苏州有双庙,并列祭祀伍子胥、陈果仁。而殿内的陈果仁,则被称为“忠佑武烈大帝”。
陈果仁被供奉于庙堂之后,唐代封其“忠烈公”,随之又封“福顺武烈王”;至“五代南唐”时期,亦加以“武烈帝”名号。北宋宣和四年,宋徽宗御赐匾额曰:“福顺武烈显灵昭德大帝”。而在常州“忠佑祠”中,即有大唐天宝年间,僧人德宣所作《隋司徒陈公舍宅造寺碑》一块,记载了与上述内容相近的历史故事。
陈果仁有五子:伯华、伯骊、叔犊、叔特、季龙;其中,陈果仁第三子,便是陈叔犊。
陈叔犊,字克耕,号介翁,原为隋朝驻守“河东道绛郡”(今山西运城市新绛县)的将领,自幼在“晋陵郡”(今江苏常州)或隋都“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市)成长。少年时代经人介绍,迎娶隋朝官员“中书令”魏潜(疑为魏澹之误)女儿魏箴(又名魏敬)为妻,生育三子:敏、敷、政。而陈叔犊二十三岁时,在山西新绛县带兵驻守,是在其堂兄陈叔达麾下任职;恰逢“唐国公”李渊从太原起兵,南下前往长安夺取大隋政权,途径“河东道绛郡”时,陈叔犊接受了妻子魏箴的建议,说服堂兄陈叔达不与唐军对抗,且率领下属数万部众,归附于唐军麾下。“高祖”李渊登基后,敕封陈叔犊“左玉钤卫翊府中郎将”“开国济美嘉庆侯”爵位,还令其带兵前往战略要地河南光州驻守(今信阳市潢川县),以“怀远大将军”的身份,出任“光州刺史”。
大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十二岁的陈叔犊,去世于任上。同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同样是五十二岁。之后,太子李治继位,史称“唐高宗”。
陈叔犊去世后,长子陈敏世袭“中郎将”“怀远大将军”职;次子陈敷封“右郎将”升“云麾大将军”职;三子便是三十三岁的陈政,封“左郎将”升“归德大将军”职,继而担任“光州刺史”,统领唐军府兵驻守光州。
二十年后,大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唐高宗”李治下诏,派遣五十四岁的陈政,率领“光州将士们”进入闽南“平叛”。。。。。。
故事到此,我们已经知道~陈政,高祖是“南朝宋政权”“越州刺史”陈伯绍;曾祖就是“南陈武帝”陈霸先的堂弟“户部度支主事”陈霸汉;祖父则是“隋朝大司徒”陈果仁;父亲是“唐朝开国济美嘉庆侯”“光州刺史”陈克耕;正是有这样与“岭南”关系密切的家族历史,也就不难理解,“唐高宗”为什么会派遣陈政担任“岭南道行军总管”一职;而其子便是“开漳圣王”陈元光。
此外,陈政将军的母亲魏太夫人,民间称“魏妈”;孙女陈怀玉,因十五岁带兵打仗不幸中箭离世,民间称“柔懿夫人、玉二妈”,在“岭南道”闽南至潮州一带,都已经进入民间信仰行列,有专属宫庙,予以供奉。
至此,陈氏家族成员陈伯绍、陈果仁、魏箴夫人、陈政、吐万夫人、陈元光、种沉夫人、陈怀玉、以及跟随陈政、陈元光父子来到“岭南道”征战的著名将领:马仁、许天正、李伯瑶、卢如金、孙梁文等众人,都以位列庙宇仙班,如今香火旺盛,传承越千年。
另据相关新闻报道:在闽台和潮汕地区,多年来人们为“开漳圣王”立庙奉祀,香火鼎盛。在漳州和潮汕地区,民间供奉“开漳圣王”的威惠庙、燕翼宫、州主庙等有百余座;在台湾奉祀圣王的威惠庙、照惠庙等有三百多座,其中以宜兰、桃园、台北数量、香火最盛;而在东南亚各国和地区,“开漳圣王”庙,也有几十座之多。可见“开漳圣王”民间文化信仰影响力巨大。
此外,在陈氏家族中,女性也非常值得关注。如陈霸汉的母亲覃夫人,广西壮族人,是陈伯绍驻守越州(今广西钦州境内),担任“越州刺史”时所娶,因此陈霸汉三兄弟,都有壮族母系血统。
