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的认识——发散学生的思维

文摘   2024-09-04 22:55   安徽  

题记:


数学之美,在于思维的灵动与碰撞。在数学的课堂上,我们如同探索未知世界的航海家,每一次的思考都是扬起的风帆,每一次的发现都是新的彼岸。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充满智慧与挑战的数学之旅,开启思维的无限可能。

在数学教学的探索之路上,我们一直在寻求更高效、更能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方法。其中,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至关重要,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样一个精心设计的数学课教学体系。

一、预习环节

上课之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促使他们自主探索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可给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明确的学习目标,助力学生更具针对性地展开预习。比如:“请同学们预习课本第二到三页,谈谈你自己预习的收获。允许他们答案不一,参差不齐,有对有错,尝试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这些问题,大胆想象可能的答案和解决方法。”或者“通过预习,尽可能多地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并思考这些知识点与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有关联,以此发散思维。”

二、学生分享预习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后,邀请学生积极发言,分享他们在预习过程中的收获。此环节旨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积极思考,充分发散思维。例如:“现在请几位同学来说说你们通过预习有哪些新的发现和感悟呢?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有没有产生一些独特的想法或见解?”学生可能会回答:“我学会了秒,我觉得它可以用在[具体场景]中,而且我还想到了另一种理解方式……”或者“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联想到了以前学过的分,不知道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三、回顾以前知识

在学生分享完预习成果后,引导学生回顾与本节课相关的以往学过的知识。可以采用提问、复习旧题或者展示以前的知识点总结等方式。在回顾过程中,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以前的知识与本节课内容的关联,进一步发散思维。例如:“同学们,在学习今天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点]。大家想一想,这些知识点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来理解和应用呢?它们与今天要学的内容有哪些潜在的联系呢?”或者“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做过的一道类似的题目吗?现在尝试用不同的思路去求解这道题目,看看能得到哪些新的方法和结论。”

四、导入今天要学的内容

回顾完以前的知识后,自然地导入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通过提出新问题、展示实际案例或者联系生活中的现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新的问题。例如:“刚才我们回顾了以前的知识,现在我们来看一个新的课题——秒。这个问题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呢?它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又有怎样的关系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秒的认识。”

五、巩固练习

讲解完今天的内容后,安排一些巩固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做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在练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题,开拓思维。例如:“现在大家来看钟,看看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秒针走一大格是多少秒?秒针走一圈是多少秒?再闭上眼,想想一秒钟可以做哪些事情?巩固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看看谁能想出最独特、最巧妙的解法。”带学生认识实物钟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秒针走一大格是5秒,秒针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让学生理解性的记忆下);在学生说完一秒钟做多少事,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加深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回答上面答案的优缺点,进一步拓展思维。

通过这样一套完整的数学课教学流程,我们既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又充分激发了他们的思维发散。从预习环节的引导思考,到学生分享时的思维碰撞,再到回顾旧知与导入新知的巧妙衔接,以及最后的巩固练习,每一个步骤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之路添砖加瓦。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不断开拓思维的疆界,提升数学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午苗一梦
我手写我心,记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