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认知!《细胞》:大脑感知危险的重要环节,我们一直都弄错了

学术   2024-07-24 08:04   北京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在残酷的自然竞争中,我们的祖先可以繁衍至今,能够感知威胁、产生恐惧情绪是一项重要因素。当我们遭遇威胁,例如被刺戳痛、碰到滚烫的物体时,从感受器发出的痛觉信号会传输至脑干的臂旁核,再由特定神经元传递到情绪加工的关键脑区——杏仁核。在这里,这些信号被翻译成恐惧的感受,还能让我们形成关于这些威胁信息的记忆、避免再次遇险。

但在我们的脑内,将这些感觉信号转化为威胁记忆的过程是如何发生的?由于这个转变过程非常迅速,因此此前的研究认为,快速作用的神经递质(包括谷氨酸、乙酰胆碱、GABA等)是其中的主要信使。

但在本周最新上线的一项《细胞》研究中,来自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团队给出了全新的答案。借助全新开发的监测与操纵工具,研究团队成功追踪了神经肽在活体动物大脑中的运动与功能。利用全新工具,研究发现威胁通路依赖的主要信使并不是此前认为的神经递质,而是多种神经肽。这项研究不仅提供了研究活体动物神经肽系统的工具,还为止痛药、治疗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等恐惧相关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新的线索。


神经肽是一类由神经元合成、释放的信号分子,人体内已经发现了100多种神经肽,它们参与包括威胁感知,以及新陈代谢、昼夜节律调控在内的多项生理过程。同时,神经肽失调与多种神经系统和心理疾病密切相关。

不过,虽然神经肽很重要,但人们对神经肽的传递机制了解却很有限。由于神经肽的种类太丰富了,因此要开发通用的突触后神经肽传感器显得不切实际;此外,由于多种神经肽可以共同释放,因此敲除某一种神经肽也不足以导致表型的改变。由于这些难点的存在,科学界一直缺乏用于监测和操纵体内神经肽释放的工具。

在最新论文中,研究团队使用了一套“组合拳”,开发了两种用于研究活体小鼠神经肽传递的遗传编码工具。

▲研究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第一款工具的目的,是监测突触前(也就是释放递质的神经元内)神经肽释放。前文说到,突触后神经肽的监测不可行,因此研究转为对突触前信号的识别与监测。这里,作者利用了神经肽与神经递质释放时的一个区别——神经递质被包装在名为突触囊泡的小球中释放;而装载体积更大的神经肽的,则是更大的致密核心大囊泡(large dense core vesicle, LDCV)

因此,研究团队设计了遗传编码的LDCV传感器,通过荧光蛋白来标记这些LDCV。这样,当装载着神经肽的LDCV从神经末梢释放时,研究人员就能通过荧光实时监测神经肽的释放情况,而不用受困于神经肽的不同种类。

▲LDCV传感器设计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当然,只有监测工具还不够,研究还需要能够操纵神经肽的工具。为此,作者设计了一种遗传编码的抑制剂。这种抑制剂利用了一种名为中性内肽酶的神经肽特异性水解酶,能够特异性地降解LDCV内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脑啡肽、P物质、神经降压素等多种神经肽而不会影响神经递质,从而抑制神经肽释放、用于研究神经肽缺失对威胁通路的影响。

▲中性内肽酶抑制剂导致神经肽释放放缓、威胁学习受损(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利用这些最新工具以及已有的谷氨酸传感器与抑制剂,研究团队检验了小鼠在受到多种不同的威胁、触发恐惧反应时,神经信号传递情况。

首先传感器的监测结果说明,在从臂旁核的CGRP神经元到杏仁核的威胁学习过程中,由突触末梢释放、对于传递非条件刺激至关重要的是多种神经肽,而不是此前认为的谷氨酸。而在使用抑制剂时,对神经肽的抑制会明显损伤威胁学习行为,说明要触发对恐惧的反应,神经肽信号至关重要;相反,对谷氨酸的抑制则没有效果。

因此,这些结果不仅证实了两款工具在研究神经肽能系统中的有效性,也证实了在遭遇有害刺激时,神经肽信号在编码防御行为中的关键作用。

研究作者指出,这项发现有望为神经药物的研发带来新的进展。由于研究发现一个LDCV中的多种神经肽会被一次性释放,这可能解释了此前一些靶向单个神经肽药物的失败。因此,通过同时靶向多种神经肽受体,未来科学家们有望研发更有效的止痛药,或是帮助恐惧相关疾病的药物。

封面图来源:123RF
参考资料:
[1] Dong-Il Kim et al, Presynaptic sensor and silencer of peptidergic transmission reveal neuropeptides as primary transmitters in pontine fear circuit, Cell (2024). DOI: 10.1016/j.cell.2024.06.035
[2] New tools reveal neuropeptides, not neurotransmitters, encode danger in the brain. Retrieved 22 July 2024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052157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微信团队,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学术经纬”公众号主页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更多推荐







点个“在看”再走吧~

学术经纬
第一时间送上生命科学重磅学术新闻。
 最新文章