陈霸汉之孙陈叔犊(克耕)夫人魏箴,实际上是“河东道上党郡”(今山西上党)人氏。原籍为“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祖上是“隗国”后裔,即草原游牧民族“氐族”血脉,历史上其部族曾在陕西北部建立了“隗国”,后被西周政权及秦王朝所灭;北魏政权时期,隗人居住“西河郡”(今山西离石至黄河西岸区域)及“河东郡”(今山西南部)一带,后改汉姓为狄、魏;“大周”武则天时期,“名臣”狄仁杰,便是“隗国”太原人后裔;而“光州刺史”陈政的母亲魏太夫人,也是拥有草原民族血统,能够统领兵马作战、独当一面的“巾帼英雄”;去世后,被大唐朝廷加封为“昌文弘武茂德慈祥娘娘”;至“宋高宗”赵构执政时期,亦被加封为“济顺昭德夫人”,供奉庙堂至今。
还有陈政将军的一位夫人“吐万氏”也源自山西,是北魏政权时期“代郡”(今山西大同)一带,鲜卑吐万部落的后裔。“吐万”读音为tumo,即与汉语词汇统万、土默特、图们三个词是同音、同义、同源,都有蒙语“万户”之意;“吐万”部族,也是当时鲜卑民族一位可以统领一万户家庭的大首领;所以“十六国时期”,在陕西榆林靖边县所建“大夏国都城”叫“统万城”,后来辽金元时期,在吉林东部有图们江、图们县、在“漠南蒙古”有土默特各旗等地名,都是拥有驻扎“万户”人家的部落区域。
查阅史料可知,北周至隋朝时期,有鲜卑吐万部落大将吐万通、吐万绪父子非常出名;其中“东平太守”“左光禄大夫”吐万绪,还与“朝议大夫”“大司徒”陈果仁一样,几乎同时接到“隋炀帝”杨广的诏书,参与了围剿江苏、浙江一带反隋“叛乱盗匪”武装的行动;后来吐万绪在浙江永嘉去世,陈果仁去世于常州,至于吐万绪与陈果仁是否认识?陈政的吐万氏夫人,与吐万绪家族有无亲缘关系?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吐万夫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六月(公元1150年),被“宋高宗”赵构追封为“厚德夫人”,置于庙堂供奉。
而“开漳圣王”“临漳侯”陈元光将军的夫人种chong氏(注:闽南传说认为是畲族,姓钟,实误),疑为“唐初贞观年间,驻守晋州大将种如愿”的女儿,也是“开漳圣王”独子陈珦的母亲,原籍“代地”(今山西应县人),性情安静,知书达理,相夫教子,堪称楷模;“五代十国”时期,被“吴越王”追封为“保定夫人”;北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被封为“赞福静节夫人”;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八月,被“宋高宗”追封为“显佑夫人”;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又追封为“恭懿雍夫人”,南宋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亦追封“善护慈济夫人”,供奉庙堂。
正是以上祖孙三代山西籍夫人的出现,加之“光州”兵马,大多是陈克耕从山西所招纳的士兵班底,还有被带到“光州”驻防的主要将领,许多也来自山西,因此陈克耕、陈政父子被史书上误记为“河东人”,想必不足为奇。不过,陈政真是出生于“河东道绛郡”,如果按出生地来算,自是无话可说。可是,史书上记录陈元光是河东人,那就有点不靠谱,太想当然了。
据“绍定年间”南宋官员、浙江金华人王象之所著《舆地纪胜》一书,关于循州(今广东惠州)有“绍兴年间”著名词人朱翌,所撰“威惠庙碑记”中,一则原引碑文的描述如下:“陈元光,河东人。家于漳之溪口。唐仪凤中,广之崖山盗起,潮泉百应。王以布衣乞兵,遂平潮州,以泉之云霄为漳州,命王为左郎将守之。后以战歿,漳人哭之恸,立祠于径山,有纪功碑,灵应录见于庙云”。
文中所说陈元光是河东人(今山西人),刚才已经解释过其父出生于河东,而他本人则出生于河南光州(今河南信阳市潢川县)。
盘点一下,陈氏家族几代人的出生地:陈元光的高祖陈霸汉,出生于广东越州(今广西钦州市合浦县);曾祖陈果仁,可能出生于越州或建康(今江苏南京),后来隐居于“晋陵郡”(今江苏常州市);祖父陈叔犊(即陈克耕),出生于“晋陵郡”(今江苏常州市),有可能成长于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市);父亲陈政,出生于“河东道绛郡”(今山西运城市新绛县),当时陈叔犊驻军“绛郡”,归顺唐军的时候,陈政才三岁。陈叔犊担任唐朝“光州刺史”后,陈政随父前往驻扎;陈元光亦出生于光州(今河南信阳市潢川县);因此,陈家五代人都不在同一个地方出生,也就无所谓传统意义上“一家三代连续出生于同一个地方,被视为原籍地”这种说法了,故而只能从本人出生地来确定籍贯,所以陈元光应该算是光州人(今河南信阳潢川)。
再看原碑文第二句内容“家于漳之溪口”,这句话意思是:陈元光在云霄漳江边上的溪口村,驻军生活;之后,还有一句最为重要的话是“布衣乞兵”,即其父去世后,陈元光向朝廷请求,继续带兵之意。没错,陈元光随父亲陈政进入闽南时,才十三岁,本来就是随军家属身份,没有官职,后来二十二岁接过父亲的带兵权利,才逐步继承了父亲“左郎将”“漳州刺史”的职位,并被授“右鹰扬威将军”衔。陈政是五十四岁入闽,即“李唐王朝”建立政权近半个世纪后,才派遣军队来到“汉朝南海国故地”“平叛”驻防;此番艰巨的任务,确实任重道远,陈家也为此付出了重大牺牲。
陈政的两位兄长陈敏、陈敷,于大唐咸亨元年(公元670年)率军增援“岭南道”。那年气候干燥异常,全国旱灾严重,粮食作物大面积减产;加之由薛仁贵所率领的唐军,在与吐蕃大军先后两次交战中,都以失败而告终,并且以死伤约二十五万士兵的代价,被迫与吐蕃签署“城下之盟“,继而又“以和亲方式”来缓解两国矛盾,因此,那年“李唐王朝”无暇顾及“岭南道”事务,所以才派遣陈氏兄弟自行增兵岭南。而陈敏、陈敷兄弟抵达了浙江须江县时(今衢州地区江山市),因为不适应南方气候,不幸得了瘟疫,不久便去世于军中,并被陈氏族人挥泪安葬于闽北汉兴(今福建浦城县)。
陈政将军自进入闽南“平叛”以来,就调动中原将士们,采取边作战边生产的方式,来解决后勤补给问题,同时认真招抚土著百姓,稳定社会大局;为解决“河东籍”将士们(如“府兵校尉”欧哲,即山西祁县人,后被封“祁山侯”;“府兵校尉”周广德,祖籍平城,原籍洛阳;“军咨祭酒”魏有仁妻子孙氏,河东人,后被封“韩国夫人”;此外唐、郭、石、薛等姓氏,也多为河东人后裔)思念故乡的感受,以安抚他们的情绪,陈政将军还以“河东上党郡”一带“清漳河”的名字为蓝本,将屯兵驻扎区域内的一条河流,命名为“漳江”,并暗示所有从中原来的部下,唐军在“岭南道”戍边,这里就是故乡。
另据其他学者研究考证认为,陈政将军的唐军来到闽南,军中还有一位“守护神”,就是“河东关羽大将军”的神像。正是唐军把“武圣关二爷”的民俗信仰,带到了漳州地区发展,民众才纷纷效仿,如今已形成香火旺盛的“关帝文化崇拜”局面。
实际上当年唐军与土著部众之战,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耐力极限挑战,冲突时间跨度,长达数十年。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在“岭南道”驻军作战八年的陈政将军,因病去世于漳江之畔~云霄,终年六十二岁,安葬于“将军山”。
之后,“右鹰扬威将军”陈元光继承父亲遗志,为完成“大唐王朝”统一大业,而努力工作,并报请朝廷批准在“漳江之阳”,设立“州治机构”~漳州(今福建云霄县火田镇西林村),成为“开漳圣王”和首任“漳州刺史”(注:明代之前,史料上的记录,多称陈元光为“漳州知州”);“唐高宗”永隆二年(公元681年),朝廷授于陈元光“左玉钤卫中郎将”“岭南道行军总管”之职;期间,陈元光推行了一系列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改革措施,使漳州民众安居乐业、出现了人口明显增长、市场手工业交易大幅增加的经济繁荣局面。“武则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陈元光将军的祖母魏太夫人去世,享年九十三岁,葬于云霄“半径山”。
“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朝廷调整了“岭南道”州治,下旨将“泉州”(今福州市)更名为“闽州”;同时将“武荣州”(今南安市)废止,更名为“泉州”迁入新地(即今福建泉州市)。同年,也就是陈元光在“岭南道”(注:此时漳州的行政区划,仍归属广州管理)执政的第三十四年,潮州一带又出现“残寇”复叛状况;于是,陈元光紧急率领轻骑御敌,途中不幸陷入敌军包围,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战死沙场,年仅五十四岁;紧接着,陈元光十五岁的二女儿陈怀玉,也因报仇心切,不幸中箭身亡,战死疆场;故而,陈氏父子执政“岭南道”四十二年间,为了漳州这片土地,家族亦有多位亲人魂归天国,使漳州民众为之哭泣动容,纷纷建立祠堂庙宇,予以祭祀供奉。
这也是针对于上述南宋绍兴年间,循州(广东惠州)陈元光“威惠庙碑文”的进一步解读和阐释。
陈元光去世之后,独子陈珦登上了漳州历史舞台。陈珦,字朝佩,出生于“唐高宗”开耀元年(公元681年),少年时代意气风发,娶“开漳将士眷属”令狐氏(注:“军咨祭酒”郑时中的妻子,原籍“河东”,被后世追封为“魏国夫人”)的女儿为妻,曾跟随“漳州别驾”“宣威将军”许天正(注:今漳州浦南镇诗棚村有“宣威将军”许先生墓),学习经书子集,文章通史,熟读古训经卷,儒学典藏,善诗文歌赋,重结交好友,因此深受唐军将士及百姓爱戴。由于通晓古今,学富经纶,年轻的陈珦,便被龙溪县令席宏聘请,主持了县内教育工作;陈珦由此即在县府北侧近郊的松洲,开设了“松洲书院”。
“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陈元光征讨“叛军”中埋伏阵亡;三十岁的陈珦,哀毁顿绝,被推举代理了军务工作。“唐玄宗”开元二年(公元714年),陈珦守孝期满,承袭封爵,接任“漳州刺史”。“唐玄宗”开元三年(公元715年),他率领唐军作战部队,一路奔袭“叛军”营地,复仇力战,大获全胜。此后,又历经多年围剿,终于降服“叛众”。
竖年,即“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对于“漳州古城”而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正是这一年,朝廷再次调整行政区划,将原隶属于广东“岭南道”的漳州,划归“江南道”管辖(注:此时福建中北部,早已划归“江南道”统辖管理;但潮州、漳州两地,仍有反复划归“岭南道”“江南道”隶属关系的情况发生)。故而,陈珦将位于“漳江之畔”的漳州城,迁往北部八十余华里外、地势平坦的“李澳川”谋求和平发展。漳州州治的变化,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漳江之畔”接近人口密集的潮州,难以发展壮大;如果在原址上发展经济,势必会对潮州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制约漳州本地的经济发展。本来当初设立漳州的目的,只是为了防犯“寇乱”侵袭,所以才选择那片“易守难攻”的地方,建立了州治,其实当初“关隘”的功能和目标,早已实现;可如今潮州、漳州两地,都需要和平发展经济,扩大社会生产,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所带来的物质生活需要;继而,在狭长的山区地带,拥挤着两个州,已经不太适合进一步合理化布局;其二,漳州并入“江南道”后,朝廷还将原隶属于“晋安郡”即“泉州”所管辖的龙溪县,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划拨给漳州管辖,使漳州真正成为了“闽南之地”。故此,陈珦接受地方耆老的建议,决定迁州治于“李澳川”,这样就可以兼顾辖区南北各区域的协调发展,“李澳川”就是今天漳浦县绥安镇(注:另一说法是今漳浦县城)。此后,漳州“州治”在漳浦县境内,施政时间长达七十年,使漳州地区经济发展壮大,逐步成为唐代中期,闽南地区最为重要的对外商贸口岸,以及漳州地区经济文化贸易中心。
另据福建相关史料记载“当时漳浦亦有胡商洗温泉浴”,可见在唐代,海外商人很早就来到闽地之南;此外,因为经商需要,还有一些闽南人在海外南洋诸国,定居生活的历史记录。
又据地方史料记载:陈珦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在唐都“长安城”,游历访友,还参加了科举考试,获得“明经”及第。“唐开元辛未科,以明经及第”,授“翰林院”“承旨学士”(等同于“进士及第”)( 注:“明经制度”源于汉代,汉代以“明经射策”取士。隋朝“炀帝”时期,置明经、进士二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宋时改以“经义论策”试进士,“明经科举”始废);同年,长安城“状元及第”的殊荣,被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收入囊中。
陈珦“明经及第”,也成为漳州历史上“登第”第一人。之后,“府兵校尉”周广德的后裔、晚唐诗人、候任“高州刺史”周匡物;“府兵队正”潘节的后裔、晚唐诗人、候任“户部侍郎”潘存实等名士,先后“登第进士”,成为漳州文化发展的重要先行者。
后来,陈珦离开长安城返闽,借机前往父亲幼年生活过的家乡~光州(今河南信阳潢川县)探访小住。“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陈珦以年老体弱,上疏朝廷,请求辞官,获得批准。之后,“漳州刺史”一职,由朝廷派遣官员殳伯梁前来接任。
陈珦在漳州任职二十余年,为剪除顽固势力,训导教诲士民,政绩显著;同时,他还创建了闽南历史上最早的“松洲书院”,讲学布道,为闽南地区的汉文化发展,科举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陈珦病逝,终年六十二岁。
有关陈珦的安葬之地,目前史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是返回光州养老,病逝,安葬于河南光州,而漳州九龙岭东北部的坟墓,只是“衣冠冢”;另一种说法认为,安葬于漳州“龙溪县木棉庵之南近思阡”。因为相关发布信息比较混乱,详情尚待进一步核实。
陈珦有个独子陈酆,出生于“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是陈珦四十岁时,喜得贵子。陈酆,字有岂,一生德性温恭,自幼熟读经史,“唐玄宗”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中秀才,被朝廷派任湖南宁远县令(今属湖南永州市),却并未赴任。陈酆平时喜好游山玩水,还曾返回祖父家乡~光州探访,并建屋筑院,居住数年。
“安史之乱”爆发后,经“福建观察使”上奏朝廷,将声名狼藉的“漳州刺史”殳伯梁调离福建,且经过漳州耆老朱兴家、余拱辰等百人上书推举,朝廷破格提升、正式任命陈酆,担任“朝散大夫”“中郎将”“漳州刺史”。“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已经任职二十九载的陈酆,因病于任内去世,终年五十九岁,安葬于“龙溪县鸡笼山存爱阡”。
陈酆生有三个儿子,长子陈咏(曾任恩州参军、光州司马)、次子陈谟、三子陈𬣙(“明经及第”,“国子监”任职)。
其中,次子陈谟,字以忠,号毅夫,出生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60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曾担任“漳州刺史”一职;期间由于理政不顺,被漳州耆老曾拱璧等民众百人联名,向“福建观察使”建言,予以撤换;因此,“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朝廷以柳少安担任“漳州刺史”,降陈谟为“漳州别驾”(刺史副职)使用;柳少安就是当年陈政入闽时期,“府兵校尉”柳彦深的后裔。
供职期间,陈谟经常陪同柳少安到处视察。此时,龙岩县已于“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被政府划拨给漳州管辖,因此二人在考察九龙江出海口、以及龙溪县周边的环境时,不约而同地认为,九龙江水系发达,货物及施政管理指令,可以迅速传达内陆龙岩等地,其交通运输便利条件,相比当初“李澳川”州治的环境都好。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在“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由“漳州刺史”柳少安执笔,撰写了“拟再迁州治”的奏折,可惜上奏还未见朝廷批准,柳少安便被调往外省任职,导致迁城计划,临时搁浅。
柳少安离开漳州之后,朝廷再次晋升陈谟为“漳州刺史”(或称“漳州知州”)一职,主持漳州日常事务工作。
“唐德宗”贞元二年(公元786年),陈谟收到朝廷批复,决定正式将漳州城,迁往龙溪县之“唐化里~登高山下(即芝山)桂林村(即今芗城)”,至此“漳州”这个州治机构,在设立一百年之后,终于落户今“芗城地界”。其前身三十年在云霄境内、七十年在漳浦地界,随着施政中心的不断北移,州治搬迁的细节,都已经化为历史的模糊记忆。
从此,漳州就远离了那条初创时期的母亲河“漳江”;也远离了地势较为平坦,且无法抵御“海上入侵威胁”的漳浦“李澳川”,而是向西北方向移动,再次搬迁了约一百一十华里,进入到新的“母亲河”~九龙江之南、北溪流域,并以其地理位置的合理性,将漳州城固定了下来,至今已历一千二百余年,也使“九龙江流域”,成为漳州千年文化的滋养和孕育中心,除了周边土壤肥沃之外,当地的海派“唐人”文化民俗底蕴,也非常丰厚。
陈谟在漳州施政三十余年,任职后期,与百姓和睦相处,“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去世于任上,终年六十岁。
回顾陈氏家族,在“南陈政权”“大隋王朝”时期,都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
特别是“开漳圣王”家族,陈政、陈元光、陈珦、陈酆、陈谟祖孙五代,自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至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在漳州统领全局,勤政为民,几乎连续主政近一百五十年时间,谱写出一段令人难忘的漳州人文历史开篇。
滚滚历史洪流,浩浩荡荡。进入唐代,当陈氏家族的统帅带领着九千名“唐军”,抵达了原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岭南道”漳州之后,无疑成为该地区名副其实的“汉化进程”导入者和引领者,以及中原文化落户漳州的奠基者;为闽南地区的移民迁徙历史,“父系基因”汉化的民族统一进程,乃至各民族之间的大融合,直至闽南早期汉文化社会的整体形成,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又为如今“大漳州”土地上,传承千年的汉文化历史沿革,打开了一扇最为重要的“绝世传奇”之门 。。。。。
一条九龙江“北溪”,风光秀丽、人杰地灵,而在江畔浦南镇、榜山镇、角美镇的土地上,拥有古井、大厝、祠堂、家庙、墓葬、石雕、牌坊、神龛、花园、池塘、古桥、庙宇、民俗宗教信仰等众多文物遗迹遗存,并孕育出诸如:唐代“北溪派”“开漳圣王”家族的传承历史;“唐太傅”陈邕家族与厦门“南陈北薛”故事的渊源;“府兵队正”方子重家族的血脉传承;最终孕育出漳州“三大水运贸易枢纽~浦南古镇”;以及“方氏”“陈氏”“郭氏”“冯氏”“魏氏”“丁氏”等无数个南迁家族独特的传承繁衍故事,亦先后涌现出丁儒、陈夷则、周匡物、陈黯、许本旺、陈淳、方大迪、魏亦颜、魏呈润、周起源、陈永华、陈化成、陈养纯、许南英、许地山、陈嘉庚、陈镇和等漳厦两地,诸多的历史文化名人,都在等待着我们去挖掘整理、研究期待。
因此,本次闽南人文研学活动,我们将继续以《走近“北溪江畔”》前三期为蓝本,续写了第四期内容,即走进“漳州汉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去系统地领略“北溪江畔”的自然风光、古厝建筑、家族荣耀、以及闽南民俗文化风情,所带给大家不一样的人文体验和独特的地域感受。欢迎朋友们加入此次专访漳州“浦南”“榜山”“角美”三地文化遗迹的团队中,来聆听“唐代漳州的人文历史故事”。
《走近“北溪江畔”》
(四)
招募信息
活动时间
2024年10月26日
周六全天
8:30~18:30
集合地点
上午8点20分
厦门第一码头BRT总站
门前广场
活动人数
成团15人
讲解费
160/人
交通费
100元/人
午餐费
40元/人
共计300元/人
报名方式
长按二维码报名
备注【人文研学报名+姓名】
并转发分享本文
报名截止时间
2024年10月23日晚21:00
名额报满为止,过期款项不退
特别提醒
①请大家提前报名,以便统计人数;
②具体注意事项将在活动微信群中另行通知;
③受天气影响,活动全程需接受统一管理;
④活动全程包括车辆需接受统一协调和安排。
主讲人:吴永奇(江左凡人)
厦门历史文化学者
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
金泉博物馆(北京、厦门)原馆长
2018年
鼓浪屿人文游学活动创始人
从事厦门历史文化研究二十年
曾参与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九年历程
并担任纪录片《鼓浪屿往事》
申遗专题片《鼓浪屿》制片
2017年
申遗成功当日,亦曾参与主持了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
三家中央媒体
对鼓浪屿文化的网络现场直播节目
2017年
金砖国家厦门会议期间
受邀担任央视国际频道厦门报道组
现场直播嘉宾
2015年
电影纪录片《暗战西海岸》
历史顾问、策划人及撰稿人之一
中央电视台二套《鉴宝》栏目
首期策划团队成员
2018~2021年
从事鼓浪屿文化游学推广传播工作
曾接待过美国、新加坡等国驻华外交官
2019~2020年
参与组织全市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
“讲好鼓浪屿故事”文化疗养活动
2021年
参与干部疗养院
外省疗养团的文化接待工作
2015~2020年
参与了厦门文旅局导游培训中心
对全市导游的文化专业培训工作
2020年
央视“云游中国”走进鼓浪屿
直播特邀嘉宾
2020年
厦门“建发养云”高端楼盘
广告形象代言人
2021年
鼓浪屿官方专题宣传片
《遇见鼓浪屿》历史顾问
2021年福州
第四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
厦门市考察线路接待人员培训班
培训考核师
2023年7月-11月
福建电视台东南卫视
《向往的大海》栏目嘉宾
2023年11月13日
第三届中华海洋文化厦门论坛
漳州角美户外行
主讲嘉宾
2024年
厦门至大同
历史人文高端研学
组织实践者
图文撰写:吴永奇
技术协调:李泽林
特别鸣谢
朱俊毅老师
长按二维码
关注人文游学公众号
看完帖子,别忘了动动手指,
点击右侧下方“在看”,鼓励一下编辑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